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聚焦时代经典问题,领略各个学科顶尖理论家的高屋建瓴。
内容简介
本丛书的主旨是“给理科生读点文科读物,给文科生读点理科读物”,契合大学教育中加大通识教育力度的方向,目前推出的图书中涉及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科普读物、传播学、哲学等各个领域,有人文社科方向,也有自然科普领域。
《希望的理由:古道尔的精神之旅》:本书为英国著名生物学家和动物行为学家简-古道尔的回忆录,她回顾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乃至个人精神上的漫漫旅途。
《桑切斯的孩子们:一个墨西哥家庭的自传》:本书讲述了墨西哥城一个贫困家庭的故事,呈现了在经历社会和经济巨变的拉美大城市中心区的贫民窟,住在一居室的出租屋里长大成人是怎样一番景象。
《社会学与人类学》:马塞尔·莫斯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本论文集编入他内容最丰富的一流社会学专题论文。着重论述了美拉尼西亚、利尼西亚等地土著民族的交换和契约形式,并对赠与、接受及偿报等行为的宗教、法律、经济、神话和其他方面予以探讨。
《人类不平等的起源:通往奴隶制、君主制和帝国之路》:不平等并非仅仅由人口的增长、食物的盈余以及贵重物品的积累所致。相反,不平等源自处于每个人类社会中心的独特社会逻辑的操控。
《专制与民主的社会起源:现代世界形成过程中的地主和农民》:本书作者是美国当代知名社会学和历史学专家巴林顿·摩尔,他抨击了资本主义和西方民主是进入现代工业社会的惟一道路和最终归宿的西方传统观点,并指出通向现代社会的历史道路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形态是形形式式的。
《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发生和心理发生的研究》:此书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埃利亚斯的成名作。“文明的表现”是历经数百年逐步演变的结果,作者推翻传统社会学两分法,提出是宏观的社会和微观的人之间的互动激荡形成了个人、国家乃至社会的整个文明的进程轨迹。
《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马克思的社会学的基本要点》:作者从马克思的著作中把各种各样的社会学论述剥离出来,按照其逻辑联系加以整理,并且追溯其确切的基本思想,全面完整阐发了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
《社会学:批判的导论》:本书是安东尼·吉登斯撰写的有关重建社会学理论体系的重要专著,着重阐述社会学兴起的背景、社会学的使命,探讨和分析经典社会学家的现代社会思想、社会发展的脉络、民族国家的特征、现代城市和家庭特征等重要内容。
《社会学主要思潮》:本书汇集了雷蒙·阿隆1955年到1958年之间在索邦大学的讲义。作者按时间先后分章论述了孟德斯鸠、孔德、马克思、托克维尔、涂尔干、帕累托和韦伯七位社会学家的思想及其主要著作,同时对这七位社会学家及其思想进行比较研究。
《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本书是当代著名思想家安东尼·吉登斯最重要的作品。吉登斯的思想体系主要包括对马克思、涂尔干、韦伯等经典思想家著作的反思,社会学研究方法的重建,现代性理论体系,第三条道路理论等。
《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本书是了解吉登斯社会学理论思想的重要著作,它将20世纪中期有关能动与结构、个人与社会等社会学基本问题的讨论进一步推向深入。
《新城市社会学》本书是第一本提出社会空间模型、并将此模型应用于城市社会学研究的读本。马克·戈特迪纳和雷·哈奇森建构改进了城市社会学方法的特定概念和论点,发展了更好适应当代城市社会的新的理论模型。
《世界经济简史:从旧石器时代到20世纪末》:本书由龙多·卡梅伦和拉里·尼尔的两位资深经济学教授合著,是经典经济史教科书。该书系统介绍了从旧石器时代至20世纪末的人类经济发展史,分析了经济发展和增长机制,揭示了世界不平衡经济发展格局的内在原因,并探讨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
《跟大卫·哈维读资本论(第一卷)》:作者目的在于促使读者阅读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理解和说明是简明易懂的。但当前世界已发生巨大变化,作者加入了在阅读《资本论》文本中最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观点。
《跟大卫·哈维读资本论(第二卷)》:作者指出仔细研读《资本论》第二卷的重要性,并且要和第一卷联系起来。第二卷从与第一卷相反的方向说明:假设剩余价值生产领域没有任何困难,而把其实现过程放到显微镜下进行分析。生产和实现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之间的矛盾导致危机频繁爆发。
《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当下》:本书通过对诸多哲学传统的比较来显示西方哲学的特点,通过对哲学历史的叙述来揭示哲学思维的特点,结合社会政治和科学人文背景来展开各个哲学学派的发展脉络。
《当代政治哲学》:作者金里卡在书中考察了活跃在当代政治哲学舞台上的各派理论,批判性地分析了它们对于平等、自由以及建立在两者之基础上的正义社会的各不相同的论证和诠释,不仅阐明了各派理论产生的背景和历史过程,同时通过逻辑论证,澄清了各种正义理念背后的不同利益指归。
《希望的原理:第一卷》:本书的主旨是,阐明人类精神史的中心在于预先推定一个更美好生活的梦,即一个没有剥削、贫困和压迫的社会制度,而作为人类学一存在论范畴的“希望”(HoffnlJng)集中体现了人类走向更美好未来的意图。
《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作者有关宗教思想、道德观念与社会济活动之的密切联系和互相作用的论述,可以看作对马克斯·韦伯关于新教伦理促进资主义发展著名命题的回应、批评和补充。
《人文科学的逻辑:五项研究》:本书为德国著名哲学家、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代表人物恩斯特·卡西尔的重要著作,主旨在于揭示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其目的是在自然科学的强势压迫下为人文科学争取应有的尊严和应占的席位。
《大自然的常数:从开端到终点》:本书是高层次科普读物,是英国著名科普作家巴罗的又一本力作。本书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物理量谈起,论述了大自然的基本常数,回顾了人类探索大自然常数的历程。
《科学人对抗权力政治》:本书是摩根索流亡美国(1937)后发表的第一本英文学术著作, “这本书确立了现实主义在美国学术界的地位”。现实主义的批评者认为现实主义对权力的强调导致国际社会冲突不断。相反,摩根索认为现实主义提出的和平纲领更有望实现和平。
