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国外研究中国历史的权威著作,11卷本剑桥中国史。

内容简介

“剑桥中国史”丛书共16卷,各卷皆由国外知名学者主编,卷内各章节亦由研究有素的专家撰写,并注意吸收各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国外中国史研究的水平和动向,已出版11卷。

包括:《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上下卷)》《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上卷)》《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下卷)》《剑桥中国明代史(1368-1644年)(上卷)》《剑桥中国明代史(1368-1644年)(下卷)》《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上卷)》《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年)(下卷)》《剑桥中国隋唐史(589-906年)》《剑桥中国秦汉史(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907-1368年)》。

备注:英文版不以中国朝代先后为序出版,目前中文版已出版其中11卷(13册),以下几册暂未出版:《剑桥中国先秦史》《剑桥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剑桥中国隋唐史(下卷)》《剑桥中国宋代史(下卷)》《剑桥中国清代前中期史(下卷)》。

目录

  • 剑桥中国秦汉史(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
  • 版权信息
  • 译序
  • 总编辑序
  • 本卷序言
  • 帝号
  • 官衔的译名
  • 技术名词
  • 日期
  • 度量衡
  • 地图
  • 地名
  • 史料的参考
  • 鸣谢
  • 汉代的度量衡
  • 汉代的帝系
  • 导言
  • 文字史料及它们的问题
  • 考古物证
  • 历史学研究
  • 秦汉两个早期帝国的特有的发展
  • 第一章 秦国和秦帝国
  • 政治和社会背景
  • 技术变化
  • 人口的变化
  • 军事变化
  • 政治变化
  • 行政变化
  • 农业关系的变化
  • 权力关系的变化
  • 工商业的变化
  • 思想变化
  • 秦国:最初的几个世纪,公元前897?—前361年
  • 实行变法,公元前361—前338年
  • 政治改革
  • 农业改革
  • 法律
  • 连坐
  • 奖励
  • 经济政策
  • 度量衡的标准化
  • 军事的壮大,公元前338—前250年
  • 最后的征服与胜利,公元前250—前221年
  • 胜利的原因
  • 地理
  • 农业和灌溉
  • 军事技术
  • 崇尚阳刚武德
  • 打破传统的准备
  • 任用外来人才的决心
  • 统治者的长寿
  • 行政因素
  • 秦帝国:改革,成就和暴政,公元前221—前210年
  • 从王到皇帝
  • 政治的统一
  • 文化统一
  • 法律与经济措施
  • 其他标准化措施
  • 道路、城墙和宫殿
  • 武功和移民
  • 皇帝的巡行和刻石
  • 焚书坑儒
  • 帝国时期的思想潮流
  • 秦的崩溃,公元前210—前206年
  • 崩溃的原因
  • 道德因素
  • 智能的缺陷
  • 屏弃传统
  • 社会因素
  • 资源的过分紧张
  • 附录一 史料和现代研究
  • 附录二 《史记》中的窜改增添部分
  • 秦始皇是私生子的问题
  • 前212年的坑儒
  • 前221年水德的采用
  • 前215年呈献的预言文字
  • 前211年的坠星
  • 前219年惩罚山神之事
  • 附录三 《史记》及其他史料的统计数字
  • 周末的人口数字
  • 公元前3世纪军队的规模
  • 秦军造成的伤亡
  • 前221年12万户向咸阳的迁移
  • 秦帝国驿道的宽度
  • 秦长城的长度
  • 阿房宫的规模
  • 第二章 前汉
  • 政治史的模式
  • 王朝的建立,公元前210—前195年
  • 内战和刘邦的胜利
  • 高帝最初的安排
  • 地方组织
  • 对外关系
  • 汉帝国的巩固,公元前195—前141年
  • 惠帝统治时期(公元前195—前188年)和长安的加固
  • 吕后(公元前188—前180年)
  • 文帝(公元前180—前157年在位)和景帝(公元前157—前141年在位)
  • 文、景两帝治下诸王国的减少
  • 贾谊和晁错
  • 国内政策
  • 外交关系,公元前180—前141年
  • 时新派政策的充分发挥,公元前141—前87年
  • 行政的任务
  • 地方的变化和刺史
  • 侯与爵
  • 经济
  • 外交事务和殖民扩张
  • 知识和宗教方面的支持
  • 王朝的混乱
  • 过渡时期,公元前87—前49年
  • 皇帝的作用和继位问题
  • 霍氏家族的垮台
  • 存亡攸关的问题:公元前81年
  • 宣帝和他的时代
  • 思想文化背景
  • 国内政策
  • 外交事务
  • 改造和衰落,公元前49—公元6年
  • 国内政治
  • 节约
  • 宗教问题
  • 外交事务
  • 王朝的种种问题和皇位的继承
  • 世纪之末的风气
  • 第三章 王莽,汉之中兴,后汉
  • 王莽的崛起
  • 王莽的统治,公元9—23年
  • 汉代的中兴
  • 后汉
  • 内战
  • 新皇室
  • 京都
  • 边境和邻邦
  • 政治派系
  • 光武帝死后的朋党
  • 宦官的作用
  • 第四章 政府的管理与存亡攸关的问题,公元57—167年
  • 明帝与章帝统治时期,公元57—88年
  • 和帝、殇帝与安帝统治时期,公元88—125年
  • 顺帝统治时期,公元126—144年
  • 桓帝统治时期,公元146—168年
  • 第五章 汉代的灭亡
  • 公元168年的危机
  • 灵帝的选择
  • 权力的争夺
  • 危机
  • 灵帝时代,公元168—189年
  • 公元189年5月的宫廷
  • 军事组织
  • 大放逐(党锢之祸),公元169—184年
  • 公元189年5月官僚体制的状况
  • 叛乱与战争
  • 汉灵帝时代的文化和学术
  • 王朝权力的崩溃
  • 何氏掌权
  • 向京城外面求援和屠杀宦官
  • 董卓其人
  • 东方的联盟
  • 汉朝廷的消蚀
  • 在曹操掌握之中的朝廷,公元196—200年
  • 曹操的巩固,公元200—208年
  • 曹操的晚年,公元208—220年
  • 汉献帝的被废黜,公元220年11—12月
  • 直接的后果
  • 对汉王朝灭亡的剖析
  • 王朝与形而上学
  • 关于汉王朝衰微的传统理论
  • 汉人所不断坚持的理想
  • 正统的继承
  • 第六章 汉朝的对外关系
  • 汉代中国的世界秩序:理论与实际
  • 驺衍的理论
  • 五服论
  • 贡纳制度
  • 匈奴
  • 昌顿和他的联合体
  • 婚姻协议制度
  • 和匈奴之间的战争
  • 匈奴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
  • 和汉朝的贡纳关系
  • 北匈奴与南匈奴
  • 后汉与南匈奴
  • 分而治之的政策
  • 西域
  • 进入西域:张骞的倡议
  • 军事征服
  • 行政管理的安排
  • 公元1世纪时的关系
  • 后汉的成就
  • 移民的增长
  • 边境民族:部落组织
  • 和匈奴的联盟
  • 汉朝的移民尝试
  • 汉朝管理制度
  • 收缩政策
  • 凉州叛乱,公元184—221年
  • 东胡:乌桓与鲜卑
  • 乌桓的迁居
  • 贡纳体制下的乌桓:考古的证据
  • 鲜卑与汉
  • 朝鲜半岛
  • 早期接触
  • 汉朝的扩张
  • 后汉时期的关系
  • 南方(南越)
  • 中国的扩张
  • 汉的控制:忠诚与叛乱
  • 东南(闽越)
  • 西南
  • 和东地中海世界的接触
  • 第七章 政府的机构与活动
  • 文官职务
  • 中央政府
  • 郡与地方政府
  • 郡的主要行政单位
  • 郡的下属单位
  • 地方政府
  • 专业机构
  • 武装力量
  • 行政的实践
  • 方法与程序
  • 奖惩与法律
  • 税、役与对民众的控制
  • 对经济的促进与控制
  • 第八章 后汉的制度
  • 中央政府
  • 太傅
  • 三公
  • 九卿
  • 皇宫里的其他官职
  • 其他京官
