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个有关传承、根源和归属的故事,一部21世纪的牧歌宣言。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牧羊人的生活回忆。有些人的生活完全由自己创建,詹姆斯·里班克斯不是。他是牧羊人的长子,他的父亲也是牧羊人的长子,他的家族世世代代都在湖区生活和劳作,按季节和活计的需要来安排,几百年来都是如此。如果是维京人也许会理解他们的工作日常:夏天把羊放到山上,打理干草;秋季到市集上再重新补满羊群;冬天照顾羊群安然过冬;春天里羊羔出生,每个人都忙得晕头转向,羊群又重新回到山里。

来自古老乡村的这些现代讯息讲述了一个与土地唇齿相依的故事,描绘了一种很少被注意到但深刻塑造了历史的生活方式。詹姆斯·里班克斯以隽永清新的文笔,带领读者体会牧羊人的一年,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田园生活记录,这种生活深深扎根于我们大多数人已失去的土地。这是一个关于谋生的故事,关于他周围的人,他的童年,他的父辈和祖辈,在身边的世界快速变化的时候,他们仍然这样生活和经历着一切。许多故事都在讲述一个人如何为了离开而努力工作,而这个故事则是讲述了一些人,他们努力工作,是为了留下来。

目录

  • 版权信息
  • 题记
  • 在牧场 Hefted
  • 夏 Summer
  • 秋 Autumn
  • 冬 Winter
  • 春 Spring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8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放牧羊群也放牧自己

    归去来兮是多少人的梦想,又是纠结。这几年,伴随着新下乡的兴起,写乡野、回归、山居、劳作的书也多起来,视频也多。可能是还不太习惯,很多时候,都还有点装,这装倒不是故意,是有点隔。来自英国《放牧人生:湖区故事》倒很像讲一个中国世代传承的农牧业的家族故事。作者从小不喜欢学校,但受母亲影响爱阅读,爱羊群,二十多岁去读了牛津,然后回到牧区,依然是一个放羊人。他喜欢自己的身份。他们的视角与徒步者、文人,与城市迁来的居住者非常的不一样。后两者常常是现在许多中国乡野文学的风格。“造就湖区的是牧羊人一百万件看不见的工作的总和。” 从 4:30 睁眼开始,总有干不完的活,无数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不会被旅行者留意到小事构成。他要确保羊有东西吃、不生病、不冻着、不走丢,还得想办法让它一代比一代强。冬天的风雪,夏日的阳光,哪一样都得和羊一起经历。当疫病发生,牛羊被清理,无事可做时,牧羊人们感到恐慌。外来者以环保、公共、市场的名义改变几百上千年来当地形成的规则,当地人在慨叹之后,继续努力生活,他们被土地造就,他们造就土地。爷爷、外公和土地,以直接和间接方式影响他,生活的谦逊而骄傲,成为一个合格的牧羊人,意味着可以与任何人并肩而立。大概因为这样,作者可以傲娇的姿态牛津的入学面试,不屑于城市的无趣的、没有选择的生活,他依然不能很好的写字,在完成学业,成为联合国的专家,他依然回到家乡。牧场才是一个同事需要体力和智力的场合。他是既是骄傲的,又是谦逊的,他读过书,去过许多地方,明确自己的生活方式代表更有意义的东西,这可能是这本书,或者说他的叙述平淡而又如此打动人,至少是打动我的原因。世界的乡村,自己写自己的书籍其实很少,写得好就更少。当年,作者在讨厌的课堂上,听到那些以傲慢姿态写自己的作者名字时,他朦胧意识到,“如果书籍能定义一些地方,那么写作就很重要,我们要自己的书,或是我们自己写就,或是关于我们”。他做到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些地方守着就可以

      读完最大的感受,三代才有文化积淀,以及真的是有很多东西学校和书本是没有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生活里的确定性

        多一份理解 多一种尊重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