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十分独特的视角和理论框架,从科学和文学的权力场角度解读科幻。

内容简介

本书从四个重要的科幻作家群体——女性、大男孩、边缘人、现代化进程中的落伍者及其作品,从中探查他们各自的科幻文学展现,研究各类作家给科幻的整体带去了什么特性。综合考察、探索科幻文学的本性到底应该怎样,对科幻文学领域一些尚未深入研究的问题作出提示。

作者研究认为,科幻文学无论从思想性、情感性、行动性和文本构造方式上,都具有独特的特征。科幻作家在作品中呈现通过认知系统内的实验去面对社会的方式,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带去了有价值的思考和体验。

而科幻所创造的想象的社会产品、科幻所营造的种种想象的图景,给人类以鼓励和警示。深入研究科幻文学对主流文化的反抗过程和反抗方式,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当代社会的文化多样性。

目录

  • 版权信息
  • “四十二史丛书” 总序
  • 盗火者和火
  • 中国科幻理论的划时代建构
  • 引子 直面边缘
  • 第一章 作为下等文学的科幻小说
  • 1. 蝙蝠、怪鸟和灰姑娘
  • 2. “是我/非我”的游戏
  • 3. 科幻理论的作家簇视角
  • 第二章 女性作家簇
  • 1. 雪莱夫人的“怪物”
  • 2. 勒古恩的“冰星”
  • 3. 芭特勒的双重黑暗
  • 4. 怪物作为他者
  • 5. 我们都是赛伯格
  • 6. 科学革命中的女性话语
  • 第三章 大男孩作家簇
  • 1. 凡尔纳:十八岁出门远行
  • 2. 根斯巴克的“大科学家拉尔夫124C·41+”
  • 3. 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围栏
  • 4. 纽约的“科幻迷俱乐部”
  • 5. 科幻与儿童文学
  • 6. 大男孩的未来花园
  • 7. 科技乌托邦
  • 第四章 底层/边缘作家簇
  • 1. 精英威尔斯
  • 2. 唯一国的公民证
  • 3. 晚期资本主义的飘零者
  • 4. 科技大厦的最底层
  • 5. 从乌托邦到恶托邦
  • 第五章 落伍者作家簇
  • 1. 俄国:“死光”与“拯救”
  • 2. 日本:“舰队”与“沉没”
  • 3. 中国:“新梦”与“浮城”
  • 4. 后发现代化者的“想象力”
  • 第六章 科幻小说的文学品性
  • 1. 思想和认知
  • 2. 态度和情感
  • 3. 行动特征
  • 4. 形式特征
  • 尾声 权力、现代性与科幻的合法性
  • 附录一:部分中英人名对照表
  • 附录二:精选书评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6
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科幻四大作者簇

    从科学、文学权力场域的角度切入描绘科幻文学的特征,确实很新鲜。同时把边缘性上升为科幻小说最共同的思想特征。提出了中观视角 —— 作家簇视角,介于描述整个科幻文学全貌的宏观视角,和研究某个单独作品的微观世界之间,一定程度上解决,宏观科幻理论的想象力过剩和微观科幻理论过分紧贴单一作品的两极化。四个作家簇分别为:女性大男孩边缘人落伍者女性争取一种科技时代的双重解放、大男孩保卫自己幻想的权利、边缘人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辩护、落伍者试图描写族群的赶超…… 在社会边缘性这个共同特征下,又有他们各自的特征,女性天然投射男权生活的现实,同时包容和乐观;大男孩是崇尚科技、天真爱冒险、情感描写会很简单;边缘人对社会和科技的态度会更加阴郁,对科技的态度更严苛,对人性的认识更深刻;落伍者对科技崇拜,对发达国家迎头赶上的强烈心愿。分类不是完全科学,但对分析科幻作品,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就像刘慈欣在推荐序里面说的,除了女性,其他三类的影子都有。我个人不认可把边缘作为一种文学品类的特征,因为边缘和主流都是相对的和流动的。但边缘性确实是科幻作品的养料之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科幻图鉴

      犀利,这种犀利带着警醒和令人不适的观感,然而这是对文本熟悉后的感觉,也是真实的,无论是女性,男孩,边缘,落伍者,什么是科幻,抱持多元,故事和轻松的氛围,降低权利论,回归创作自由。比如介绍科幻作家,不要特意加一个女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一家之谈。作者 “吐槽” 阿西莫夫没有丰富的情感经历,所以在作品表达中情感部分简单而直白 —— 又不是情感小说,要那么多情感纠葛描述干什么,是被剧情不够回忆来凑的电视剧洗脑了么~既然贬了阿西莫夫,那么能不能对大刘稍微客观一点 —— 倒是拿出同样的架势说说大刘不尊重女性呐。(不得不说,大刘的女主都是傻白甜,剧情需要,也认了😌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重庆大学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9大教材出版中心之一,是教育部直属的“985”“211”全国重点大学出版社,入选“国家一级出版社”“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是国家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被重庆市政府命名为“重庆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依托历史久远的“双一流”综合性高等学府重庆大学的学科优势,在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领导下,始终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地发展壮大,在艰苦中创业,在改革中奋进,在竞争中发展,形成了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