  • 地方行政管理
  • 郡级官员
  • 郡治
  • 县级官员
  • 侯爵的官员
  • 边境外的行政管理
  • 军队
  • 文职官员的吸收
  • 政府的权力
  • 结束语
  • 第九章 秦汉法律
  • 史料
  • 总的原则
  • 法典
  • 司法当局
  • 司法程序
  • 刑罚的种类
  • 行政法规
  • 私法
  • 第十章 前汉的社会经济史
  • 农村社会和农业技术的发展
  • 农村社会结构
  • 华北旱田农业的发展
  • 华中华南稻田农业的发展
  • 城市、商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 城市和商人
  • 制造业
  • 币制的变革
  • 财政管理
  • 政府和皇室的财政
  • 税制
  • 国家专营和商业控制
  • 第十一章 后汉的经济和社会史
  • 经济史
  • 商业和工业
  • 农业的技术进步
  • 小农的贫困化
  • 大地主的兴旺
  • 社会史
  • 地方上的社会组织
  • 社会层次
  • 对于社会结构的批判
  • 社会变动性
  • 地方精英
  • 上层阶级中庇护人—被保护人的关系
  • 上层阶级增强的凝聚力和自觉性
  • 第十二章 宗教和知识文化的背景
  • 文献史料和分类体系
  • 四个世纪的发展
  • 四种心态
  • 标准化的倾向
  • 神话学
  • 宇宙及宇宙之神
  • 文化的主人公:配偶的相会和造物
  • 史前的君主
  • 宗教信仰和仪式
  • 帝国的崇拜
  • 民间崇拜
  • 佛教
  • 巫术
  • 占卜的信仰和实践
  • 特点
  • 方法
  • 求神的问题和题目
  • 预兆
  • 当时对占卜活动的看法
  • 宇宙及其秩序
  • 空间、时间和诸天
  • 生命的循环:六十四种变化和五行
  • “道”及其衍生的思想
  • 理性主义的态度
  • 伦理原则和人的组织
  • 儒家关于人的观点
  • 礼的重要性
  • 董仲舒和天的警告
  • 整饬风纪的号召
  • 长生和对死者的仪式
  • 鬼、魄和魂
  • 丧葬习俗的动机和死者的归宿
  • 对死者的照管
  • 第十三章 主权的概念
  • 态度的改变,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 君权的确立
  • 道德的价值和秦朝的失败
  • 董仲舒
  • 班彪关于天命的论文
  • 当运之德的选择
  • 王充与王符的观点
  • 秦王朝和王莽对后世的影响
  • 帝王宝座的尊崇
  • 皇帝的作用与职能
  • 第十四章 儒家各派的发展
  • 古代传统:倡导者和文献
  • 理想主义的和理性主义的态度
  • 驺衍
  • 秦帝国的知识分子政策
  • 对儒家准则的注意
  • 董仲舒的杂糅诸说
  • 五经
  • 学派的发展和官学
  • 注解
  • 谶纬之学
  • 真伪问题和经文的传授
  • 王莽和刘歆
  • 后汉时期的官学
  • 私学
  • 第十五章 后汉的儒家、法家和道家思想
  • 前汉和王莽:传统
  • 儒家理想的衰退
  • 扬雄:玄、精神和人性
  • 桓谭:务实的呼声
  • 后汉
  • 苏竟、班彪和班固论统治的权利
  • 王充:命运和人的道德
  • 推行法令的呼声
  • 温和的改革办法和个人的道德修养
  • 崔寔的激烈建议
  • 王符:道德价值、社会正义和领导
  • 中央权威的崩溃
  • 个人与国家:对社会生活的失望
  • 抗议和排斥
  • 荀爽:《易经》作为抗议的手段
  • 太平道与黄巾
  • 亲属关系及其义务的重要性
  • 荀悦:人的局限性和向真理接近
  • 后汉思想的价值
  • 第十六章 汉代至隋代之间的哲学与宗教
  • 后汉时期哲学的衰颓
  • 汉代末年民间的道教
  • 佛教的传入
  • 第一次渗入
  • 汉王朝楚国内的佛教
  • 洛阳佛教的开始
  • 公元3世纪的哲学复兴
  • 正始年间(公元240—249年)哲学中的儒家和道家
  • 庄子思想的复活
  • 佛教和道教的诺斯(GNŌSIS)
  •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
  • 南北朝时期的道教
  • 隋代的佛教和道教
  • 参考书目
  • 参考书目中著作及刊物简写表
  • 后记
  • 剑桥中国隋唐史(589-906年)
  • 版权信息
  • 中译本前言
  • 一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 二 历史事件
  • 总编辑序
  • 图表
  • 第一章 导言
  • 全国统一的形成
  • 制度变化
  • 经济和社会变化
  • 隋唐和外部世界
  • 史料的问题
  • 第二章 隋朝,581—617年
  • 6世纪的中国
  • 开国者隋文帝(581—604年在位)及其辅弼大臣
  • 隋代面临的大问题
  • 混合的意识形态的形成
  • 建设新都
  • 中央政府的改革和人才的任用
  • 地方政府的改革
  • 土地分配和田赋
  • 继承的兵制及其改革
  • 隋朝的律令
  • 边防和领土扩张
  • 陈的灭亡和隋在南方权力的巩固
  • 全帝国交通体系的创建
  • 炀帝(604—617年在位)的个性和生活作风
  • 炀帝在位时的问题
  • 儒学和学校的恢复
  • 建立洛阳新都
  • 全帝国交通体系的完成
  • 中国势力的继续扩张
  • 第三章 唐王朝的建立:唐高祖(618—626年在位)
  • 夺取政权的经过
  • 唐王朝对全国控制的扩展
  • 对内政策
  • 中央政府和官僚体制的形成
  • 中央政府对乡村控制的扩展
  • 树立财政权威和形成偿付能力的努力
  • 法典的编定
  • 考试制度和学科制度的建立
  • 管理宗教集团的有力措施
  • 唐王朝与东突厥的关系
  • 玄武门之变和内禅
  • 第四章 唐政权的巩固者唐太宗(626—649年在位)
  • 太宗朝的群臣
  • 朝廷的“地区性政治”
  • 国内政策和改革
  • 行政的改革
  • 地方官僚机构的改革
  • 修订法典
  • 兵制的改革
  • 经济政策
  • 旨在加强中央权力的政策
  • 关于建立“封建制”之争
  • 大姓
  • 考试制度
  • 史学
  • 图书的搜集和图书馆
  • 和佛教僧徒的关系
  • 对外关系
  • 东西突厥
  • 中亚绿洲
  • 吐谷浑和吐蕃
  • 薛延陀
  • 高丽
  • 继承问题的斗争
  • 第五章 高宗(649—683年在位)与武后:继承人与篡位者
  • 武后的兴起
  • 武后的当权
  • 高宗的对内政策
  • 对外关系
  • 西突厥
  • 朝鲜半岛
  • 吐蕃
  • 东突厥人的复振
  • 第六章 武后、中宗和睿宗的统治,684—712年
  • 准备时期,684—690年
  • 684年的大赦令
  • 恐怖统治
  • 行政改革
  • 周朝,690—705年
  • 中宗和睿宗,705—712年
  • 这一时期的回顾
  • 第七章 玄宗(712—756年在位)
  • 玄宗在位初期(713—720年):姚崇和宋璟
  • 政府的政策(714—720年)
  • 中央政府的改革
  • 官员的选拔
  • 重订法律
  • 财政问题
  • 反佛教措施
  • 710—720年的军事改组
  • 玄宗及唐宗室
  • 玄宗朝中期,720—736年
  • 皇室的问题
  • 关于贵族的复起
  • 宇文融的崛起
  • 封禅与张说的垮台
  • 萧嵩和裴光庭的内阁(729—733年)
  • 裴耀卿:运输改革和营田
  • “调和班子”:裴耀卿、张九龄和李林甫
  • 裴耀卿和粮运改革
  • 国家“营田”和土地开垦
  • 张九龄和通货问题
  • 财政制度的合理化
  • 各道按察使的设置
  • 对科举考试的控制
  • 张九龄的下台
  • 李林甫的掌权,736—752年
  • 玄宗与道教和密宗
  • 皇位继承问题
  • 编订法律
  • 兵制改革
  • 财政的发展
  • 李林甫的晚期:贵族结党
  • 对边镇的控制
  • 杨氏家族和杨贵妃的崛起
  • 对外关系,720—755年
  • 吐蕃
  • 中亚,突骑施族和阿拉伯人
  • 东突厥的衰落和回纥的崛起
  • 契丹和奚
  • 渤海
  • 750—755年的对外发展
  • 杨国忠的掌权,752—756年
  • 玄宗朝的终结
  • 第八章 中唐、晚唐的宫廷和地方
  • 东北边境
  • 安禄山之乱的经过
  • 叛乱后的权力结构
  • 德宗(779—805年在位)
  • 叛乱的后果
  • 德宗之治的晚年
  • 9世纪之初的藩镇
  • 宪宗(805—820年在位)与藩镇问题
  • 宪宗继承者治下的藩镇
  • 822年后的河北
