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摒弃难懂的术语,只谈建筑的本来面目,是一部让你拿得起就放不下的西方建筑史。

内容简介

读建筑,品文化,看世界。从欧美建筑思潮的演变中真实还原西方哲学和科技的发展历程,摒弃难懂的术语名词,只谈建筑的本来面目。

目录

  • 版权信息
  • 1 史前时期
  • 2 古代埃及和西亚
  • 3 古希腊-罗马时期
  • 4 早期基督教与拜占庭时期
  • 5 罗马风与哥特式
  • 6 文艺复兴时期
  • 7 巴洛克与古典主义
  • 8 现代派建筑的萌芽
  • 9 现代派建筑
  • 10 后现代建筑思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西方建筑:情绪、功能与技术

    西方建筑有两种,一种历史建筑,一种是工业建筑。历史建筑是情绪建筑。历史建筑受局限于结构形式,结构局限于材料,所以历史建筑多比拼的是柱、顶、壁、拱。但历史建筑能让我们记住的是,教堂,只有和神接近的建筑才会被投入,才会被保留,才会请得起艺术大师。而这样的历史建筑 —— 教堂,我们只要去感受建筑所创造的情绪,进深,宏大,光,声,风,仿佛与神接近,由仿佛无法触及神,神就在那里。工业建筑是技术建筑。由于以钢铁为典型代表的新材料出现,结构形式多样化带来了建筑形式的多样化。而经济的大众化,从情绪建筑,转向了从功能建筑重新出发、再到情绪、环境关系、乃至城市规划的现代、后现代的建筑。所以,以技术为基础,工业建筑表现为多样性。不可遗漏自然建筑 —— 的历史遗产。书中并没有提及自然建筑,那是因为艺术大师多在教堂这样的作品中留下身影,教堂的情绪价值往往大于功能价值,而真正有功能价值的是平民百姓的建筑,由于缺乏工业技术,这些建筑的采光、取暖、通风、取水、排水、防潮、防雷、防雨、防洪、排涝均要借助自然之力,而在不同地方就有不同的环境因子,所以,自然建筑也是一种非艺术的物质文化遗产。本书的缺陷是,在介绍现代建筑、后现代建筑时,用了大量的主义,而不是具体欣赏点的解释,实在是令人费解,看的外行人头昏脑胀。行动:学习教堂建筑,懂得建筑环境的情绪变现,应用于人文生态环境;学习自然建筑,学习不同环境下人类生存的多样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建筑科普读物

      专业中带有普及教育的特点,并且覆盖面和理论深度把握的都很好,适合建筑专业和喜爱建筑的读者朋友。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