《观念的历险》:本书是对文明概念的研究,试图理解文明的存在物是如何起始的。全书强调人类为促进和保持文明而进行的观念历险的重要性。
《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本书以广泛的跨学科的人文视角,向读者展现了传播的观念史,它不仅阐述了传播观念的历史沿革,而且论及历史、哲学、宗教、文化乃至法学与技术史领域,以一种通俗大众的表达方式激发了公众对传播学的兴趣。
《传播政治经济学》:本书于1996年出版,详细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和理论积累路径,将传播政治经济学放置于具体社会情境的历史进程中考察,依据社会正义的标准加以评价,是目前全球传播学界公认的批判传播理论的标志性作品。
《传播学史》:美国著名传播学者E·M·罗杰斯通过传记式的编写工作,在人的基础上来理解传播学史,并以此表明,传播研究如何富有意义地影响了社会学,政治学和心理学等学科。
目录
- 希望的理由:古道尔的精神之旅
- 版权信息
- 献给
- 译者的话
- 鸣谢
- 前言
- 第一章 童年生活
- 第二章 初涉世事
- 第三章 非洲之行
- 第四章 贡贝印象
- 第五章 孤身一人
- 第六章 十年变迁
- 第七章 失落之园
- 第八章 罪恶之源
- 第九章 战争前兆
- 第十章 同情关爱
- 第十一章 生离死别
- 第十二章 走出阴影
- 第十三章 道德进化
- 第十四章 皈依之路
- 第十五章 希望之光
- 第十六章 劫后余生
- 第十七章 新的起点
- 后记
- 关于简·古道尔人、动物与环境研究所
- 大学译丛书目
- 桑切斯的孩子们:一个墨西哥家庭的自传
- 版权信息
- 玛格丽特·米德评《桑切斯的孩子们》
- 致谢
- 导言
- 开篇
- 赫苏斯·桑切斯
- 第一部
- 曼努埃尔
- 罗伯托
- 康素爱萝
- 玛塔
- 第二部
- 曼努埃尔
- 罗伯托
- 康素爱萝
- 玛塔
- 第三部
- 曼努埃尔
- 罗伯托
- 康素爱萝
- 玛塔
- 尾声
- 赫苏斯·桑切斯
- 社会学与人类学
- 版权信息
- 中文再版译序
- 中文初版译序
- 第一版序言(1950年)
- 马塞尔·莫斯的著作导言
- 第一部分 一般巫术理论概要
- 第一章 历史沿革与原始材料
- 第二章 巫术的定义
- 第三章 巫术的诸要素
- 第四章 对巫术的分析与解释
- 第五章 结 论
- 附 录
- 第二部分 论礼物:古代社会里交换的形式与根据
- 导 言 论礼物,特别是还礼的义务
- 第一章 被交换的礼物与回报它们的责任(波利尼西亚)
- 第二章 这一体系的外延:馈赠、声誉、钱币
- 第三章 这些原则在古代法律与古代经济中的延续
- 第四章 结 论
- 第三部分 心理学与社会学之间实际的和实践的关系
- 第一章 社会学在人类学中的地位
- 第二章 心理学最近对社会学的帮助
- 第三章 社会学要向心理学提供的帮助
- 第四章 对心理学提出的问题
- 附 录 有关论争结论的摘要
- 第四部分 集体暗示的死亡观念对个体的身体影响(澳大利亚、新西兰)
- 第一章 集体暗示的死亡观念的定义
- 第二章 澳大利亚的事实类型
- 第三章 新西兰与波利尼西亚的事实类型
- 第五部分 一种人的精神范畴:人的概念,“我”的概念
- 第一章 论题:人
- 第二章 “角色”与“人”的地位
- 第三章 拉丁语的“人”
- 第四章 “人”
- 第五章 人:道德事实
- 第六章 基督教的“位格”
- 第七章 人:心理学的存在
- 第八章 结 论
- 第六部分 各种身体的技术
- 第一章 身体技术的概念
- 第二章 身体技术的各种分类原则
- 第三章 身体技术的生平例举
- 第四章 一般的思考
- 第七部分 社会形态学
- 论爱斯基摩人社会的季节性变化:社会形态学研究
- 参考书目的缩写符号表
- 莫斯年谱
- 莫斯的主要著作
- 人类不平等的起源:通往奴隶制、君主制和帝国之路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部分 起点是平等的
- 第一章 起源与迁徙
- 第二章 卢梭的“自然状态”
- 第三章 祖先与敌人
- 第四章 为何我们的先辈拥有信仰与艺术
- 第五章 无农业社会的不平等
- 第二部分 平衡声望与平等
- 第六章 农业与获得声望
- 第七章 基于成就社群中的仪式建筑
- 第八章 仪式建筑史前史
- 第九章 四个美洲土著社群中的声望与平等
- 第三部分 使不平等世袭的社群
- 第十章 农耕社群中世袭不平等的兴衰
- 第十一章 首领社会中权力的三种来源
- 第十二章 美洲地区:从仪式屋到庙宇
- 第十三章 无首领的贵族统治
- 第十四章 美索不达米亚早期的庙宇与不平等
- 第十五章 美国后院的首领社群
- 第十六章 如何将等级阶层化:南太平洋的故事
- 第四部分 王国与帝国中的不平等
- 第十七章 王国如何缔造
- 第十八章 新大陆的三个第一代王国
- 第十九章 蝎王之地
- 第二十章 黑牛皮与黄金凳
- 第二十一章 文明的保育园
- 第二十二章 贪腐与扩张主义
- 第二十三章 新帝国如何学习旧帝国
- 第五部分 反抗不平等
- 第二十四章 不平等与自然法
- 附录
- 译后记
- 大学译丛 书目
- 专制与民主的社会起源:现代世界形成过程中的地主和农民
- 版权信息
- 导言
- 前言
- 第一部分 资本主义民主革命的起源
- 第一章 英国:暴力对于渐进主义的影响
- 第二章 法国的演变和革命第二章法国的演变和革命
- 第三章 美国内战:最后的资本主义革命
- 第二部分 亚洲迈向现代世界的三条道路
- 注释 在对欧洲和亚洲政治进程进行比较时遇到的问题
- 第四章 中华帝国的衰落和共产主义变种的起源
- 第五章 亚洲法西斯主义:日本
- 第六章 亚洲的民主:印度及其和平变革的代价
- 第三部分 理论的寓意和推断
- 第七章 进入现代社会的民主之路
- 第八章 自上而下的革命和法西斯主义
- 第九章 农民和革命
- 后记 反动意象和革命意象
- 附录 关于统计和保守史学研究方法的注解
- 参考书目
- 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发生和心理发生的研究
- 版权信息
- 献给我的父亲和母亲
- 中文版序 “文明”是个漫长的过程
- 序言
- 前言
- 第一章 “文明”和“文化”概念的社会发生
- 第一部分 “文明”与“文化”概念的对立在德国的社会发生
- 第二部分 “文明”概念在法国的社会发生
- 第二章 “文明”使人类行为发生的特殊变化
- 第三章 西方文明的社会发生
- 第一部分 封建化机制
- 第二部分 国家的社会发生
- 总结 文明论纲
- 附记 埃利亚斯和他的《文明的进程》
- 注释
- 书名表
- 后记 众人拾柴译“文明”
- 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马克思的社会学的基本要点
- 版权信息
- 前言
- 导言
- 第一章 古代的历史观和国家观
- 历史著作的萌芽
- 史传家希罗多德
- 修昔底德和色诺芬
- 神话信仰的衰微
- 自然环境对历史的影响
- 亚里士多德的国家哲学
- 波里比阿的历史著作
- 第二章 中世纪基督教的历史哲学和国家哲学
- 奥古斯丁的历史哲学
- 奥古斯丁的国家观
- 托马斯·阿奎那的国家学说
- 托马斯论历史进程和自然法
- 近代天主教历史学和国家理论
- 新教的历史观
- 第三章 早期资本主义时代的国家观和社会观的发展
- 国家联合和国家契约
- 反暴君派的国家学说
- 博丹和波舒埃
- 史论家博丹
- 孟德斯鸠
- 约翰内斯·阿尔图修斯的国家契约论
