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本书以中国书法为主要内容。
内容简介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从中国书法的起源、发展乃至书法名家等方面入手,系统有序地精选出读者关心的100个问题,分别进行简明扼要的回答。内容兼顾学术性与普及性,让读者轻松、直观而全面地了解中国书法。
目录
- 版权信息
- 《美育简本》系列丛书编委会
- 何以成书法?——书法的形成与书写工具的演变之问
- 1. “书画同源”,那么“书”与“画”是从何时开始“分家”的?
- 2. 我国最早的文字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 3. 早期的文字是如何发展的?
- 4. 为什么汉字没有拼音化?
- 5. 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人是谁?他是怎么发现的?
- 6. 现代人能认得几个甲骨文?知道它们都记载了什么内容吗?
- 7. 为什么甲骨文自周朝后就没落了?
- 8. “文”与“字”是一个意思吗?
- 9. 毛笔是何时出现的?写书法应如何选用毛笔?
- 10. 初学书法宜选什么字体?
- 11. 楷书写快了就是行书、行书写快了就是草书,对吗?
- 12. 草书总是写得龙飞凤舞,所以草书可以随意挥洒线条,对吗?
- 13. 书写大字就是把小字放大吗?
- 14. 竹简和纸是怎么出现的?
- 15. 书法从何时起成为一种艺术门类?
- 16. “简”都是竹子做的吗?
- 17. “汗青”“杀青”这两个词是怎么来的?
- 18. “刀笔吏”是什么人?
- 19. 竹简的产生对中华文明的影响有多大?
- 20. 汉字是怎么从“长”到“扁”再到“方”的?
- 21. 你能分得清“碑”与“帖”吗?
- 22. 碑石是以“块”为单位的吗?
- 书体何其美?——书体的种类与发展变迁之问
- 23. 小篆是如何出现的?
- 24. 小篆美在哪里?
- 25. 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小篆碑文有哪些?
- 26. 篆书为什么会被隶书取代?
- 27. “隶变”带来了哪些变化?
- 28. 为什么说《熹平石经》是隶书的集大成者?
- 29. 什么是飞白书?
- 30. 草书是如何产生的?
- 31. 章草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 32. 你知道我国现存最早的名家墨迹是哪件吗?
- 33. 赵壹的《非草书》是如何批评草书的?
- 34. 狂草是怎么出现的?
- 35.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吗?
- 36. 魏晋时代的人为什么崇尚书法?
- 37. 《兰亭集序》的高妙之处在于无一相同的20个“之”字吗?
- 38. 《兰亭集序》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
- 39. 《定武兰亭碑》有着怎样的曲折经历?
- 40. 《祭侄文稿》成为“天下第二行书”只是因为它情感浓烈吗?
- 41. 楷书是怎么出现的?隶书发展到楷书发生了哪些变化?
- 42. 魏碑是怎么产生的?
- 43. 魏碑只是碑吗?
- 44. 《千字文》是怎么来的?
- 45. 《瘞鹤铭碑》有着怎样的身世之谜?
- 46. 《爨宝子碑》压过豆腐吗?
- 47. 《爨龙颜碑》是通什么碑?
- 48. 楷书为什么在唐代成熟?
- 49. 唐代的经典楷书作品有哪些?
- 50. 小楷《灵飞经》的作者究竟是谁?
- 51. 小楷《灵飞经》花落谁家?
- 52. 瘦金体是怎么出现的?
- 53. 宋朝人的书法为什么“尚意”?
- 54. “苏黄米蔡”中的蔡襄是“备胎”吗?
- 55. 清朝为何兴起碑学?
- 何以成书家?——书法家的学书经历与成就之问
- 56. 第一位章草大家是谁?
- 57. 崔瑗是何许人?
- 58. 为什么我们今天把练习书法叫作“临池”?
- 59. 张芝为什么会被称作“草圣”?
- 60. 蔡邕在书法理论上有什么贡献?
- 61. 钟繇曾经为得到书论盗过墓吗?
- 62. 钟繇是如何修炼成为一代宗师的?
- 63. 为什么说钟繇的楷书对王羲之有很大的影响?
- 64. 王羲之是如何修炼成一代“书圣”的?
- 65. 王羲之出身于怎样的书法世家?
- 66. 为什么王羲之的作品已无真迹传世?
- 67. 王献之的艺术成就有多高?
- 68. 王羲之的后人中临王献之作品几乎可以乱真的是谁?
- 69. “退笔成冢”出自什么典故?
- 70. 欧阳询是如何修炼成书法大家的?
- 71. 虞世南在后世的影响为何不如唐时?
- 72. 虞世南有哪些精彩的书论思想?
- 73. 褚遂良有什么特别的学书经历?
- 74 . 什么叫“锥画沙,印印泥”?
- 75. 薛稷在书法上有什么特殊贡献?
- 76. 孙过庭的《书谱》有哪些未解之谜?
- 77. 唐代陆柬之为行书带来了怎样的发展?
- 78. 李邕的书法为啥那么受欢迎?
- 79. 狂草大家张旭也写楷书吗?
- 80. 怀素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 81. 颜真卿早年有着怎样的学书经历?
- 82. 柳公权如何“历仕七朝”?
- 83. 杨凝式如何装疯卖傻?
- 84. 蔡襄为什么被苏东坡评为“本朝第一”?
- 85. 苏轼的书法有何过人之处?
- 86. 黄庭坚的书法老师是苏轼吗?
- 87. 米芾为何自称“刷字”?
- 88. 南宋张即之的书法有何特别之处?
- 89. 对赵孟頫的评价为何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 90. 鲜于枢如何参悟笔法?
- 91. 康里巎巎如何推动汉文化发展?
- 92. 祝允明的草书特点是什么?
- 93. 文徵明对待书法的态度有多虔诚?
- 94. 徐渭的书法为何狂放不羁?
- 95. 董其昌为何发奋学书?
- 96. 傅山的“四宁四毋”书法理论是什么?
- 97. 刘墉的笔下真的没有古人之风吗?
- 98. 邓石如的篆书有什么特点?
- 99. 伊秉绶的隶书如何做到入古出新?
- 100. 康有为为何尊碑抑帖?
- 参考文献
出版方
福建美术出版社
福建美术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2月,是福建省唯一的以出版画册、绘画技法、美术史论、书法篆刻、收藏鉴赏、实用性美术工具书以及地方文化图书等为主的专业美术出版社。 福建美术出版社注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承担社会传播责任,实施精品战略,出版了一大批高品质的重点图书,在全国、华东地区和省部级各类评奖中获得百余种奖项。其中大型美术史论《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五卷本)填补了我国美术史研究的一项空白,获第十届“中国图书奖”和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漆器全集》(六卷本)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震悲5·12——“我们在一起”全球华人设计师抗震救灾大型公益海报精选》获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抗震救灾特别奖”。近几年出版的《黄慎全集》(四卷五册)获得首批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铁观音大典》获福建省文化专项基金资助。《瘿瓢山人画册》《中国百年摄影图录》《中国民间美术》《中国剪纸技法大全》《中国寿山石雕刻艺术家集》《中国印纽艺术》《船政文物图录》《中国寿山石全品种图谱》《华喦全集》《古匾集粹》《福建历代名人书画书画选集》《芥子园画传导读》《中国四大印石》《中国古兽图谱》等200多种图书分别在全国、华东地区和省级的各类评比中获奖。 福建美术出版社坚持走“专、精、特”的发展之路,在全国美术图书市场有较好的表现,图书深受读者欢迎。 特别是以中国画为主的美术技法类图书和以寿山石为主的收藏鉴赏类图书已形成品牌,在全国图书市场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