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67千字
字数
2018-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UG NX11.0数控编程实战教程》解决工厂编程问题,适合不同基础的读者,实战性强。
内容简介
UG NX11.0是一款集成化的CAD/CAM系统软件,因其数控编程功能稳定、技术先进而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行业。本书以解决工厂数控编程问题为根本出发点,重点介绍UG NX11.0的三轴及五轴功能的运用特点及参数设置时应注意的要点。本书总结了作者多年应用编程软件的心得体会,紧密结合工厂应用实际,为读者提供模具工件数控编程问题的完整解决方案,而且为了适应全国数控大赛及技能考试培训的需要,还特意介绍了斯沃三轴数控仿真软件的应用、五轴后处理器的制作,以及VERICUT仿真软件在五轴数控仿真方面的应用。本书虽然主要以模具数控编程为例进行讲解,但对其他类型零件的加工也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本书是《UG NX8.5数控编程技术实战特训》的改版,除了保留原书特色以外,还对原书的不足进行了修正,并增加了不少学习指导内容,适合具有不同基础的读者阅读。突出工厂实战的特色,学了就能用。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内容简介
- 版权页
- 前言
- 目录
- 第1章 UG数控编程概述
- 1.1 本章要点和学习方法
- 1.2 数控编程的作用
- 1.2.1 模具制造流程
- 1.2.2 学习数控编程的技术难点
- 1.2.3 对学习者的忠告
- 1.3 数控编程过程
- 1.3.1 图形绘制
- 1.3.2 数控编程
- 1.3.3 数控程序后处理
- 1.3.4 数控程序分析
- 1.3.5 书写程序工作单
- 1.4 数控加工及仿真
- 1.4.1 机床准备
- 1.4.2 工件装夹
- 1.4.3 设置对刀参数
- 1.4.4 零件加工
- 1.4.5 零件检查
- 1.5 本章小结
- 1.6 本章思考练习和答案提示
- 第2章 鼠标后模铜公编程特训
- 2.1 本章要点和学习方法
- 2.2 铜公概述
- 2.3 鼠标铜公数控编程
- 2.3.1 工艺分析及刀路规划
- 2.3.2 编程准备
- 2.3.3 在程序组K2A中创建开粗刀路
- 2.3.4 在程序组K2B中创建平面精加工
- 2.3.5 在程序组K2C中创建清角及半精加工
- 2.3.6 在程序组K2D中创建二次清角刀路
- 2.3.7 在程序组K2E中创建型面光刀
- 2.3.8 在程序组K2F中创建避空位精加工
- 2.3.9 在程序组K2G中创建A处孔倒角面光刀
- 2.3.10 粗公编程
- 2.3.11 程序检查
- 2.3.12 后处理
- 2.3.13 填写加工工作单
- 2.4 本章小结
- 2.5 本章思考练习和答案提示
- 第3章 鼠标前模编程特训
- 3.1 本章要点和学习方法
- 3.2 鼠标面壳前模结构概述
- 3.3 前模数控编程
- 3.3.1 工艺分析及刀路规划
- 3.3.2 编程准备
- 3.3.3 在程序组K3A中创建开粗刀路
- 3.3.4 在程序组K3B中创建分型面光刀
- 3.3.5 在程序组K3C中创建二次开粗
- 3.3.6 在程序组K3D中创建三次开粗清角
- 3.3.7 在程序组K3E中创建碰穿面光刀
- 3.3.8 在程序组K3F中创建型腔曲面中光刀
- 3.3.9 在程序组K3G中创建模锁曲面光刀
- 3.3.10 在程序组K3H中创建枕位面C光刀
- 3.3.11 程序检查
- 3.3.12 后处理
- 3.3.13 填写加工工作单
- 3.4 数控程序过切的处理
- 3.4.1 检查刀路以发现错误
- 3.4.2 刀轨编辑以纠正错误
- 3.5 本章小结
