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7.7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87千字
字数
2019-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新史学》是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主办的集刊,本卷为第十一卷。
内容简介
本刊主题围绕“近代中国的旅行写作”,分为“旅行与近代空间生产”、“日本僧的上海、北京体验”、“忽视的国度与忽视的人”、“出使日记新解”四个板块,收录相关论文9篇。
目录
- 版权信息
- 《新史学》编辑委员会
- 导言: 近代中国的旅行写作:空间生产与知识转型
- 一、晚清中国“旅行写作”的特质及其文本的流传
- 二、“空间生产”:“西行”与“东游”
- 三、“知识生产”:“跨时空”与“跨文化”
- 旅行与近代空间生产
- 王权释放与近代空间生产——20世纪初的调查旅行
- 前言
- 一、旅行、调查与皇家园林的重构
- 二、资本空间的生产与再现
- 三、空间网络与铁路经验
- 余论
- “新”游记汇编与近代中国“空间”表述转变初探
- 引论
- 一、民国以来几种“新”游记汇编
- 二、“地学”与“文学”之间的“新”游记汇编
- 三、“游记”何以“新”?——汇编的空间表述转型
- 日本僧的上海、北京体验
- 日本僧的上海体验:以1873年小栗栖香顶日记为中心
- 一、历史逆转的契机
- 二、现存资料
- 三、赴华准备
- 四、中国内的西洋——租界
- 五、中国人的世界——老城上海
- 六、上海的中西女性
- 七、上海的日本人
- 八、近代中日僧人的最初邂逅——龙华寺
- 小结
- 小栗栖香顶的北京体验及其描述的北京话
- 一、学习北京话的经过
- 二、作为语言材料的价值
- 三、词汇
- 四、语法
- 五、标音方式
- 结语
- 忽视的国度与忽视的人
- 透镜:晚清国人印度游记中的二重观照
- 引言
- 一、英印风貌:黄楙材的理想化描述
- 二、反观乎己:印度为中国提供教训
- 三、文明论说:康有为的对比式评论
- 结语
- 被遗忘的清末东游者——江苏人程淯研究
- 一、早年时期的程淯
- 二、程淯的日本考察活动及反思
- 三、回国后程淯给当局的建议
- 余论
- 出使日记新解
- 骂槐实指桑——张德彝《航海述奇》系列中的土耳其
- 一、晚清出使日记中的土耳其
- 二、张德彝笔下的“土耳其事情”辨正
- 三、“神豆汤”故事真相及其流传
- 余论:晚清国人的中、土相提并论
- “身临其境”之言:晚清早期出国官员的西方外交体验与近代外交知识的生产
- 一、“游历”与“出使”之间:斌椿一行对西方外交的初体验
- 二、“预筹难料”与“人臣外交”:蒲安臣使团的出使试探
- 三、“樽前重话乘槎路”:海外旅行写作的阅读与外交知识的流动
- 余论
- 薛福成论中西文明盛衰——以《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为中心的探讨
- 一、薛福成论文明与元气的关系
- 二、西方文明的合理性问题
- 余论
- 征稿启事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