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9千字
字数
2024-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展现出王阳明伟大的品格、明朝历史的精彩。
内容简介
本书以讲座的形式,以十讲的篇幅把王阳明的家世、学术成就、学术传承、功过评价和阳明学说等分别撰述,整体结构完整,既遵循传记的写法,把家世、生平交代清楚;又能突出重点,将其仕宦业绩、学术贡献等,尤其是“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清晰地呈现出来。
本书在最后一讲,特别介绍了阳明学说在后世(海内外)的流传、影响和现实功用,论证了阳明之学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为阳明文化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引言
- 第一讲 王阳明的家世望族分脉余姚地,父子进士两尚书
- 余姚王家的来历与王阳明的先祖
- 状元郎:科场得意官场并不如意的王华
- 王阳明:出生到中举
- 第二讲 进士登科后初政有声,辱谪龙场
- 两下南宫第,终折月桂归
- 观政工部,挺膺担当
- 两任六品主事:转任刑部、兵部之间
- 遭贬贵州龙场驿
- 第三讲 辱后尹庐陵卧治六月,百务具理
- 亲民且忙碌的知县
- 务求真实:庐陵知县任上的诗文
- 闲散京官亦有为:获任南赣巡抚前的王阳明事迹摭拾
- 第四讲 戎马入虔台巡抚南赣,抚定流民
- “诸臣平贼,迟而随变”:王阳明任巡抚前的南赣形势
- 王阳明平南赣盗
- 设治兴学等长治之策
- 第五讲 大邦未维屏赴闽闻变,速殄宁藩
- 明代的分封制与宁藩
- 王阳明平定朱宸濠叛乱
- 福建兵乱:王阳明本来要处理的事务
- 第六讲 军旅起衰废总督两广,抚平思田
- 武宗驾崩后的明朝政局
- 世宗元年至六年的政局与王阳明多次起复未果
- 王阳明任两广总督之前的广西思、田土司形势
- 抚定思田之乱
- 平定桂北断藤峡、八寨之乱
- 第七讲 王学的形成与发展(上)王阳明百死千难始悟得
- “圣人必可学而至”:拜师娄谅与对“格物致知”的思索
-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龙场悟道与阳明心学的根基“心即理”
- 一生精神:贯通“心即理”与“政在亲民”的“致良知”
- “政在亲民”:王学要义及其为政实践
- 第八讲 王学的形成与发展(下)阳明弟子与王学的分化
- 首沐良知之学:王阳明谪居龙场与滇黔王学之传播
- 看似小众实不小:以东昌、兖州二府为传学中心的山东王门
- 阳明思想的多元与丕变——以泰州学派、唐顺之、蒋信为例
- 亲传弟子入仕——以方献夫、龙翔霄、孙堪为例
- 再传弟子入仕——以徐用检、徐阶为例
- 勾稽再传、三传弟子的尝试:以南中、楚中王门为重点
- 第九讲 庙堂之上 江湖之远王阳明的身后褒贬
- 王阳明的夺爵与复爵之路
- 从祀孔庙:儒家思想体系中的最高荣誉
- 嘉靖至崇祯间的阳明族人
- 第十讲 源远流长 有用于世阳明学的外传与道咸以来中国的阳明学
- 东传西渐:王阳明及阳明心学的世界影响
- 明道救世:晚清民国时期的社会危机与阳明心学价值的再发现
- 其益及于今,其流将以长:阳明心学在中国的当下与未来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河南文艺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成立于1996年6月(其前身可以追溯到黄河文艺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处),由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主管、主办。主要出版文学及文化和艺术类图书,以当代原创为主,兼及古代及外国优秀作品。以“和谐立社、改革强社、品牌兴社”为立社之本,2005、2006、2007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原出版传媒集团经营管理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