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7千字
字数
2018-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合同解除权法律限制的角度对合同解除制度进行全面的考察研究。
内容简介
合同解除制度是合同法上一项重要的基本制度。合同解除权构成合同解除制度的主要内容。在民事私权体系中,合同解除权隶属于形成权,是形成权的典型代表,因此,合同解除权具有“权力”之“霸道属性”,解除权人的单方行为即可在相对人权利领域内产生“权力与服从”的强势关系。
这种“私法中的权力”之存在,本身就是立法者在利益衡量和价值考量后的选择。更值得注意的是,利益衡量和价值考量,不但存在于立法过程中,在司法过程中亦有必要。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引言
- 一、研究目的及思路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一)语义分析法
- (二)价值分析法
- (三)比较分析法
- (四)历史分析法
- (五)实证分析法
- 第一章 合同解除的概念及体系
- 一、合同的消灭、终止与解除
- (一)相关用语
- (二)大陆法系传统民法中合同解除与合同(通知)终止
- 二、协议解除的定位
- (一)协议解除在我国法中的定位
- (二)协议解除在大陆法系立法中的地位
- (三)大陆法系关于协议解除性质的学说
- (四)英美法系上协议解除之定位
- (五)协议解除在我国债法中的应有地位
- 三、合同解除的应有体系
- 第二章 约定解除
- 一、约定解除的正当性
- 二、约定解除的限制及其正义方向
- 三、约定解除限制的具体考量
- (一)违约程度及相对人利益的考量
- (二)第三人利益的保护
- (三)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
- 四、限制约定解除的司法路径
- 第三章 违约解除
- 一、违约解除的法律本质
- 二、违约解除事由的限权功能
- 三、以给付障碍类型为连接根据
- (一)给付障碍类型的发展
- (二)违约解除受制于给付障碍类型
- 四、以违反义务性质为连接根据
- (一)违反义务的提出
- (二)判断标准
- (三)学理上的探索
- 五、以根本违约为连接根据
- (一)大陆法系中的严重违约
- (二)英美法系中的根本违约或重大违约
- (三)国际公约、国际或地区统一规则中的根本违约
- (四)根本违约的判断标准
- (五)根本违约在我国的认定困境与类型化
- (六)根本违约解除之不可抗力免责
- 六、以宽限期为连接根据
- (一)大陆法系的宽限期解除
- (二)国际公约、国际或地区统一规则中的宽限期解除
- (三)英美法系上的“没有履行或没有提出履行的一方当事人的补救”
- (四)宽限期解除的抛弃
- 第四章 诉讼解除
- 一、诉讼解除的性质与基础
- (一)诉讼解除的涵义及性质
- (二)诉讼解除的前提基础
- 二、我国法中的情势变更原则
- 三、情势变更与不可抗力
- (一)情势与不可抗力的概念比较
- (二)情势变更原则中的不可抗力与不可抗力免责规则中的不可抗力
- 四、情势变更之诉讼解除
- 五、情势变更典型案例解析
- 第五章 任意解除
- 一、任意解除的本质与类型
- (一)基于效率价值的合同任意解除
- (二)基于缔约自由的合同任意解除
- (三)基于人身自由的合同任意解除
- (四)基于信赖关系破裂的合同任意解除
- (五)基于弱势方保护的合同任意解除
- 二、任意解除的法律限制
- (一)适用的合同类型之限制
- (二)任意解除权行使的限制
- 三、两种典型的任意解除权
- (一)委托合同中的任意解除权
- (二)消费者无条件解约权
- 第六章 解除权的行使
- 一、解除权的行使主体与方式
- (一)解除权行使主体之资格
- (二)解除权的行使方式
- 二、解除权行使的障碍事由
- (一)解除权行使的时间障碍
- (二)相对人异议权
- 三、解除权的消灭与再生
- (一)一则案例引发的问题
- (二)后续履行中产生新解除权的可能性
- 第七章 合同解除的法律效果
- 一、合同解除语境下的溯及力之涵义
- (一)法律行为溯及消灭说
- (二)法律行为结果溯及消灭说
- 二、法律行为溯及消灭说
- (一)有溯及力说
- (二)无溯及力说
- 三、法律行为的结果溯及消灭说
- (一)产生原因:债之关系理论的变迁
- (二)清算关系说的合理性
- 四、结论
- 第八章 中国合同解除制度的完善
- 一、合同解除制度的体系构成
- (一)合同解除和合同终止之关系
- (二)合同解除制度的体系构成
- 二、约定解除的限制途径
- 三、违约解除的连接根据
- (一)根本违约的判断标准
- (二)根本违约的类型化
- (三)宽限期解除制度之废存
- (四)不可抗力之地位与后果
- 四、诉讼解除制度的完善
- (一)诉讼解除的定性
- (二)情势变更与不可抗力
- 五、任意解除制度的完善
- (一)任意解除的立法模式
- (二)任意解除的法律限制
- (三)委托合同的类型化
- (四)消费者无条件解约权的适用范围
- 六、解除权行使制度的完善
- (一)解除权的行使主体
- (二)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方式
- (三)解除权行使的时间障碍
- (四)相对人异议权的限制
- 七、合同解除法律效果制度的改进
- 八、具体立法建议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法制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是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6月,隶属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国法制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品种1000种左右,出版物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的国家标准版本;2、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中外文对照文本;3、中外法学著作;4、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法学教科书;5、法律工具书;6、解释、宣传、介绍法律、法规的普及性读物;7、法律、法规中文及中外文对照文本的电子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