- 格劳修斯和普芬道夫的国家契约学说
- 十七、十八世纪自然法学说的演变
- 斯宾诺莎:法源于社会性
- 十八世纪德国和法国自然法诡辩学派
- 第四章 十七、十八世纪英国社会哲学
- 英国国家契约论的资产阶级化
- 托马斯·霍布斯的国家学说
- 政治理论家约翰·洛克
- 三权分立
- 社会和国家的区分
- 个体和社会
- 理性和本能的对立
- 亚当·弗格森的社会理论
- 作为统治组织的国家
- 第五章 卢梭的社会哲学及其对法国革命、国家理论的影响
- 社会契约说在法国的发展
-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 自然法和国家法
- 共同意志和特殊意志
- 作为人权的天赋的个人权利
- 在法国革命的国家权利中共同意志的概念
- 法国革命中的阶级斗争观念
- 让·保尔·马拉的阶级斗争观
- 卢梭的历史观
- 阿贝·托马斯·雷纳尔和经济史观
- 第六章 孔多塞——圣西门——帕加诺
- 法国革命对历史研究的影响
- 孔多塞的历史观
- 圣西门的历史观
- 圣西门关于宗教发展的观点
- 圣西门和孔多塞
- 维科和帕加诺的历史哲学
- 路易斯·亨利·摩尔根的先驱帕加诺
- 第七章 从伊瑟林到赫尔德的德国历史哲学
- 十八世纪德国文化史著作的发端
- 人类地理学的观点
- 宗教史试论
- 作为自然动物和社会动物的人
- 雅可布·韦格林的历史哲学
- 赫尔德的历史哲学
- 赫尔德的国家观
- 第八章 康德的历史与社会哲学
- 康德和法国革命自由主义
- 康德的目的论历史哲学
- 自然意向和天意
- 历史进程的规律性
- 作为发展因素的自然禀赋
- 康德所理解的社会与国家
- 康德、卢梭、洛克
- 第九章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和国家哲学
- 作为政治家的黑格尔
- 黑格尔的发展概念
- 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 历史辩证法
- 世界精神和民族精神
- 在宗教发展中的世界精神
- 黑格尔所理解的社会和国家
- 完善的国家
- 第十章 马克思的社会观和国家观
- 马克思和黑格尔
- 马克思对社会和国家概念的区分
- 社会和国家的相互关系
- 施坦因、摩尔、忒尼斯
- 马克思的社会概念和庸俗马克思主义
- 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
- 作为“社会机关”的国家
- 社会和国家的调节
- 经济和法
- 第十一章 国家的起源和发展
- 黑格尔的国家理想
- 马克思的国家理想
- 国家理想和国家现实
- 马克思、恩格斯论雅典国家的起源
- 罗马国家的起源
- 雅典和斯巴达的国家建立
- 国家建立的经济基础
- 国家是征服的产物
- 马克思对国家发展和消亡的论述
- 第十二章 对马克思国家观的批判
- 马克思的国家消亡学说
- 马克思反对马克思
- 职权国家向管理国家的发展
- 马克思对国家消亡的想法是什么?
- 无产阶级专政
- 马克思、列宁和巴枯宁
- 国家否定和国家社会主义
- 第十三章 民族、社会和国家
- 民族的概念
- 民族的形成
- 民族是品性和语言共同体
- 民族共同体和宗教共同体
- 民族感和阶级划分
- 民族和国家的相互关系
- 民族国家
- 民族和民族特性的问题
- 马克思所理解的民族性原则和政治进步
- 第十四章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
- 阶级的本质
- 阶级斗争的不同形式
- 阶级和等级
- 工人阶级的发展阶段
- 工人阶级和社会民主党
- 阶级利益和阶级意识形态
- 对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批判性的评论
- 第十五章 社会生活和共同体生活的国家以前的发展阶段
- 有关家庭是社会细胞的理论
- 原始群体
- 从游牧群体到马尔克公社
- 恩格斯所认为的马尔克公社
- 马尔克公社、部落和部落联盟
- 日耳曼国家的建立
- 第十六章 家庭的发展过程
- 家庭的起源
- 对摩尔根-恩格斯家庭构想的批判
- 原始家庭的形式
- 外婚制和个体婚姻
- 图腾和母系家庭的出现
- 母系家庭
- 家长制家庭
-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氏族公社
- 恩格斯的古代史构想和唯物史观
- 第十七章 经济方式的社会生活职能
- 马克思的经济概念
- 生产和交换
- 什么是生产关系?
- 生产力和生产条件
- 经济过程中的建设性因素
- 地理生活区域
- 社会劳动过程中的技术
- 技术和生产方式的混淆
- 整体技术和个别技术
- 第十八章 马克思的历史理论
- 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依赖于物质生活过程
- 作为法律关系的经济关系
- 法律制度和经济制度
- 经济和意识形态
- 宗教观和经济生活的关系
- 历史中的观念因素
- 马克思和费尔巴哈
- 经济事实转化为观念因素
- 利益和意识形态
- 马克思历史观中的传统与天才的作用
- 第十九章 唯物历史论批判
- 庸俗马克思主义改头换面的手法
- 保尔·巴尔特教授的经济结构概念
- 采邑法的经济基础
- 日本采邑制的产生
- 巴尔特先生和农民战争
- 教会租息禁令的所谓意识形态的来源
-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技术发展观
- 第二十章 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及其篡改者
- 意识形态的相互作用
-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有关唯物史观的书信
- 对恩格斯书信的错误解释
- 所谓观念的历史因素是不是独立的推动力?
- 生产关系对意志决定的影响
- 何谓意识形态的独立性?
- “原因”和“条件”概念的混淆
- 作为生产关系的剩余劳动关系
- 第二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和伦理学
- 道德有没有永恒的原则?
- 普遍有效的道德原则构成的主要动机
- 马克思和道德的形而上学
- 羞耻感的起源
- 原始性交道德的形成
- 杀婴是合乎道德的行为
- 对弑亲的道德评价
- 康德道德律的基础与前提
- 康德和马克思的道德理论
- 社会、阶级和国家道德
- 康德的道德规律和阶级伦理的关系
- 第二十二章 马克思的发展理论
- 社会变动的过程
- 进化与革命
- 向社会主义的发展
- 对马克思发展观的批判
- 马克思发展观中资本主义贫困化的趋向
- 社会发展的运动规律
- 历史的必然性
- 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发展辩证法
- 译后记
- 大学译丛 书目
- 社会学:批判的导论
- 版权信息
- 序言
- 致谢
- 第一章 社会学:议题与问题
- 社会学产生的背景
- 社会学:定义及初步考察
- 社会学的想像力:作为批判的社会学
- 第二章 对立的解释:工业社会还是资本主义?
- 工业社会理论
- 马克思: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 第三章 阶级划分与社会转型
- 19世纪以来的变迁:公司的权力
- “阶级冲突的制度化”
- 新阶级、新技术
- 工人阶级的终结?
