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7.6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45千字
字数
2019-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古代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经典文本的论说与解释展开的,儒家围绕《诗经》展开的讨论无疑是古代经典之学中比较重要的内容之一。
内容简介
在《诗》学发展的历程中,先秦儒家《诗》学从根本上改变了王官学时代的《诗》学传统。儒家以更为自由和开放的学术姿态,将对社会危机的深刻反思融入到了《诗》学讨论之中,并由此重塑了《诗》的经典意义与经典性格。
本书针对《诗》学发展的这一重要阶段展开讨论,力图揭示先秦儒家《诗》学的历史渊源、传承形式、解释方法,特别在哲学史视域下系统地梳理先秦儒家论诗解诗的思想内涵。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北大中国哲学研究丛书”序言
- 序言
- 前言
- 一 哲学史的研究视域
- 二 经学史的研究趋向
- 三 作为研究对象的《诗》学
- 第一章 《诗》学文献
- 第一节 文献的类型
- 一 记述类文献
- 二 论释类文献
- 三 应用类文献
- 第二节 文献与思想
- 一 文献的价值
- 二 诗义的呈现
- 三 思想的联结
- 第二章 奠基与传统
- 第一节 成书之义
- 一 总集或六艺
- 二 最初的创作
- 三 编辑与整合
- 第二节 经典之义
- 一 “经”“典”与经典
- 二 歌诗显德
- 三 诗教立德
- 四 经典的确立
- 第三章 危机与转变
- 第一节 经典的危机
- 一 礼废乐坏
- 二 诗礼之衰
- 第二节 经典的儒家化
- 一 斯文在兹
- 二 传经之儒
- 三 删诗正乐
- 四 载之空言
- 第四章 《诗》言志
- 第一节 经典的特质
- 一 经典系统
- 二 《诗》的特质
- 第二节 言志的意义
- 一 志的内涵
- 二 赋诗之志
- 三 道与人心
- 四 《诗》之诚
- 第五章 志与礼
- 第一节 礼之本
- 一 礼仪之别
- 二 天经地义
- 三 奢俭易戚
- 四 礼乐之原
- 第二节 思色与礼
- 一 好色之性
- 二 窈窕淑女
- 三 乐而不淫
- 四 由色喻礼
- 五 礼后于素
- 第三节 敬爱与礼
- 一 敬天慎行
- 二 宗庙之敬
- 三 敬与肃雍
- 四 贵敬悦好
- 第六章 志与德
- 第一节 德行内外
- 一 德形于内
- 二 中心之忧
- 三 君子慎独
- 四 舍五为一
- 第二节 匿简之际
- 一 仁义匿简
- 二 匿亲之爱
- 三 简罚之辨
- 四 恻隐辩然
- 第三节 孝亲之怨
- 一 忧怨自责
- 二 怨与不怨
- 第七章 天命与天性
- 第一节 天命福祸
- 一 天与天命
- 二 永言配命
- 三 受命之人
- 四 命也时也
- 第二节 天命之性
- 一 钦若昊天
- 二 天生烝民
- 三 性之善恶
- 四 民性固然
- 结语
- 一 《诗》学的归旨
- 二 经典的特质
- 三 官学的复归
- 附录 先秦儒家称《诗》表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