自我提升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83千字
字数
2015-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书生校长”程红兵作品,详解创办“明德实验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书生校长”程红兵为何辞官办学?他所创办的“明德实验学校”呈现怎样一种样态?
作者程红兵将近两年来的所思所想所做,从校长之梦、创校方略、教师培养、明德课程、课堂建构、学校文化入手,全面描绘了其办学理念和具体实践,体现了他为一所理想学校而来的精神使命感。值得关心中国教育发展的教育研究者、一线教师细细研读。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边走边想 边破边立
- 第一辑 校长之梦
- 中国的教育会好吗?
- 或许是一条新的办学之路
- 让生命与使命同行
- 走出“虚概念”——做一个真实的校长
- 学校无雷人,教育无奇迹——做一个真实的教师
- 一个教育人的梦想
- 第二辑 创校方略
- 内循环:走不出自我封闭的圆
- 外交会:从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
- 把教育打开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同样貌
- 课改的不同价值取向
- 课改的不同主体
- 学校课改的外在形象
- 我看今日校长的政绩观
- 何妨取法乎下
- 有多少事可以重来?
- 第三辑 教师培养
- 理想为何消逝
- 师训步入“高原”
- 语言格式化即思维格式化
- 挤掉课题研究的泡沫
- 研究教育,还是研究教育学?
- 基于内部反思的课程改革与教师培养
- 印象张广录
- 永远的语文老师
- “相遇”激发“去蔽”——点评王开东《何妨吟啸且徐行》
- 第四辑 明德课程
- 警惕教育界的伪创新
- 没有创新的课程谱系
- 重构课程一定要跳出形式化的藩篱
- 开启明德绘本花园
- 机缘+需要=课程
- 为了培育明德学生的中华文化基因
- 把教材还给教师
- 回归评价的原点
- 写一则让孩子动心的评语
- 第五辑 课堂建构
- 我看教学模式
- 关于教学模式
- 我所做的模式研究
- 反思教学模式
- 明德课堂模型设计
- 课堂模型与模式
- 共同要素的提炼
- 要素组合
- 具体指标与评估理论
- 课是为学生上的
- 是教知识,还是教学生——评《暖暖亲情,走过四季》实验课
- 课堂教学的哲学式追问
- 教语文的多种方式
- 有一种教学方法叫还原——评张广录执教《岳阳楼记》
- 规范即优秀,深刻即优秀——评谢红新执教《变色龙》、周菊妹执教《〈宽容〉序言》
- 展现师生智慧的课堂——评兰保民的《老人与海》教学
- 克服浅薄,拒绝简单——评张广录、耿慧慧的课
- 育才语文的味道——点评范琪斌的《那树》教学
- 于无疑处生疑,于无向处指向——评新诗单元的教学
- 第六辑 学校文化
- 学校教育:远离自然,还是亲近自然?
- 好学校的文化应有更多温暖记忆
- 读书交流——多美好的日常习惯
- 明德校园的诗意故事
- 话说名校的辐射影响——以上海市建平中学为例
- 思想辐射
- 管理模式辐射
- 课改模型辐射
- 学科辐射
- 做的文化
- 给家长一个平台,还学校一个精彩——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家校合作纪实
- 庄严的宣誓,神圣的使命
- 初衷在哪里?
- 家长委员会是什么?他们干什么?
- 午餐质量听证会——管伙食
- 家校之间的沟通桥梁——管安全
- 家长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源——参与课程教学
- 家长是学校活动的重要帮手——促成了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
- 家长与教师共话教育——促进教师专业提升
- 参加行政会——参与学校管理
- 是助手,还是对立面——家校之间也有矛盾
- 于细微之处见文化
- 一所农村中学的化蛹成蝶路——看上海浦东新区合庆中学如何由弱变强
- 附录 采访与报道
- 1. 程红兵:为一所理想学校而来
- 前言 从“自身的生命中给出答案”
- 每天都看到学校的变化
- 教师应该具有不可替代性
- 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 要有强烈的文化自觉
- 2. 程红兵:“自由学校”明德实验
- 明德来了一位新校长
- 明德来了一群新教师
- 到最后,他选中了
- 明德第一场家长会
- 程红兵的教材观
- 一堂好课的标准
- 明德的未来
- 3. 自主,展开飞翔的翅膀——“国内首个公立非公办学校”明德实验学校改革记
- 自主,带来了富有创造性的教学
- 自主,带来了办学的高效与活力
- 自主,带来了学生自由快乐的成长
- 4. 教育“松绑者”
- “他们说对明德的管理就是不管”
- “教师本该摆脱各种束缚”
- “与钱、商家打交道的事情一概不管”
- “抓好课堂,怎么会没有分数?”
- 对话:“改革风险更大些,但总要有人尝试”
- 5. 明德课程的价值
- 6. 深圳有了首家湿地实验学校——开设“湿地研究”课程将四门学科打通
- 开设“湿地研究”课程,实现生物、地理、化学、物理跨学科整合
- 深圳中小学近年在生态教育上投入关注,但与香港、台湾仍有较大差距
- 7. 明德实验学校能否成深圳“巴学园”——自编教材语数英“混搭”学,养兔种菜在玩中获取知识
- “懒老师才用现成教材”
- 课程注重跨学科融合
- 对话程红兵:如果为了第一而第一,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最早的两家大学出版社之一,国内一流的专业教育出版机构。出版物涉及教育、教材、文学、社科、少儿、古籍等多个领域。2009年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