- 3.6 本章思考练习和答案提示
- 第4章 鼠标后模编程特训
- 4.1 本章要点和学习方法
- 4.2 鼠标面壳后模结构概述
- 4.3 后模数控编程
- 4.3.1 工艺分析及刀路规划
- 4.3.2 编程准备
- 4.3.3 在程序组K4A中创建开粗刀路
- 4.3.4 在程序组K4B中创建分型面光刀
- 4.3.5 在程序组K4C中创建型芯面二次开粗
- 4.3.6 在程序组K4D中创建型芯面光刀
- 4.3.7 在程序组K4E中创建孔位开粗及清角
- 4.3.8 在程序组K4F中创建型芯曲面光刀
- 4.3.9 程序检查
- 4.3.10 后处理
- 4.3.11 填写加工工作单
- 4.4 本章小结
- 4.5 本章思考练习和答案提示
- 第5章 鼠标模具行位编程特训
- 5.1 本章要点和学习方法
- 5.2 鼠标模具行位结构概述
- 5.3 后模行位数控编程
- 5.3.1 工艺分析及刀路规划
- 5.3.2 编程准备
- 5.3.3 在程序组K5A中创建开粗刀路
- 5.3.4 在程序组K5B中创建水平面光刀刀路
- 5.3.5 在程序组K5C中创建顶部凹曲面二次开粗
- 5.3.6 在程序组K5D中创建型面光刀刀路
- 5.3.7 程序检查
- 5.3.8 后处理
- 5.3.9 填写加工工作单
- 5.4 本章小结
- 5.5 本章思考练习和答案提示
- 第6章 鼠标模胚开框编程特训
- 6.1 本章要点和学习方法
- 6.2 模胚编程概述
- 6.3 模胚B板数控编程
- 6.3.1 工艺分析及刀路规划
- 6.3.2 编程准备
- 6.3.3 在程序组K6A中创建开粗刀路
- 6.3.4 在程序组K6B中创建侧面中光刀
- 6.3.5 在程序组K6C中创建直壁面中光刀
- 6.3.6 在程序组K6D中创建壁光刀
- 6.3.7 程序检查
- 6.3.8 后处理
- 6.3.9 填写加工工作单
- 6.4 本章小结
- 6.5 本章思考练习和答案提示
- 第7章 万向轮座五轴编程
- 7.1 本章要点和学习方法
- 7.2 五轴编程概述
- 7.2.1 五轴铣机床概念
- 7.2.2 五轴机床编程代码
- 7.2.3 五轴机床编程要点
- 7.3 数控编程
- 7.3.1 加工工艺规划
- 7.3.2 编程准备
- 7.3.3 普通三轴开粗K7A编程
- 7.3.4 多轴精加工K7B编程
- 7.3.5 斜孔粗加工K7C编程
- 7.3.6 斜孔及侧面光刀K7D编程
- 7.4 五轴后处理及程序分析
- 7.5 数控程序VERICUT仿真
- 7.5.1 五轴机床仿真模型的建立
- 7.5.2 定义毛坯
- 7.5.3 定义夹具
- 7.5.4 装配设计零件
- 7.5.5 定义刀具
- 7.5.6 定义加工坐标系G54
- 7.5.7 数控程序的输入
- 7.5.8 运行仿真
- 7.5.9 分析仿真结果
- 7.6 过切及撞刀的预防
- 7.7 本章小结
- 7.8 本章思考练习和答案提示
- 第8章 UG后处理器制作
- 8.1 本章要点和学习方法
- 8.2 五轴后处理器概述
- 8.2.1 五轴后处理器的工作原理
- 8.2.2 五轴后处理器难点
- 8.3 双转台五轴后处理器制作
- 8.3.1 机床参数调研
- 8.3.2 设置机床线性行程
- 8.3.3 设置旋转轴行程参数
- 8.3.4 设置旋转轴越界处理参数
- 8.3.5 修改输出数控程序的扩展名
- 8.3.6 修改后处理器的其他参数
- 8.3.7 五轴后处理器的测试
- 8.4 三轴机床后处理器制作要点
- 8.4.1 前期调研
- 8.4.2 设置机床初始指令
- 8.4.3 设置运动指令
- 8.4.4 设置程序结束指令
- 8.4.5 在NC程序加入刀具信息
- 8.4.6 在NC程序加入加工时间信息
- 8.4.7 修改输出数控程序的扩展名
- 8.4.8 三轴后处理器测试
- 8.5 本章小结
- 8.6 本章思考练习和答案提示
- 封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