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00千字
字数
2015-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杨燕起老师历史学研究的成果,以《史记》为研究对象,探讨司马迁著《史记》的微言大义。
内容简介
本书揭示出《史记》不仅是要形式上承继周公以来的道统,而且是重视《春秋》的性质,他在《太史公自序》说:“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於变;礼经纪人伦,故长於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於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於风;乐乐所以立,故长於和;春秋辩是非,故长於治人。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
目录
- 版权信息
-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编辑委员会
- 出版说明
- 导论
-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 一、司马迁的身世及其所处时代
- 二、《史记》的重大史学成就
- 三、《史记》的文学成就
- 四、《史记》续补、注释及版本
- 五、《史记》研究史略
- 上篇
- 第一章 司马迁关于“势”的思想
- 一、“理”与“势”
- 二、“天”与“势”
- 三、“通变”与“势”
- 四、“存亡”与“势”
- 第二章 《史记》的体例与“通变”
- 一、本纪所表现的“通变”思想
- 二、表的意义与作用
- 三、书的“承敝通变”
- 四、拱辰共毂的世家
- 五、列传“通变”的特点
- 第三章 《史记》与中国史学的自觉
- 一、五种体裁的意义
- 二、历史资料的选取与利用
- 三、阐明撰著宗旨
- 四、对史学功能的认识
- 五、突出人的社会主体地位
- 六、中国史学自觉的开始
- 第四章 《史记》和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 一、神、人作用的认识变化
- 二、人有层次结构的群体活动
- 三、人活动的创造性和主动精神
- 四、人参与历史活动的共同特性
- 第五章 《史记》所表现的社会结构及人的主体性思想
- 一、《史记》所表现的社会结构
- 二、人是社会的主体
- 第六章 司马迁与董仲舒
- “以礼说《春秋》”实发于司马迁
- 司马迁关于“礼”的思想有别于董仲舒
- 关于大一统认识上的歧异
- “究天人之际”实系与公羊学家论争
- “叛逆者”与“从谀家”
- 第七章 《汉书》与《史记》
- 一、《汉书》产生的背景
- 二、纪传体断代史
- 三、内容中心、特点及其成就
- 四、思想倾向
- 五、文学价值
- 第八章 形同《史记》“太史公曰”的《汉书》之“赞”
- 一、形式特点
- 二、内容分析
- 三、表现手法
- 第九章 《史记》与《书教下》
- 一、体圆用神
- 二、因事命篇
- 三、穷变通久
- 四、臭腐神奇
- 五、创立新裁
- 第十章 《史记》与《史学述林》
- 一、圆神独断
- 二、护佑纪传
- 三、贵明事势
- 四、力倡实录
- 五、崇尚精博
- 中编
- 第一章 本天地之法则建帝王之纲纪
- 一、天地与纲纪
- 二、天子与纲纪
- 三、德、力与纲纪
- 四、人心与纲纪
- 五、结语
- 第二章 《史记》在经学与史学结合中的地位
- 一、六经的文献特点
- 二、协异传 齐百家
- 三、重要经学思想
- 四、结语
- 第三章 《秦始皇本纪》的文献价值
- 一、完成统一 时势使然
- 二、四大转变 深远其义
- 三、意愿膨胀 趋重负面
- 四、取守无异 汉议为先
- 第四章 从《史记》之本纪看项羽的历史地位
- 一
- 二
- 三
- 四
- 第五章 项羽功绩的历史价值
- 一、破解历史命题
- 二、接续农民起义
- 三、“虐戾”灭亡秦朝
- 四、主命分王天下
- 五、精神万古永存
- 第六章 《项羽本纪》
- 一、项羽能成为战神的条件
- 二、从“天之亡秦”到“天之亡我”
- 三、取胜之道
- 四、观念思考
- 第七章 项羽的人格魅力
- 一、欲代始皇 少具壮志
- 二、社稷为重 刚毅果决
- 三、鸿门相会 仁心为上
- 四、诸侯分封 豁达坦荡
- 五、乌江自刎 悲壮其生
- 第八章 刘邦在中国历史发展大势中的地位
- 一、“拨乱世反之正”
- 二、“素宽大长者”
- 三、“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 四、“天无二日 地无二王”
- 五、“莫近于《春秋》”
- 第九章 《孝文本纪》散论
- 一、《汉书》“改”《史记》
- 二、记事的再思考
- 三、汉文帝政绩评述的特点
- 四、比照《秦始皇本纪》
- 下编
- 第一章 十六诸侯世家论析
- 一、著始封人之业绩
- 二、重继承制之传统
- 三、昭诸贤能之功德
- 四、阐文化观之价值
- 五、显总时局之变化
- 第二章 《史记》宣示“孔子智慧”的价值
- 一、游历国
- 二、修六艺
- 三、教弟子
- 四、宣道德
- 五、宣示价值
- 第三章 《史记》所撰孙武之传的历史价值
- 一、突现春秋时期特点
- 二、承续前代演进态势
- 三、显示吴王霸业成就
- 四、肯定约法申令功能
- 五、赞许不受君命精神
- 第四章 司马迁的“为百姓言”
- 一、阿谀之臣
- 二、恭谨之臣
- 三、直谏之臣
- 四、维护整个国家的利益
- 第五章 汲黯的人格魅力
- 一、直谏原则
- 二、忠谀辩争
- 三、君臣歧异
- 四、戆默缘由
- 第六章 《史记》所叙汉武之拓边陲
- 一、营造论辩气氛
- 二、显见财政盈耗
- 三、表现汉武决策
- 四、衬托将领胆识
- 五、蕴含拓边赞誉
- 第七章 《史记·货殖列传》述评
- 一、基本理论
- 二、商品经济
- 三、“素封”论
- 第八章 “盛德之后,必百世祀”
- 一、崇奉“盛德”
- 二、赞扬“遗烈”
- 三、称誉“阴德”
- 四、余论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的核心企业,成立于1980年,是以教育出版为主体、以专业出版和大众出版为两翼的综合性出版社。30多年来,北师大出版社始终坚持“传播科学真理,促进教育创新”、“弘扬中华文化,共享世界文明”的出版理念,出版图书万余种,发行量达15亿册,出口图书近千种,百余种图书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积累了丰富的出版资源,形成了知名的图书品牌,在中国出版界、教育界、学术界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