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国家级史学研究重要基地北师大历史学院,超30位知名教授学者潜心学术,以探索精神攻关,为学术界和全社会贡献了一批真正立得住的学术力作。本套丛书为得到特供版。

内容简介

在北京师范大学的百余年发展历程中,历史学科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今天的北师大历史学院业已成为史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国家“211”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首批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单位。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一系列学术平台。科研实力颇为雄厚,在学术界声誉卓越。

在近年来,北师大历史学院的教师们潜心学术,以探索精神攻关,陆续完成了众多具有原创性的成果,在历史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上连创佳绩,始终处于学科前沿。特别是崭露头角的部分中青年学者的作品,已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

为了集中展示北师大历史学院的这些探索性成果,也为了给中青年学者的后续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北师大历史学院组编了这套“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希冀在促进北师大历史学科更好发展的同时,为学术界和全社会贡献一批真正立得住的学术力作。

本套丛书为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第一辑,包括古代篇和近现代篇,共三十八册。这些作品或为专题著作,或为论文结集,但内在的探索精神始终如一。

目录

  • 中国现代史探索
  • 版权信息
  •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编辑委员会
  • 出版说明
  • 上篇
  • 简论1927—1931年的中日关系
  • 从“九一八”到“八一三”国民党政府对日政策的演变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 评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对日政策
  • 第二次国共合作研究述评
  • 抗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战区受降纪实
  • 下篇
  • 中国现代史研究的范围、任务、方法和中国现代史的体系、特点、教育作用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发展与成熟
  • 如何评价中共四届三次扩大会议
  •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 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探索的历程
  • 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党的建设
  • 后记
  • 中国社会教育社研究
  • 版权信息
  •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编辑委员会
  • 出版说明
  • 导论
  • 一、写作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主要研究内容
  • 四、资料谱系
  • 第一章 中国社会教育社的成立与运行
  • 一、社会语境分析
  • 二、中国社会教育社的组织与运行
  • 三、与国内外学术组织的联系
  • 第二章 中国社会教育社的年会分析
  • 一、中国社会教育社第一届年会
  • 二、中国社会教育社第二届年会
  • 三、中国社会教育社第三届年会
  • 四、中国社会教育社第四届年会
  • 五、中国社会教育社第五届年会
  • 第三章 中国社会教育社合办的实验区
  • 一、洛阳实验区
  • 二、花县实验区
  • 三、实验区的特色分析
  • 第四章 中国社会教育社的其他事业
  • 一、发行《社友通讯》
  • 二、辅导各省社会教育事业
  • 三、其他社会事业
  • 第五章 中国社会教育社的政策参与
  • 一、社会教育地位问题
  • 二、民众学校课程标准问题
  • 三、社会教育人才培养问题
  • 四、社教人员待遇问题
  • 五、社会教育视导问题
  • 第六章 中国社会教育社理事会群体分析
  • 一、理事会成员更迭及会议召开情况
  • 二、理事会成员的社会网络
  • 三、理事会成员职业状况分布
  • 四、社会教育学术秩序构建
  • 结语 中国社会教育社的社团形象
  • 中外参考文献举要
  • 后记
  • 中囯近代文化探索
  • 版权信息
  •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编辑委员会
  • 出版说明
  • 略谈中国近代文化的特点
  • 一、近代文化是在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互相冲突又会通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的
  • 二、近代文化的核心是什么?用四个字概括:民主、科学
  • 三、近代文化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同政治、救亡图存密切结合在一起
  • 四、近代文化既丰富多样,又肤浅粗糙,没有完整的体系
  • 近代中国文化结构的变化
  • 传统文化在近代中国演变的历史启示
  • 近代文化漫论
  • 文化、社会与时代
  • 一、文化与社会
  • 二、文化与时代
  • 怎样学习中国近代文化史
  •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一、现实不能等同于历史
  • 二、创新不能离开求真
  • 三、主观臆想不能代替历史客观实际
  • 儒学在近代中国的变化
  • 近代社会习俗变化漫话
  • “全盘西化”论的历史考察
  • 乾隆年间文化断想
  • 清嘉道年间的士习和经世派
  • 姚莹交游述略
  • 姚莹与台湾
  • 一、为政台湾
  • 二、抗英斗争
  • 三、台湾之狱
  • 道光年间文化述论
  • 黄金台的《木鸡书屋诗选》
  • 太平天国史研究随想
  • 甲午战争期间的社会舆论
  • 翁同龢与甲午战争
  • 戊戌新文化运动述略
  • 戊戌变法时期对《校邠庐抗议》的一次评论
  • 论孙中山的文化观
  • 孙中山与传统文化
  •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
  • 孙中山文化思想研究述评
  • 一、孙中山文化思想的体系问题
  • 二、孙中山与中国传统文化问题
  • 三、孙中山与西方文化问题
  • 四、孙中山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 辛亥革命与戏剧
  • 五四运动时期反对封建文化专制的斗争
  •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评价问题
  • “五四”时期关于戏曲的论争
  • 程长庚
  • 谭鑫培
  • 王钟声
  • 《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序
  • 《晚清民族主义思潮》序
  • 《文化“怪杰”——辜鸿铭》序
  • 《民国初期尊孔思潮研究》序
  • 《关于中国本位文化问题的讨论》跋
  • 《晚清思想史》序
  • 我与中国文化史
  • 新中国成立三十五年来鸦片战争史研究综述
  • 附记
  • 中国道路的探索: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与社会研究散论
  • 版权信息
  •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编辑委员会
  • 出版说明
  • 前言
  • 上篇
  • 早期中国共产党的三民主义观
  •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汪、蒋策略的演变
  • 抗战时期的民主政治运动和三种民主政治观
  • 张闻天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略述
  • 解放战争时期经济学界关于中国经济建设原则的讨论
  • 中篇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几点启示
  • 中共八大前后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研究
  • 关于“文化大革命”性质、起因及其教训的研究概述
  • 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重新认识
  • 邓小平的忧患意识及其启示
  • “三个代表”与“三大规律”
  • 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和后20年关系的几个问题
  • 从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 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众生活的社会环境与基础
  • 1953—1978年我国城镇职工劳动生活的特征分析
  • 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
  • 中日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中国对日外交策略
  • 下篇
  • 两个“历史决议”与中国共产党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 “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 历史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总结历史经验与探寻客观规律
  • 中国共产党培育和弘扬时代精神的基本经验
  • 中国中小学历史教育中的日本侵华战争问题
  • 附录
  • 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文化社团政策的调整
  • 清末文化社团政策与西学的传播
  • 后记
  • 学术史与当代史学的思考
  • 版权信息
