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用户推荐指数
历史
类型
7.8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45千字
字数
2010-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说起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我们常常关注美国。但是这场全球性事件到底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内容简介
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是一次全球性事件,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现代历史。由于当时各国都已纷纷摆脱银本位,世界货币体系由金本位主导,而中国是当时世界上几乎唯一仍采用银本位的国家,因此当世界上其他国家作为商品的银价格发生波动,就会对中国的金融和经济生产带来直接的冲击。
本书通过长江中下游地区棉纺业、缫丝业在大萧条中的表现具体演示了这种传导效应。当终于无法承受这种冲击之时,国民政府不得不积极地进行币制改革,废除银本位。这场由;政府主导的币制改革,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关系和严峻的国内经济形势的挑战。尽管以摆脱银本位的法币改革初时颇见成效,但外汇储备始终不足、对财政金融管控不力,都为中国经济后来更大的混乱埋下伏笔。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总序 “海外中国研究系列”
- 致谢
- 译者的话
- 导论
- 银本位的中国: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 大众预期与金融危机
- 市场、政府和货币体系
- 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两次危机及其后
- 本书结构
- 上卷 通货膨胀与自由放任的年代:1931年之前的经济趋势
- 第一章 银本位: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国
- 中国的银本位
- 作为货币或商品的白银
- 作为白银交易商的银行:平价与市场汇率
- 白银价格及其对中国货币供应的影响
- 小结
- 第二章 工业化的到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纺织业
- 棉纺业
- 缫丝业
- 小结
- 第三章 公司负债:资本积累问题
- 资本积累:企业家的初始问题
- 寻求贷款与银行贷款合同条款
- 债务与公司管理
- 小结
- 下卷 萧条年代,1931—1937年:经济与政治的转变
- 第四章 农村崩溃
- 农产品价格的下降
- 农村地区的贸易状况
- 农村金融机构的崩溃
- 农村的崩溃:一个城市问题
- 小结
- 第五章 工业萧条
- 缫丝业
- 棉纺业
- 小结
- 第六章 上海金融恐慌(1934—1935年)
- 城市繁荣的幻象:1929年10月至1931年8月
- 银行延误清偿:1931年9月至1934年6月
- 上海金融恐慌:1934年6月至1935年11月
- 小结
- 第七章 应对危机:1935年11月的币制改革
- 币制改革的外交背景
- 1935年11月4日的币制改革
- 从大萧条中复苏
- 小结
- 第八章 成就与局限:经济政策与国民政府再考查
- 缫丝业的复苏
- 棉纺业的复苏
- 农村金融的重建
- 小结
- 结论
- 银本位与中国的工业化
- 货币体系的政治经济学
- 中国与世界经济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月,国家一级出版社,首批“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之一,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众多图书品牌的综合性出版社。年均出版图书1000余种,承担多项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先后有400余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奖,其中17种图书21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近年来出版的《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少儿书系》(108卷)、《中国近代通史》(10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55卷)、《西方哲学史》(8卷)、《现代经济词典》、《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2卷)、《世界现代化历程》(6卷)、《资本主义理解史》(6卷)、《中国佛教通史》(15卷)、《中国古城墙》(6卷本)等一大批重点图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流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基地、大众出版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