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
类型
8.4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66千字
字数
2024-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日本犯罪心理分析第一人”潜心22年心理研究,帮助“问题少年”重启人生。
内容简介
父母对孩子说的每句话里,都藏着孩子的未来。
本书是日本久负盛名的犯罪心理学家全新力作,专为父母量身定做的沟通话术指南,书中从真实案例切入,聚焦“父母不经意的6句话,影响孩子的一生”,针对当下父母关注的教育痛点,从培养孩子的个性、训练预测能力、提高学习积极性、提升自我肯定感等6个方面,教父母读懂孩子的内心,从根源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
解密“如何成功养育孩子”的底层逻辑,手把手教你快速掌握说话之道。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我从在法务省见到的10000名罪犯身上学到的事情
- 序章: “为了孩子好”是父母的自我满足
- 为什么“为了孩子好”,反而会导致孩子犯罪?
- 在心理分析中,重要的是“主观现实”
- 任何人都可以改过自新
- 父母认为的“为了孩子好”,却有可能给孩子带来困扰
- 父母容易陷入确认偏误的陷阱
- 经常反思自己是否单方面地施压于孩子
- 调整育儿方针的前提是建立信任的亲子关系
- CHAPTER 01: “与大家和睦相处”会破坏孩子的个性
- 小渡的案例 盗窃(偷窃)
- “与大家和睦相处”,会压抑孩子的个性
- “与大家和睦相处”不同于“不区别对待他人”
- 掌握保持心理距离的方法
- 说“漂亮话”导致的教育问题
- “因为你是哥哥”,这样说对孩子是巨大的困扰
- 父母过度管教,会让孩子失去自我
- 培养既有协作性又能表达自我主张的孩子
- 用积极的话语,把孩子的短处转变为长处
- 指出缺点并进行鼓励能够激发孩子的个性
- 培养孩子发展正面的兴趣
- CHAPTER 02: “快点做” 会破坏孩子的预测能力
- 由佳的案例 挪用公款
- 缺乏事前预测能力,导致做出不理性的行为
- 为什么不能对孩子说“快点做”?
- 帮助孩子养成逆向思考的习惯
- 有能力,却不知道该做什么的人
- 在考虑未来之前,先让孩子思考现在的处境
- 培养孩子预先设想困难、应对问题的能力
- 为什么自律很困难?
- 要让孩子具备逻辑思考的能力
- 天才提高预测能力的方法
- CHAPTER 03: “加油”会破坏孩子的积极性
- 直人的案例 违犯大麻取缔法
- 父母看似鼓励的话,孩子可能会有截然相反的理解
- “加油”有时候并不能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 “努力了也没用”
- 孩子表现出没有干劲儿,可能是源于对父母不信任
- 孩子无法努力的原因是什么?
- 孩子为什么不能实现自我价值?
- 奖励起了反作用?
- 恢复孩子的心理弹性
- 从对运动员的心理分析中了解保持心理弹性的诀窍
- 与其追究原因,不如对孩子说些重燃希望的话
- CHAPTER 04: “要说多少次你才明白”会降低孩子的自我肯定感
- 小瞳的案例 发生不正当行为
- 不珍惜自己的孩子,往往自我肯定感低
- 自我肯定感不是以自我为中心
- 打动人心的夸奖来源于仔细观察
- 观察细微变化,发现孩子的努力和成长
- 培养孩子的自我肯定感与自我效能感
- “要说多少次你才明白”,会降低孩子的自我肯定感
- “我家孩子不行……”,孩子听到后会失落
- CHAPTER 05: “好好学习”会给孩子带来过大的压力
- 浩司的案例 杀人未遂
- “好孩子”为什么会犯下重罪?
- 当孩子出现心理狭隘的现象时,可能会做出极端的行为
- 帮助孩子找出产生错误念头的心理动机
- 预防犯罪和违法行为的“风险和成本”是什么?
- 利用最大的成本
- 让孩子明白不是“在竞争中输了就走投无路了”
- 越是让孩子好好学习,孩子越不想学
- 与孩子谈论学习以外的话题
- 学习受挫时,运用“小步子原理”将目标细分
- CHAPTER 06: “小心点!”不让孩子体验,缺乏同理心
- 麻衣的案例 诈骗(投资诈骗)
- 缺乏同理心造成的悲剧
- “不是我的错”
-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道德心
- 为什么不能经常对孩子说“小心点”?
- 让孩子学会内省,而非反省
- 直面自我感受的“角色书信疗法”
- 你是否对孩子过度保护或过度干涉?
- 过度保护和自由放任,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 遇到难题,与其父母插手,不如咨询专家
- 终章: 父母的陪伴和关爱,是让孩子成长的力量
- 我是没有走上歪路的“老师的孩子”
- 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家人都会一起商量
- 通过“家庭品牌建设”,打造无可替代的家庭
- 只要坦诚地面对孩子,孩子就能感受到父母的态度
- 写给那些认为“都是父母让我变成了这样”的人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紫图图书
紫图图书,中国最具活力和创意的图书公司。唯一连续两届受邀免费参加法兰克福书展的中国独立出版商, 荣获“中国最美的图书”及多项国内外装帧大奖,多次出版过引领潮流的图书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