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知名历史学者袁灿兴全新力作,审视人类历史上早期全球化浪潮下的中国与世界。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明代朝贡制度与全球贸易的碰撞与较量展开论述,详细讲述明代朝贡制度建立的原因和形成过程,以及这个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的挑战,审视了大航海时代大背景下,明朝与世界巨大冲突的历史细节。

全书从地缘格局、统治思维和政治制度、民间海外贸易、货币制度、中西方思想启蒙、武器与科技、海寇等内外多方面,全面审视了明朝逐步落后于近代世界的过程。

作者指出,16世纪以来由全球海洋贸易而营建出国际新秩序的过程,一直由欧洲国家主导,而在东方,朝贡天下的思维,在明清易代之后,仍被清王朝所坚持固守,直到19世纪,英国人以坚船利炮轰开了天朝的迷梦,中国被动地纳入到了新的全球体系之下。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第一章 守陆
  • 天命所归与追击北元
  • 海上的方国珍集团
  • 辽东与高丽的格局
  • 迁都北京与永乐亲征
  • 撒马尔罕的使者
  • 第二章 朝贡
  • 地理环境与华夏中心思维
  • 不征之国与事大以诚
  • 征安南与维系朝贡秩序
  • 官府专营下的香料贸易
  • 七下西洋与封贡海外
  • 第三章 扬帆
  • 宗教革命与人的解放
  • 文艺复兴与科学精神
  • 香料欲望与航海技术
  • 葡萄牙的率先开拓
  • 后来居上的西班牙
  • 第四章 叩关
  • 广州城外三声炮响
  • 上帝、香料与秦人
  • 火者亚三与吃人传说
  • 佛郎机炮与屯门之战
  • 亚洲经济中心双屿港
  • 走马溪之战与朱纨之死
  • 龙涎香与租借澳门
  • 第五章 开拓
  • 宋元海贸与海外开拓
  • 明代华人赴海外贸易定居
  • 隆庆开关与月港贸易
  • 夷人之来与朝贡衰落
  • 马尼拉屠杀与“商贾最贱”
  • 第六章 泛海
  • 朝贡体系中的异类——日本
  • 宁波争贡事件及其影响
  • 海商集团与王直之死
  • 商寇合一与嘉靖大倭寇
  • 林道乾及林凤的海外进击
  • 第七章 边衅
  • 也先入贡与土木之变
  • 庚戌之变与临城胁贡
  • 把汉那吉与隆庆和议
  • 壬辰战争与朝贡秩序
  • 琉球失陷与两属朝贡
  • 第八章 白银
  • 钞法为国家利源
  • 钞法不通率用白银
  • 日本白银与朱印贸易
  •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 一条鞭法与白银放任
  • 第九章 盛世
  • 朱元璋的重农抑商
  • 极盛之世与力农致富
  • 海外白银与苏样生活
  • 欧洲城市与江南小镇
  • 江南能否产生资本主义
  • 第十章 器物
  • 沙勿略入华之努力
  • 利玛窦的上层路线突破
  • 朝贡与皈依的彼此误会
  • 从日本到中国的陆若汉
  • 李约瑟难题与明末科技
  • 第十一章 心学
  • 龙场悟道与良知在心
  • 百姓日用与泰州鼓吹
  • 平民儒学与个体生命
  • 狂禅徒手可搏蛟龙
  • 中国的思想启蒙为何失败
  • 第十二章 争雄
  • 荷兰崛起与觊觎东方
  • 荷兰打开中国大门的尝试
  • 败于澎湖与退据台湾
  • 郑氏海上集团的崛起
  • 以寇制夷:料罗湾海战
  • 第十三章 危机
  • 明末白银危机的真相
  • 后金崛起与朝贡体系崩裂
  • 吴桥兵变的前因后果
  • 宦官与文官交织的中央体制
  • 中国古代王朝的周期兴亡率
  • 第十四章 皈依
  • 毕方济三赴澳门求援
  • 瞿纱微与明皇室皈依
  • 逃向缅甸还是何方
  • 在欧洲奔走的卜弥格
  • 郑成功之后的海洋秩序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2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全球化中的大明

