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类型
8.3
豆瓣评分
不可朗读
语音朗读
369千字
字数
2019-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系统梳理了中国道路的发展逻辑,指出新时代中国所面临新的局势与机会。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众多成就,也出现了新的挑战。从经济新常态到供给侧改革,从“一带一路”倡议到中国的发展之路,新的问题如何解决,新的机遇如何抓取,不断深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这些新问题,它们出现的原因以及应对的策略,如何实现中国的崛起和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正是本书试图从多个角度予以解答的。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序言 国家与发展
- 政治改革篇
- 第一章 中国政治改革通往何方
- 一、中国改革三阶段的逻辑
- 二、中国不改革的政治风险
- 三、世界范围内的权力危机
- 四、中国的改革现状
- 五、制度建设:新时代的清醒判断
- 第二章 作为使命型政党的中国共产党
- 一、重新重视研究中国共产党
- 二、中国共产党是使命型政党
- 三、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主导
- 四、当代中共的“现代性”
- 五、如何认识中共的“自我革命”
- 六、“以党领政”体制的形成
- 第三章 央地关系的“行为联邦制”与改革新动力
- 一、央地关系与中国改革新动力
- 二、央地关系的三层逻辑
- 三、中国政治改革要从县政开始
- 四、中国的县政改革和国家建设
- 五、中国的地方行政改革何去何从
- 第四章 “刮骨疗毒”式反腐剑指何处
- 一、腐败与中国的历史周期律
- 二、新时期的反腐意涵的新特征
- 三、官员不作为是最大的政治挑战
- 四、中国怎样反腐败才会有效
- 五、十九大与反腐制度建设
- 第五章 技术赋权与民主政治
- 一、技术赋权的政治学:科学与民主
- 二、互联网、政治自由化和政治民主化
- 三、信息技术、国家—社会关系转型
- 经济建设篇
- 第六章 国企改革与经济转型
- 一、中国经济改革不进则退
- 二、中国经济转型及其风险
- 三、中国国有企业的命运
- 四、中国国有企业的边界在哪里
- 五、中国国有企业的出路在哪里
- 第七章 中国政商关系的重建
- 一、商与中国政治
- 二、中国政商关系危机及其根源
- 三、经济改革与中国清廉政府建设
- 四、政府理应培育企业家成长环境
- 第八章 “一带一路”倡议与共享发展
- 一、如何理解“一带一路”倡议
- 二、“一带一路”与经济和安全的“再平衡”
- 三、对“一带一路”的初步评估
- 四、“一带一路”与国际经济规则的“书写”
- 五、建设开放式的“新丝路”
- 第九章 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使命
- 一、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带一路”的关系
- 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不是一个经济发展项目
- 三、粤港澳大湾区与制度创新
- 四、粤港澳大湾区与中国的未来
- 社会重建篇
- 第十章 中国须警惕社会失序的风险
- 一、中国改革的两条政策思路
- 二、中国社会秩序的失序风险
- 三、中国必须进行一场社会改革的攻坚战
- 四、社会改革要实现“强社会”
- 第十一章 中国建成小康社会要做大中产阶级
- 一、中国新时期的内部风险
- 二、中产阶级和中国社会的命运
- 三、中国的稳定需要大力扶持社会中间力量
- 四、培养中产阶级的关键不是“杀富济贫”
- 五、中产阶级的焦虑如何消除
- 第十二章 精准扶贫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 一、中国农村的贫困与治理
- 二、中国的“精准扶贫”可持续性研究
- 三、中国扶贫政策接下来怎么走
- 四、构建中国的扶贫国际话语权
- 国际关系篇
- 第十三章 中美关系与“修昔底德陷阱”
- 一、中美两种世界秩序观及其冲突
- 二、特朗普与美国对华政策的新变化
- 三、中国新时期的外部风险
- 四、技术冷战与中美冷战的序曲
- 五、国际权力结构与中美贸易摩擦的深层次原因
- 六、我们应有的反思:“中国制造”还只是“中国组装”
- 七、地缘政治阴影下的中美关系
- 八、中美要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 九、新型大国关系向何处去
- 第十四章 中国通往海洋文明的亚洲地缘政治
- 一、从陆地走向海洋的中国地缘政治
- 二、近代中国海洋国家意识的萌芽
- 三、当代中国海洋文明意识的觉醒
- 四、世界秩序的变迁与印太概念的兴起
- 五、地缘政治新格局和中国的战略选择
- 六、中国的海洋地缘政治及其挑战
- 七、亚洲的崛起和亚洲价值观
- 第十五章 中国如何实现大国大外交
- 一、中国可以回避“金德尔伯格陷阱”吗
- 二、为什么世界期待中国的声音
- 三、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 四、塑造中国崛起的新国际战略
- 五、全球化与中国的大外交战略
- 第十六章 在中国发现新民族主义
- 一、文明的冲突:儒家文明vs基督教文明
- 二、新的认同、国家利益和国际行为
- 三、中国正在拥抱这个世界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东方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作为人民出版社的副牌,创建于1986年,专注于高品质的经济管理、励志和健康类图书的出版,并利用人民出版社的优势资源和发行渠道,成功占据了中国大陆地区同类书籍出版市场的三强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