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深入剖析B端产品与用户特点,分享实践经验与设计模式,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框架与案例。

内容简介

本书第一篇从“重新”认识B端用户开始,从用户维度开始剖析,来解读B端产品业务的复杂性,用户群体的复杂性和特点,以及分析企业对于产品真正的诉求等。第二篇,在真正理解企业和用户的基础上,本书以一个个实践经验的视角和案例,去一步步介绍如何将复杂纷杂的业务需求,一步步转化为设计,在这期间,需要对业务进行细致的梳理,与产品经理们进行细致的沟通,对用户进行相应的用户体验建模,梳理信息架构,建立第一个交互原型等,通过这些经验和实例的介绍,可以使读者快速的建立B端产品设计的基本认识和思维体系。第三篇,结合上面的基础,总结了基础和常见的设计模式,把在B端中经常用到的单据、报表、打印、帮助等进行了体系化的介绍,使读者在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有了可以快速的落地工具参考。第四篇,在标准的B端设计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基于人工智能服务的、新的B端设计框架,并介绍了一些新的案例,展开了一个新的AI时代的B端图景。

目录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推荐序
  • 一本写给B端产品设计者的书
  • 目录
  • 第1部分 客户、用户与产品
  • 第1章 认识B端客户
  • 1.1 认识企业
  • 1.2 企业的需求
  • 第2章 认识B端用户
  • 2.1 第一层认识:工作心态
  • 2.2 第二层认识:职业特征
  • 2.3 第三层认识:岗位特征
  • 2.4 第四层认识:独特的用户成长轨迹
  • 第3章 B端产品的发展变化
  • 3.1 B端产品的演化历程
  • 3.2 主要的B端产品及概念介绍
  • 第2部分 从业务需求到设计
  • 第4章 必须真正“懂”业务
  • 4.1 有效沟通是必要条件
  • 4.2 竞品分析是捷径
  • 第5章 场景驱动的设计
  • 5.1 场景的划分与来源
  • 5.2 场景的呈现
  • 5.3 场景驱动的设计过程
  • 第6章 产品的信息架构
  • 6.1 从混乱到有序
  • 6.2 用户视角的转换
  • 6.3 信息架构的设计载体
  • 第7章 标准产品与个性化的平衡
  • 7.1 个性化的需求来源
  • 7.2 标品与个性化的平衡
  • 第8章 定义产品的风格
  • 8.1 产品品牌的力量
  • 8.2 产品的设计规范
  • 第3部分 经典的B端设计模式
  • 第9章 业务单据
  • 9.1 经典的单据
  • 9.2 单据的查看、处理
  • 9.3 多端的一体化
  • 第10章 流程
  • 10.1 业务流程
  • 10.2 审批流程
  • 10.3 操作流程
  • 第11章 参照
  • 11.1 参照的基本设计模式
  • 11.2 为不同场景提供不同能力
  • 11.3 移动端的参照输入
  • 第12章 业务报表
  • 12.1 企业中常见的报表类型
  • 12.2 现代企业的报表呈现形式
  • 第13章 打印
  • 13.1 打印的场景
  • 13.2 打印方式
  • 13.3 打印模板
  • 13.4 云打印
  • 第14章 角色工作台
  • 14.1 常见的类型
  • 14.2 社交化入口的屏障
  • 14.3 有“节制”的智能化和连接
  • 第15章 帮助体系
  • 15.1 提示(Tips)
  • 15.2 操作引导
  • 15.3 客服
  • 15.4 帮助中心
  • 第4部分 智能服务的设计探索
  • 第16章 传统“记录系统”的终结
  • 16.1 生产要素数字化
  • 16.2 人与系统
  • 第17章 智慧界面系统
  • 17.1 智能界面
  • 17.2 智能机器人引擎
  • 17.3 应用架构
  • 第18章 智能交互设计探索
  • 18.1 智能交互设计框架
  • 18.2 服务原子化
  • 18.3 语音交互的实践
  • 后记 一些短期的设计思考
  • 后折页
  • 封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