    如黄仁宇先生所言,到了明朝中后期的时候,传统中国的社会组织技术已经在逻辑上走到了尽头,并且陷入了无法进一步演化的困境,导致中国无法完成,从古代到现代的跨越。对外,大航海时代来临,明朝还自命天朝上国,朱元璋可能没想到,明代的朝贡体系,薄来厚往,实际上是他在朝贡。同时,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把贸易当作一个赏赐和控制外夷的手段,从无平等相待之心。西方已完成政治革命,贸易立国,双方冲突是必然的。对内,对于中国这样大体量的农业国家来说,它的首要目的,是要维持整个国家不散摊子。具体来说,就是要想方设法维持社会的稳定,所以只能追求 “大约”,也就是差不多就可以了。政治上,用道德这样的抽象原则维持就可以了,经济上收收农业税就行了,在军事上,就算士兵用大刀也不错。当贪污腐化天灾人祸土地无法承载过多人口,难免走向崩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每日一书:《朝贡、战争与贸易:大航海时代的明朝》。大明之亡,其根本因素是明廷自身陷入无可救药的溃败,陷入中国王朝周期兴亡率之中。当进入大航海时代之后,明廷未曾有过新的认知,新的改革,一切仍然是农耕社会、传统王朝的延续,以及天朝的自大与傲慢,对外的鄙夷与轻视。明朝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具有特殊性,最主要的体现是明朝所处的国际环境非常特殊。同时,明朝的保守性也是历代王朝之最,其 “保守封疆” 的政策影响了整个明代。执着于天命之说的朱元璋,建立起了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制度。在朝贡体系之中,只有得到大明王朝的许可,各国方可进入中国,进行朝贡。从陆地到海洋,朝贡体系在当时的远东地区,建立起了相对稳定的政治秩序。朱元璋以天下共主的身份,通过朝贡关系,建构了天下秩序。在朝贡体系之中,周边各国向作为 “华夏中心” 的大明王朝称臣,每隔一段时间前来朝贡,而大明王朝则给予册封和赏赐。来自墨西哥与日本的白银,大量涌入中国,冲击了明廷僵化的货币体系,带来了白银的货币化。无数白银的涌入,带来了明中期之后南方地区的经济繁荣,涌现出了一大批市镇,乃至被后世称为 “资本主义萌芽”。明中后期涌现出的繁荣,只停留在社会层面;社会服务于朝廷,财富服务于权力,商人的社会地位低下,私人财产也无法律保护,盛世之中,却无资本主义的萌芽。在永乐朝初期,蒙古主要分为三部,兀良哈部活跃在辽河、西辽河、老哈河流域,鞑靼部活动在鄂嫩河、克鲁伦河及贝尔湖一带,瓦剌部主要在科布多河、额尔齐斯河流域及其以南的准噶尔盆地。在靖难之役时,兀良哈部站在朱棣一方,立下功劳,此后与明廷一直保持良好关系。军事行动之外,在政治经济上,朱棣也全面出击,消除草原部落对中原的影响。朱棣对草原各部采取分化瓦解政策,专门攻打试图建立汗廷,称霸草原的一方,同时在政治上扶持实力较弱的一方,并在经济上允许其与明朝贸易。草原与中原贸易内容广泛,中原提供衣料、铁釜、米、盐、茶,草原则出产马匹、各类皮毛等物。宗教革命为欧洲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它削弱了宗教势力,强化了世俗权力。新教理论在否定教皇权力的同时,也论证世俗权力的神圣性与必要性,并将世俗权力作为宗教改革的依靠力量,这是新教得到世俗权力支持的重要原因。进行宗教改革的国家,最终都消除了外部教皇干涉和内部教会的离心倾向,建立了由世俗权力统辖的教会。当宗教革命进入尾声时,新教已覆盖了西欧大片土地,天主教则收缩到了西班牙、葡萄牙、德国南部、意大利、奥地利等地区。从广州被驱逐之后,葡萄牙人转而前往浙江、福建沿海,从事贸易。而在浙江,有一处天然的贸易地,这就是双屿港。双屿港距(宁波)城东南百里,是宁波府舟山卫所辖两个小岛,两岛之间,有着狭长而深的水道,是天然良港。明代日本使团来华贸易,都要先到宁波,而双屿港水道是前往宁波的必经之路。有时为了躲避风浪,船只常在此停歇。