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98千字
字数
2021-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卫星互联网是当前国内外商业航天发展的热点和重点,本书从卫星互联网的概念、技术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卫星互联网的概念、卫星互联网的价值、国内外卫星互联网的主要计划、卫星互联网的关键技术、卫星互联网的主要应用、卫星互联网与未来空间基础设施的融合、卫星互联网的展望7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上述内容的论述,本书尽可能完整地展示卫星互联网技术和产业的总体面貌。
本书的主要读者为对信息技术有较大兴趣的各行业读者,尤其适合关注航天技术和新一代信息网络发展和应用的学生、跨行业研究人员、政府 工作人员、投资界人士、科技和产业媒体从业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序
- 前言
- 第一章 卫星互联网的概念
- 1. 互联网的起源与发展
- 2. 卫星通信的发展历程
- 2.1 试验
- 2.2 模拟卫星通信
- 2.3 数字卫星通信
- 2.4 卫星移动通信
- 2.5 窄带卫星星座
- 2.6 高通量卫星通信
- 2.7 宽带卫星星座
- 3. 卫星通信与互联网
- 3.1 互联网的接入方式
- 3.2 卫星通信互联网化
- 4. 卫星互联网——互联网的“最后——公里”
- 4.1 互联网应用蓬勃发展,卫星网络服务需求激增
- 4.2 卫星制造和发射技术不断进步,卫星部署成本大幅降低,建设多个低轨通信星座成为可能
- 5. 地面5G移动通信网与卫星互联网
- 第二章 卫星互联网的价值
- 1. 未来社会,无处不信息
- 2. 未来的互联网与卫星通信
- 3. 有卫星互联网,才是真的互联网
- 4. 万物互联视角下的卫星互联网
- 5. 5G视角下的卫星互联网
- 第三章 国内外卫星互联网的主要计划
- 1. 卫讯系统
- 1.1 概述
- 1.2 星座建设情况
- 1.3 未来发展计划
- 2. “一网”星座
- 2.1 概述
- 2.2 星座建设情况
- 2.3 未来发展计划
- 3. “星链”系统
- 3.1 概述
- 3.2 星座建设情况
- 3.3 未来发展计划
- 4. “光速”星座计划
- 4.1 概述
- 4.2 星座建设情况
- 4.3 未来发展计划
- 5. 亚马逊“柯伊柏”星座
- 5.1 概述
- 5.2 星座建设情况
- 5.3 未来发展计划
- 6. 波音星座
- 6.1 概述
- 6.2 星座建设情况及未来发展计划
- 7. 中国企业提出的卫星互联网计划
- 7.1 “鸿雁”星座
- 7.2 “行云工程”星座
- 7.3 “天启”星座
- 7.4 “鹊桥”星座
- 7.5 “虹云工程”
- 第四章 卫星互联网的关键技术
- 1. 大规模星座的运管控制技术
- 2. Q/V频段技术
- 3. 高通量卫星技术
- 4. 星间链路技术
- 5. 主动电扫描相控阵技术
- 6. 卫星大批量生产技术
- 6.1 “技术岛”
- 6.2 柔性制造
- 6.3 商业现货零部件
- 6.4 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 7. 有机融合陆地移动通信和高中低轨道卫星通信
- 第五章 卫星互联网的主要应用
- 1. 个人互联网接入
- 2. 航空平台接入
- 3. 航海平台接入
- 4. 能源平台接入
- 4.1 海上石油平台个人互联网
- 4.2 海上油田信号覆盖应用
- 4.3 海上油田应急通信应用
- 5. 远程医疗
- 6. 应急救灾
- 7. 军事应用
- 8. 渔业、极地科学考察
- 9. 卫星在线教育
- 10. 其他应用
- 第六章 卫星互联网与未来空间基础设施的融合
- 1. 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融合
- 2. 与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融合
- 3. 与卫星气象系统的融合
- 4. 与载人航天的融合
- 5. 与空间科学和星际探测的融合
- 6. 其他
- 第七章 卫星互联网的展望
- 1. 卫星互联网的角色演变
- 1.1 第1阶段——替代地面通信网络为导向(20世纪80年代末至2000年)
- 1.2 第2阶段——成为地面通信的“填隙”(2000—2014年)
- 1.3 第3阶段——与地面通信系统的竞争与融合交织(2014年至今)
- 2. 卫星互联网面临的挑战
- 3. 卫星互联网的应用前景
- 4. 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策略
- 4.1 加强合作
- 4.2 自主发展
- 4.3 聚焦核心业务
- 4.4 降低成本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