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把指向审美化的作文教学与文学评论结合起来,既有教学的实践,又有文学理论。

内容简介

这不是一本有关写作教学的技巧指导书,而是对文本阅读和文本写作的深层次的精神反思。

虽然书中对语感、生活、真实与虚构、细节、个性化写作等写作教学中常见的话题进行了论述,但其意不在传递技法,而是表达对语言的一种审美化追求。

一篇优秀的文章的语言,应该是艺术的,指向审美的,因此,无论是生活经验,还是情感体验,都要回归内心;写作的过程,其实就是表达人性的过程,是搭建写作者和阅读者双方共同精神世界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指向审美的写作教学”,是一种对语言与生命间关系的思考和实践。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指向审美的写作教学”的举托与超越
  • 第一章 语言,回到写作的原乡
  • 好的语言是搭配
  • 好的语言是闲笔
  • 好的语言是隐喻
  • 好的语言是简朴
  • 第二章 建立在审美世界里的语感和陌生化
  • 陌生化的视角
  • 陌生化的叙事
  • 第三章 生命体验下的写作
  • 生活经验是写作的源泉
  • 情感体验要回归内心
  • 警惕经验概念化与主题拔高
  • 第四章 真实和虚构
  • 真实和虚构:一种写作态度
  • 真实和虚构:理性表达与感性对话的统一
  • 真实和虚构:文本的解构与情感的重建
  • 真实和虚构:回归审美视野下的本原写作
  • 第五章 滴水藏海,细节即永恒
  • 细节的心灵化
  • 用细节解构宏大叙事主题
  • 细节把写作者带入作品的深处
  • 细节间的张力形成场景的现场感
  • 细节来自真实的生活经验
  • 第六章 回忆诉说着你的童年
  • 个体性写作
  • 经验性写作
  • 第七章 人物,作品灵魂的守门人
  • 典型人物成就经典
  • 那些让人无法忘记的影子人物
  • 第八章 瓶与酒,现象中的现象
  • 这样的文章呈现什么样的形态?
  • 如何去寻找一篇好的作品?
  • 有抛弃形式的写作吗?
  • 内容、形式双飞翼
  • 另一种视角下的形式
  • 自省与突破:写作的向内和向外
  • 第九章 神秘的人性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3个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