  • 藩镇制的衰落
  • 第九章 晚唐的宫廷政治
  • 安禄山之乱及其后果,755—786年
  • 唐代宗时代(762—779年)长安的政治现象
  • 唐德宗的改革企图(779—781年)
  • 与河北诸镇的战争(781—786年)
  • 内廷的发展,786—805年
  • 官僚集团的失势(786—794年)
  • 德宗最后十年的统治(795—805年)
  • 顺宗时代一次未遂的政变(805年)
  • 8世纪下半叶的对外关系
  • 宪宗时代的中央集权进程,805—820年
  • 中央集权化的制度保证
  • 宪宗初年的政治转变
  • 宪宗朝廷的极盛时期
  • 宪宗末年的不和谐状态
  • 9世纪中叶的朝廷,820—859年
  • 朋党问题
  • 835年的甘露之变
  • 武宗朝(840—846年的李德裕)
  • 唐宣宗之治(846—859年)
  • 9世纪初期和中叶的对外关系
  • 第十章 唐朝之灭亡
  • 财政问题、乡村的动荡和民众叛乱
  • 唐朝后期财政政策的背景
  • 社会不安和反抗的增长
  • 南方戍军起义的爆发
  • 懿宗(859—873年在位)统治时期的朝政
  • 懿宗对佛教的支持
  • 僖宗(873—888年在位)
  • 皇帝和宦官
  • 僖宗时期的外廷:贵族统治的复辟
  • 社会问题与盗匪活动的增加
  • 盗匪团伙的社会构成和组织
  • 冲突的早期阶段:王仙芝和黄巢
  • 僖宗在四川的流亡生活;阡能之乱
  • 晚唐时期中国权力的新结构
  • 帝国的联合及其破裂
  • 昭宗(888—904年在位)和昭宣帝(904—907年在位)
  • 朱温和五代的开始
  • 李克用和中国北部的外来占领
  • 10世纪的诸独立国:十国
  • 后记
  •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907-1368年)
  • 版权信息
  • 中译本前言
  • 总编辑序
  • 第六卷序
  • 鸣谢
  • 图表
  • 导言
  • 晚唐的力量平衡
  • 边界
  • 外族人
  • 外臣与太上皇
  • 多国制
  • 盟约关系
  • 政府的模式
  • 人格化的权力
  • 独裁者与共议
  • 中央权能
  • 破碎的法律体系
  • 官员的地位
  • 多语状态
  • 翻译
  • 外族统治下的汉族中国人
  • 第一章 辽
  • 概述
  • 建立王朝前的契丹
  • 阿保机起而争权的背景
  • 阿保机的兴起
  • 阿保机称汗与登基
  • 继承危机与太宗朝
  • 世宗继位
  • 统治制度的发展
  • 与中国境内诸国的关系
  • 穆宗朝,951—969年
  • 景宗朝,969—982年:与宋朝对抗
  • 承天皇太后摄政
  • 朝政的变化
  • 考试制度
  • 历史记录的系统保存
  • 法律编纂
  • 国家与农业
  • 道路
  • 赋税
  • 货币
  • 中京的建立与奚的最后归并
  • 对外关系
  • 与宋的重新敌对,986年
  • 辽与高丽的关系
  • 对宋战争
  • 澶渊之盟,1004年
  • 与高丽重新开战,1011—1019年
  • 渤海叛乱,1029年
  • 兴宗朝
  • 兴宗时的对外关系
  • 道宗朝
  • 1063年重元的叛乱
  • 耶律乙辛及其集团的统治
  • 自然灾害
  • 处死皇后和谋害皇太子
  • 乙辛的覆灭
  • 阻卜战争,1092—1102年
  • 天祚帝朝与辽的衰落
  • 与女真的战争
  • 耶律章奴叛乱与渤海人起义
  • 流产的和平谈判,1118—1120年
  • 重新开战,1120年
  • 宋朝的卷入
  • 最后的灾难
  • 第二章 西夏
  • 概述
  • 党项族的起源
  • 归附唐朝和定居鄂尔多斯
  • 唐朝的灭亡
  • 五代时期的党项
  • 党项人谋求立国,982—1002年
  • 凉州和党项人入占河西
  • 吐蕃宗哥朝的兴起
  • 李德明,1004—1032年
  • 党项征服后的河西
  • 李元昊(嵬名曩霄,景宗),1032—1048年
  • 嵬名元昊帝位的继承
  • 国政危机:毅宗朝(1048—1068年)、惠宗朝(1068—1086年)和1100年前的崇宗朝
  • 惠宗朝(1068—1086年)
  • 西夏的成年:崇宗(1086—1139年)与仁宗(1140—1193年)
  • 西夏末世与蒙古的征服
  • 第三章 金朝
  • 概述
  • 女真人及其开国前的历史
  • 阿骨打的统治和金朝的建立
  • 从战争到并存:1142年和议以前的金宋关系
  • 1142年后的金朝政治史
  • 海陵王的插曲
  • 世宗朝的鼎盛(1161—1189年)
  • 宋朝的北伐:1206—1208年的战争
  • 金朝不被承认的皇帝
  • 蒙古的入侵和内部的纷争(1208—1215年)
  • 山东的造反
  • 东北地区的失陷:耶律留哥与蒲鲜万奴
  • 金朝的覆亡,1215—1234年
  • 行政体制
  • 从部落会议到汉制的政府
  • 人才的选拔
  • 军事组织:猛安谋克和对边境的管辖
  • 社会结构
  • 种族
  • 社会阶层
  • 经济状况
  • 农业和畜牧业
  • 制造业与手工业
  • 交通与对外贸易
  • 货币
  • 税课和国家预算
  • 学术、文学和艺术
  • 宗教生活
  • 结论
  • 第四章 蒙古帝国的兴起及其在中国北部的统治
  • 蒙古与铁木真,1150—1206年
  • 种族分布
  • 社会等级
  • 经济状况
  • 蒙古人的早期历史
  • 铁木真的家庭和青年时代
  • 作为盟友的王汗
  • 草原诸部的统一
  • 成吉思汗与早期蒙古国家,1206—1227年
  • 1206年的忽邻勒台
  • 行政
  • 蒙古人的思想体系
  • 早期的征服
  • 对金朝的最初进攻
  • 西征
  • 木华黎的对金战争
  • 对中国北部的管理
  • 蒙古在中国北部的政策
  • 征西夏与成吉思汗之死
  • 帝国的组织:窝阔台和贵由汗时期
  • 成吉思汗遗产的分配和1229年的忽邻勒台
  • 重新扩张与金的灭亡
  • 行政管理的重新调整
  • 耶律楚材和他的改革
  • 耶律楚材的失势
  • 窝阔台之死与乃马真摄政
  • 贵由的即位与宗王之间的争端
  • 贵由管理下的王国
  • 贵由之死和斡兀立海迷失摄政
  • 帝国的极盛:蒙哥汗时期,1251—1259年
  • 蒙哥和他的对手
  • 清洗、统一和正统
  • 政府机构
  • 皇帝的计划
  • 动员
  • 新的征服
  • 忽必烈与中国北部
  • 攻宋与蒙哥之死
  • 结语:处在内战前夜的帝国
  • 第五章 忽必烈汗的统治
  • 最初岁月
  • 忽必烈和中国,1253—1259年
  •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汗位争夺
  • 向外扩张
  • 对宋朝的征服
  • 征服高丽
  • 入侵日本
  • 忽必烈与中亚
  • 社会和经济政策
  • 作为中国皇帝的忽必烈
  • 忽必烈与宗教
  • 忽必烈与西方基督教徒
  • 忽必烈与中国文化
  • 保存蒙古旧俗
  • 在位后期的经济问题
  • 桑哥理财和佞教
  • 灾难性的对外战争
  • 对日本的第二次入侵
  • 在南亚的战争
  • 吐蕃和东北的叛乱
  • 忽必烈的晚年
  • 第六章 元中期政治
  • 概述
  • 铁穆耳汗朝(成宗),1294—1307年
  • 铁穆耳的即位
  • 忽必烈成就的守护者
  • 衰落的迹象
  • 向和平过渡
  • 卜鲁罕皇后干政
  • 海山汗朝(武宗),1307—1311年
  • 行政机制的变异
  • “新政”
  • 爱育黎拔力八达汗朝(仁宗),1311—1320年
  • 早年的倾向
  • 清洗
  • 恢复科举考试
  • 编撰法典
  • 书籍翻译和出版
  • 限制贵族特权的失败
  • 经济和财政政策
  • 派别之争
  • 硕德八剌汗朝(英宗),1320—1323年
  • 和平即位
  • 铁木迭儿的恐怖统治
  • 硕德八剌亲政
  • 至治改革
  • 南坡之变
  • 也孙铁木儿汗朝(泰定帝),1323—1328年
  • 清洗
  • 宫廷主要官员
  • 调和政策
  • 图帖睦尔朝(文宗),1328—1332年
  • 帝位争夺战
  • 王忽察都弑君
  • 燕铁木儿与伯颜的专权
  • 政治发展和财政政策
  • 赞助中国艺文
  • 调解继承关系的失败
  • 时代的回顾
  • 第七章 顺帝与元朝统治在中国的结束
  • 妥欢贴睦尔(顺帝)在位时期的元代中国
  • 妥欢贴睦尔即位与伯颜专权,1333—1340年
  • 脱脱及其对抗势力,1340—1355年
  • 元朝的瓦解
  • 结论:元朝为什么灭亡?