  •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编辑委员会
  • 出版说明
  • 卷首识语
  • 上篇 学术史探索
  • 论章学诚对历史哲学的探索
  • 19世纪中国学者关于历史演进的理论
  • 黄遵宪文化思想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 时代剧变推动下近代史学演进大势
  • 晚清公羊学的发展轨迹
  • 梁启超晚年的文化自觉:《欧游心影录》的思想价值
  • 西学传播与近代史学的演进
  • 中篇 当代史学的思考
  • 恩格斯晚年对唯物史观理论的重大贡献
  •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道路的思考
  • 新历史考证学与史观指导
  •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的学术价值
  • 关于中国近代历史进程基本线索的理论
  •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
  • “劳动人民是历史的主人”论题的价值
  • 范文澜与毛泽东:学术的关联和风格的共鸣
  • 下篇 白寿彝学术风采
  • 刻意的追求 新辟的境界
  • 理论方向和开拓精神
  • 不断开拓史学史学科的新境界
  • 史学体系的重大创新
  • 为学术投入了全部生命
  • 白寿彝先生编纂《回民起义》的学术价值
  •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对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处理
  • 白寿彝先生学术创新的风范
  • 《白寿彝画传》后记
  • 现代化与农业创新路径的选择:中国近代农业技术创新三元结构分析
  • 版权信息
  •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编辑委员会
  • 出版说明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一、换一种思路研究历史
  • 二、研究思路的三个来源
  • 三、“农业技术创新三元结构”分析框架
  • 四、制约农业技术创新的因素
  • 五、市场、政府与技术创新
  • 六、研究的总体布局
  • 第二章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起点
  • 一、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系统的特征
  • 二、中国传统农业在近代面临的危机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化与农业技术创新三元结构的形成
  • 一、现代化与现代农业技术需求的产生
  • 二、现代农业技术供给源的形成
  • 三、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近代农业技术创新三元结构的特点与问题
  • 一、中国近代农业技术创新三元结构的特点
  • 二、中国近代农业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
  • 三、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近代农业技术创新的体制选择
  • 一、选择金陵大学农学院作为个案的理由
  • 二、金陵大学农学院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的创新体制
  • 三、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技术创新成功案例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农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整合
  • 一、专业分工与农业技术创新
  • 二、合作与农业技术创新
  • 三、政府与农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整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晚清学术文化新论
  • 版权信息
  •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编辑委员会
  • 出版说明
  • 第一章 程朱理学与晚清“同治中兴”
  • 一、嘉道年间理学思潮的涌动
  • 二、程朱理学复兴的重要契机
  • 三、程朱理学与“同治中兴”
  • 四、理学复兴现象的历史透视
  • 第二章 晚清理学经世思想
  • 一、“义理经济”合一的思想结构
  • 二、“求变”、“务实”的基本思想内涵
  • 三、理学经世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 第三章 晚清陆王心学的复苏与学术论辩
  • 一、王学在晚清时期的复苏
  • 二、程朱陆王之辨的开展
  • 三、程朱陆王调和论的弹奏
  • 第四章 晚清汉学的兴衰变迁
  • 一、晚清汉学的局部性发展及其衰落
  • 二、晚清汉学的基本特征
  • 三、晚清汉学的历史影响与地位
  • 第五章 从“汉宋鼎峙”到“汉宋合流”
  • 一、宗宋学者对汉学的猛烈批判
  • 二、“汉宋合流”的学术发展趋势
  • 三、晚清汉宋学关系透视
  • 第六章 晚清诸子学的萌发与复兴
  • 一、晚清诸子学的悄然兴起
  • 二、甲午战争后诸子学发展的新局面
  • 第七章 16世纪60至90年代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 一、西学在中国传播的新形势
  • 二、西学传播的社会影响
  • 三、西学在晚清传播的历史思考
  • 第八章 戊戌维新运动与中国近代学术文化
  • 一、揭示了中国近代新文化主导精神
  • 二、新型知识群体的最初集结
  • 三、对近代新文化建设的重大贡献
  • 四、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里程碑
  • 第九章 辛亥革命时期的近代科学传播
  • 一、辛亥革命时期近代科学传播途径的扩大
  • 二、辛亥革命时期输入的科技新知和传播主体的转换
  • 三、辛亥革命时期国人科学思想的进步
  • 第十章 20世纪初西史东渐与中国近代新史学的发轫
  • 一、中国近代新史学的酝酿
  • 二、20世纪初年的西史东渐
  • 三、近代中国新史学的形成及其基本主张
  • 第十一章 西学对晚清学术的影响
  • 一、援西学入儒学的初尝试
  • 二、借鉴西学,破旧立新
  • 三、对西学研究方法的借鉴
  • 第十二章 陈寿祺与嘉道年间闽省学风的演变
  • 一、兼汉宋、博古今的通儒
  • 二、“通经致用”的治学宗旨
  • 三、开学术新风的一代名师
  • 第十三章 曾国藩的理学思想
  • 一、探求理学的思想历程
  • 二、基本理学观念
  • 三、“理学经世”论的代表者
  • 第十四章 倭仁与晚清理学
  • 一、恪守程朱理学道德论的一代儒宗
  • 二、在新旧文化冲突的潮流中
  • 三、理学主敬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 第十五章 黎庶昌的“亚经”说及改革科举议
  • 一、以“亚经”辅经说
  • 二、改革科举议
  • 第十六章 梁启超研究宋明清理学的学术历程
  • 一、早岁对理学的研习
  • 二、破除蔽障,启蒙为先
  • 三、出入于学术研究和启蒙精神之间
  • 第十七章 严复与中国近代文化学术
  • 一、沐浴中西文化风雨激荡的洗礼
  • 二、批判封建旧文化的健将
  • 三、阐明科学与民主的内涵,构建近代新文化的核心内容
  • 四、“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
  • 第十八章 严复关于近代国家理念的阐释
  • 一、用民权说抨击旧的国家理念
  • 二、用进化论阐明国家的起源
  • 三、关于国家内涵的阐述
  • 第十九章 章太炎的社会思想
  • 一、章太炎社会观的形成
  • 二、“熔中西学为一炉”的社会思想
  • 第二十章 章太炎的佛学思想
  • 一、章太炎习佛心路历程考察
  • 二、章太炎对佛学思想的阐发
  • 三、章太炎习佛原因透视
  • 第二十一章 刘师培与晚清学术
  • 一、近代学术研究的多方面成就
  • 二、近代学术研究的思想特色
  • 三、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
  • 第二十二章 王韬与近代西学的传播
  • 一、传播西学的宣传家
  • 二、引进西学的文化活动家
  • 三、引进传播西学的特点
  • 四、瑕不掩瑜的历史功绩
  • 代后记
  • 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
  • 版权信息
  •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编辑委员会
  • 出版说明
  • 再版序言
  • 序言
  • 前言
  • 第一章 晚清国粹派的崛起
  • 一、从“国粹”一词说起
  • 二、国粹派的界定
  • 三、国学保存会的成立
  • 四、晚清国粹派的崛起
  • 第二章 国粹派及国粹思潮 出现的历史原因
  • 一、20世纪初年中国社会文化思潮的变动
  • 二、国粹派出现的原因
  • 三、国粹派的学术渊源
  • 四、中日国粹派出现的历史机缘之异同
  • 第三章 国粹派的新学知识系统
  • 一、国粹派知识结构的特点
  • 二、进化论的宇宙观的确立
  • 三、社会学理论的吸纳
  • 第四章 国粹派的文化观
  • 一、国粹 国学 国魂
  • 二、“无用者君学也,而非国学”
  • 三、“古学复兴 ”
  • 四、中西文化观
  • 第五章 国粹派的史学思想
  • 一、中国传统史学不足“当意”
  • 二、“己既能破,亦将能立”
  • 三、系统探讨中国古代学术史
  • 四、通史致用 助益革命
  • 五、努力保存史籍文物
  • 第六章 国粹派的伦理思想
  • 一、“性有体用”的自然人性论
  • 二、“群重己轻,舍私为公”的道德观
  • 三、主张建立“人人自由,人人平等”新型的伦理关系
  • 第七章 国粹派的经学思想
  • 一、“夷六艺于古史”
  • 二、革命与改良 古文与今文
  • 三、《春秋》研究
  • 第八章 国粹派的历史地位
  • 一、辛亥后国粹派的落伍
  • 二、国粹派的历史地位
  • 附录一
  • 附录二
  • 主要参考书目
  • 史学史通论与近现代中国史学研究
  • 版权信息
  •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编辑委员会
  • 出版说明
  • 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发展路径与研究趋向
  • 一、要籍解题式的中国史学史研究
  • 二、历史、时代视野下的中国史学史研究
