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当代汉语新诗进行了研究分析。

内容简介

“当代汉语新诗”概念建立的基础是语言与历史观念和精神取向的内在互动结构关系,以语言的变化为基点,以审美为核心,以历史为背景。本书以此一整体性概念,来讨论“朦胧诗”、“第三代诗”、70后、80后等一系列年代术语所代表的近40年以来的汉语诗歌,试图整体勾勒出40年来当代汉语新诗的面貌和成就。

全书将当代汉语新诗划分为四个基本类型,即:“顺势与协调:当代汉语新诗与主流观念相互缠绕类型”、“求索与挖掘:当代汉语新诗与主流观念反思和对话类型”、“自主与独立:当代汉语新诗回归个体日常生活与精神建构的类型”、“语言游戏:当代汉语新诗重塑诗学本体的类型”。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百年新诗的半部诗史 (代前言)
  • 绪论 语言与历史观念的互动:当代汉语新诗的内在结构
  • 第一节 当代汉语新诗中的语言困境与转型
  • 第二节 语言活动理论的视点与以文本为中心的方法论
  • 第一章 顺势与协调:当代汉语新诗与主流观念相互缠绕类型
  • 第一节 从前朦胧诗时期的“共名写作”到“童话写作”:顾城诗歌中的复杂世界
  • 第二节 个体幸福的追寻与国家民族的颂歌:舒婷诗歌中的矛盾及其弥合
  • 第三节 重写故乡重认自我身份的源头:论叶舟的诗歌写作
  • 第二章 求索与挖掘:当代汉语新诗与主流观念反思和对话类型
  • 第一节 对原有语言象征体系的挑战:食指诗歌中日常生活经验的恢复与寻找
  • 第二节 用眼睛去看世界本身:岳重诗歌对美好生活的寻找与呈现
  • 第三节 向历史深处的挖掘:北岛诗歌中的比兴传统与自觉的政治无意识
  • 第四节 来自底层精神的寻找与探索:郑小琼诗歌中揭示的现实图景
  • 第三章 语言游戏:当代汉语新诗重塑诗学本体的类型
  • 第一节 多多诗歌:从历史生活主题到对汉语诗歌语言的变形与扩展
  • 第二节 借助于词语的距离:欧阳江河诗歌中的词化趣味
  • 第三节 语言、游戏与实体、抒情的冲突:海子的另一种可能
  • 第四节 跳跃、跨越与陌生的困难感:张枣建立自己的现代汉语的努力
  • 第五节 温柔的语言暴力革命:韩东诗歌中的秘密
  • 第六节 轻盈与沉甸甸的交织:李亚伟诗歌中的日常生存与享乐境遇
  • 第七节 深入语言不可能之境:余怒诗歌中的“语言游戏”初探
  • 第四章 自主与独立:当代汉语新诗回归个体日常生活与精神建构的类型
  • 第一节 一个人的精神寻觅之路:西川诗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 第二节 从对“当代中国”的确认到在“异国”形象中觅得归宿:柏桦作品中的多重体验
  • 第三节 从“重返自然”到“怀疑自然”:孙文波诗歌语言中的现实与主体
  • 第四节 在认同之路上跋涉:宋炜诗歌中庞杂的知识信仰体系与空灵之境的生成
  • 第五节 从日常生活中寻觅诗歌到日常生活即是诗歌本身:尚仲敏口语写作的精神意义
  • 第六节 70后、80后诗人中的个体日常生活及其精神追求:以杨晓芸、赵四和青鸟为例
  • 第七节 挖掘机旁的皱纹:边缘诗人冯新伟诗歌中的精神建构
  • 结语:从诗歌政治学意义上的年代术语到作为整体的“当代汉语新诗”
  • 主要参考书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