  • 第八章 元代政府与社会
  • 政府
  • 政府专门机构
  • 军事
  • 御史台
  • 皇家机构
  • 社会
  • 第九章 蒙古统治下的中国社会,1215—1368年
  • 中国历史中的蒙古时期
  • 元代中国的人口
  • 社会—心理因素
  • 社会阶层:传统精英与新兴精英
  • 儒户
  • 精英作用的扩散
  • 元杂剧在元代社会史中的意义
  • 多元文化
  • 色目人与汉人精英关系的改变
  • 社会阶层:中等阶层与平民
  • 军户
  • 匠户
  • 元代社会史的其他方面
  • 城市
  • 乡村生活
  • 驱口
  • 参考文献介绍
  • 1.辽
  • 传统史料
  • 清代考据学成果
  • 当代研究成果
  • 2.西夏
  • 党项资料的发现和语言翻译
  • 近年来中国的研究
  • 3.金朝
  • 有关金的研究成果
  • 元史的传统史料
  • 《元史》
  • 《秘史》
  • 中国对域外蒙古史的了解
  • 明、清对《元史》的研究
  • 《元典章》和其他元史资料
  • 4.蒙古帝国的兴起及其在中国北部的统治
  • 5.忽必烈汗的统治
  • 当代研究成果
  • 6.元中期政治
  • 7.顺帝与元朝统治在中国的结束
  • 8.元代政府与社会
  • 9.蒙古统治下的中国社会
  • 参考书目
  • 英日文等书目
  • 中文书目
  • 一 古籍与史料(按时间先后排列)
  • 二 近人研究论著(按著者姓氏笔画排列)
  • 剑桥中国明代史(1368-1644年)(上卷)
  • 版权信息
  • 译者的话
  • 总编辑序
  • 明代度量衡制
  • 明王朝诸帝
  • 明皇室世系
  • 导言
  • 第一章 明王朝的兴起,1330—1367年
  • 引言
  • 日益恶化的中国情况,1330—1350年
  • 中央权力的瓦解
  • 朱元璋的生平,1328—1367年
  • 第二章 明代的军事起源
  • 引言
  • 妥懽贴睦尔时代的叛乱
  • 明—汉之战,1360—1363年
  • 明军在全中国的胜利,1364—1368年
  • 军队与边疆,1368—1372年
  • 第三章 洪武之治,1368—1398年
  • 引言
  • 1371—1380年:帝国的巩固和稳定
  • 1380年:过渡和改组之年
  • 1383—1392年:监视和恐怖加剧的年代
  • 第四章 建文、永乐、洪熙和宣德之治,1399—1435年
  • 引言
  • 建文统治时期
  • 永乐统治时期
  • 洪熙统治时期
  • 宣德统治时期
  • 第五章 正统、景泰和天顺统治时期,1436—1464年
  • 英宗第一次统治期,1435—1449年
  • 北京的防御和新帝的即位
  • 英宗的第二次统治:天顺时期,1457—1464年
  • 第六章 成化和弘治统治时期,1465—1505年
  • 两位皇帝
  • 成化和弘治时期文官政府中的问题
  • 军事问题
  • 第七章 正德时期,1506—1521年
  • 正德初叶
  • 刘瑾控制下的朝廷
  • 安化王的叛乱
  • 1510年后的帝国行政
  • 皇帝的巡幸
  • 宁王的叛乱
  • 南巡
  • 空位期
  • 对本朝的评价
  • 第八章 嘉靖时期,1522—1566年
  • 皇帝的选择和继位
  • 权力斗争
  • 对外政策和防御
  • 道教和朝廷政治
  • 严嵩掌权
  • 财政危机
  • 贸易和海上抢劫
  • 严嵩之死
  • 皇帝的晚年
  • 16世纪早期的明帝国
  • 第九章 隆庆和万历时期,1567—1620年
  • 二帝及其前辈
  • 万历时期
  • 张居正的10年:耀眼的暮光
  • 东林书院和朋党之争
  • 次要争端和根本原因
  • 衰落期中的思想状况
  • 万历朝晚期的三大征
  • 满族的挑战
  • 第十章 泰昌、天启、崇祯三朝,1620—1644年
  • 泰昌朝,1620年8—9月
  • 天启朝,1621—1627年
  • 崇祯朝,1628—1644年
  • 顺朝过渡时期
  • 第十一章 南明,1644—1662年
  • 弘光政权
  • 长江下游地区的抗清活动
  • 鲁王政权和隆武政权
  • 两广和湖广南部的永历政权,1646—1652年
  • 监国鲁王的海上政权,1646—1652年
  • 西南和东南,1652-1662年
  • 第十二章 明代的历史著述
  • 引言 若干普遍趋势
  • 国史馆
  • 有关历史或作为历史资料的明代政府出版物
  • 关于个别政府机构的半官方著作
  • 半私的和私人的综合体和编年体编史工作
  • 传记著述
  • 各种历史评论
  • 经世文
  • 关于外事和军事组织的著作
  • 类书和地理、经济、科技著作
  • 方志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介绍
  • 参考书目
  • 剑桥中国明代史(1368-1644年)(下卷)
  • 版权信息
  • 总编辑第8卷序言
  • 明代度量衡制
  • 明王朝诸帝
  • 明皇室世系
  • 导论
  • 地区的差异
  • 科学思想
  • 农业技术
  • 手工业生产
  • 城市和城市化
  • 第一章 明代政府
  • 行政地理
  • 政府人员
  • 政府结构
  • 明代施政的质量
  • 第二章 明代的财政管理
  • 导言
  • 明代财政制度的形成
  • 财政组织和总的实践原则
  • 国家的收入及支出
  • 16世纪的再调整及最后的崩溃
  • 结论
  • 第三章 明代的法律
  • 明代法律的特点
  • 明代的惩处制度
  • 明代的法律程序
  • 法制教育和法律专业
  • 结论
  • 附录甲 明律的注疏和法学手册
  • 附录乙 为知县准备的明法律手册
  • 其他引用的书目
  • 第四章 明朝与亚洲腹地
  • 史料
  • 蒙古的威胁
  • 明王朝与分裂的喇嘛教地区
  • 中亚:与中国削弱的关系
  • 从女真到满族
  • 第五章 明代中国与朝鲜的朝贡关系
  • 中国与朝鲜朝贡关系模式
  • 明朝与朝鲜关系:第一阶段
  • 朝贡使团
  • 明朝—朝鲜—女真的三角关系
  • 明朝与朝鲜关系的其他问题
  • 丰臣秀吉入侵时期的明朝与朝鲜关系
  • 朝鲜与明王朝的覆灭
  • 第六章 明朝对外关系:东南亚
  • 第七章 与欧洲沿海国家的关系,1514—1662年
  • 朝贡国家的范式
  • 葡萄牙人的进入,1514—1524年
  • 从宁波到澳门,1530—1572年
  • 澳门与长崎,1572—1640年
  • 马尼拉
  • 传教士与明王朝
  • 横冲直撞的荷兰人
  • 在台湾的荷兰人和西班牙人
  • 沿海中国人的世界
  • 第八章 明代中国与新兴的世界经济,约1470—1650年
  • 导言
  • 白银与明朝的货币制度
  • 中欧和新大陆白银的采矿及其对中西方贸易的影响
  • 明朝后期的日本白银与中日贸易的扩大
  • 明朝后期影响中国外贸的货币因素
  • 国外白银与晚明经济
  • 第九章 明代中国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
  • 导言
  • 宏观经济环境
  • 农村行政:征税和农村社会秩序
  • 农村行政:15、16世纪的变化
  • 乡村的商业化
  • 农业的反应
  • 晚明的社会经济发展
  • 结论
  • 第十章 交通通信和商业
  • 国家的交通通信和运输体系
  • 运输
  • 旅行
  • 知识的传布
  • 商业
  • 第十一章 晚明思想中的儒学
  • 导言
  • 晚明的道学
  • 儒士之学的其他追求