  • 三、对中国史学史研究趋向的思考
  • 史学史研究中的中国史学通史撰述
  • 一、中国史学通史与史学史学科的发展
  • 二、中国史学通史与史学史分期
  • 三、几种多卷本中国史学通史撰述的特点
  • 中西史学比较研究的回顾与检讨
  • 一、20世纪前半期以借鉴西方史学为目标的中西史学比较
  • 二、20世纪后半期中西史学比较研究深化
  • 三、中西史学比较研究的继续发展及相关问题之认识
  • 史学批评与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学科的关系
  • “新史学”思潮的产生及其学术建树探析
  • 一、《中国史叙论》与《新史学》:不同的起点和相同的目标
  • 二、20世纪初期“新史学”思潮的形成
  • 三、20世纪初期“新史学”思潮的学术建树
  • 近代新式中国史撰述的开端
  • 一、编纂中国历史教科书与撰述中国通史的同与异
  • 二、编纂形式与内容观点的新与旧
  • 三、余论
  • 学术期刊的出现与近代中国史学
  • 一、专门性史学期刊的出现及影响
  • 二、高校学报及所属刊物中的史学研究
  • 三、《国学季刊》述评
  • 四、《燕京学报》述评
  • 五四时期中国史学的转型
  • 一、提倡科学的历史学
  • 二、史学走出经学的羁绊
  • 三、对西方史学的引进与中西史学的沟通
  • 四、史学转型的代表人物
  • 五、新的历史教学规模及课程设置
  • 五四时期史学的理论建树:“科学”与“求真”
  • 一、对历史学“科学”性质的争论与对“科学方法”的认同
  • 二、追求史学“求真”与强调史学“致用”
  • 三、借鉴西方史学与融汇中西史学
  • 中国近代史学中的民族史研究与撰述
  • 一、中国通史撰述中对民族史研究的重视
  • 二、对中国民族专史的研究和撰述
  •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民族史论述
  • 《古史辨》与“古史辨派”辨析
  • 一、《古史辨》第1册的出版与“古史辨”的含义
  • 二、“古史辨派”释义
  • 对顾颉刚疑古学说及古史论辩的简要回顾与评析
  • 20世纪中国史学方法的发展和演变
  • 一、“科学方法”的提倡与历史考证方法
  • 二、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史学方法的确立与发展
  • 三、新时期以来对史学方法的多样化探讨
  • 四、面向21世纪史学方法的走向
  •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历程与学科特性
  • 从对“整理国故”和“古史辨派”的评价看郭沫若的史学思想
  • 一、走出“整理国故”的局限
  • 二、客观评价“古史辨派”的学术贡献
  • 三、从“整理”到“批判”的史学认识论
  • 对《十批判书》的评论与争议之回顾与认识
  • 一、20世纪40年代对《十批判书》的评论
  • 二、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十批判书》的争议和研究
  • 三、结语
  • 《新史学通讯》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 一、普及唯物史观,指导历史教育的办刊方针
  • 二、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重大问题
  • 三、加强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科的建设
  • “书评”中的学术批评
  • 一、《燕京学报》的“书评”栏目
  • 二、所评之书:注重学术质量与反映学术趋向
  • 三、学术批评:客观、平实、深刻
  • 史学与学术刍议
  • 一、史学史与学术史
  • 二、“史学学术史”的结构与内容
  • 三、历史学与考古学
  • 尹达对中国史学史研究的贡献
  • 辨章学术 以启后人
  • 后记
  • 实力与博弈:20世纪中美苏三大国关系探究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中美苏三大国关系特点
  • 一、近代以来中美苏日关系的特点
  • 二、雅尔塔秘密协定与美苏对中国的政策
  • 三、评价雅尔塔体系应坚持正确的方法论
  • 四、美国对苏联、中国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因素
  • 第二章 美国崛起与世界霸权
  • 一、早期美利坚人的民族性格
  • 二、冷静看美国
  • 三、美国政治价值观与世界霸权
  • 四、美利坚“新帝国”与两极格局解体后的国际关系走向
  • 五、现代美国对外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因素
  • 第三章 苏联成败的经验教训及美国在苏联解体过程中的作用
  • 一、马列主义与苏联命运
  • 二、美国对苏政策中意识形态因素及其在苏联解体过程中的作用
  • 三、美国是如何从意识形态上影响赫鲁晓夫的
  • 四、美国意识形态进攻和戈尔巴乔夫的“非意识形态化”
  • 第四章 美国对华政策及中美关系中的人权问题
  • 一、中国的发展与美国对华政策走向
  • 二、意识形态的差异与中美两国的和平共处
  • 三、美国对华意识形态渗透政策及我们的对策
  • 四、当前国际人权斗争形势和我们对人权问题的基本态度
  • 第五章 中国和平发展的必然性及其世界影响
  • 一、抗美援朝的正义性不容否定
  • 二、独立自主外交思想更放光芒
  • 三、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挑战
  • 四、中国和平发展的必然性及其世界影响
  • 五、从国际社会反响看新中国成立的划时代意义
  • 第六章 国际关系研究中若干方法论问题
  • 一、重视国与国之间的横向比较研究
  • 二、加强对国际科技格局、经济格局与政治格局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 三、经济全球化与21世纪的价值取向
  • 四、坚持正确历史观 开创人类美好未来
  • 大事年表
  • 参考书目举要
  • 后记
  • 日不落帝国的兴衰:英国与英帝国史研究
  • 版权信息
  •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编辑委员会
  • 出版说明
  • 第一章 英国近代贫困与社会保障问题
  • 一、失衡的发展
  • 二、工业革命与英国贫困观念的变化
  • 三、19世纪英国的济贫院制度初探
  • 四、从慈善机构到政府管理
  • 第二章 英帝国与英联邦问题
  • 一、英国旧的殖民体制的特征及其瓦解的原因
  • 二、美国革命后英帝国观念的变化
  • 三、美国革命后英帝国政策的调整
  • 四、亚当·斯密的帝国思想
  • 五、艾德蒙·伯克的帝国思想
  • 六、英国对印度殖民统治体制的形成及影响
  • 七、拿破仑战争对英帝国的影响
  • 八、18世纪末英国对爱尔兰冲突的化解策略
  • 九、民族·宗教与20世纪爱尔兰问题
  • 十、20世纪南亚民族主义的发展及其特征
  • 十一、斯里兰卡民族冲突的根源
  • 十二、发展与民族冲突的困境
  • 十三、斯里兰卡社会福利制度初探
  • 十四、20世纪加拿大魁北克民族主义的发展
  • 第三章 英国外交问题
  • 一、战后初期英国对西欧联合政策
  • 二、九龙城寨与中英关系
  • 后记
  • 欧战前后:国人的现代性反省
  • 版权信息
  •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编辑委员会
  • 出版说明
  • 自序
  • 上编
  • 第一章 欧战后中国社会文化思潮的变动
  • 第二章 欧战前后国人的现代性反省
  • 第三章 新文化运动与反省现代性思潮
  • 第四章 “五四”前后外国名哲来华讲学与中国思想界的变动
  • 第五章 欧战后国人的“对西方求解放”
  • 第六章 “五四”后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讨论
  • 中编
  • 第七章 陈独秀与反省现代性
  • 第八章 从反省现代性到服膺马克思主义
  • 第九章 “理智化”的偏见:胡适与反省现代性
  • 第十章 梁启超与新文化运动
  • 第十一章 欧战后梁启超的文化自觉
  • 第十二章 梁启超的爱国论
  • 第十三章 梁启超的中华民族精神论
  • 第十四章 角色·个性:蔡元培与新文化运动
  • 下编
  • 第十五章 现代中国媒体对日本论评的转变
  • 第十六章 近代史教材的编撰与近代史研究的“范式之争”
  • 第十七章 近代史研究中所谓“碎片化”问题之我见
  • 民国政治与人物
  • 版权信息
  •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编辑委员会
  • 出版说明
  • 黄埔军校与中国共产党
  • 一、黄埔军校的酝酿、筹备与中国共产党
  • 二、黄埔军校的建立与中国共产党
  • 三、黄埔军校的功绩与中国共产党
  • 碧血丹心 青史永垂
  • 一、三一八惨案 举世震惊
  • 二、名垂青史 虽死犹生
  • 献身华工事业 英名永垂千古
  • 一、成立共济会 不遗余力维护旅日华工利益
  • 二、为救同胞惨遭杀害 烈士英名永垂千古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 一、武装斗争
  • 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建军思想和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
  • 四、武装斗争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历史地位
  • 陈毅与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 一、摆脱“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影响 实现向游击战争的战略转变
  • 二、“依靠群众的支援和掩护开展灵活的游击战争”
  • 三、实现新的战略转变 “铁流”奔赴抗日战场
  • 四、不朽的功绩 伟大的意义
  • 为国尽忠 日月同光
  • 一、尽忠报国 捐躯沙场
  • 二、英烈千古 万代颂扬
  • 为国捐躯 英烈千秋
  • 一、从长城抗战到“襄东大捷”
  • 二、为国战死 功昭万代
  • 以身殉国 万古流芳
  • 一、赤胆忠心 为国为民
  • 二、以身殉国 永垂史册
  • 壮烈殉国撼山岳 高风亮节昭世人
  • 一、弹尽粮绝 壮烈殉国
  • 二、高风亮节 永昭世人
  • 何应钦传略
  • 一、从留日生到黔军参谋长
  • 二、从黄埔军校总教官到军政部长
  • 三、从中原大战到西安事变
  • 四、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的大管家
  • 五、战后体面而又曲折无奈的引退
  • 六、逃台湾后极力鼓吹“道德重整运动”