随着贸易船只的增多,此地发展起来,嘉靖三年 (1524) 时,双屿港已满是出口的丝绸、瓷器等货物,形成了李光头、许栋等中国海商集团。土木之变前,朱祁镇执政的十四年间,蒙古各部朝贡约三十次。除正统五年 (1440)、七年 (1442)、十一年 (1446),每年朝贡一次外,其他各年,每年都要朝贡两次或两次以上。蒙古各部尝到了朝贡贸易的甜头,不断增加入京的人数,从最初的十余人,增加到几十人再到一两千人。蒙古各部使团频频来贡,对明廷来说乃是巨大的负担。故而在正统十四年 (1449),明廷减少给予也先使团的赏赐。又因为此前明廷所遣使者马云、马青,擅自许诺也先 “与中国结亲”,结果却不成,导致也先颜面大失。而此时的也先,正是实力最为强劲之时,故而领军入寇。也先不曾想到,起兵之后,势如破竹。而朱祁镇年轻气盛,一怒轻征,又被也先轻易击溃。1580 年之后,每年前往马尼拉的中国商船有三四十艘之多,在前来贸易的各国船只中占据首位。除了得到官方许可经由月港出发的贸易船只之外,还有大量民间船只私自前往马尼拉贸易。这些民间私商的数量更多,为利所驱,四方奔走,也被明廷视为 “奸民”。在明中期之后,随着政治环境的宽松、经济的繁荣,在思想上也产生了突破。王阳明心学,主张良知在心,知行合一,肯定工商业,主张 “觉民行道”。王阳明之后,王艮开创了泰州学派,更贴近平民,贴近社会,主张百姓日用,皆是学问。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如颜钧、何心隐等,在思想上产生了巨大突破,挑战了固有思维。在思想变革中,禅宗与心学合流,产生出了狂禅,其代表人物如李贽,敢于挑战已有的一切思想与秩序。面对思想的风暴,明廷采取了高压政策,风靡一时的思想风暴在铁拳之下,烟消云散,明代未曾完成思想的启蒙,更未能产生深刻的社会变革。当明廷倾覆之后,毕方济又给弘光朝廷提出了富国强兵之策,中心不外是通商贸易,引入西式火器。在内外威胁之下,弘光朝廷不再坚持天朝的体面,不再抗拒通商贸易。弘光元年 (1645) 三月,弘光帝下旨,开放海禁,许可自由贸易。毕方济作为钦差大臣,前往澳门,向在澳门的商人宣示开放海禁诏令,同时请求军事援助。清廷成为新的朝贡中心,在康熙朝中后期也走出了持续多年的衰败与混乱。清廷的秩序仍然是明代的延续,天朝中心思维仍然维持,天朝傲慢依然,西方各国则继续努力,想要进入天朝进行贸易。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在官方主导下出口,以获得白银输入。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中国,大航海时代虽然给明朝带来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挑战,但也一度让它焕发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大量涌入的美洲白银造就了东南沿海地区发达的工商业与海外贸易,以及城市市民文化;来自美洲的农作物让中国农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繁荣期,促进了人口增长。同时,由于早期传教活动和军事武器的引进,来自西方的科学技术也在中国开始具备影响力。这一时期,甚至被称为中国的 “文艺复兴”。

          1
          评论
        • 查看全部8条书评

        出版方

        天地出版社·华夏盛轩

        北京华夏盛轩图书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8年08月18日,注册地址在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群园三区3号楼7层,主要从事图书、报纸、期刊、电子出版物批发、零售;资料编辑;版权贸易;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不含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