  • 第十二章 天学:基督教及其他西方思想引入晚明中国
  • 穿上新衣
  • 与天学相关的文士:三柱石
  • 第十三章 明代的官方宗教
  • 导言
  • 官方宗教
  • 帝国专制与士子精英:大祀
  • 道教与大祀
  • 官方宗教与帝国
  • 结论
  • 第十四章 明代佛教
  • 导言
  • 明代初期的佛教
  • 明代中期的佛教
  • 晚明时期的佛教
  • 晚明时期的四位佛教大师
  • 晚明社会中的佛教
  • 第十五章 明代文化中的道教
  • 参考文献介绍
  • 4. 明朝与亚洲腹地
  • 5. 明代中国与朝鲜的朝贡关系
  • 6. 明朝对外关系:东南亚
  • 7. 与欧洲沿海国家的关系,1514—1662年
  • 11. 晚明思想中的儒学
  • 12. 天学:基督教及其他西方思想引入晚明中国
  • 13. 明代的官方宗教
  • 15. 明代文化中的道教
  • 参考书目
  • 译后记
  • 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上卷)
  • 版权信息
  • 重版说明
  • 出版说明
  • 总编辑序
  • 第一章 导言:旧秩序
  • 历史和中国的革命
  • 旧社会
  • 行政
  • 对外关系
  • 第二章 1800年前后清代的亚洲腹地
  • 清帝国在亚洲腹地
  • 满洲
  • 蒙古
  • 新疆
  • 西藏
  • 第三章 清王朝的衰落与叛乱的根源
  • 人口的压力及其后果
  • 教育、庇护制与社会晋升之路
  • 嘉庆的改革
  • 危机的征兆:漕运
  • 货币制度与税收制度的混乱
  • 叛乱的根源
  • 中央的软弱与学术界的新趋势
  • 魏源——经世致用论与今文经学研究的范例
  • 保卫边疆是关心的新焦点
  • 第四章 广州贸易和鸦片战争
  • 广州贸易的特点
  • 贪污腐化和公所基金
  • 英—中垄断商人
  • 垄断制的告终
  • 鸦片贸易
  • 律劳卑事件
  • 关于鸦片问题的争论
  • 广州查封鸦片
  • 走向战争
  • 战争的第一阶段
  • 赎回广州
  • 战争的最后阶段
  • 中国战败:南京条约
  • 第五章 条约制度的形成
  • 条约制度的透视
  • 1842—1844年条约的缔结
  • 条约口岸的开放
  • 通商口岸的外侨团体
  • 英国与广州的对峙
  • 中国沿海的骚乱
  • 上海的兴起
  • 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 1858年的和解
  • 清帝国政体和贸易扩张的对峙
  • 1860年的和解
  • 条约制度的实施
  • 第六章 太平军叛乱
  • 起因和发展
  • 旧制度的保护者
  • 内讧与衰落
  • 捻军的组织特点:一个比较
  • 太平军叛乱的透视
  • 第七章 中俄关系,1800—1862年
  • 扩大商业的努力归于失败
  • 中亚贸易和固勒扎条约,1851年
  • 东北满洲的丧失
  • 第八章 清朝统治在蒙古、新疆和西藏的全盛时期
  • 衰落中的蒙古游牧社会
  • 新疆:玛赫杜姆家族和浩罕
  • 西藏的隔绝和印度的压力
  • 第九章 清代的中兴
  • 清朝获胜的原因
  • 长江下游的战后问题
  • 捻军战争及其影响
  • 对中兴的透视
  • 第十章 自强运动:寻求西方的技术
  • 理论:对自强运动的早期倡导
  • 政治和财政结构
  • 早期阶段:长远的规划
  • 第十一章 1900年以前的基督教传教活动及其影响
  • 传教事业
  • 传教事业和旧制度
  • 传教事业和新制度
  • 参考文献介绍
  • 参考书目
  • (甲)书刊名称缩写法
  • (乙)西文书目
  • (丙)中文和日文书目
  • 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下卷)
  • 版权信息
  • 下卷前言
  • 第一章 1870—1911年晚清帝国的经济趋向
  • 农业
  • 手工业
  • 近代工业
  • 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
  • 行政和经济
  • 第二章 晚清的对外关系,1866—1905年
  • 对外关系发生变化的背景
  • 1866—1875年的对外关系
  • 1866年的斌椿外交使团
  • 蒲安臣使团和阿礼国协定
  • 1870年的天津教案
  • 觐见问题,1873年
  • 马嘉理事件,1875年
  • 帝国主义在边疆地区和朝贡国扩张的加速
  • 台湾和琉球
  • 伊犁危机,1871—1881年
  • 争夺安南(越南)的中法战争,1883—1885年
  • 日本对朝鲜的侵略
  • 朝鲜的开放
  • 国内暴乱和国际政治
  • 战争爆发
  • 和平谈判
  • “瓜分中国”的危险
  • 三国干涉
  • 中俄秘密结盟
  • 割地狂潮
  • 门户开放政策
  • 义和团起义
  • 义和团运动的背景
  • 义和拳的起源
  • 宫廷对义和拳的庇护
  • 华南和华东的独立行动
  • 和平解决
  • 俄国在满洲
  • 义和团暴乱的影响
  • 英日联盟的影响与俄日战争
  • 联盟的起源
  • 英日联盟的影响
  • 俄日战争
  • 第三章 中国人对西方关系看法的变化,1840—1895年
  • 引言 对外关系的传统观点
  • 最初的反应和惰性,1840—1860年
  • 传统的经世之学和新的战略性建议
  • 误会和惰性
  • 西方力量和财富的冲击,1860—1895年
  • 中国人承认“变局”
  • 寻求和平的外交关系
  • “把握时机”
  • 对外政策观点的矛盾,1860—1895年
  • 排外主义的兴起
  • 坚持文化主义
  • 民族意识的出现
  • 中国对西方关系看法的延续和变化
  • 第四章 西北与沿海的军事挑战
  • 太平军战争以后时期的清朝军队
  • 回民叛乱及其国际意义
  • 云南
  • 陕西和甘肃
  • 新疆
  • 清朝在陕西和甘肃的胜利
  • 收复新疆
  • 李鸿章与海防
  • 淮军和它的问题
  • 建设一支海军
  • 中法战争及其后果
  • 海军衙门和北洋海军
  • 刘铭传在台湾
  • 武备学堂和它们的问题
  • 中日战争的灾难
  • 第五章 思想的变化和维新运动,1890—1898年
  • 背景——西方冲击的形势
  • 康有为和新思想的风云激荡
  • 维新运动
  • 湖南的维新运动
  • 1898年的灾难
  • 维新时代的遗产
  • 第六章 日本与中国的辛亥革命
  • 中国的开放对日本的警告
  • 中国人心目中的明治时期的日本
  • 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
  • 民族主义及其反应
  • 翻译的影响
  • 日本和中国的革命派
  • 第七章 1901—1911年政治和制度的改革
  • 光绪皇帝的改革诏书
  • 教育改革
  • 军事制度的改革
  • 立宪政体的准备工作
  • 行政制度的改革
  • 准备立宪的日程与“宪法大纲”
  • 咨议局、资政院和自治会
  • 财政的清理与集中
  • 其他改革方案
  • 编纂新法典
  • 革除陋习
  • 消除满汉畛域
  • 清末改革的特点
  • 第八章 辛亥革命前的政府、商人和工业
  • 关于商人和现代企业的再评价
  • 工业化的政治理论基础
  • 商人的作用和地位的变化
  • 官方对现代工业的赞助
  • 李鸿章的领导作风
  • 官督与商办之争
  • 张之洞对商人合伙的许诺
