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用户推荐指数
心理学
类型
9.1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57千字
字数
No.85
心理学
2023-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得到独家首发】北师大心理学部教授王芳带来自我认知的力量,带你从外在行为去认识内在心理。
内容简介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和别人有何不同?这些不同从何而来,对“我”又意味着什么?现在的“我”可能发生改变吗?
这些无处不在的个体差异及其由来,正是人格心理学探索的主题。本书通过人格心理学的经典理论与现代研究,依托“人格特质”描画形形色色的个体,围绕“人格成因”梳理形塑个体差异的复杂力量,聚焦“人格动力”阐释个体差异的人生意义,丰富而深邃的心灵图景由此展开。
我们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自己。“人格”并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我们永远都在“成为”,可以被描述却无法被定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第一部 人格特质:我是谁?
- 01. 星座科学吗?人格类型与人格特质
- 02. 内向者不合群?大五人格之外向性
- 03. 过于灵敏的“威胁探测器”:大五人格之神经质
- 04. 高责任心的人更长寿?大五人格之尽责性
- 05. “好人有好报”还是“人善被人欺”?大五人格之宜人性
- 06. 创造力的人格基础:大五人格之开放性
- 07. “大五人格”是怎么来的?词汇学假设与因素分析
- 08. 五个足够吗?大五人格模型的局限性
- 09. 人性的阴暗面:暗黑人格
- 10. 性格决定命运?人格的稳定性和功能性
- 第二部 人格成因:我从哪里来?
- 11. 人格与生俱来吗?大脑功能与人格的关系
- 12. 进化的力量:自然选择与人格多样性
- 13. 一起向狮子扔石头?合作的进化
- 14. 都是基因惹的祸?人格的遗传基础
- 15. DNA即命运?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 16. “内心的一罐金子”:依恋风格
- 17. 原生家庭即原罪?家庭教养
- 18. 看到鱼,还是看到水?文化与思维方式
- 19. 我,还是我们?文化与自我建构
- 20. 瘟疫如何影响人与文化?行为免疫系统
- 21. 是谁来自山川湖海?社会生态环境与聚集性人格
- 22. 以性别差异和心理疾病为例:自然与建构的合力
- 第三部 人格动力:我要到哪里去?
- 23.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变态?弗洛伊德论心理能量
- 24. 没有不焦虑的生活,只有不思考的人生?弗洛伊德论心理冲突
- 25. 自我保护,还是自欺欺人?弗洛伊德论自我防御机制
- 26. 如何洞悉潜意识?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应用
- 27. 弗洛伊德的理论遗产:现代研究中的精神分析
- 28. 生活对你意味着什么?阿德勒论自卑与卓越
- 29. 出生顺序会影响人格吗?阿德勒论家庭中的动力
- 30. 与远古精神对话:荣格论集体潜意识
- 31. 由暗方知明:荣格论原型
- 32. 要自由,还是要安全?弗洛姆论现代人的精神困境
- 33. 生而为人的意义:马斯洛论心理需要
- 34. 逃不出使命的约拿:马斯洛论自我实现的人
- 35. 你喜欢当下的自己吗?罗杰斯论现实与理想自我的差距
- 36. 做自己,还是别人期待的自己?罗杰斯论自我的价值
- 37. 钱能买到幸福吗?积极心理学论财富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 38. 意义比快乐更健康:积极心理学论真实的幸福
- 39. 你我眼中的世界缘何不同?凯利论个人建构
- 40. 人格可塑吗?德韦克论努力的意义
- 结语 猜不透的“斯芬克斯之谜”
- 第一问:我是谁?
- 第二问:我从哪里来?
- 第三问:我要到哪里去?
- 不是答案的答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五人格测验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