  •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对工业的垄断
  • 一、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的成立
  • 二、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对工业的垄断
  • 三、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对工业垄断的后果
  • 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
  • 一、“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提出的历史背景
  • 二、“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实施的经过东北根据地的建立
  • 三、贯彻实施“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的伟大意义
  • 中原突围述略
  • 一、中原突围前的形势与胜利突围
  • 二、中原突围胜利原因
  • 三、中原突围胜利的重大历史意义
  • 伟大战略决战的序幕
  • 一、济南战役前的形势与中共中央军委的决策
  • 二、济南战役的经过
  • 三、济南战役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 解放战争战略决战时期毛泽东的军事民主思想
  • 一、关于“歼敌主力于长江以北”战略指导方针的确立
  • 二、在济南战役中
  • 三、在辽沈战役中
  • 四、在淮海战役中
  • 五、在平津战役中
  • 傅作义与北平和平解放
  • 一、三次派出和谈代表 决心走和平道路
  • 二、北平和平解放 傅作义功垂青史
  • 张治中与北平和平谈判
  • 一、为了和平 三到延安
  • 二、为了大局 北平和谈
  • 三、为了国家 决心留平
  • 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
  • 一、战后资源委员会对日伪企业的接收及其膨胀
  • 二、资源委员会的衰落和崩溃
  • 三、资源委员会的起义和新生
  • 国民党的“制宪国大”与“改组政府”
  • 一、国民党的一党专政与国民大会的由来
  • 二、“制宪国大”的召开 《中华民国宪法》的通过
  • 三、国民党六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与国民政府的“改组”
  • 国民党的“行宪国大”与 总统、副总统选举
  • 一、“行宪国大”的纷争与召开
  • 二、蒋介石的“谦让”与当选
  • 三、副总统选举的风波与蒋桂矛盾的加深
  •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总崩溃
  • 一、战后国民政府的经济接收和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 二、国统区经济危机的出现与经济总崩溃
  • 三、国统区经济危机的根源与特点
  • 解放战争时期的中间路线
  • 一、中间路线的产生及其在抗战胜利后的一度活跃
  • 二、中间路线的基本政治主张
  • 三、中间路线的必然破产及其历史经验教训
  • 丹心永存 功垂千秋
  • 一、文韬武略 正气浩然
  • 二、致力国家统一大业 英勇就义功垂千秋
  • 三、继承先烈遗志 共同圆梦成真
  • 彪炳史册 光照后人
  • 一、战后中共在国统区地下组织领导的斗争与对革命的贡献
  • 二、潜伏在国民党军队内的中共秘密党员及其在关键时刻的作用
  • 三、革命前辈和先烈的不朽业绩 永垂史册光照后人
  • 后记
  • 马叙伦与民国教育界
  • 版权信息
  •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编辑委员会
  • 出版说明
  • 绪论
  • 第一章 进入北京教育界:1913—1919
  • 一、早年师友交游
  • 二、进入北京教育界
  • 三、马叙伦与民初北大的新旧之争
  • 第二章 走向教育界的中心:1919—1926
  • 一、马叙伦与“五四”后的北京大学
  • 二、马叙伦与浙江教育界
  • 三、执掌中央教育行政
  • 四、督办教育特税
  • 第三章 疏离、重返与淡出:1926—1936
  • 一、北伐前后的从政
  • 二、三任教育次长
  • 三、马叙伦与蒋梦麟时代的北京大学
  • 结语
  • 附录一: “张禄”非马叙伦化名考
  • 附录二: 马叙伦非同盟会会员考
  • 附录三: 马叙伦论著目录稿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刘师培与中西学术
  • 版权信息
  • 序一
  • 序二
  • 绪论
  • 第一章 先贤学术与刘师培
  • 第一节 “扬州学派”的基本精神
  • 第二节 仪征刘氏家学
  • 第三节 刘师培对先贤学术的继承与超越
  • 第二章 刘师培的中西交融之学
  • 第一节 刘师培关注并接受西学之缘由
  • 第二节 刘师培所见西书考
  • 第三节 以西释中:刘师培之“新学”
  • 第四节 对刘师培交融中西学术的评价
  • 第三章 刘师培的中国学术史研究
  •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学术史勃兴
  • 第二节 刘师培的学术史研究实绩
  • 第三节 学术史个案:刘师培之清代学术史论
  • 第四节 刘师培学术史研究之地位与特色
  • 结语
  • 附录 刘师培学谱简编
  • 参考文献要目
  • 后记
  • 近代民众教育馆研究
  • 版权信息
  •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编辑委员会
  • 出版说明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本书框架和思路
  • 四、资料分析
  • 第一章 民众教育馆的兴盛背景
  • 一、“北伐战争”时期民众动员方式的转向
  • 二、以教育变革社会的理念开始盛行
  • 三、乡村建设运动兴起与政府选择
  • 四、民众教育馆权威性资源的获得
  • 第二章 民众教育馆的历史演进
  • 一、民众教育馆的界定
  • 二、民众教育馆发展的阶段性
  • 三、非国统区的民众教育馆发展
  • 四、民众教育馆的地域差异性
  • 第三章 民众教育馆的内部管理
  • 一、经费来源与分配支出
  • 二、组织设立与人员编制
  • 三、人员资格与薪俸待遇
  • 四、人员遴选与年功考核
  • 第四章 民众教育馆的社会功能与文化性格
  • 一、社会变迁中的乡村社会
  • 二、民众教育馆的社会功能
  • 三、民众教育馆的文化性格
  • 四、民众教育馆的价值取向
  • 第五章 民众教育馆的历史分析
  • 一、民众教育馆与乡村社会组织的互动
  • 二、民众教育馆与传统社会文化的传承
  • 三、民众教育馆与现代化知识体系引介
  • 四、民众教育馆与新农村建设组织构建
  • 结语
  • 图表目录
  • 主要参考文献和征引书目
  • 附录 重要法令
  • 附录一 民众教育馆暂行规程(节选)(1932年2月2日)
  • 附录二 民众教育馆规程(教育部第八五〇二号部令公布,1939年4月17日;1947年4月1日修订)
  • 附录三 江苏省各县民众教育馆普及民众教育标准工作实施方案(1935年6月颁布)
  • 附录四 陕甘宁边区民众教育馆组织规程(选录)(1939年4月)
  • 附录五 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阅览书报规约
  • 附录六 成都市立民众教育馆职员服务规程(1937年颁布)
  • 附录七 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师范学校及民众教育馆辅导中等以下学校兼办社会教育办法(1939年5月17日)
  • 附录八 民众教育馆工作大纲(1939年5月13日)
  • 附录九 民众教育馆辅导各地社会教育办法大纲(教育部第2050号部令公布 1939年5月13日)
  • 后记
  • 古今中西交汇处的近代学术
  • 版权信息
  •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编辑委员会
  • 出版说明
  • 上篇
  • 中国近代学术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 清代嘉道之际的汉宋之争与汉宋兼采
  • 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与近代的戴学复兴
  • 近代中国学术史上的戴震
  • 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戴震
  • 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对戴震理欲观的评析
  • 严复论中西学术
  • 从《刘向歆父子年谱》看钱穆的史学理念
  • 拉克伯里学说进入中国的若干问题
  • “文化形态史观”的东渐
  • 下篇
  • 仪征刘氏学术述略
  • 刘师培论清代经学
  • 刘师培对康有为变法理论的经学驳难
  • 刘师培、严复吸纳西学之比较
  • 刘师培对拉克伯里等学说的接受与阐发
  • 再论刘师培对拉克伯里等学说的接受与阐发
  • 辛亥前夕刘师培的转向
  • 陈独秀与刘师培
  • 刘师培与北京大学
  • 《刘申叔先生遗书》编误举例
  • 附录一: 韦伯学说与美国的中国研究
  • 附录二: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导读
  • 后记
  • 俄国与欧洲:一个国际关系史的视角
  • 版权信息
  • 绪论 唯物史观给世界史研究的启示
  • 一、恩格斯晚年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补充和阐释
  • 二、伯恩施坦与唯物史观
  • 古代俄罗斯
  • 一、俄罗斯的起源
  • 二、留里克王朝与基辅罗斯
  • 三、蒙古的征服及其统治
  • 四、莫斯科公国的兴起和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 五、罗斯与瑞典、立窝尼亚骑士团、立陶宛和波兰的关系
  • 六、伊凡雷帝
  • 七、波洛特尼科夫起义和罗曼诺夫王朝建立
  • 18世纪俄国的两个大帝
  • 一、彼得一世打开通向西欧的门户
  • 二、德国公主改变了俄国面貌
  • 两次俄土战争与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
  • 一、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扩张政策
  • 二、1768—1774年俄土战争《库楚克—凯纳吉条约》
  • 三、俄、普、奥第一次瓜分波兰
  • 四、俄国外交影响的增长与1787—1792年俄土战争
  • 五、俄、普、奥第二次、第三次瓜分波兰
  • “东方问题”的产生与俄国的黑海—巴尔干政策
