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7千字
字数
2021-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从承认生理性别差异和消除社会性别歧视的角度切入,探讨生育保障、家庭责任承担和工作场所性骚扰等法律制度的重构和完善。
内容简介
促进和实现女性就业平等,保护女性劳动者权益是劳动法的核心内容之一。现代劳动立法不仅要承认男女生理性别差异,还要消除因社会性别而产生的歧视。
我国女性劳动者面对的社会现实是:一方面,在劳动领域,法律不仅规定女性享有与男性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就业权利,还规定女性劳动者权益保护的特殊内容;另一方面,很多法律规定的内容仅停留在“纸面”上,关于性别平等和保护女性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完全得到贯彻执行,法律承认和保护的女性就业和职业权利实际上被消减,甚至一些保护女性权益的立法和政策反而成为女性就业的障碍。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言
- 绪 论
- 一、 基于性别平等的女性劳动者权益保护
- (一)女性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性别认知:性别差异与性别平等
- (二)作为性别平等组成部分的就业性别平等
- 二、 就业的范围:法律规定的限制和突破
- (一)法律对就业范围的规定
- (二)就业状态与就业过程
- (三)就业含义的再思考
- 三、 女性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时代背景
-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
- (二)生育政策的变化
- (三)社会支持机制的缺乏
- 第一章 女性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基础理论
- 一、 社会性别主流化理论:提出和发展
- (一)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含义
- (二)社会性别主流化的理论观点分析
- (三)社会性别主流化的贯彻实施
- 二、 法律中的性别平等: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
- (一)平等的法律含义
- (二)歧视的法律含义
- (三)平等:法律原则和法律权利
- (四)法律适用平等和立法平等
- (五)女性权益特殊保护立法的正当性分析
- (六)性别平等视角下的生育保护立法:女性的生育专属和男性的养育分担
- 三、 妇女人权和妇女赋权理论
- (一)妇女人权的概念分析
- (二)性别平等和妇女人权
- (三)作为妇女人权的工作权
- (四)法律赋权:妇女人权保护的过程和目标
- 第二章 女性劳动者保护立法: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反思
- 一、 女性劳动者保护的立法概况:历史与现状
- (一)妇女权益保护基本立法
- (二)劳动法律规定的发展变化
- 二、 平等与不平等:法定退休年龄性别差异的反思
- (一)乱象:女性劳动者退休年龄法律规定的检视
- (二)退休年龄的性别差异对女性劳动者权益的影响
- (三)延迟退休背景下的退休性别平等
- 三、 何以“特殊”:女性劳动者禁忌劳动范围的发展变化
- (一)国际立法的发展趋势
- (二)我国法律规定的分析及完善建议
- 四、 女性特殊生理期间过度保护的检讨
- (一)经期保护的限缩与扩张
- (二)更年期保护法律规定的质疑
- (三)现行立法的可适用性和特殊立法
- 第三章 女性劳动者的生育保障
- 一、 女性劳动者生育保障的含义
- (一)生育保险的含义
- (二)生育保障:内涵和外延
- 二、 生育的性质和范围
- (一)生育:自由、资格和身份
- (二)计划生育
- (三)女性生育保障制度所保障的“生育”:以就业保障为视角
- 三、 生育保障的国际标准
- (一)保护范围
- (二)产假和生育津贴
- (三)孕期和哺乳期的保护
- (四)劳动关系的保护
- 四、 我国女性劳动者的产假及其待遇
- (一)产假、陪产假和育儿假的区别与联系
- (二)作为权利的产假:理论分析
- (三)产假期间的经济待遇
- 五、 劳动关系的稳定保障:用人单位的义务和法律责任
- (一)孕期和哺乳期的特殊保护:劳动条件的合理变更
- (二)生育与劳动关系的解除和终止
- 第四章 工作和家庭平衡的法律规制
- 一、 劳动法规制工作和家庭平衡的社会背景和理论基础
- (一)女性走出家庭参与社会劳动:工作和家庭冲突的产生与发展
- (二)劳动法规制工作和家庭责任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分析
- (三)劳动法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责任
- 二、 国际立法趋势:工作和家庭平衡的提出与发展
- (一)国际劳工标准:从保护有家庭责任的妇女到保护有家庭责任的男女工人
- (二)欧盟法:育儿假期(父母假)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
- 三、 工作和家庭责任平衡的劳动法现状分析和完善建议
- (一)立法现状
- (二)劳动法的完善建议
- 四、 平衡工作和家庭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其软法规制
- (一)平衡工作和家庭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和边界分析
- (二)工作和家庭责任平衡的软法规制
- 五、 家政服务的社会化和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护
- (一)社会劳动和家务(家政)劳动的区别和联系
- (二)家政服务的“就业”属性探究
- (三)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职业风险的特殊性和法律规制
- 第五章 与工作相关的性骚扰的法律规制
- 一、 性骚扰的含义和判断标准
- (一)性骚扰的含义:兼论性骚扰与暴力和骚扰的关系
- (二)性骚扰的判断标准
- 二、 劳动法视域中的性骚扰规制:与工作相关
- (一)与工作相关性骚扰的含义:兼论“工作场所性骚扰”界定的局限性
- (二)“与工作相关”的范围确定
- 三、 用人单位的义务和法律责任: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分析
- (一)立法的发展变化
- (二)司法实践分析
- 四、 以职业风险为基础构建用人单位性骚扰防治义务和法律责任体系
- (一)性骚扰:来自“人”的职业风险
- (二)“二分法”的弊端和纳入职业风险规制的立法经验
- (三)与工作相关的性骚扰的可控性分析
- (四)用人单位防治性骚扰的义务
- (五)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体系构建
- 五、 将性骚扰伤害纳入工伤保险覆盖范围
- (一)性骚扰造成的身体伤害应纳入工伤保险覆盖范围
- (二)性骚扰造成的精神伤害应纳入工伤保险覆盖范围
- 结束语 女性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律的能与不能
- 一、 性别刻板印象消除中的法律局限性
- 二、 法律的完善、协调和整合
- 附录一 女职工劳动保护地方立法中经期内容汇总
- 附录二 女职工劳动保护地方立法中更年期内容汇总
- 附录三 女职工劳动保护地方立法中孕期和哺乳期内容汇总
- 附录四 老年人护理假地方立法汇总
- 附录五 陪产假地方立法汇总
- 参考文献
- 主题词索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