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在深度共情中,理解并疗愈人类的精神之痛。

内容简介

自体心理学,从狭义来讲,可以被理解为科胡特所创立的针对自恋疾患的一种精神分析技术。从广义来讲,自体心理学可以被理解为帮助临床工作者理解人类内心世界的普适心理学。当我们与来访者工作时,我们总是会好奇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会这样?他如何发生改变?而此过程无法脱离对其自体状态的感知和理解。

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只有在体验层面理解来访者的内在世界,咨询师的干预才能真正发挥效用。本书正是基于帮助咨询师更好地理解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并给予其恰到好处的干预这一目的而创作的。

本书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呈现自体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包括自体和自体客体的概念,自体心理学的病理学和治疗原理,理论框架与临床思路等内容;第二部分侧重于临床实践,包括自体心理学的基本功,初始访谈、评估与诊断、个案报告,以及临床工作的具体过程和对工作难点的突破等内容。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推荐序一
  • 推荐序二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框架
  • 第一章 自体与自体客体
  • 第一节 在动机中发现自体——自主性
  • 第二节 在体验中感受自体——自体感
  • 第三节 在关系中确认自体——自体经验
  • 第二章 病理学和治疗原理
  • 第一节 何为精神病理学
  • 第二节 自体心理学的病理学和治疗原理
  • 第三节 主体间性系统理论的病理学和治疗原理
  • 第三章 理论框架与临床思路
  • 第一节 理论框架
  • 第二节 工作主线
  • 第三节 工作原则
  • 第二部分 临床实践
  • 第四章 自体心理学的基本功
  • 第一节 共情
  • 第二节 体验
  • 第三节 倾听与展开
  • 第四节 解释与回应
  • 第五章 工作指南
  • 第一节 初始访谈
  • 第二节 评估与诊断
  • 第三节 个案报告
  • 第六章 临床工作过程
  • 第一节 关系与主题
  • 第二节 判断与调整工作位置
  • 第三节 在工作节奏的变化中完成理解
  • 第七章 如何突破工作中的难点
  • 第一节 如何打破僵局
  • 第二节 如何与创伤工作
  • 第八章 咨询中的常见问题
  • 第一节 有关工作框架和思路的问题
  • 第二节 临床中的具体问题
  • 后记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