  • 一、所谓“特惠条例”的产生及其性质
  • 二、夺取君士坦丁堡是俄国黑海—巴尔干政策的一贯目标,是“东方问题”形成的直接原因
  • 三、叶卡捷琳娜二世向黑海—巴尔干的推进,“东方问题”的形成
  • 在欧洲大陆霸权的顶峰上跌进深渊
  • 一、走向欧洲大陆霸权的顶峰
  • 二、从欧洲大陆霸权的顶峰上跌进深渊
  • 克里米亚战争的经济导因问题
  • 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
  • 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农奴制加速瓦解
  • 二、革命民主主义思潮和革命形势出现
  • 三、农奴制度的废除
  • 德意志统一
  • 一、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德意志
  • 二、俾斯麦的政策
  • 三、德意志统一的完成
  • 意大利统一
  • 一、加富尔与民主派的活动
  • 二、意大利统一的实现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两个军事集团的形成
  • 一、普法战争后的欧洲局势
  • 二、近东问题和柏林会议
  • 三、三国同盟的形成与俄法协约
  • 四、英德矛盾的发展与三国协约的形成
  • 黑海海峡制度的历史变迁
  • 中国苏联史研究的四十年
  • 一、40年苏联史研究的简单回顾
  • 二、对革命前俄国史研究的进展
  • 三、对十月革命后苏联史的研究
  • 题外二则
  • 一、《中庸》原旨新探
  • 二、安定祥和呼唤“恕道”
  • 附录一 俄国历史大事年表
  • 附录二 俄罗斯王朝世系表
  • 北京工业遗产研究
  • 版权信息
  •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编辑委员会
  • 出版说明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 二、工业遗产研究的学术史梳理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工业社会的形成及对工业遗产形态的影响
  • 一、工业革命带来的工业社会
  • 二、近代机器工业生产的特点
  • 三、机器工业大生产的表征及对工业遗产形态的影响
  • 第二章 北京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一、北京机器工业的发轫(1872—1911)
  • 二、北洋政府时期北京工业的发展(1912—1927)
  •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北京工业的蹒跚步履(1927—1937)
  • 四、抗战及国民政府接收时期北京工业的曲折道路(1937—1948)
  • 五、现代北京工业的快速发展(1949—1978)
  • 六、当代北京的产业转型与工业遗产的出现(1979年至今)
  • 第三章 北京工业遗产的工业考古
  • 一、北京工业遗产的类型学划分与工业考古
  • 二、北京工业遗产的地域留存与工业考古
  • 第四章 北京工业遗产精神内涵探究
  • 一、爱国主义是中国工业遗产最重要精神蕴含
  • 二、倡修铁路过程中彰显的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
  • 三、为人民解放而奋斗的革命精神
  • 四、20世纪下半叶北京工业发展中彰显的增产节约意识和创新精神
  • 第五章 北京公众对工业遗产认知情况调查
  • 一、北京公众对工业遗产认知情况的调查
  • 二、从调查结果看问题与今后应当实施的对策
  • 三、北京公众对老北京银行街认知情况的调查
  • 第六章 北京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对策研究
  • 一、北京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成绩
  • 二、北京工业遗产保护的既有模式与基本途径
  • 三、北京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问题及困境
  • 四、北京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对策建议
  • 结语
  • 附录一 首都公众对工业遗产认知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民众对老北京银行街认知情况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从历史到史学
  • 版权信息
  • 北魏太武灭佛原因考辨
  • 一、关于太武灭佛原因的两种观点及分析
  • 二、太武第一次灭佛原因考
  • 三、太武第二次灭佛原因考
  • 战国末期新道家的历史思想
  • 《史记》编纂体例之数的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司马迁的知识背景、思想世界与古代神秘数字
  • 三、《史记》体例之数的意义蠡测
  • 论匡正汉主是班固撰述《汉书·五行志》的政治目的
  • 从“荣经陋史”到“六经皆史”:宋明经史关系说的演化及意义之探讨
  • 从国家职能看明清官修史学
  • 一、大规模官修史籍活动与明清国家制度建设
  • 二、大规模官修史籍活动与国家统治职能的实施
  • 三、明清官修史籍活动与封建国家职能关系的两面性
  • 明至清前期海外关系的变化与史学
  • 一、“宣布纶音往夷域”
  • 二、海防·商贸·中西文化交流
  • 三、倒退的海外关系在史学中的反映
  • 论明代经济史撰述的突出发展
  • 一、明代经济史撰述的突出发展
  • 二、明代经济史撰述体现的时代特征
  • 三、明代经济史撰述与实学思潮
  • 四、结语
  • 从“主于道”到“主于事”:晚明经世史学的实学取向及局限
  • 一、晚明实学思潮并非是对心学的反动
  • 二、晚明经世史学撰述的实学转向
  • 三、晚明经世史学反映的实学思想
  • 晚明士人自我意识的张扬与史学评论
  • 一、“此窍一凿,混沌遂亡”
  • 二、“本自心师,非劳旁启”
  • 三、“是非无定质”与“执一便是害道”
  • 引领历史向善:方孝孺的正统论及其史学影响
  • “技艺与德岂可分两事”:唐顺之之实学及其转向的思想史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唐顺之的实学特点及其“技艺与德岂可分两事”说的提出
  • 三、“技艺与德岂可分两事”说及唐顺之后来思想之转向的思想史意义
  • 薛应旂的理学特点与史学思想
  • 一、“所见出入朱陆之间”的理学特点
  • 二、“经史一也”与折衷汉宋
  • 三、理学化的史学鉴戒思想
  • 四、彰往察来与“时”“势”
  • 王圻纂著考
  • 一、经部
  • 二、史部
  • 三、子部
  • 四、集部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新社会科学运动与史学发展的新境界
  • 一、新社会科学运动的兴起
  • 二、新社会科学运动的学术特点
  • 三、新社会科学运动影响下的史学发展新境界
  • 拓荒与奠基:陶希圣创办《食货》的史学意义
  • 一、陶希圣与《食货》半月刊的创办
  • 二、拓荒与奠基
  • 三、会通史料与理论
  • 四、余论
  • 试析陈寅恪晚年“著书唯剩颂红妆”之因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阐发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 三、移情以忘现实之痛苦
  • 道与势:传统史权与君权的紧张
  • 一、早期史官的文化形态与史权观念的发生
  • 二、“官师合一”格局的变动与士大夫持史弘道之意识
  • 三、道与势
  • 早期史官的制度形态与中国历史编纂致用传统的生成
  • 从“是/应该”问题看传统史学理论中的现代因素
  • 一、“是/应该”问题在西方哲学中的提出
  • 二、“是/应该”问题在西方史学理论中呈显的紧张与现代学者弥合的努力
  • 三、“合于理”与“本于情”的辩证统一
  • 后现代理论视域下的问题意识与史学史的重写
  • 为史学求善而辩
  • 史学:后现代主义思潮之后的思考
  • 德国宗教改革与农民战争
  • 版权信息
  • 序言
  • 第一章 概论
  • 第一节 德国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的历史地位
  • 第二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研究
  • 第三节 德国和苏联等国的研究
  • 第四节 分期问题
  • 第二章 德国资本主义的萌芽和资产阶级的兴起
  • 第一节 德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前提
  • 第二节 德国资本主义的萌芽
  • 第三章 宗教改革前的德国政治
  • 第一节 德国皇权的衰落
  • 第二节 马克西米连一世统治时期的德国
  • 第四章 马丁·路德和宗教改革的开始
  • 第一节 路德转向宗教改革
  • 第二节 从《九十五条论纲》到莱比锡辩论
  • 第五章 光辉的1520年
  • 第一节 五篇宗教改革名著
  • 第二节 焚毁教皇令
  • 第六章 沃姆斯帝国议会和路德的思想发展
  • 第一节 沃姆斯帝国议会
  • 第二节 卡尔施塔特的激进宗教改革
  • 第三节 路德的思想发展
  • 第七章 骑士暴动和闵采尔的初期革命活动
  • 第一节 骑士暴动
  • 第二节 闵采尔的初期革命活动
  • 第八章 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
  • 第一节 农民战争爆发前后的政治形势
  • 第二节 士瓦本的农民战争
  • 第三节 法兰克尼亚的农民战争
  • 第四节 图林根和萨克森的农民战争
  • 第五节 亚尔萨斯和提洛尔的农民战争
  • 第六节 德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 第九章 农民战争失败以后的路德和宗教改革运动
  • 第一节 路德的堕落和人民宗教改革的发展
  • 第二节 1529年的斯拜伊尔帝国议会和马尔堡会谈
  • 第三节 《奥格斯堡告白》
  • 第四节 路德派宗教改革的发展和分裂
  • 第十章 罗马天主教会的反扑和奥格斯堡宗教和约
  • 第一节 耶稣会的建立
  • 第二节 特兰托宗教会议
  • 第三节 奥格斯堡宗教和约
  • 附录
  • 一、德国王朝世系表(截至1806年)
  • 二、德国国王、皇帝和教皇对照表
  • 主要参考书目
  • 敦煌文献与唐代社会文化研究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编 律令制度
  • 第一章 唐尚书六部二十四格初探
  • 第二章 敦煌出度文书所见唐代度牒的申领与发放
  • 第三章 敦煌吐鲁番文书所见唐代“三贾均市”的制作与实践
  • 第二编 社会经济
  • 第四章 敦煌吐鲁番文书所见唐代“中男”承担差役考
