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8.5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87千字
字数
2015-0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辑集七种唐人集会总集。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唐代集会总集及相关的诗人群的活动与创作,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考论唐代集会总集及相关的诗人群体,考述了《翰林学士集》与太宗朝宫廷诗人群体,《景龙文馆记》与唐中宗朝修文馆学士群体,《大历年浙东联唱集》等。下篇在上编研究的基础上,辑集并校勘唐人集会总集七种:《景龙文馆记》《大历年浙东联唱集》《吴兴集》《汝洛集》《洛中集》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導論
- 上編 唐代集會總集與詩人群考論
- 一 《翰林學士集》與太宗朝宫廷詩人群
- (一)貞觀宫廷詩人群唱和活動考述
- (二)貞觀宫廷詩風分析
- 二 《景龍文館記》與中宗朝文館學士詩人群
- (一)《景龍文館記》考輯及編年
- (二)皇帝扶持與詩歌發展
- (三)景龍宫廷詩體分析
- (四)景龍宫廷詩風
- 三 《大曆年浙東聯唱集》與浙東詩人群
- (一)《大曆年浙東聯唱集》鈎沉
- (二)大曆浙東詩人群存作評述
- 四 《吴興集》與大曆浙西詩人群
- (一)《吴興集》鈎沉
- (二)浙西聯唱評述
- 五 《汝洛集》《洛中集》及《洛下遊賞宴集》與大和至會昌東都閑適詩人群
- (一)《汝洛集》《洛中集》及《洛下遊賞宴集》考述
- (二)白居易“中隱”説的提出及其與洪州禪的關係
- (三)東都閑適詩人群的生活情趣和創作傾向
- 六 《漢上題襟集》與襄陽詩人群研究
- (一)《漢上題襟集》考輯
- (二)襄陽詩人群存作評述
- 七 《松陵集》與咸通蘇州詩人群
- (一)關於皮陸交情、蘇州文會及《松陵集》之編集
- (二)從《松陵集》看皮陸的出處意識及文學觀念
- (三)《松陵集》的創作特徵及成績
- 中編 隋唐五代其他詩人群研究
- 一 河汾詩人群與隋唐之際文學
- (一)河汾詩人群之聚會
- (二)河汾詩人群的創作業績
- (三)王績的意義
- 二 高宗武后時期三大修書學士詩人群:律詩定格和類書盛行
- (一)高宗武后時期總集、類書之大量修撰與三大修書學士詩人群
- (二)修書學士詩人關於新體詩聲律、技巧、作法的討論
- (三)新體詩合律程度個案分析:《珠英學士集》殘卷
- (四)律詩定格和進士試詩的同步實現
- (五)類書盛行與詩歌發展的關係
- 三 論韓孟詩人群
- (一)汴徐初集:退之低頭拜東野
- (二)京洛重會:昌黎當仁掌帥旗
- 四 唐末五代廬山詩人群考論
- (一)唐末至五代前期廬山詩人群的聚集及創作特色
- (二)五代後期廬山詩人群的聚集及詩歌風貌
- 五 唐末五代泉州詩壇
- (一)唐末五代之際泉州詩人群
- (二)韓偓和顔仁郁
- (三)五代後期泉州詩人
- 下編 唐代集會總集七種輯校
- 一 《景龍文館記》輯校
- 輯校序例
- 二 《大曆年浙東聯唱集》輯校
- 輯校序例
- 三 《吴興集》輯校
- 輯校序例
- 四 《汝洛集》輯校
- 輯校序例
- 五 《洛中集》輯校
- 輯校序例
- 六 《洛下遊賞宴集》輯目
- 輯目序例
- 目録
- 七 《漢上題襟集》輯校
- 輯校序例
- 參考書目
- 後記
- 再版後記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