- 第四章 现代国家
- 国家与阶级:晚近的观点
- 国家与官僚制
- 批判性评价
- 国家、社会运动、革命
- 第五章 城市:都市与日常生活
- 前资本主义时期的城市与现代城市
- “芝加哥学派”的观点
- 都市与资本主义
- 都市与日常生活
- 第六章 家庭与性别
- 家庭结构的变迁
- 性别、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 家庭、婚姻与性别
- 家庭生活与新社会模式
- 第七章 资本主义与世界体系
- 现代化理论及其批判
- 当代世界的不平等
- 民族国家、民族主义与军事力量
- 结论: 作为批判理论的社会学
- 索引
- 社会学主要思潮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部分 创始人
- 夏尔·德·塞孔达·孟德斯鸠
- 奥古斯特·孔德
- 卡尔·马克思
- 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
- 社会学家和1848年革命
- 第二部分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一代
- 导言
- 埃米尔·涂尔干
- 维尔弗雷多·帕累托
- 马克斯·韦伯
- 结论
- 附录
- 英国的鉴赏家:奥古斯特·孔德和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
- 托克维尔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
- 马克斯·韦伯和实力政治
- 大学译丛书目
- 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社会分析中的行动、结构与矛盾
- 版权信息
- 引言
- 前言
- 导论
- 第一章 结构主义与主体理论
- 索绪尔:结构语言学
- 索绪尔观点的局限
- 列维-施特劳斯:结构人类学
- 列维-施特劳斯:结构与主体性
- 德里达的符码批判
- 区隔、抽象与实用:德里达与维特根斯坦
- 去中心化的主体
- 文本
- 结构主义:历史与前瞻
- 第二章 能动性与结构
- 行动理论与制度理论
- 时间、能动性与实践
- 时间、结构与系统
- 规则与资源
- 结构化理论
- 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
- 社会整合与系统整合
- 互动中的结构二重性
- 规范与实践
- 权力:自主与依赖的关系
- 方法论个人主义:简要的补记
- 第三章 制度、再生产与社会化
- 含意与编码
- 资源:权威与配置
- 合法性与规范
- 结构的属性
- 制度的分类
- 功能主义与社会再生产
- 角色理论的问题
- 社会化与无意识
- 紧急情形与例行化
- 社会化:总结性评论
- 第四章 矛盾、权力与历史唯物主义
- 马克思理论中的“矛盾”概念
- 近期的两个观点
- 矛盾与冲突
- 权力、控制与服从
- 历史的唯物主义解释
- 阿尔都塞论结构因果性
- 矛盾与阶级支配
- 第五章 意识形态与意识
- 意识形态:孔德和马克思
- 曼海姆与知识社会学
- 哈贝马斯:作为扭曲交往的意识形态
-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
- 意识形态:一些基本问题
- 意识形态的概念
- 意识形态、利益
- 话语与生活体验
- 意识形态、支配
- 总结性评论:意识形态的终结
- 第六章 时间、空间与社会变迁
- 时空关系
- 空间的在场与缺场
- 稳定和变迁:默顿和埃文斯-普理查德
- 社会变迁与结构化理论
- 再生产与例行化
- 对变迁展开模型的批判
- 当代社会变迁
- 社会科学与历史:几点评论
- 第七章 当今社会理论的展望
- 正统共识
- 当前的困境
- “社会学”的起源
- 法理的问题
- 日常语言与社会科学
- 启示、共有知识、常识
- 行动理论
-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
- 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
- 版权信息
- 致读者
- 序
- 前言
- 引言
- 第一章 广 场 生 活
- 自己挤自己
- 第二章 坐 凳 空 间
- 完整的坐凳
- 坐凳的高度
- 长凳
- 椅子
- 多大的坐凳空间?
- 第三章 阳光、风、树和水
- 阳光
- 风
- 树
- 水
- 第四章 食品
- 第五章 街头
- 第六章 “不受欢迎的人”
- 物权
- 第七章 有 效 容 量
- 第八章 室 内 空 间
- 第九章 大厅和巨型商业中心
- 巨型商业中心
- 第十章 较小的城市和场所
- 第十一章 三角效应
- 不要小瞧了零星的空间
- 附录A 延 时 拍 摄
- 设备
- 摄影机布置
- 时钟布置
- 镜头设置
- 时间间隔
- 影像材料
- 看片器和投影仪
- 夜间摄影
- 慢镜头
- 街头摄影
- 安全
- 评估
- 附录B 纽约市开放空间分区法令摘要
- 1975年分区规划修正案
- 坐凳
- 栽植和树木
- 沿街零售
- 照明
- 流动和通道
- 生理残疾人通道
- 餐饮设施:允许的障碍
- 管理
- 履约保证金
- 证书
- 现存的广场
- 其他条款
- 居住区广场(1977年实施)
- 朝向
- 进入
- 高程
- 照明
- 法定设施
- 选择性设施
- 边角零星空间
- 北朝向的广场
- 零售延续性
- 居住区广场建筑面积奖励
- 管理
- 注释
- 译后记 怀特、盖尔、雅各布斯与街头巷尾
- 新城市社会学(第四版)
- 版权信息
- 第四版序
- 致谢
- 第1章 新城市社会学
- 城市区域
- 定义大都市区域
- 延伸阅读1.1 定义大都市区域
- 世界各地的巨型城市
- 延伸阅读1.2 属于城市,意味着什么?
- 城市社会学的一个新观点
- 全球资本主义和大都市
- 城市发展中的供应方因素
- 大都市生活中文化的重要性
- 社会空间方法
- 延伸阅读1.3 社会空间观点
- 关键概念
- 讨论问题
- 第2章 城市生活的起源
- 延伸阅读2.1 《耶利米的哀歌》(《旧约全书》)
- 延伸阅读2.2 特洛伊妇女的命运
- 古代的城市化
- 延伸阅读2.3 城市性的革命
- 古典城市
- 公元1000年之后的城市化
- 延伸阅读2.4 荷南·科尔蒂斯给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的信(1520年)
- 中世纪秩序和文艺复兴城市
- 资本主义和工业城市的兴起
- 延伸阅读2.5 工业时代的曼彻斯特
- 关键概念
- 重要人名
- 讨论问题
- 第3章 城市社会学的兴起
- 延伸阅读3.1 社区和社会
- 格奥尔格·西梅尔论城市
- 延伸阅读3.2 格奥尔格·西梅尔
- 路易斯·沃思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城市主义
- 延伸阅读3.3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城市主义
- 芝加哥城市社会学派
- 延伸阅读3.4 罗伯特·帕克的引人注目的职业生涯
- 延伸阅读3.5 芝加哥的街头帮派,1927年
- 从人类生态学到城市生态学
- 小结
- 关键概念
- 重要人名
- 讨论问题
- 第4章 当代城市社会学
- 政治经济学和城市:经典方法
- 城市政治经济学的复兴:亨利·列斐伏尔
- 阶级冲突理论:戈登、施托普尔和沃克
- 资本积累理论
- 城市社会学者的方法:增长机器与社会空间观点
- 房地产和政府干预
- 符号学和城市文化
- 全球经济
- 小结:社会空间观点
- 关键概念
- 讨论问题
- 第5章 美国的城市化
- 城市成长的阶段
- 延伸阅读5.1 美国的资本主义各阶段和城市化,1630年至今