  • 第五章 唐五代“春衣”发放考述
  • 第六章 杏雨书屋藏羽34《群牧见行籍》研究
  • 第三编 学术与教育
  • 第七章 敦煌文书所见中古时代传统典籍的流传
  • 第八章 敦煌文书所见唐代《图经》的编修
  • 第九章 敦煌吐鲁番文书所见唐代官学教育透视
  • 第四编 占卜与历日
  • 第十章 敦煌文书中的乌鸣占与鸟形押
  • 第十一章 《宿曜经》所见“七曜占”考论
  • 第十二章 敦煌具注历日社会文化意义探析
  • 第十三章 英藏S.P12《上都东市大刀家印具注历日》残页考
  • 参考文献
  • 家国、夷夏与天人:十六国北朝史学探研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编辑委员会
  • 出版说明
  • 前言
  • 上篇 史官制度与家国传承
  • 第一章 十六国北朝的史官制度与史学发展
  • 第二章 北魏崔浩石经石史考
  • 第三章 北齐与设馆修史
  • 第四章 北齐北周隋史家王劭史学考论
  • 附表: 十六国北朝史官与史学表
  • 中篇 民族史传与夷夏关系
  • 第五章 十六国时代:大一统民族观的播迁和认同
  • 第六章 邓渊和崔浩时代:别造一天下
  • 第七章 李彪、崔鸿和郦道元时代:描摹太和改革与天下一道蓝图
  • 第八章 魏收时代:大一统民族观与民族通史《魏书》
  • 附表: 《魏书》“史臣曰”统计表
  • 下篇 专史撰述与天人之际
  • 第九章 传统经济史记述的继承和发展
  • 第十章 郦道元《水经注》与中古中国的环境史图景
  • 第十一章 十六国北朝佛教史记述的朴素理性色彩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罗马社会经济研究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早期罗马经济
  • 第二章 公元前3到2世纪的罗马农业
  • 一、公元前3—前2世纪的罗马农业
  • 二、公元前1世纪的罗马农业
  • 三、使用于地产上的奴隶劳动
  • 四、公元1—2世纪的罗马农业
  • 第三章 公元前3到2世纪的罗马工商业
  • 一、公元前3—前2世纪的罗马工商业
  • 二、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的罗马手工业
  • 三、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的罗马商业
  • 四、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工商业发展的原因
  • 第四章 共和末叶到帝国初期的城市和社会生活
  • 一、城市与城市化运动
  • 二、公元前2世纪的社会生活
  • 三、公元前1到2世纪的社会生活
  • 第五章 公元前3世纪末到1世纪初意大利的产粮状况
  • 一、外省粮食和意大利粮食生产之间的关系
  • 二、小农经济和意大利粮食生产之间的关系
  • 三、意大利的产粮状况
  • 四、意大利粮食生产不会衰落的原因
  • 第六章 罗马早期庄园研究
  • 一、庄园形成和兴盛的时间
  • 二、意大利庄园的类型
  • 三、庄园产生的途径和分布范围
  • 四、迦图式庄园
  • 第七章 共和末叶罗马的土地改革运动
  • 一、提比略·格拉古土地改革
  • 二、盖约·格拉古改革评析
  • 三、恺撒的土地政策
  • 四、屋大维对老兵的土地安置政策
  • 第八章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 一、早期罗马行省的建立
  • 二、行省的居民和税收
  • 三、罗马行省统治的缺陷
  • 四、奥古斯都对罗马行省制度的改革
  • 第九章 所有制的变革与罗马社会的发展
  • 一、罗马的古代所有制
  • 二、古代所有制社会与奴隶所有制社会的区别
  • 三、罗马奴隶制社会的特点
  • 四、被释奴隶
  • 附录一: 各种统计表
  • 附录二: 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签订的条约
  • 附录三: 公元前2世纪帖撒利和罗马的粮食供应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秦汉史学研究
  • 版权信息
  •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编辑委员会
  • 出版说明
  • 自序
  • 叙编 秦汉史学通论
  • 秦汉史学的文化背景
  • 秦史学略说
  • 两汉时期的历史思考与统治政策
  • 汉代的修史制度与官修史书
  • 上编 史家、史著研究
  • 陆贾的历史著述与历史思想
  • 贾谊对历史盛衰的思考
  • 司马迁继《春秋》作《史记》
  • 《史记》的“通古今之变”
  • 《史记》状写历史的神来之笔
  • 刘向、刘歆父子的文献学成就
  • 《吴越春秋》的史学价值
  • 应劭与《风俗通义》
  • 《汉纪》史论中的历史思考
  • 《汉纪》中的史学见解
  • 《汉纪》多样的史论形式
  • 中编 历史理论研究
  • 《淮南子》的历史思想
  •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与大一统思想
  • 《白虎通义》中的国家学说
  • 王充的朴素唯物主义历史观
  • 王符的宇宙观与治国思想
  • 仲长统的历史观与社会批判思想
  • 下编 《汉书》专论
  • 《汉书》的成就
  • 严整的体例
  • 实录精神与正宗思想
  • 《汉书》写历史变化
  • 《汉书》中的天人关系
  • 《汉书》中的民族史撰述
  • 典雅优美的历史记述
  • 《汉书》的论赞
  • 参考文献
  • 儒学近代之境:章太炎儒学思想研究
  • 版权信息
  •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编辑委员会
  • 出版说明
  • 绪论
  • 第一章 章太炎儒学思想的学术渊源
  • 一、承接传统儒学之统绪
  • 二、子学、佛学、西学的汇入
  • 第二章 章太炎儒学思想的演进历程
  • 一、“谨守朴学”,随顺旧义
  • 二、从“与尊清者游”到“告谢本师”
  • 三、“转俗成真”,趋于成熟
  • 四、“回真向俗”,“切于人事”
  • 五、思想学术,自成体系
  • 第三章 章太炎对儒学的学术研究(上)
  • 一、论儒学基本范畴
  • 二、儒家经学研究
  • 第四章 章太炎对儒学的学术研究(下)
  • 一、儒学史研究
  • 二、对儒学学术思想的发展及对学术转型的贡献
  • 第五章 章太炎对儒家思想的阐释
  • 一、论天人关系
  • 二、论儒家道德
  • 三、论儒学的宗教性问题
  • 第六章 章太炎儒学思想与时代思潮
  • 一、章太炎儒学思想与改良思潮
  • 二、章太炎儒学思想与革命思潮
  • 三、章太炎儒学思想与五四新文化思潮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和征引书目
  • 后记
  • 宋史瞥识
  • 版权信息
  •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编辑委员会
  • 出版说明
  • 研究历史应当兼顾史学史(代序)
  • 第一编 宋代军事研究
  • 宋代骄兵问题初探
  • 宋代兵变性质刍议
  • 宋代治军政策矛盾探析
  • 宋代军事训练及其效果
  • 北宋“强兵”政策简论
  • 第二编 宋代制度研究
  • 宗法制度与宋代社会
  • 宋代通判制度述论
  • 宋代火政考略
  • 第三编 宋代人物研究
  • 范仲淹历史意识初探
  • 范仲淹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实践及其意义
  • 范仲淹与北宋《春秋》学
  • 岳飞冤狱新论
  • 岳家军群体人物研究
  • 龚明之生卒年代问题祛疑
  • 第四编 宋代史学研究
  • 唐宋经济史著作的勃兴及其史学价值
  • 宋代史学的两个发展趋势及其相互关系
  • 宋代义理史学再评价
  • 菊坡学派与岭南史学
  • 宋元义理史学的“致用”与“求真”
  • 从宋代义理化史学到清代实证性史学的转变
  • 从宋代考据史学到清代实证史学的发展
  • 第五编 宋代文献研究
  • 《故辽兴军衙内马步军都指挥使韩府君墓志铭》的史学价值
  • 南宋历史文献学的时代特征
  • 关于《通鉴纪事本末》研究中的两个问题
  • 尤袤《遂初堂书目》序跋考辨
  • 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集》的编纂特点与史学价值
  • 第六编 宋史论著研究
  • 邵晋涵对《宋史》研究的重要贡献
  • 20世纪的《宋史》研究
  • 张其凡先生与五代两宋军事史研究
  • 《范仲淹戍边》序
  • 《两宋财政史》评介
  • 评《宋夏关系史》
  • 《吴玠吴璘研究资料选编》评介
  • 读《简明西夏史》
  • 后记
  • 先秦汉唐史论
  • 版权信息
  •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编辑委员会
  • 出版说明
  • 绪言
  • 上编 古史卷
  • 殷代外交制度初探
  • 殷都屡迁原因试探
  • “游农”不能解释殷都屡迁的原因
  • 《书·盘庚》“于今五邦”解
  • 解忧公主出塞的历史贡献
  • 汉代和亲与“质侍”在外交中的互动关系
  • 汉代“天子三玺”在外交中的应用
  • 曹魏屯田始于何年
  • 司马懿徙农上邽、兴三郡盐池考辨
  • 一部值得中国读者阅读的三国史
  • 客家民居特征探源
  • 第一个为少数民族政权撰写断代全史的史学家崔鸿
  • 北魏的“四夷馆”
  • 陇右自古多“山崩”
  • 狮舞流沙万里来
  •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研究论纲
  • 刘知几为武则天“制造舆论”吗?
  • 唐代的市舶使与市舶管理
  • 唐代的押蕃使
  • 唐代和亲公主的常驻使节作用
  • 附录: 我与周一良先生的“大百科”缘
  • 下编 “吏民”卷
  • “吏户”献疑
  • 魏晋南北朝“吏户”问题再献疑
  • 魏晋南北朝“吏户”问题三献疑
  • 原“吏民”
  • “吏民”的社会属性
  • “吏民”即编户齐民
  • “吏民”的一体性
  • 关于“吏民”的界定问题
  • 说“真吏”
  • 说“给吏”
  • 汉唐时期的“军吏”
  • 跋语
  • 先秦两汉学术思想蠡测
  • 版权信息
  •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编辑委员会
  • 出版说明
  • 前言
  • 第一编 从“黄老之学”到“黄帝之学”
  • 申子之学的历史地位
  • 如何确定黄老之学的最初作品
  • 黄老之学源于秦楚说质疑
  • 《尹文子》新证
  • 韩非子与齐国黄老之学
  • 《管子》的主流属“黄帝之言”
  • 关于“黄帝之言”的两个问题
  • 第二编 《韩非子》研读
  • 韩非子政治文化观片论
  • 韩非的道理论及其在诸子天道观中的地位
  • 孟子荀卿韩非子对人的本质的认识
  • 韩非对传统观念文化的批判
  • 历史的变革与思想的矛盾
