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书入门证据法的底层逻辑。

内容简介

本书为了突出实用性,采取了与理论著作和教学用书不同的写法及体例。例如,本书中的“特别提示”就是突出实务操作中需要特别注意之处。本书还根据相应章节阐述的内容,设置了“问题答疑”部分,对人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回答。

另外,本书在每一章的最后还设置了“案例评析”,针对实践中的真实案例,尤其是法院的裁判进行分析,指出该案例中所涉民事证据法原理以及运用实践。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初识证据
  • 一、证据的意义
  • 二、证据的概念
  • 三、证据的“三性”
  • 四、证据的作用
  • 五、证据能力(证据资格)
  • 六、证据的证明力
  • 七、民事诉讼中证据运用与刑事诉讼中证据运用的差异
  • 八、什么是民事证据法
  • 九、证据的法定种类
  • 第二章 书证及其运用
  • 一、书证的概念及特征
  • 二、书证与文书的关系
  • 三、文书的种类与书证的应用
  • 四、书证的证据能力与书证的证明力
  • 五、书证(文书)提出义务制度
  • 第三章 鉴定意见及其运用
  • 一、什么是鉴定意见
  • 二、鉴定对象
  • 三、鉴定意见中鉴定的类型
  • 四、非司法鉴定(私鉴定)意见的运用
  • 五、鉴定制度中的专家辅助人的作用
  • 六、专家意见在实践中的运用
  • 七、鉴定申请
  • 八、鉴定费用、标准及负担
  • 九、鉴定人及权利义务
  • 十、鉴定的程序事项
  • 十一、鉴定意见的质证
  • 十二、申请重新鉴定需要满足的条件
  • 第四章 证人证言
  • 一、什么是证人证言
  • 二、哪些人不能作为证人
  • 三、证人的义务:出庭义务
  • 四、证人的义务:真实陈述的义务
  • 五、证人作证的申请
  • 六、证人作证的基本要求及询问
  • 七、对证人作证的法律保障
  • 八、证人作证特免权
  • 九、域外制度:交叉询问制
  • 十、英美法系交叉询问制的特点
  • 十一、关于交叉询问制的移植
  • 第五章 视听资料及运用
  • 一、什么是视听资料
  • 二、视听资料的收集与运用
  • 三、诉讼中视听资料质证的注意事项
  • 四、如何判断视听资料的合法性与可采性
  • 第六章 电子数据
  • 一、什么是电子数据
  • 二、电子数据与其他证据种类的区分
  • 三、电子数据与证人证言的关系
  • 四、电子数据的运用
  • 第七章 当事人的陈述、物证与勘验笔录
  • 第一节 当事人的陈述
  • 一、当事人的陈述的含义
  • 二、当事人的陈述的特征
  • 三、当事人的陈述与证人证言的区别
  • 四、当事人的陈述的分类
  • 五、当事人的陈述作为证据在运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 六、当事人本人到庭令
  • 第二节 物证
  • 一、物证的概念
  • 二、物证的特征
  • 三、物证与书证的区别
  • 四、物证的审查判断
  • 第三节 勘验笔录
  • 一、勘验笔录的概念与特征
  • 二、勘验笔录的独立性
  • 三、勘验笔录与其他法定证据种类的区分
  • 四、勘验笔录的制作与审查
  • 第八章 自认制度及其运用
  • 一、什么是自认
  • 二、自认成立的法律要件
  • 三、自认的法律效果
  • 四、自认的撤回
  • 五、自认适用的例外情形
  • 六、自认的无效
  • 第九章 证据的收集
  • 一、证据收集的含义
  • 二、证据收集与证据的调查收集是不同的概念
  • 三、民事诉讼证据收集与刑事证据收集的差异
  • 四、证据收集的基本原则
  • 五、当事人的证据收集
  • 六、法院的证据收集
  • 七、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的证据收集
  • 八、什么是陷阱取证?陷阱取证是非法的吗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