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专注中国文明与西方大相径庭的坚实活力,探讨为何资本主义没有在中国发展。

内容简介

本书是韦伯在宗教社会学上的第二本主要著作,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同属于三大卷本的《宗教社会学论文集》首卷。

在本书中,韦伯专注于探索中国社会里那些与西欧不同的地方,以此突显西方基督教文明的特色,并且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资本主义没有在中国发展呢?韦伯所着手探讨的对象,特别是中国与印度,都是既庞大复杂又源远流长的文化体。

身为西欧近代文明之子的韦伯遂以“理性化”作为其研究世界各大文化的“利器”。他的着眼点在于:宗教与社会其他层面、理念与利益在人类文明的整体发展上究竟有着什么样的互动关系,在种种互动关系下呈现出怎样的理性内涵。

韦伯在本书中分析了中国的国家、法律、城市、行会、士人阶层、正统礼教、异端信仰等,无非是想借此构筑出:中国人想的是什么、做出来的又是什么,以及所想与所做之间的关系。而儒教官绅知识阶层,在韦伯所构筑的传统中国历史舞台上,展现出使中国整体文明与西方文明大相径庭的坚实活力。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一
  • 总序二
  • 译序
  • 导言 韦伯与《中国的宗教》
  • 第一章 社会学的基础之一
  • 一、 货币制度
  • 二、 城市与行会
  • 三、 诸侯的行政与神的观念:与中东相比较
  • 四、 中央君主的卡理斯玛祭司地位
  • 第二章 社会学的基础之二
  • 一、 采邑制的世袭性卡理斯玛性格
  • 二、 统一的官僚体制国家之复兴
  • 三、 中央政府与地方官吏
  • 四、 公共的负担:徭役国家与租税国家
  • 五、 官吏阶层与赋税征收的配额化
  • 第三章 社会学的基础之三
  • 一、 封建制度与财政制度
  • 二、 军事制度与王安石的改革尝试
  • 三、 国库对农民的保护,及其对农业制度所造成的结果
  • 第四章 社会学的基础之四
  • 一、 资本主义依存关系之阙如
  • 二、 氏族组织
  • 三、 村落的自治
  • 四、 氏族对经济的羁绊
  • 五、 家产制法律结构
  • 第五章 士人阶层
  • 一、 中国的人文主义之礼仪的、以行政技术为取向的性格;和平主义的转化
  • 二、 孔子
  • 三、 考试制度的发展
  • 四、 儒家教育在社会学教育类型里的定位
  • 五、 士人阶层的身份性格;封建荣誉与学生荣誉
  • 六、 君子理想
  • 七、 官吏的威望
  • 八、 经济政策的见解
  • 九、 士人的政敌——苏丹制与宦官
  • 第六章 儒教的生活取向
  • 一、 官僚制与教权制
  • 二、 自然法与形式的法理思想之阙如
  • 三、 自然科学思维之阙如
  • 四、 儒教的本质
  • 五、 形而上学的摆脱与儒教的入世本质
  • 六、 “礼”的中心概念
  • 七、 恭顺(孝)
  • 八、 儒教的经济心态及其对专家精神的排斥
  • 九、 君子理想
  • 十、 经典的重要性
  • 十一、 正统教义的历史发展
  • 十二、 早期儒教的“激越”
  • 十三、 儒教的和平主义性格
  • 第七章 正统与异端
  • 一、 教义与仪式在中国
  • 二、 隐逸思想与老子
  • 三、 道与神秘主义
  • 四、 神秘主义的实际结果
  • 五、 正统与异端学派的对立
  • 六、 道教的长生术
  • 七、 道教的教权制
  • 八、 佛教在中国的一般地位
  • 九、 巫术之合理的体系化
  • 十、 道教的伦理
  • 十一、 中国正统的与异端的伦理之传统主义性格
  • 十二、 中国的教派与异端迫害
  • 十三、 太平(天国)运动
  • 十四、 发展的结果
  • 第八章 结论:儒教与清教
  • 附录一 导论
  • 附录二 参考文献
  • 附录三 国库岁入资料
  • 译名对照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1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国的宗教》

    在《中国的宗教》中,韦伯长篇大论地分析了中国的国家、法律、城市、行会、士人阶层、正统礼教、异端信仰等等,无非是想借此构筑出:中国人想的是什么(例如:传统主义的价值取向、巫术性的世界图像)、做出的是什么(例如:家产制政体、家族社会、家族经济组合),以及所想与所做的之间的辩证关系。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