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以1920—1930年代的为中心,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起源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内容简介

本书以1920—1930年代的中国社会史论战为中心,在现代中国思想发展的脉络下,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起源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阐明了其时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中国历史时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以及他们对其时中国的革命性大变革的专注是如何塑造了他们处理理论和历史问题的方式的。

作者认为,尽管这些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学术上存在着应受责难的瑕疵,尽管他们经常是在粗糙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但是他们对于中国史学研究的贡献却是持久的。无论如何,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兴起,是由其时中国的思想和政治背景所塑造和决定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知识分子的感召力,主要并不在于如列文森所指出的是对历史与价值的矛盾作出了回答,而在于它对中国革命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目录

  • 版权信息
  • “海外中国研究系列”总序
  • 译者的话
  • 中文版序
  • 序言
  • 第一章 问题
  • 第二章 背景
  • 五四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 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社会政治、社会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与社会史论战的起源
  • 第三章 革命和社会分析
  • 1927年以前的革命分析
  • 共产国际的领导和中国革命
  • 关于中国革命的论战
  • 论战及其意义
  • 第四章 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社会
  • 陶希圣、朱佩我和中国的封建社会
  • 封建制度、商业和社会变革
  • 第五章 郭沫若与中国历史上的奴隶社会
  • 郭沫若的中国历史分期
  • 奴隶制问题
  • 对于郭沫若的批评及郭对其早期中国历史观的修正
  • 摩尔根、恩格斯和郭沫若
  • 第六章 中国历史分期
  • 中国社会和亚细亚生产方式
  • 社会史论战
  • 论战的消退
  •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学院化
  • 第七章 革命、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历史
  • 第八章 结论:历史和社会变革
  • 参考书目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国曾经遗忘过世界,但世界却并未因此而遗忘中国。令人嗟讶的是,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就在中国越来越闭锁的同时,世界各国的中国研究却得到了越来越富于成果的发展。而到了中国门户重开的今天,这种发展就把国内学界逼到了如此的窘境:我们不仅必须放眼海外去认识世界,还必须放眼海外来重新认识中国;不仅必须向国内读者移译海外的西学,还必须向他们系统地介绍海外的中学。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月,国家一级出版社,首批“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之一,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众多图书品牌的综合性出版社。年均出版图书1000余种,承担多项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先后有400余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奖,其中17种图书21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近年来出版的《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少儿书系》(108卷)、《中国近代通史》(10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55卷)、《西方哲学史》(8卷)、《现代经济词典》、《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2卷)、《世界现代化历程》(6卷)、《资本主义理解史》(6卷)、《中国佛教通史》(15卷)、《中国古城墙》(6卷本)等一大批重点图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流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基地、大众出版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