- 殖民时期:1630年至1812年
- 工业扩张时期:1812年至1920年
- 延伸阅读5.2 19世纪中期曼哈顿的公共住宅生活
- 大都市的兴起:1920年至1960年
- 延伸阅读5.3 选取的美国城市的功能
- 延伸阅读5.4 大都市时期的纽约城
- 关键概念
- 讨论问题
- 第6章 郊区化、全球化和多中心区域的出现
- 延伸阅读6.1 20世纪50年代长岛莱维敦的简况
- 去工业化和全球化:20世纪60年代以来改变了城市和郊区两者的进程
- 全球化与不平衡的发展
- 去工业化和全球化如何影响了郊区
- 超越郊区:多中心区域的出现
- 大都市区域的最近趋势
- 延伸阅读6.2 在大都市美国最近的人口统计趋势
- 向阳光地带的转移
- 关键概念
- 讨论问题
- 第7章 大都市里的人和生活方式:城市文化和郊区文化
- 阶层差异和空间区位
- 延伸阅读7.1 高档的城市生活方式
- 延伸阅读7.2 中产阶级的郊区生活方式
- 妇女、性别角色和空间
- 延伸阅读7.3 建成环境中的性别化空间
- 城市作为一个特殊的场所:夜生活、城市文化和城市中心的重生
- 城市文化和城市复兴
- 种族和移民
- 延伸阅读7.4 六种移民门户城市类型
- 小结:大都市的种族和文化多样性
- 关键概念
- 讨论问题
- 第8章 多中心大都市区域的少数民族定居模式、邻里和社区
- 少数民族的自愿和非自愿迁移
- 邻里和社区
- 延伸阅读8.1 新波希米亚
- 延伸阅读8.2 火人的真相
- 邻里和社区的差别
- 社区的新形式
- 社会网络作为不受限制的社区
- 小结
- 关键概念
- 讨论问题
- 第9章 大都市问题:种族主义、贫困、犯罪、住房和财政危机
- 社会问题的社会空间方法
- 种族主义和贫困
- 延伸阅读9.1 卡特里娜飓风
- 上升的收入不平等、失业和贫困
- 住房危机和社会未能提供足够的支付得起的住房
- 延伸阅读9.2 住房危机对少数民族人口的影响
- 无家可归
- 犯罪
- 财政危机和公共服务问题
- 小结
- 关键概念
- 讨论问题
- 第10章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 西欧
- 延伸阅读10.1 欧洲城市主导生活质量
- 延伸阅读10.2 莱茵-鲁尔城市化区域
- 东欧
- 延伸阅读10.3 解体之后的城市
- 延伸阅读10.4 东欧城市的社会问题
- 日本
- 延伸阅读10.5 日本城镇正在消失
- 小结
- 关键概念
- 讨论问题
- 第11章 全球化和发展中世界的城市化
- 变化中的城市化观点
- 延伸阅读11.1 全球化对第三世界城市的影响
- 人口跃迁
- 首位城市发展模式
- 棚户镇的发展
- 延伸阅读11.2 快速城市化与贫民窟的形成
- 非正规经济和应对策略
- 城市社会运动和政治
- 城市化的模式
- 延伸阅读11.3 出自1573年《西印度群岛法》的城市设计
- 延伸阅读11.4 巴西的经济不安全与两极分化
- 延伸阅读11.5 在印度为了更“美丽”城市的运动中城市贫民被迫无家可归
- 延伸阅读11.6 中国的城市化战略
- 小结
- 关键概念
- 讨论问题
- 第12章 大都市规划和环境议题
- 蔓延
- 大都市规划的短暂历史
- 延伸阅读12.1 卡布里尼-格林的再开发
- 土地使用规划的社会学
- 乌托邦方案:霍华德、勒·柯布西埃和赖特
- 规划批评家:雅各布斯和克里尔
- 今日规划中的其他趋势
- 规划议题小结
- 环境议题
- 关键概念
- 重要人名
- 讨论问题
- 第13章 大都市社会政策
- 公地悲剧
- 不平衡发展和政策:再分配计划
- 延伸阅读13.1 城市中的人权
- 城市政策和大都市政策
- 延伸阅读13.2 增税融资与城市发展
- 利己主义和社会正义议题
- 延伸阅读13.3 奥巴马总统在大都市政策圆桌会议上发表的言论
- 城市政策:政治争论
- 区域治理
- 延伸阅读13.4 促进区域公平
- 关键概念
- 讨论问题
- 第14章 城市社会学的未来
- 理解我们的新城市世界
- 延伸阅读14.1 迈阿密,加勒比的“首都”
- 延伸阅读14.2 中国城的种族化和旅游
- 延伸阅读14.3 美国最不友好的城市
- 城市结构和城市文化
- 城市的未来
- 延伸阅读14.4 来自2030年理想住所展览的报告
- 城市探究的未来
- 关键概念
- 重要人名
- 讨论问题
- 索引
- 第三版译后记
- 第四版译后记
- 世界经济简史(第四版)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导言:经济史与经济发展
- 发达与不发达
- 增长、发展与进步
- 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 生产与生产率
- 经济结构与结构变化
- 经济增长的对数曲线
- 附录
- 第二章 古代经济发展
- 经济学和文明的出现
- 帝国的经济基石
- 地中海世界的贸易和发展
- 古代文明的经济成就和局限性
- 第三章 中世纪欧洲的经济发展
- 土地基础
- 农业社会
- 稳定的模式
- 变革的力量
- 欧洲的扩张
- 城市生活的复兴
- 商业潮流和技术
- 工业技术和机械动力的起源
- 中世纪经济的危机
- 第四章 西方扩张前夜的非西方经济体
- 伊斯兰教国家
- 奥斯曼帝国
- 东 亚
- 南 亚
- 非 洲
- 美 洲
- 第五章 欧洲的第二次S曲线增长
- 人口与生活水平
- 探险与发现
- 欧洲的海外扩张与回报
- 价格革命
- 农业技术与生产率
- 工业技术与生产率
- 贸易、贸易路线、商业组织
- 第六章 国家主义经济与帝国主义经济
- 重商主义:一个误用的名称
- 共同要素
- 西班牙和西属美洲
- 葡萄牙
- 中欧、东欧和北欧
- 法国的柯尔贝尔主义
- 荷兰的伟大崛起
- 英国的“议会柯尔贝尔主义”
- 第七章 近代工业的黎明
- 近代工业的特征
- 工业革命——一个措辞不当的名称
- 工业化的先决条件及其影响
- 工业技术与创新
- 地区性差异
- 工业化早期的社会各层面
- 第八章 19世纪的经济发展:基本要素
- 人 口
- 资 源
- 技术发展与扩散
- 制度框架
- 第九章 早期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模式
- 英 国
- 美 国
- 比利时
- 法 国
- 德 国
- 第十章 发展模式:后发工业国与未工业化国家
- 瑞 士
- 荷兰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
- 奥匈帝国
- 南欧与东欧
- 沙皇俄国
- 日 本
- 第十一章 战略部门
- 农 业
- 金融和银行业
- 政府的作用
- 第十二章 世界经济的增长
- 英国选择自由贸易
- 自由贸易时代
- “大萧条”与回到保护主义
- 国际金本位制
- 国际移民与投资
- 西方帝国主义的复兴
- 第十三章 20世纪世界经济概况
- 人 口
- 资 源
- 技 术
- 制 度
- 第十四章 世界经济的瓦解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济后果
- 和平的经济后果
- 大萧条,1929—1933年
- 对立的重建尝试
- 俄国革命和苏联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济表现
- 第十五章 世界经济的重建(1945—1973年)
- 对战后经济的规划
- 马歇尔计划与经济“奇迹”
- 高增长时代
- 苏联集团的出现
- 非殖民化的经济
- 第三世界的阵痛
- 欧盟的历史
- 第十六章 21世纪初的世界经济
- 苏联集团的瓦解
- 欧盟的发展
- 增长的极限
- 参考书目
- 跟大卫·哈维读《资本论》(第二卷)
- 版权信息
- 参考文献说明
- 导言
- 交换的特殊性
- 分配的特殊性
- 消费的个别性
- 一 资本循环
- 论第2章:生产资本的循环
- 论第3章:商品资本的循环
