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80千字
字数
2017-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长江下游是国际学界公认的八大农业独立起源中心之一。
内容简介
距今10000—6000年间,在此发生的“农业革命”长久地影响甚至改变了地球上大多数人口的生存模式。
这些变化为何发生?较早的农业人群如何应对挑战?今天的考古学家又如何解读这些信息?本书运用生态位构建理论,全面分析了这一时空范围内以植物遗存为主的考古出土资料,试图为回答这些问题提供一种以人类生态为核心的开放性思路。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Preface
- Abstract
- 第一章 长江下游全新世早中期的农业探源
- 第一节 问题性质与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标、内容与材料
- 第三节 基本概念
- 第四节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从全球农业起源研究反思长江下游农业探源
- 第一节 考古学的研究传统
- 第二节 农业起源动力机制的理论阐释
- 第三节 生命科学的研究传统
- 第四节 长江下游农业起源的研究史及评述
- 第三章 方法论与研究设计
- 第一节 人类生态系统、生态位构建与农业生态
- 第二节 中程理论
- 第三节 材料鉴定分析技术
- 第四章 地质、环境与测年
- 第一节 长江下游现代地理概况
- 第二节 长江下游距今10000—6000年的宏观地质记录
- 第三节 长江下游距今10000—6000年的考古地质记录
- 第五章 聚落形态
- 第一节 聚落要素
- 第二节 上山文化
- 第三节 跨湖桥文化
- 第四节 河姆渡文化
- 第五节 马家浜文化
- 第六节 小结
- 第六章 植物遗存
- 第一节 植物材料的背景信息
- 第二节 植物遗存的鉴定与生态意义
- 第七章 古水稻的鉴定与研究
- 第一节 稻的形态特征与稻属的鉴定
- 第二节 古稻标本的属性鉴定
- 第三节 实验考古:水稻小穗基盘形态与落粒性及其对古稻遗存鉴定的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区域内古水稻的性质和分布
- 第八章 植物遗存的量化分析
- 第一节 跨湖桥遗址
- 第二节 田螺山遗址
- 第三节 小结
- 第九章 人类生态位构建及其对长江下游农业探源的意义
- 第一节 湿地维护与资源和土地的可持续开发
- 第二节 资源生产的季节性
- 第三节 遗址域与资源管理系统
- 第四节 人类:生态系统的主动力
- 第五节 农业起源动力机制阐释模型的探讨
- 第六节 小结与反思
- 附录1 河姆渡文化聚落基本信息统计
- 附录2 马家浜文化聚落遗迹基本信息
- 附录3 马家浜文化遗址面积数据分析
- 附录4 研究区域古水稻遗存鉴定资料表
- 附录5 外国人名译名索引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是一家以工具书出版为主的综合性出版社,它的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8月的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1978年1月改称现名。主要出版各类综合性辞典、语文辞典、专科辞典、方志、年鉴等,以及各类学术与大众读物。编辑出版辞书学专业期刊《辞书研究》,以及时尚住房装潢类杂志《家居主张》。《辞海》是上海辞书出版社标志性的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