  • 从词语的不同内涵看古代的政治变革
  • 第三编 关于王朝统治观念的思考
  • 论法家思想中的变法与定法
  • 说“禅”及其反映的王朝更替观
  • “歷数”和“尚贤”与禅让说的兴起
  • 第四编 论历史思想的理论意义
  • 先秦儒家历史理性的觉醒
  • 试论道法两家历史观的异同
  • 五德终始说与历史正统观
  • 董仲舒《春秋》学的通史精神初探
  • 何休《公羊解诂》的历史哲学
  • 后记
  • 易学·经学·史学
  • 版权信息
  • 自序
  • 第一章 易学源流
  • 一、《易传》
  • 二、秦汉易学思想的发展
  • 三、易学与汉代辞赋
  • 四、疑经变古思潮与宋代易学考辨
  • 五、钱大昕的易学成就
  • 六、杨向奎先生易学研究述略
  • 七、易学的基本精神:和谐与创新
  • 第二章 经典探微
  • 一、《孝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
  • 二、《穀梁传》中的重民思想
  • 三、汉代《穀梁》之学一度兴盛的原因
  • 四、钱大昕的《诗经》研究
  • 五、钱大昕论历代小学经典
  • 第三章 经学综论
  • 一、经学的早期发展
  • 二、汉代经学与制度建设
  • 三、汉代经学与教育发展
  • 四、两汉经学与史学的双向互动
  • 五、汉代经学与山东儒生
  • 六、荀悦的经学思想与汉代今古文之争的终结
  • 七、20世纪前半期儒家经典研究述略
  • 八、20世纪后半期儒家经典研究述略
  • 第四章 汉代史家与史籍
  • 一、董仲舒与司马迁的学术关联
  • 二、刘向、刘歆父子的学术人生
  • 三、《七略》中史籍未能独成部类的根本原因
  • 四、刘向《列女传》的版本问题
  • 五、刘向《列女传》的社会政治思想
  • 六、刘向《列女传》的史学价值
  • 七、刘向《列女传》的文学成就
  • 第五章 清代以来的史学发展
  • 一、《宋史·道学传》在清代的论争及其影响
  • 二、钱大昕的史学批评
  • 三、钱大昕的史籍辨伪
  • 四、《贺新郎·读史》与毛泽东的史学思想
  • 五、一个全新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体系
  • 因革之辨:关于历史本体、史学、史家的探讨
  • 版权信息
  • 题记
  • 上篇 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研究
  • 试论历史的本质
  • “历史”的概念
  • 历史发展动力问题再认识
  • 势 理 时
  • 人 社会 自然
  • 历史认识的真理性能够检验吗
  • 史观与正确地认识历史
  • 史学是真、善、美的统一
  • “大矣哉,盖史籍之为用也”
  • 中篇 中国古代史学研究
  • 《周易》的“中”与“变”
  • 《史记》的“变通”史学思想
  • 司马迁的“大一统”思想
  • 袁宏史学思想再探讨
  • 刘知幾史学批评的特点
  • 实学思潮与明清之际的史学
  • 顾炎武的历史盛衰思想
  • 黄宗羲、顾炎武之比较
  • “六经皆史”考论
  • 论中国传统史学直书精神的形成和特点
  • 儒家史学的二重性
  • 下篇 20世纪史学研究
  • 20世纪中国史学思潮发展大势略论
  • 我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史学评述
  • 朱希祖与中国现代史学体系的建立
  • 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学术品格
  • 白寿彝先生的治学与他的中国通史编纂
  • 附录1: 朱希祖与金毓黻
  • 附录2: 侯外庐与白寿彝的学术交谊及治学特色之比较
  • 中国史学思想史散论
  • 版权信息
  •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编辑委员会
  • 出版说明
  • 历史、历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
  • 传统历史编纂学的“求真”理念
  • 史学“致用”思想与传统历史编纂学的发展
  • “实录”与“宣汉”:汉代史学思潮的两种取向
  • 五德终始说与汉代史学的正统观念
  • 论中国古代的经学与史学
  • 今文经学与史学的近代化
  • 经史尊卑论三题
  • 一、《汉志》“史附于经”问题
  • 二、宋代“荣经陋史”观问题
  • 三、明清“六经皆史”说问题
  • 易学与历史思维的民族特性
  • 一、中国的史学与易学有着不解之缘
  • 二、易学对历史思维方式的具体影响
  • 秦始皇历史意识散论
  • 一、以历史作借鉴,议定皇朝制度
  • 二、刻石与焚书:政治对史学的利用和干预
  • 陆贾的历史著述与历史思想
  • 贾谊对历史盛衰之理的探讨
  • 一、“攻守之势异”:对秦朝历史盛衰之理的考察
  • 二、“民无不为本”:贾谊仁政思想的核心
  • 三、以礼治国:贾谊的政治历史秩序论
  • 《淮南子》历史哲学三题
  • 一、历史阶段论
  • 二、历史变易论
  • 三、历史决定论
  • 董仲舒与汉代史学思潮
  • “三统”说与董仲舒的历史变易思想
  • 司马谈与《史记》
  • 一、对《史记》的发凡起例
  • 二、对学术史的总结与批评
  • 《史记》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
  • 一、“圣王同祖”:政治统绪认同意识
  • 二、华夷一体与民族一统:民族国家认同意识
  • 三、“九州一统”:国家地理认同意识
  • 司马迁“成一家之言”新论
  • 论刘歆的新五德终始历史学说
  • 一、新五德终始说是刘歆而非刘向的历史学说
  • 二、新五德终始学说及其创立的政治动机和历史依据
  • 三、新五德终始说蕴含的历史思想
  • 论班固史学思想的神意化倾向
  • 何休对公羊“三世”说的理论构建
  • 论荀悦的历史编纂思想
  • 一、论历史撰述的作用
  • 二、论“立典有五志”
  • 三、《汉纪》的直书精神
  • 论袁宏史学思想的玄学倾向
  • 一、“道明其本,儒言其用”
  • 二、为政“贵在安静”
  • 三、智者顺势而为
  • 刘知幾班马优劣论平议
  • 对司马光历史盛衰论的再认识
  • 一、“天地万物皆有消息盈虚”
  • 二、“君者所以治人而成天之功”
  • 三、余论
  • 司马光、范祖禹唐史观点不一致论
  • 一、唐史评判标准不尽相同
  • 二、编年系事书法不一致
  • 三、结语
  • 朱熹和史学
  • 朱熹的史论和史学评论
  • 白寿彝民族史学理论述略
  • 一、中国通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的历史
  • 二、历史教育要关注国内民族团结的历史前途
  • 论白寿彝先生对汉代史学思想史的研究
  • 一、西汉史学思想的特点是正统与异端的对垒
  • 二、两汉之际史学思想的折中主义倾向
  • 三、余论
  • 后记
  • 上古天学知识及文献研究
  • 版权信息
  •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编辑委员会
  • 出版说明
  • 前言
  • 第一章 观象授时:商代的天学与权力
  • 第一节 殷商的天学知识与时间观
  • 第二节 “玄鸟生商”与“绝地天通”
  • 第二章 立中序时:西周春秋的天学与制度
  • 第一节 以时序政的观念渊源
  • 第二节 西周官制的时序建构
  • 第三章 应天顺时:战国的天学与阐释
  • 第一节 作为公共知识的天学
  • 第二节 战国诸子的政治天文学
  • 第三节 四时、五行与十二月令:天学图式的传承与重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斯特拉波“东方世界”探研
  • 版权信息
  •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编辑委员会
  • 出版说明
  • 绪论
  • 第一章 史料与史学
  • 一、史料来源
  • 二、研究综述
  • 第二章 西方人认识东方的新纪元:亚历山大远征
  • 一、亚历山大远征
  • 二、尼阿库斯海路返回
  • 第三章 罗马的统治区域(上):斯特拉波视野下的埃及
  • 一、埃及的地理范围
  • 二、尼罗河
  • 三、埃及的居民及其社会生活
  • 四、亚历山大里亚
  • 五、埃及的物产与经济
  • 六、罗马埃及的军事与行政管理
  • 第四章 罗马的统治区域(中):斯特拉波视野下的叙利亚
  • 一、对叙利亚地理范围的界定
  • 二、叙利亚的居民及其习俗
  • 三、叙利亚的经济与城市
  • 四、罗马人在叙利亚的统治权威
  • 第五章 罗马的统治区域(下):斯特拉波视野下的小亚细亚
  • 一、地理范围与居民
  • 二、信仰与神庙
  • 三、物产与经济
  • 四、小亚细亚东部的城市
  • 五、罗马人在小亚细亚东部的统治权威
  • 第六章 罗马的竞争对手:斯特拉波视野下的帕提亚
  • 一、帕提亚的历史与现况
  • 二、帕提亚的居民与风俗
  • 三、帕提亚人的政治与军事
  • 四、帕提亚帝国所起作用
  • 五、帕提亚人与罗马人的关系
  • 第七章 罗马与东方交往的媒介:斯特拉波视野下的阿拉伯
  • 一、阿拉伯地区的居民与习俗
  • 二、经济与商业
  • 三、阿拉伯地区的政治统治
  • 四、罗马与阿拉伯半岛的关系
  • 第八章 罗马交往的对象:斯特拉波视野下的印度
  • 一、认识印度存在的困难
  • 二、印度的居民及社会等级
  • 三、印度的行政与军事管理
  • 四、印度的物产与经济
  • 五、罗马人与印度的关系
  • 第九章 斯特拉波撰写的东方世界之特征
  • 一、反映了时代精神
  • 二、罗马人占据主导地位
  • 三、城市占有重要地位
  • 四、经济与商业备受关注
  • 五、继承性与发展性
  • 结语
  • 附录1: 埃及的城市
  • 附录2: 叙利亚的城市
  • 附录3: 小亚细亚东部的城市
  • 附录4: 阿拉伯半岛的城市
  • 附录5: 帕提亚王表
  • 附录6: 纳巴塔亚人王表
  • 附录7: 《地理学》中的拉丁语词汇
  • 附录8: 斯特拉波《地理学》所用史料来源
  • 附录9: 斯特拉波家族世系
  • 附录10: 斯特拉波描绘的人类居住的世界
  • 附录11: 厄立特里亚航海记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唐史识浅录
  • 版权信息
  •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编辑委员会
  • 出版说明
  • 前言
  • 上篇
  • “眼睛向下”的中国中古城市社会
  • 唐代对外开放的回视与审思
  • 中国古代经济史概观
  •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社会经济的特点及其变化
  • 唐初至宋中期城市修建扩建述略
  • 诗与街
  • 庙会与市场
  • 保马法渊源初探
  • 唐代妇女的社会经济活动
  • 隋炀帝最后的日子
  • 李泌评说
  • 笔记小说与唐宋城市社会经济研究
  • 从历史观的角度阐释唐五代小说文化
  • 中篇