- 二 循环的三个公式和资本流动的连续性
- 论第4章:作为整体的资本的不同循环
- 第二卷第5—6章概述
- 第二卷第5章
- 第二卷第6章
- 三 固定资本问题
- 总体介绍和评论
- 固定资本的“独特性”
- 固定资本的物理寿命
- 双重使用与固定资本和消费基金之间的关系
- 土地上的固定资本
- 空间的生产过程
-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
- 马克思的关系性定义的历史意义
- 维护、补偿和修理
- 固定资本流通的货币方面
- “无形损耗”
- 固定资本和价值理论
- 四 商人资本
- 论第三卷第20章:关于商人资本的历史考察
- 论第三卷第18章:商人资本的周转
- 五 利息、信用和金融
- 总述
- 论第三卷第21章:生息资本
- 论第三卷第22章:利润的分割与利息率
- 论第三卷第23章:利息和企业主收入
- 论第三卷第24章:从拜物教到虚拟资本
- 论第三卷第26章:货币资本的积累
- 六 马克思论信用制度
- 综述
- 论第36章:信用制度的前史
- 七 信用和银行系统的作用
- 论第三卷第28章:流通手段和资本
- 论第三卷第29章:银行和虚拟资本问题
- 从第二卷到第三卷,再从第三卷返回 第二卷:一个总结性评论
- 八 资本的时间与空间
- 论第二卷第12章:劳动期间
- 论第二卷第13章:生产时间
- 论第二卷第14章:流通时间
- 九 流通和周转时间
- 论第二卷第15章:周转时间 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
- 论第二卷第16章:可变资本的周转
- 论第二卷第17章:剩余价值的流通
- 十 资本的再生产
- 论第二卷第18章:导言
- 论第二卷第19章:前人对这个问题的阐述
- 论第二卷第20章:简单再生产
- 十一 固定资本问题和扩大再生产
- 固定资本的情况
- 论第二卷第21章:扩大再生产
- 第I部类的积累
- 十二 反思
- 译后记
- 跟大卫·哈维读《资本论》(第一卷)
- 版权信息
- 前言
- 导论
- 《资本论》,第一部分
- 一 商品与交换
- 二 货币
- 《资本论》,第二部分
- 三 从资本到劳动力
- 《资本论》,第三部分
- 四 劳动过程和剩余价值的生产
- 五 工作日
- 《资本论》,第四部分
- 六 相对剩余价值
- 七 技术揭示了什么
- 八 机器和大工业
- 《资本论》,第五—八部分
- 九 从绝对和相对剩余价值到资本的积累
- 十 资本主义积累
- 十一 原始积累的秘密
- 反思和预测
- 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当下
- 版权信息
- 导论
- 第一章 前苏格拉底哲学,附带浏览古代印度思想和古代中国思想
- 第一节 古希腊城邦
- 第二节 古代印度思想和古代中国思想之一瞥
- 第二章 智者派和苏格拉底
- 第一节 智者派
- 第二节 苏格拉底
- 第三章 柏拉图——理念论和理想国
- 第一节 知识和存在
- 第二节 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善
- 第三节 艺术的伦理责任
- 第四章 亚里士多德
- 第一节 理念或实体
- 第二节 本体论和认识论
-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和生态学
- 第四节 知识和实践
- 第五节 艺术
- 第五章 后期古典时期
- 第一节 确保个体幸福
- 第二节 伊壁鸠鲁主义
- 第三节 斯多葛学派
- 第四节 新柏拉图主义
- 第五节 怀疑论
- 第六节 古代的科学和其他学科
- 第六章 中世纪
- 第一节 基督教和哲学
- 第二节 教皇和国王
- 第三节 奥古斯丁:信仰与理性
- 第四节 共相的问题,以及经院学派
- 第五节 托马斯·阿奎那
- 第六节 帕多瓦的马西略和奥卡姆的威廉
- 第七节 马丁·路德
- 第八节 大学传统
- 第九节 阿拉伯哲学和科学
- 第七章 自然科学的兴起
- 第一节 方法之争
- 第二节 天文学
- 第三节 物理学
- 第四节 生物科学
- 第五节 作为主体的人
- 第八章 文艺复兴与现实政治
- 第一节 马基雅弗利
- 第二节 基于契约的政治和基于自然法的政治
- 第三节 霍布斯
- 第九章 怀疑和信念
- 第一节 笛卡儿
- 第二节 帕斯卡尔
- 第三节 维科
- 第十章 作为一个体系的唯理论
- 第一节 斯宾诺莎
- 第二节 莱布尼兹
- 第十一章 洛克
- 第一节 认识论和知识批判
- 第二节 政治理论
- 第十二章 经验主义与知识批判
- 第一节 贝克莱
- 第二节 休谟
- 第十三章 启蒙运动、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
- 第一节 启蒙运动
- 第二节 对启蒙运动的逆反
- 第三节 经济自由主义
- 第四节 功利主义
- 第五节 社会自由主义,以及作为合理性的一个条件的自由
- 第六节 政治自由主义
- 第十四章 康德
- 第一节 先验哲学
- 第二节 先验哲学
- 第三节 政治理论
- 第四节 判断力
- 第十五章 人文学科的兴起
- 第一节 背景
- 第二节 赫尔德和历史主义
- 第三节 施莱尔马赫和诠释学
- 第四节 历史学派
- 第五节 德罗伊森和狄尔泰
- 第六节 历史学派的解体
- 第十六章 黑格尔
- 第一节 反思,辩证法和经验
- 第二节 主人与奴隶
- 第三节 作为理性的传统
- 第四节 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
- 第五节 评论和回应
- 第十七章 马克思
- 第一节 辩证法和异化
-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
- 第三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 第四节 剩余价值和剥削
- 第五节 评论和回应
- 第六节 恩格斯
- 第十八章 克尔恺郭尔
- 第一节 直接交往和生存交往
- 第二节 生命道路的三个阶段
- 第三节 主观性即真理
- 第四节 民主政治是蛊惑民心
- 第十九章 关于我们对人的看法的争论
- 第一节 达尔文
- 第二节 尼采
- 第三节 弗洛伊德和无意识
-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和法西斯主义
- 第一节 共产主义
- 第二节 社会民主主义
- 第三节 法西斯主义
- 第四节 现代国家的意义
- 第五节 政治化的宗教
- 第二十一章 社会科学的兴起
- 第一节 背景
- 第二节 奥古斯特·孔德
- 第三节 托克维尔
- 第四节 费迪南·滕尼斯
- 第五节 格奥尔格·西美尔
- 第六节 爱弥尔·涂尔干
- 第七节 马克斯·韦伯
- 第八节 塔尔科特·帕森斯
- 第二十二章 自然科学的新进展
- 第一节 爱因斯坦和现代物理学
- 第二节 科学分叉和技术发展
- 第二十三章 当代哲学概观
- 第一节 实用主义
- 第二节 逻辑实证主义
- 第三节 卡尔·波普尔和“批判理性主义”
- 第四节 托马斯·库恩
- 第五节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 第六节 日常语言哲学和言语行为理论
- 第七节 现象学和存在主义
- 第八节 认同和承认
- 第二十四章 现代性和危机
- 第一节 现代性之批判
- 第二节 马丁·海德格尔
- 第三节 汉娜·阿伦特
- 第四节 加达默尔
- 第五节 德里达、福柯和罗蒂
- 第六节 于尔根·哈贝马斯
- 修订版译者后记
- 当代政治哲学
- 版权信息
- 为政治寻找理性: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推荐序
- 中译本序
- 第二版序
- 第二版鸣谢