  • 幻想逐渐消失
  • 创办私人企业的运动
  • 私营铁路和经济民族主义
  • 私营企业茂新面粉厂
  • 新的行政章程和法规
  • 北京和各省官署:在领导方面的矛盾
  • 京师新设的各部
  • 各省的反应
  • 办企业官员的出现
  • 作为官僚企业家的周学熙和张謇
  • 一点浅见
  • 第九章 共和革命运动
  • 早期的联盟:1905年以前的革命运动
  • 孙中山与兴中会,1894—1903年
  • 孙、康、梁之间合作的企图
  • 1901—1905年的学生运动
  • 分裂的运动与排满主义的增长
  • 革命的联盟,1905—1908年
  • 一个新的革命战线的形成
  • 意识形态与“革命一改良的辩论”
  • 革命策略和秘密会社
  • 清王朝的灭亡,1908—1912年
  • 大联合的出现
  • 新军
  • 新绅士和省咨议局
  • 革命组织
  • 民国的诞生
  • 宪友会
  • 同盟会中部总会
  • 四川危机
  • 湖北的危机:对革命或温和的抉择
  • 革命之谜
  • 革命派锋芒的消失
  • 第十章 社会变化的潮流
  • 特权阶级种种
  • 巨绅:太平天国以后的官吏和科第之士
  • 新军势力
  • 接触西方后的结果
  • 新的知识界和实业界
  • 新的社会制度
  • 分裂的开始
  • 平民百姓纵观
  • 一个新的集团:产业工人
  • 农村暴发户和贫苦农民
  • 手工业的变化
  • 移民
  • 半无产阶级的产生
  • 社会变化的动力
  • 外因和内因
  • 土地关系的恶化
  • 民众运动及其社会影响
  • 参考文献介绍
  • 参考书目
  • 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上卷)
  • 版权信息
  • 总编辑序
  • 第一章 导言:中国历史上的沿海与内陆
  • 外国势力的影响问题
  • 次要传统的中国沿海
  • 条约口岸的混杂社会
  • 第二章 经济趋势,1912—1949年
  • 导言:概述
  • 人口
  • 国民收入
  • 工业
  • 农业
  • 运输
  • 政府与经济
  • 对外贸易与外国投资
  • 第三章 外国在华势力
  • 外国在华势力范围
  • 条约港口
  • 上海的外国人生活
  • 租借地
  • 外国居民
  • 治外法权
  • 军事力量
  • 外交官
  • 外交使团
  • 使馆界(东交民巷)
  • 外交压力
  • 传教士
  • 传教事业的建立
  • 布道会与中国社会
  • 中国的政府机构
  • 海关
  • 邮局
  • 盐务
  • 经济利益
  • 贸易
  • 银行业
  • 制造业与采矿业
  • 运输业
  • 财政
  • 第四章 辛亥革命后的政治风云:袁世凯时期,1912—1916年
  • 含混意义的传统革命
  • 新秩序的结构
  • 政党和立宪政府
  • 袁世凯面临的问题
  • 二次革命
  • 独裁政体
  • 袁世凯的帝制运动
  • 第五章 立宪共和国:北京政府,1916—1928年
  • 宪政社会与思想根源
  • 北京政府
  • 现代银行的政治作用
  • 派系与私人关系
  • 1918年的安福国会选举
  • 宪政理想的衰落,1922—1928年
  • 第六章 军阀时代:北京政府时期的政治斗争与军阀的穷兵黩武
  • 各省的军阀及其统治
  • 军阀部队
  • 控制地盘
  • 税收
  • 军阀派系
  • 军阀混战
  • 军阀与列强
  • 武人的专横与政局的动荡
  • 军事—政治派系的出现,1917—1920年
  • 直系政权的兴衰,1920—1924年
  • 张作霖的权势,1925—1928年
  • 军阀统治与中国社会
  • 第七章 思想的转变:从改良运动到五四运动,1895—1920年
  • 改良思想中的进化论
  • 西方的发现:改良主义者的进化宇宙观
  • 大同与变法的西方模式
  • 改良主义者进化乐观情绪的消逝
  • 国粹和儒家思想的未来:新传统主义的出现
  • 国粹派
  • 国性
  • 孔教派
  • 科学与玄学
  • 社会乌托邦和五四运动的背景
  • 改良与革命
  • 早期无政府主义:革命的虚无主义
  • 巴黎小组和东京小组
  • 辛亥革命后的无政府主义与社会主义
  • 新青年
  • 第八章 思想史方面的论题:“五四”及其后
  • “五四”事件
  • 进步与民族主义
  • 革命
  • 辛亥革命与“新文化”
  • “五四”及其影响
  •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
  • 问题与“主义”
  • 大众文化的主题
  • “新传统主义”——从传统中寻找真理
  • 科学与玄学的论战
  • 马克思主义的优势
  • 第九章 文学的趋势:对现代性的探求,1895—1927年
  • 晚清文学,1895—1911年
  • 文学报刊的发展
  • “新小说”理论
  • 新小说的实践
  • 鸳鸯蝴蝶派小说与“五四”前的过渡时期,1911—1917年
  • “五四”时期,1917—1927年
  • 文学革命
  • 新作家的出现
  • 浪漫主义与个性解放
  • 鲁迅与现代短篇小说
  • 外国文学的影响
  • 对现代性的追求
  • 第十章 1927年以前的中国共产主义运动,1895—1927年
  • 改信马克思主义
  •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 第一次统一战线中的紧张状态
  • 第十一章 国民革命:从广州到南京,1923—1928年
  • 组织革命运动
  • 1923年孙逸仙虚弱的地位
  • 国民党内苏联利益的背景
  • 重振国民党
  • 创建一支革命的军队
  • 组织一次群众运动的努力
  • 革命阵营内部和国民党根据地中的冲突
  • 1925年高涨的革命声势
  • 巩固南方革命根据地
  • 内部的纷争与不和
  • 流产的反革命
  • 国民党的两极分化
  • 国民革命军的政治化和共产党的渗透
  • 北伐前共产党对群众运动的领导
  • 1926年初期俄国人的作用
  • 国民党内权力关系的再调整
  • 向统一中国的方向冲刺——第一阶段
  • 制订北伐计划
  • 北伐开始
  • 动员群众
  • 反帝运动
  • 收回汉口英租界
  • 关于革命目标的冲突
  • 革命阵营内部的分歧
  • 革命者之间日益扩大的分裂
  • 行动和反行动
  • 夺取南京和上海
  • 控制上海的斗争
  • 革命者内部日趋激烈的暴力行为
  • 反共清洗的扩大
  • 建立南京政府
  • 武汉政权日益严重的问题
  • 武汉争取生存的斗争
  • 试图控制农村革命
  • 士兵决定问题
  • 共产党与国民党左派的分裂
  • 共产党人转向武装暴动
  • 共产党反叛的开始
  • 秋收起义
  • 国民党领导谋求统一的努力
  • 广州公社
  • 最后一战:攻克北京与定都南京
  • 重新进军北京的准备
  • 最后战役
  • 济南惨案,1928年5月3—11日
  • 谁将占领北京
  • 开始全国建设
  • 1928年中国的前景
  • 第十二章 中国的资产阶级,1911—1937年
  • 中国资产阶级的诞生
  • 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的经济剧变
  • 复杂的社会基础
  • 条约口岸的作用
  • 1911年:不明确的资产阶级革命
  • 1911年真有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吗?
