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8.1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29千字
字数
2015-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导读性的伦理学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与时下的以说教为主的规范伦理学相异,追根溯源,从史的角度探讨了“伦理”即“道德”的起源及其存在的必要性,追问了人性中“德性”“至善”的最终根据。对于时下浮云蔽日的道德精神时空,本书不啻为一剂祛除迷雾的清新剂。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译本序言
- 第一章 伦理学的性质和方法
- 1.科学的职能
- 2.科学的对象(Subject-matter)
- 3.伦理科学
- 4.伦理学的素材
- 5.道德判断的对象
- 6.伦理学的定义
- 7.各门科学的相互联系
- 8.伦理学和心理学
- 9.伦理学和政治学
- 10.伦理学和形而上学
- 11.伦理学的方法
- 12.理论伦理学和实践伦理学
- 13.伦理学的价值
- 第二章 良心的理论
- 1.引言
- 2.神话的观点
- 3.理性直觉论者
- 4.感情直觉论者
- 5.知觉直觉论者
- 6.经验论者
- 7.直觉论和经验论的调和
- 第三章 良心的分析与解释
- 1.心理学的事实
- 2.良心的分析
- 3.义务的感情
- 4.赞成和不赞成的感情
- 5.作为判断的良心
- 6.对直觉论的批评
- 7.对感情直觉论的批评
- 8.良心的起源
- 9.在什么意义上良心是天赋的
- 10.良心的可靠性和直接性
- 11.良心和爱好
- 12.历史的观点和道德
- 第四章 道德评价的最终根据
- 1.作为标准的良心
- 2.神学的观点
- 3.大众的观点
- 4.目的论的观点
- 5.目的论的论据
- 6.目的论的派别
- 7.小结
- 第五章 目的论的观点
- 1.良心和目的论
- 2.绝对命令和假言命令
- 3.实际的效果和自然的效果
- 4.一个假设需要回答的问题
- 5.道德和繁荣
- 6.不完善的道德法典
- 7.道德改革
- 8.道德规范的最后核准
- 9.动机和效果
- 10.目的证明手段
- 11.目的论和无神论
- 12.目的论和直觉主义
- 第六章 快乐主义
- 1.道德的标准和至善
- 2.古希腊对这个问题的论述方式
- 3.昔勒尼派
- 4.伊壁鸠鲁
- 5.德谟克利特
- 6.洛克
- 7.巴特勒
- 8.哈奇森
- 9.休谟
- 10.佩利
- 11.边沁
- 12.穆勒
- 13.西季维克及其同代人
- 14.小结
- 第七章 自我实现论
- 1.苏格拉底
- 2.柏拉图
- 3.犬儒派
- 4.亚里士多德
- 5.斯多亚派
- 6.新柏拉图主义者
- 7.霍布斯
- 8.斯宾诺莎
- 9.昆布兰
- 10.沙甫慈伯利
- 11.达尔文
- 12.史蒂芬
- 13.耶林
- 14.冯特及其同代人
- 15.康德
- 16.小结
- 第八章 快乐主义批判
- 1.至善的概念
- 2.作为至善的快乐
- 3.行动的前提
- 4.意志的前提
- 5.结论
- 6.快乐主义的行为心理学
- 7.现实或想象的苦乐作为动机
- 8.现实的苦乐作为动机
- 9.痛苦作为动机
- 10.无意识的苦乐作为动机
- 11.快乐主义心理学的错误
- 12.人类的快乐作为动机
- 13.快乐作为所有行为的目的
- 14.苦乐作为自我保存的一个手段
- 15.苦乐的生理基础
- 16.形而上学的快乐主义
- 17.快乐作为道德目的
- 第九章 至善
- 1.目的或理想的问题
- 2.人类的理想
- 3.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
- 4.行为的效果
- 5.行为的动机
- 6.利己主义批判
- 7.自私和同情
- 8.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
- 9.生物学和至善
- 10.道德和至善
- 11.结论
- 第十章 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
- 1.引言
- 2.主观的悲观主义
- 3.客观的悲观主义
- 4.理性的悲观主义
- 5.感情的悲观主义
- 6.意志的悲观主义
- 第十一章 性格与自由
- 1.德性与邪恶
- 2.性格
- 3.意志的自由
- 4.决定论
- 5.神学的理论
- 6.形而上学的理论
- 7.自由论和决定论的调和
- 8.对非决定论的批评
- 9.自由的意识
- 10.责任
- 11.决定论和实践
- 初版译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的核心企业,成立于1980年,是以教育出版为主体、以专业出版和大众出版为两翼的综合性出版社。30多年来,北师大出版社始终坚持“传播科学真理,促进教育创新”、“弘扬中华文化,共享世界文明”的出版理念,出版图书万余种,发行量达15亿册,出口图书近千种,百余种图书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积累了丰富的出版资源,形成了知名的图书品牌,在中国出版界、教育界、学术界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