- 第一版鸣谢
- 第一章 导 言
- 第一节 本书课题
- 第二节 对方法的说明
- 第二章 功利主义
- 第一节 两种吸引力
- 第二节 对效用的界定
- 第三节 使效用最大化
- 第四节 支持效用最大化的两种论证
- 第五节 不适当的平等观
- 第六节 功利主义的政治
- 第三章 自由主义的平等
- 第一节 罗尔斯的课题
- 第二节 诉求直觉的机会平等的论证
- 第三节 社会契约的论证
- 第四节 德沃金论资源平等
- 第五节 自由主义的平等的政治
- 第四章 自由至上主义
- 第一节 右翼政治理论的多样性
- 第二节 自我所有权的论证
- 第三节 基于互利的自由至上主义
- 第四节 作为自由的自由至上主义
- 第五节 自由至上主义的政治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
- 第一节 超越正义的共产主义
- 第二节 共产主义的正义
- 第三节 社会民主与社会正义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
- 第六章 社群主义
- 第一节 导 言
- 第二节 共同体与正义的局限
- 第三节 正义与共识
- 第四节 个人权利与共同利益
- 第五节 社群主义与共同利益
- 第六节 无拘的自我
- 第七节 政治自由主义:自由主义对社群主义的第一种包容
- 第八节 社会论题
- 第九节 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对社群主义的第二种包容
- 第十节 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
- 第十一节 社群主义的政治
- 第七章 公民资格理论
- 第一节 民主公民的品德和行为
- 第二节 公民共和主义
- 第三节 工具性的品德
- 第四节 公民品德的苗床
- 第五节 世界主义的公民资格
- 第六节 公民共和主义的政治
- 第八章 多元文化主义
- 第一节 第一阶段:作为社群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
- 第二节 第二阶段:自由主义框架内的多元文化主义
- 第三节 第三阶段:对民族建构进行回应的多元文化主义
- 第四节 多元文化主义的五种类型
- 第五节 多元文化主义战争的新前沿
- 第六节 多元文化主义的政治
- 第九章 女权主义
- 第一节 性别平等与性别歧视
- 第二节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
- 第三节 关怀伦理
- 附录:关于“good”的翻译的哲学解释
- 参考书目
- 索 引
- 译后记
- 希望的原理(第一卷)
- 版权信息
- 中译本序
- 前言
- 第1部分 报告:小小白日梦
- 1.我们空虚地开始
- 2.想要品尝更多的东西
- 3.每天都沉浸在空想中
- 4.隐蔽与美丽的陌生
- 5.逃避与胜利者的回归
- 6.成熟期的愿望及其图像
- 7.年老的时候留下的愿望
- 8.转折的标志
- 第2部分 奠定基础:预先推定的意识
- 9.作为渴望进行的东西
- 10.赤裸裸的追求与不能满足的愿望
- 11.人作为广泛的冲动存在
- 12.关于人的基本冲动的各种见解
- 13.一切基本冲动的历史界限;自身利益的不同状况;充满的和期待的情绪
- 14.白日梦与夜梦的基本差异,夜梦中被隐匿的、古老的愿望满足,白日幻想中的童话要素和预先推定的要素
- 15.“尚未被意识到的东西”的发现或向前的黎明的发现。作为新的意识类型和新东西的意识类型的“尚未被意识到的东西”:青年时代,转折时期,创造性,乌托邦功能的概念,它们与利益、意识形态、原型、理想、比喻和象征的相遇
- 16.乌托邦实现中的图像;埃及的海伦娜与特洛伊的海伦娜
- 17.乌托邦幻想中拥有某种相关概念的世界;现实的可能性,前线、新东西、终极物和地平线等范畴
- 18.“可能性”范畴的层次
- 19.世界的变化,或者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十一个命题
- 20.概括/预先推定的特性及其极点:黑暗的瞬间
- 21.令人狂喜的形态中的白日梦:帕米娜或作为性爱许诺的图像
- 22.象征形态中的白日梦:潘多拉的盒子;剩下的财产
- 第3部分 过渡:镜中的愿望图像(橱窗陈列品、童话、旅行、电影、戏剧舞台)
- 23.打扮得更美
- 24.今天镜子告诉我们什么
- 25.新的衣服,辉煌的橱窗陈列品
- 26.美丽的假面具,三K党,五光十色的杂志
- 27.更美好的幻想:集市、马戏、童话和通俗小说
- 28.旅行的刺激,古董,阅读惊险小说的幸福
- 29.舞蹈中的愿望图景,哑剧和电影国度
- 30.作为范例机关的戏剧舞台以及戏剧舞台中的选择
- 31.被嘲笑、被憎恶的愿望图像,自愿的幽默图像
- 32.幸福的结局,看透弱点但还是辩护
- 恩斯特·布洛赫年谱
- 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 版权信息
- 学报版导言
- 序言
- 文前辅文
- 第一章 中世纪背景
- 一、社会机体
- 二、贪婪之罪
- 三、理想与现实
- 文前辅文
- 第二章 欧洲大陆宗教改革家
- 一、经济革命
- 二、路德
- 三、加尔文
- 文前辅文
- 第三章 英国国教会
- 一、土地问题
- 二、宗教理论与社会政策
- 三、个人主义的发展
- 文前辅文
- 第四章 清教运动
- 一、清教和社会
- 二、神圣的戒律对抗贸易的宗教
- 三、经济美德的胜利
- 四、治贫新药
- 文前辅文
- 第五章 结论
- 索引
- 译后记
- 大学译丛 书目
- 人文科学的逻辑:五项研究
- 版权信息
- 译者序
- 再版译例
- 第一章 人文科学之对象
- 第二章 事物之感知与表达之感知(1)
- 第三章 自然概念与人文概念
- 第四章 形式问题与原因问题
- 第五章 “文化之悲剧”
- 大学译丛书目
- 大自然的常数:从开端到终点
- 版权信息
- 序言
- 1. 开端之前
- 2. 通向终极实在的旅程
- 3. 超人类的标准
- 4. 更远、更深、更少:寻求包罗一切的理论
- 5. 爱丁顿的未完成交响曲
- 6. 极大数的奥秘
- 7. 生物学和恒星
- 8. 人择原理
- 9. 改变常数和重写历史
- 10. 新的维度
- 11. 永恒主题的变奏
- 12. 伸手摸天
- 13. 其他的世界和一些大问题
- 本书重要术语汉英对照表
- 大学译丛 书目
- 科学人对抗权力政治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科学人的困境
- 现代气质
- 哲学的危机
- 法西斯的挑战
- 回应
- 第二章 科学的时代与社会世界
- 理性主义
- 自理性主义得出的四个结论
- 伦理学
- 教育与进步
- 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
- 理性主义和中产阶级的利益
- 法治与自由制度
- 社会改革
- 科学的路径
- 伦理、科学与政治的同一
- 遗落的历史教训
- 第三章 政治被弃绝
- 没有政治的外交政策
- 和平主义的自由主义
- 民主的民族主义
- 战争
- 衰落的自由主义
- 意识形态VS. 政治
- 第四章 和平的科学
- 利益和谐VS. 攫取权力
- 经济VS. 政治
- 自由贸易和国际交流VS. 战争
- 科学VS.政治
- 单一原因方法
- 妥协
- 国际法
- 第五章 自然科学的妄想
- 理性与人
- 理性与社会
- 理性与自然
- 社会科学的确定性
- 自然与社会的统一
- 社会计划的问题
- 第六章 科学人的非理性
- 理性的非理性决断
- 社会世界中理性的角色
- 第七章 科学人的道德盲目
- 伦理的科学
- 完美主义
- 政治的非道德性
- 双重标准
- 目标为手段辩护
- 人的腐败
- 自私与权力欲
- 政治人的特殊腐败