  • 商人与革命起义
  • 商人与名流的联合阵线
  • 上海的资产阶级和南京临时政府
  • 倒退
  • 中国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1917—1923年
  • 战时与战后的繁荣,1914—1923年
  • 都市社会的兴起和资产阶级的转变
  • 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失败
  • 走向参政
  • 伟大的向往
  • 民族主义的动员
  • 行动中的自由主义
  • 从经济危机到政治上的退让,1923—1927年
  • 经济危机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 革命运动的兴起和资产阶级日趋孤立
  • 转向蒋介石,1927年4月
  • 官僚政治的卷土重来与资产阶级走向衰落,1927—1937年
  • 资产阶级的异化
  • 官僚集团与资产阶级共生
  • 参考文献介绍
  • 1. 导言:整个民国时期
  • 2. 经济趋势,1912—1949年
  • 3. 外国在华势力
  • 4. 袁世凯时期
  • 5. 北京政府,1916—1928年
  • 6. 军阀时代
  • 7. 思想变化,1895—1920年
  • 8. 五四时代
  • 9. 文学的趋势,1895—1927年
  • 10. 1927年以前的中国共产党
  • 11. 国民革命:从广州到南京
  • 12. 中国的资产阶级
  • 参考书目
  • 中国和日本的出版社
  • 引用著作
  • 修订后记
  • 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下卷)
  • 版权信息
  • 译者的话
  • 总编辑序
  • 第一章 导论:近代中国历史的透视
  • 变革与连续性:分期
  • 1800—1864年
  • 1865—1911年
  • 1912—1930年
  • 1931—1949年
  • 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变革
  • 中华帝国末期的前资本主义商品化
  • 经济停滞
  • 外部因素:对外贸易与帝国主义
  • 1911年以后的连续性
  • 社会结构与社会行为的变化
  • 水平社会结构与垂直社会结构
  • 社会不稳定的加剧
  • 传统名流的融合和分裂
  • 农村组织与民众运动
  • 工人运动及其农村纽带
  • 革命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
  • 清代权力机构的失去平衡
  • 名流积极精神的兴起
  • 清末的新政与革命
  • 民国政治的动向
  • 第二章 1911—1931年中国的国际关系
  • 溯源:作为东亚地区秩序的清帝国的衰落和灭亡
  • 日本在满洲势力的崛起
  • 日本的二十一条
  • 日本的影响和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 华盛顿会议与中国
  • 莫斯科与中国的双重接近
  • 中国的国民革命和列强
  • 第三章 南京十年时期的国民党中国,1927—1937年
  • 权力初步巩固
  • 各省的斗争
  • 有助于蒋介石政治统治的诸因素
  • 南京政权的意识形态、结构和职能的行使
  • 国民党诸派系
  • 国民党政权的成就
  • 中国的新心态,1936—1937年
  • 对南京十年时期国民党统治的评估
  • 第四章 1927—1937年的共产主义运动
  • 党的重建和领导
  • 阶级成分
  • 群众路线
  • 宗派主义和叛变
  • 农村苏维埃的创建
  • 1927年的起义
  • 建立根据地的必要性
  • 富农问题
  • 查田运动
  • 红军
  • 寻找一种战略
  • 李立三路线
  • 王明的“两条路线”
  • 苏区的毁灭
  • 蒋介石的第五次围剿
  • 长征
  • 张国焘的分裂活动
  • “白区”的地下工作
  • 刘少奇
  • 第二次统一战线的准备
  • 西安事变
  • 第五章 土地制度
  • 土地制度的状况
  • 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
  • 土地和劳力
  • 村庄和农户
  • 农村的上层人物
  • 分割继承
  • 家及其收入
  • 家的合作形式
  • 农业的商业化
  • 增强的资源专业化
  • 新出现的农村经济
  • 农业危机
  • 危机的确定与叙述
  • 20世纪20年代
  • 南京十年
  • 战争年代
  • 第六章 农民运动
  • 自发的抗租抗税
  • 佃农与地主之间的纠纷
  • 抗税骚动
  • 抵制鸦片税
  • 自发的农民骚动:类型和特征
  • 与租、税无关的骚乱及其类型
  • 特征
  • 农民与共产党人:不相称的联盟
  • 彭湃与海陆丰农民(1922—1928年)
  • 外地和以后
  • 第七章 地方政府的发展
  • 社会名流在地方政府中的作用
  • 议事会和“新政”
  • 区域政体
  • 山西计划
  • 南京政府关于地方行政的早期政策
  • 地方政府的官僚主义化
  • 乡村建设运动
  • 参与与官僚政治:历史的进程
  • 第八章 学术界的成长,1912—1949年
  • 现代教育机构的出现,1898—1928年
  • 人员:海外培训的精英
  • 大学:机构的建立
  • 科学与研究的开端
  • 提供基金与美国的影响:清华
  • 南京十年期间的高等教育和国家建设
  • 中央政府的领导
  • 高级研究
  • 研究的资助
  • 战时和战后的变化,1937—1949年
  • 战时的高等教育和研究
  • 战后的变化
  • 第九章 文学趋势:通向革命之路,1927—1949年
  • 30年代文学,1927—1937年
  •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 左翼作家联盟与关于文学的论战
  • 序幕:鲁迅与新月派的较量
  • “民族主义文学”问题
  • “自由人”以及“第三种人”问题
  • 关于“大众话”和“拉丁化”的论争
  • 关于“两个口号”之争
  • 文学创作与社会危机
  • 杂文
  • 小说
  • 诗歌
  • 戏剧
  • 战争与革命,1937—1949年
  • “民族抗战”的英雄传奇
  • “爱国铁血”文学
  • 延安座谈会
  • 延安文学
  • 革命前夕,1945—1949年
  • 第十章 日本入侵与中国的国际地位,1931—1949年
  • 世界经济危机:中国的边缘地位
  • 满洲事件:日本改革派的军国主义,1931—1932年
  • 国际主义的瓦解
  • 日本企图获得区域合作,1933—1937年
  • 中日战争期间的强国形象,1937—1941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与日本,1941—1945年
  • 中国战后的衰落,1945—1949年
  • 第十一章 中日战争时期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5年
  • 最初的战役和战略,1937—1939年
  • 中国的战争动员
  • 1939—1945年的恶化:军事
  • 外国军事援助
  • 1944年日本的一号作战
  • 通货膨胀灾难
  • 工业部门
  • 政治上的虚弱
  • 第十二章 中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共产主义运动,1937—1945年
  • Ⅰ 战争初期,1937—1938年
  • 对国民党的态度:统一战线
  • 军事战略与战术
  • 领袖与领导权
  • 组织机构与活动
  • 日本的入侵和中国的最初反应
  • 根据地的建立
  • Ⅱ 战争中期,1939—1943年
  • 与国民党的“摩擦”
  • 新四军事变
  • 日本的强化治安
  • 中共的对策:生存与新政
  • Ⅲ 战争的最后两年,1944—1945年
  • 一号作战及其后果
  • 政治和军事的发展
  • 美国与中国共产党人
  • 第七次代表大会
  • 中国共产党与苏联
  • 瞻望
  • 第十三章 1945—1949年的国共冲突
  • 谈判与美国的卷入
  • 赫尔利使团,1944—1945年
  • 马歇尔使团,1946年
  • 马歇尔使团的失败和它与美国对华政策的牵连
  • 国民党统治的衰落
  • 接管日占区
  • 经济上的无能:通货膨胀的金融政策
  • 1947年到1948年的应急改革
  • 政治上的无能:对和平运动处置失当
  • 共产党力量的壮大
  • 1946—1949年的内战
  • 第一年,1946—1947年:退却
  • 第二年,1947—1948年:反攻
  • 第三年,1948—1949年:胜利
  • 国民党政府的倒台和美国政策的失败
  • 第十四章 1949年以前的毛泽东思想
  • 从学生运动到农民运动,1917—1927年
  • 党、军人和群众,1927—1937年
  • 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1937—1940年
  • 毛泽东思想的胜利,1941—1949年
  • 结论:走向人民民主的现代化的独裁国家?