  • 古代经济的衍化与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
  • 何兹全先生与中国社会史研究
  • 《何兹全文集》简介
  • 念兹在兹:一个世纪的坚守
  • 何兹全教授《中国古代社会及其向中世社会的过渡》读后
  • 二院往事
  • 永远的“213”
  • 下篇
  • 杂谈九则
  • 一九八三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研究概述
  • 十年来国内外部曲佃客制研究简述(1988年)
  • 隋唐五代史综述(1997年)
  • 沙州归义军节度使始末
  • 作为宿房的唐代寺院
  • 韩国魏晋隋唐史研究回顾与展望(1985-1987年)
  • 日本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上)
  • 日本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续)
  • 后记
  • 文献传承与史学研究
  • 版权信息
  •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编辑委员会
  • 出版说明
  • 自序
  • 中国历史文献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 一、20世纪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发展与不足
  • 二、21世纪中国历史文献学展望
  • 经学与文献学的关系
  • 新世纪古文献学研究的交叉与综合
  • 一、新世纪古文献整理研究的新成就
  • 二、古文献学研究的交叉与综合
  • 古代类书的起源与发展
  • 一、类书典籍的起源
  • 二、类书典籍的发展
  • 三、类书的种类和利用
  • 魏晋南北朝的图书出版事业
  • 一、魏晋南北朝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
  • 二、魏晋南北朝图书出版的区域性特征
  • 三、魏晋南北朝图书出版的规模
  • 四、魏晋南北朝图书出版技术对后世的影响
  • 清代私藏书目知见录
  • 古代私家藏书的类型
  • 一、收藏为著述的藏书类型
  • 二、收藏为校勘的藏书类型
  • 三、收藏为博采的藏书类型
  • 四、收藏为贩贾的藏书类型
  • 古代私家藏书楼的构建与命名
  • 一、藏书楼的实构与虚拟
  • 二、藏书楼的命名
  • 古代私家藏书措理之术管窥
  • 一、水、火、虫害对古代私家藏书的破坏
  • 二、古代私家藏书对图书的保护
  • 论社会政治环境与藏书盛衰
  • 学术文化风尚与典籍传藏
  • 一、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与藏书初兴
  • 二、明代市民文化影响下的藏书倾向
  • 三、清代朴学考据与藏书风气
  • 文化情结:中国古代私家藏书心态探微
  • 一、文化认同的心理
  • 二、以读书为乐的意识
  • 三、“遗金满籝,不如一经”的心态
  • 四、藏书私秘、祈求永保的心态
  • 五、藏书公开的心态
  • 六、其他一些藏书心态
  • 中国古代私家藏书文化研究论纲
  • 一、中国古代私家藏书的发展及特征
  • 二、中国古代私家藏书文化研究的途径
  • 三、从文化视角研究中国古代私家藏书的意义
  • 古代史学的丰富遗产
  • 一、浩瀚的史学典籍
  • 二、独到的史学思想
  • 三、优良的史学传统
  • 评《左传》解《易》
  • 许衡历史思想探究
  • 一、对历史盛衰变化之理的思考
  • 二、讲王道德治,爱心公心
  • 三、通变以合理,总结“行汉法”的历史经验
  • 郝经史学思想探究
  • 一、经史关系论的新发展
  • 二、“通变以合理”的史识
  • 三、“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的民族史观
  • 虞集的史学思想
  • 一、思想渊源和理学倾向
  • 二、《经世大典序录》的经世治平意识
  • 三、历史借鉴与文献征实的观念
  • 苏天爵的文献征实思想
  • 一、广收博取 时不我待
  • 二、文献积累 经世致用
  • 三、贵贱不分 功罪并论
  • 四、校雠考辨 抉择去取
  • 元朝的开放意识与域外史研究
  • 一、元大一统帝国的开放意识
  • 二、对域外史事的记载和著述
  • 三、元代域外史研究的成就
  • 陈垣史学的“记里碑”
  • 一、史学风格的转变
  • 二、对胡三省的同情与理解
  • 三、总结中国史学的方法
  • 四、阐发深刻的史学思想
  • 陈垣的避讳学研究
  • 一、《史讳举例》的学术渊源
  • 二、“为避讳史作一总结束”
  • 三、揭示避讳学的考史价值
  • 陈垣先生的民族文化史观
  • 一、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本,开展中外文化交通史的研究
  • 二、表彰中华历史文化,弘扬民族道德传统
  • 三、赶超国外汉学,发展民族文化
  • 陈垣晚年史学及学术思想的升华
  • 一、学术思想的升华
  • 二、为社会和大众服务的史学
  • 三、晚年历史考证的成就
  • 陈垣:20世纪的历史考据大师
  • 一、一位爱国学者的不倦追求
  • 二、开辟了宗教史研究的道路
  • 三、历史文献学的建基性贡献
  • 四、元史研究的巨大成就
  • 学习和发扬陈垣先生的优良学风
  • 一、励志耕耘,刻苦治学
  • 二、言必有据,实事求是
  • 三、不说闲话,力求创新
  • 四、谦虚谨慎,精益求精
  • 自得、创新与建树
  • 一、《论集》阐明了中国史学史研究的重要任务,为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
  • 二、深刻阐述历史科学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作用,是《论集》史学思想的重要核心之一
  • 三、《论集》研究了中国史学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在批判继承史学遗产的问题上进行了理论的总结和概括
  • 四、《论集》集结了白先生对中国史学史各个方面的开拓性研究成果,是新时期史学史研究精深水平的代表作
  • 当代史学理论的财富
  • 一、构建史学史的学科体系
  • 二、对中国通史理论的深入探索
  • 三、历史教育思想的阐发
  • 弘扬励耘精神 开创史学新风
  • 一、励耘承学:对陈垣学术的研究和弘扬
  • 二、古史研究:继承发展实证学风
  • 三、创新体例:历史文献学科的建设
  • 四、学术经世:发挥史学研究的社会功用
  • 元代北方灾荒与救济
  • 版权信息
  • 序一
  • 序二
  • 绪论
  • 第一章 元代北方水旱灾害时空分布特点及国家减灾措施
  • 一、水旱灾伤的申检体覆制度及其等级分类
  • 二、水灾的时间分布规律
  • 三、旱灾的时间分布特点
  • 四、水旱灾害的时间分布特点
  • 五、水旱灾害的地理分布及特点
  • 六、北方水旱灾害损失及国家救灾措施
  • 七、结论
  • 第二章 元代北方寒害及救灾措施
  • 一、霜冻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危害
  • 二、黑灾(无雪)、白灾(大雪)、大寒及其他
  • 三、雪灾的救济措施
  • 第三章 元代北方雹灾分布特点及减灾措施
  • 一、冰雹的时空分布特点
  • 二、雹灾的等级分类及危害
  • 三、雹灾的报灾、检灾及减灾措施
  • 四、结论
  • 第四章 元代北方蝗灾群发性、韵律性与减灾措施
  • 一、范围、概况、文献和方法
  • 二、蝗灾的路省分布及其群发性
  • 三、蝗灾的时间分布及大蝗灾的韵律性
  • 四、国家对蝗灾的减灾救灾政策措施
  • 五、结语
  • 第五章 元代华北蝗灾时聚性与重现期及其与太阳活动的关系
  • 一、资料与方法
  • 二、蝗灾的变化特点
  • 三、结论
  • 第六章 元代北方桑蚕病虫害及救灾
  • 一、桑树灾害
  • 二、国家救灾减灾措施
  • 第七章 元代北方饥荒的时空分布特点及救荒措施
  • 一、范围、概况、文献和方法
  • 二、饥荒的时间分布特点
  • 三、饥荒的空间分布特点
  • 四、元代救荒措施
  • 附录一: 中国古代自然环境异常变化记载的演变及其价值
  • 附录二: 1328—1330年寒冷事件的历史记录及其意义
  • 附录三: 自然灾荒成因的多重性与人类家园的安全性
  • 附录四: 作者与本书相关的研究论文目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史记》与中国史学
  • 版权信息
  •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编辑委员会
  • 出版说明
  • 导论
  •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 上篇
  • 第一章 司马迁关于“势”的思想
  • 第二章 《史记》的体例与“通变”
  • 第三章 《史记》与中国史学的自觉
  • 第四章 《史记》和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 第五章 《史记》所表现的社会结构及人的主体性思想
  • 第六章 司马迁与董仲舒
  • 第七章 《汉书》与《史记》
  • 第八章 形同《史记》“太史公曰”的《汉书》之“赞”
  • 第九章 《史记》与《书教下》
  • 第十章 《史记》与《史学述林》
  • 中编
  • 第一章 本天地之法则建帝王之纲纪
  • 第二章 《史记》在经学与史学结合中的地位
  • 第三章 《秦始皇本纪》的文献价值
  • 第四章 从《史记》之本纪看项羽的历史地位
  • 第五章 项羽功绩的历史价值
  • 第六章 《项羽本纪》
  • 第七章 项羽的人格魅力
  • 第八章 刘邦在中国历史发展大势中的地位
  • 第九章 《孝文本纪》散论
  • 下编
  • 第一章 十六诸侯世家论析
  • 第二章 《史记》宣示“孔子智慧”的价值
  • 第三章 《史记》所撰孙武之传的历史价值
  • 第四章 司马迁的“为百姓言”
  • 第五章 汲黯的人格魅力
  • 第六章 《史记》所叙汉武之拓边陲
  • 第七章 《史记·货殖列传》述评
  • 第八章 “盛德之后,必百世祀”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4个评分

出版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的核心企业,成立于1980年,是以教育出版为主体、以专业出版和大众出版为两翼的综合性出版社。30多年来,北师大出版社始终坚持“传播科学真理,促进教育创新”、“弘扬中华文化,共享世界文明”的出版理念,出版图书万余种,发行量达15亿册,出口图书近千种,百余种图书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积累了丰富的出版资源,形成了知名的图书品牌,在中国出版界、教育界、学术界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