- 更少的恶
- 第八章 科学人的悲剧
- 生命之非理性的悲剧意义
- 理性的幻觉
- 科学人的自残
- 政治家VS.工程师
- 附录 汉斯·摩根索生平大事记
- 观念的历险
- 版权信息
- 序言
- 第一部分 社会学观念
- 第一章 导言
- 第二章 人的灵魂
- 第三章 人道主义的理想
- 第四章 自由的方方面面
- 第五章 从强制到劝导
- 第六章 预见
- 第二部分 宇宙论观念
- 第七章 自然的规律
- 第八章 宇宙论
- 第九章 科学和哲学
- 第十章 新的改良
- 第三部分 哲学观念
- 第十一章 客体和主体
- 第十二章 过去·现在·未来
- 第十三章 事态的集合
- 第十四章 现象与实在
- 第十五章 哲学方法
- 第四部分 文明
- 第十六章 真
- 第十七章 美
- 第十八章 真与美
- 第十九章 历险
- 第二十章 和平
- 译后记
- 大学译丛 书目
- 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
- 版权信息
- 中译版序
- 译者导读
- 序论 交流之难题
- 一、“交流”的历史性
- 二、“交流”的多义性
- 三、20世纪20年代:传播学的论争
- 四、二战以来“交流”的技术性话语和治疗性话语
- 第一章 两种交流观:对话与撒播
- 一、《斐德罗篇》中的对话和爱欲
- 二、对观福音中的撒播
- 第二章 错谬之缘起:奥古斯丁、洛克和招魂术
- 一、“交流”观念的基督教根源
- 二、洛克:“交流”之意义从物质到精神的转变
- 三、“心灵融合”交流观之社会影响:19世纪的催眠术和招魂术
- 第三章 一个更强有力的精神视野:黑格尔、马克思和克尔恺郭尔
- 一、黑格尔的交流观:“承认”
- 二、作为媒介的货币:马克思vs.洛克
- 三、克尔恺郭尔的交流观:“匿名”
- 第四章 生者的幻象及与死者的对话
- 一、记录性媒介vs.传输性媒介
- 二、诠释学:一种与死者的交流方式
- 三、死信:无法发出的讯息
- 第五章 去追求真正的联系,抑或去跨越鸿沟?
- 一、唯心主义:人与人之间的森严壁垒
- 二、是欺骗还是接触?詹姆斯论灵异研究
- 三、伸出手去触摸人:电话的奇异之处
- 四、广播:作为撒播vs.作为对话
- 第六章 机器、动物与外星人:各种不可交流性
- 一、图灵测试与肉体/爱欲的不可超越性
- 二、动物及人类对非人生灵的共情
- 三、人类与外星人的交流
- 结束 用手挤呀
- 一、交流注定充满沟壑
- 二、接收者拥有的特权
- 三、交流的阴暗面
- 四、触觉与时间的不可化约性
- 附录:妙语摘抄
- 致谢
- 译后记
- 传播政治经济学
- 版权信息
- 译者导言
- 中文版(第二版)序言
- 序言
- 第一章 传播政治经济学概览
- 第一节 什么是政治经济学?
- 第二节 传播政治经济学
- 第三节 哲学基础
- 第四节 内容、受众以及劳动的商品化
- 第五节 从商品化到空间化
- 第六节 结构化:社会结构与人类机构
- 第七节 牵线搭桥:文化研究、公共选择及其超越
- 第二章 什么是政治经济学:定义和特征
-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定义
- 第二节 主要特征
- 结论
- 第三章 什么是政治经济学:学派纵览
-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起源与古典范式
- 第二节 激进派的批判
- 第三节 保守派的批判
- 第四节 从政治经济学到新古典主义经济学
- 第五节 政治经济学的变体或者另类经济学
- 结论:经济学的局限性,抑或我们为何需要政治经济学?
- 第四章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 第一节 传播的概念
- 第二节 影响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社会和知识因素
- 第四章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 结论
- 第五章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奠基
- 第一节 北美渊源
- 第二节 欧洲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兴起
- 第三节 走向全球传播政治经济学之路
- 结论
- 第六章 当代传播政治经济学
-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全球化
- 第二节 传播史的政治经济学路径
- 第三节 抵制的立场
- 第四节 从旧媒介转向新媒介
- 第五节 媒介行动主义
- 结论
- 第七章 商品化:内容、受众和劳动
- 第一节 第七至九章导言
- 第二节 何谓商品化?
- 第三节 传播中的商品形式
- 第四节 内在商品化
- 第五节 外在商品化
- 第六节 私人和公共生活中的替代过程
- 结论
- 第八章 空间化:空间、时间和传播
- 第一节 传播与集中:作为制度延伸的空间
- 第二节 空间聚合:重绘企业空间
- 第三节 国家
- 第四节 全球化及其二律背反
- 结论
- 第九章 结构化:阶级、社会性别、种族、社会运动、霸权
- 第一节 传播与阶级
- 第二节 传播与社会性别
- 第三节 传播与种族
- 第四节 传播与社会运动
- 第五节 霸权
- 结论
- 第十章 边界上的挑战……及其超越
- 第一节 边界
- 第二节 他山之石:文化研究
- 第三节 他山之石:公共选择理论
- 第四节 政治经济学的回应
- 结论:重返阶级权力
- 尾声:地平线上的挑战
- 参考文献
-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
- 版权信息
- 序
- 译者的话
- 插图目录
- 表格目录
- 引言
- 序言
- 第一章 威尔伯·施拉姆和传播学的创立
- 第一部分 传播学的欧洲起源
- 第二章 查尔斯·达尔文和进化论
- 第三章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理论
- 第四章 卡尔·马克思和批判学派
- 第二部分 传播学在美国的发展
- 第五章 芝加哥学派
- 第六章 哈罗德·拉斯韦尔和宣传分析
- 第七章 保罗·F·拉扎斯菲尔德和大众传播效果
- 第八章 库尔特·勒温和群体动力学
- 第九章 卡尔·霍夫兰和说服研究
- 第十章 诺伯特·维纳和控制论
- 第十一章 克劳德·香农的信息论
- 第三部分 传播学领域的建立
- 第十二章 威尔伯·施拉姆和传播学的建立
- 传播学史中的主要人物
- 参考书目
出版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翻译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1月,系世纪出版集团的成员。上海译文出版社以译介和传播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主要任务,拥有众多精通英、法、俄、德、日、西班牙、阿拉伯等主要语种并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资深编辑;其强大的译作者队伍中多为在外语和中文方面学有专长、造诣精湛的专家学者;该社同各国主要的出版社和版权代理机构有着广泛、持久的联系,在国际图书版权贸易领域信誉卓著。三十多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翻译、编纂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双语词典和外语教学参考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