  • 参考文献介绍
  • 参考书目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上卷)
  • 版权信息
  • 译者的话
  • 总编辑序
  • 第14卷序
  • 第一章 中国的再统一
  • 历史地了解中国的几个阶段
  • 中国统一的成就
  • 现代化的作用
  • 地方控制的问题
  • 第一篇 模仿苏联模式,1949—1957年
  • 第二章 新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 总论
  • 巩固和重建,1949—1952年
  •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1953—1956年
  • 调整新的社会主义制度,1956—1957年
  • 第三章 恢复经济和第一个五年计划
  • 经济背景
  • 战后的恢复
  • 第一个五年计划
  • 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编制
  • 第四章 新秩序的教育
  • 民国时期的遗产
  • 共产党边区的遗产
  • 学习苏联
  • 50年代透析
  • 第五章 党与知识分子
  • 知识分子和政府之间的历史关系
  • 党和知识分子在1949年以前的冲突
  • 党对知识分子的控制的确立,1949—1955年
  • “百花运动”
  • “反右运动”
  • 第六章 外交关系:从朝鲜战争到万隆路线
  • 总的考察
  • 一边倒:毛泽东和斯大林
  • 朝鲜战争
  • 万隆方针
  • 第二篇 寻求中国道路,1958—1965年
  • 第七章 “大跃进”和延安领导的分裂
  • 综述
  • “大跃进”的根源
  • 庐山会议,1959年7月
  • “大跃进”以后:刘邓纲领
  • 林彪地位的提高
  • 整风
  • 第八章 重压下的中国经济,1958—1965年
  • “大跃进”的经济策略
  • 中国饥荒的范围
  • 党对饥荒危机的对策
  • 经济恢复,1963—1965年
  • 第九章 教育的新方向
  • 教育“大跃进”:1958年
  • 余波:1959—1960年
  • 两条腿走进60年代
  • 第十章 党和知识分子:第二阶段
  • “大跃进”中给知识分子所做的努力抹黑
  • 在“大跃进”余波中对知识分子的放松
  • 对毛的思想上的阶级斗争的抵制
  • 激进的知识分子
  • 党的整风,1964—1965年
  • 第十一章 中苏分裂
  • 第一阶段:1958年
  • 第二阶段:1959—1960年
  • 第三阶段:1961—1962年
  • 第四阶段:1963—1964年
  • 后记
  • 参考文献介绍 政治挂帅:略论1949年后的中国研究
  • 基本资料及其局限
  • 英文第二手文献
  • 各章参考书介绍
  • 第一章 中国的再统一
  • 第二章 新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 第三、八章 经济
  • 第四、九章 教育
  • 第五、十章 党与知识分子
  • 第六章 对外关系:从朝鲜战争到万隆路线
  • 第七章 “大跃进”
  • 第十一章 中苏分裂
  • 会议与领导人
  • 参考书目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年)(下卷)
  • 版权信息
  • 译者的话
  • 总编辑序
  • 第15卷序
  • 第一章 1949—1976年的毛泽东思想
  • 从人民民主到人民内部矛盾
  • 毛对“中国式道路”的寻求
  • 中苏分裂的原因与后果
  • “文化大革命”的意识形态
  • 结论 对毛的思想遗产的探索
  • 第一篇 “文化大革命”:混乱中的中国,1966—1969年
  • 第二章 中国陷入危机
  • 走向对抗
  • 权威的垮台
  • 夺权
  • 政治体制的重建
  • 结论
  • 第三章 中苏对抗:中国北部边疆地区的战争与外交
  • “文化大革命”外交政策的起源
  • “文化大革命”初期的外交政策,1965—1967年
  • 中国外交政策的低谷,1967—1968年
  • 1969年的中苏边界冲突
  • 1969—1975年的中苏边界谈判
  • 附录 中国和苏联的军事集结,1969—1975年
  • 第二篇 “文化大革命”:为继承权而斗争,1969—1982年
  • 第四章 毛的接班人问题和毛主义的终结
  • 引言
  • 中国政治的军事化
  • 林彪的覆灭
  • “四人帮”的兴衰
  • 空位期
  • 邓小平的纲领
  • 第五章 对美开放
  • 政治进程与中国的外交政策
  • 通往北京之路,1968—1972年
  • 停滞与动乱,1973—1976年
  • 通往正常化之路,1977—1979年
  • 树立独立自主的形象,1980—1982年
  • 中美关系的意义
  • 第三篇 “文化大革命”及其后果
  • 第六章 中国的经济政策及其贯彻情况
  • 引言
  • 经济混乱,1966—1969年
  • 工业发展战略,1966—1976年
  • 工业战略的变化,1977—1980年
  • 加速工业增长,1982—1987年
  • 农村发展战略
  • 1979年以后农村政策的变化
  • 结论
  • 第七章 教育
  • 学校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的作用
  • 发动群众
  •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
  • 否定教育革命
  • “中国模式”在第三世界的前景
  • 第八章 文艺创作与政治
  • “文化大革命”的发端:作家遭受思想攻击,文化机构陷入混乱
  • 文学体系的变化
  • 现代革命题材的京剧样板戏
  • 1976年和“伤痕文学”的产生
  • 第四篇 共产主义统治下的生活和文学
  • 第九章 共产主义统治下的农村
  • 建立一个新的经济和政治制度,1949—1955年
  • 社会改造,1955—1963年
  • 塑造“社会主义新人”,1963—1976年
  • 复旧,1977年以后
  • 结论
  • 第十章 人民共和国的城市生活
  • 早期年代,1949—1956年
  • 中期年代,1957—1965年
  •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年
  • 毛泽东以后的中国,1977年及1977年以后
  • 结论
  • 第十一章 共产主义统治下的文学
  • 社会主义文学的建立,1949—1956年
  • 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到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56—1965年
  • 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台湾的新作家,1966—1976年
  • 毛以后的时代
  • 附言
  • 第五篇 分离的省份
  • 第十二章 国民党统治下的台湾,1949—1982年
  • 巩固基业,1949—1959年
  • 经济起飞,1960—1970年
  • 新的挑战,1971—1978年
  • 美中关系正常化以后的台湾
  • 后记 统一的重任
  • 附录 会议与领导人
  • 参考文献介绍
  • 参考书目
  • 重印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3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终于刷完了,刷的手抽筋!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剑桥中国秦汉史》

      《剑桥中国秦汉史》广泛引用了文献材料,而且很注意文献的辨伪和考订,这是不少西方中国学家一贯坚持的作风。大家可以看到,本卷各章中的引文,大多注意了使用经过整理校订的版本,包括中国、日本以及西方学者的各种注释。卷中图表也尽量做到有足够的文献依据。这是作者很重视文献的一种表现。这样说,并不意味本卷的写作不重视运用考古材料。相反的,本卷不少作者都征引了中国考古学的重要成果。例如都城的发掘和一批大墓的发现,在书中好几个章节得到介绍引用。尤其是有关经济史和社会生活史的部分,涉及考古材料的地方更多。由于本卷作者有几位是秦汉简牍帛书研究的专家,他们写作的章节引用这方面材料,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论法律时,征引云梦睡虎地秦简;论屯戍时,征引敦煌、居延等地汉简,使这些专门的研究汇合到历史的论述中。中国的学者研究秦汉史,也是这样做的,但当前还有人在谈考古对历史研究的贡献时,总是过多地强调先秦,对秦汉考古重视不够,应该说这是不很公平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妨换一个视角看中国历史

        今年是建党 100 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开展党史教育学习活动,在党内读史学史,非常重要,在这个节骨眼上读这套书非常有意义。《剑桥中国史》,是西方研究中国历史必不可少的著作。这部书,是以西方的视角谈论中国史,难免会和中国主流史书产生差异。大脑中同时保有两种视角,是高级的思考者视角。和本国文人本国视角不同,本书中很多时候评价历史事件时引入了很多地理划分因素,从侧面反映出《剑桥中国史》的独特视角。是的,这部书你也许没办法全部读完。但是在读史明史的过程当中,你可以抽取一章节去做一个对比研究,看看一个与众不同的视角,思想的火花就被点燃了,这是这本书带给我们的独特之处。

          2
          1
        • 查看全部17条书评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