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梁启超的家教之道。

内容简介

回望晚清民国,我们发现了一个教育的传奇: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一个寒素之家,竟然诞生出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伟大人物——梁启超;梁启超又进一步发扬家风,培养出了一大批梁家子弟,子女九人均龙跃凤鸣。

其中最著名的是三个院士,1948年中国首次设立院士制度时,梁家的两个儿子思成、思永同时当选,思礼则于1987年、1993年分别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甚至他的弟弟梁启勋、梁启雄和侄子梁廷灿在其引导和指点下也成为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可以说,新会梁氏满门俊秀,星光灿烂。

梁启超时代的教育环境同今天极其相似,学校教育偏重知识,传统教育的根本德育被忽视。梁启超在呼吁和实践教育改革的同时,倾注大量心血在家庭教育上,获得了极好的效果。其家庭教育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典范,德育、智育、情感教育的完美结合,对于当下教育和家庭教育极具引领和补偏救弊的作用。

为了完整体现梁氏家庭教育的理念和实践,针对年轻父母和教育者的需要,全面收集梁启超给儿女的书信、家庭讲学文录、自述和对亲人的怀念等,精心编校,书前有详细的前言、导读,每篇书信、文章均有背景介绍,并对所涉人物、难懂词语加以注释。

目录

  • 版权信息
  • 代前言 梁启超的家庭教育
  • 导读
  • 1 给孩子们的信
  • 1912年
  • 与思顺心境泰然,绝无着急
  • 与思顺吾虽终日劳劳,精神逾健
  • 与思顺当念光阴难得,黾勉日进
  • 与思顺宜常侍游祖父以慰岑寂
  • 与思顺吾一身实为北京之中心
  • 与思顺思成学课归汝监督试验
  • 与思顺欲令思成往青岛“留学”
  • 与思顺汝学居然有味,吾甚慰也
  • 与思顺汝所学日入实际,思成字极有笔意
  • 与思顺思成多用力于国文
  • 与思顺祖父年高,非迎养在此,则一日不能即安
  • 与思顺令思成熟诵《四书》,吾游曲阜极思挈汝行
  • 与思顺告汝母切切不可再投机
  • 与思顺若因欲速以致病,是大不孝也
  • 与思顺汝求学总不必太急
  • 与思顺若吾爱女在侧,当能令我忘他事
  • 与思顺吾以得汝书为惟一乐事
  • 与思顺汝不许常常念我太过,以纷向学之心
  • 与思顺归国后为汝诸弟妹求学真一大问题也
  • 1913年
  • 与思顺思成留学事再作商量
  • 与思顺吾儿万不可病
  • 与思顺受学只求理解,无须强记
  • 与思顺若患神经衰弱,则功课必须减少,或更停课调养
  • 与思顺吾少年受业师乞其授思成辈学
  • 与思顺此(字课)吾频年所用养心之良法
  • 与思顺吾半月来书兴大发
  • 与思顺参考书亦不必太多读
  • 与思顺所受刺激颇多,然吾常自镇
  • 与思顺试思我闻此喜慰何如耶
  • 与思顺念归后难得良师,故欲汝受此完全教育
  • 与思顺欲汝成学之心尤切
  • 与思顺为汝成学计,无论如何我终乐待也
  • 与思顺名师不易得,岂可交臂失之
  • 与思顺想念双涛索居之乐
  • 与思顺吾行无险诐,决不召险
  • 与思顺吾更为小人所最疾忌,亦只得居易俟命耳
  • 与思顺吾每有游宴,辄念吾爱女,恨不与偕
  • 与思顺作今日之中国人安得不受苦,我之地位更无所逃避
  • 与思顺事之艰辛,非今日始知之,故亦无畔援,无歆羡也
  • 1915年、1916年
  • 与思顺处忧患最是人生幸事
  • 与思顺汝辈无端度虚荣岁月,真是此生一险运
  • 与思顺廷献从我领受教言,学习实务,经历事故,实千载难得之机
  • 与思顺全国国命所托,虽冒万险万难义不容辞
  • 与思顺此(《从军日记》)汝曹最有力之精神教育也
  • 与思顺人生惟常常受苦乃不觉苦
  • 与思顺病起后,胸无一事,于是作《国民浅训》
  • 与思顺全城爆竹声喧天沸地,父老儿童皆感极而泣
  • 与思成、思永汝等能升级固善,不能也不必愤懑,但问果能用功与否
  • 与思顺作官终非安身立命之所
  • 1919年、1920年
  • 与思顺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
  • 与思顺家庭中春气盎然
  • 1921年
  • 与思顺学问是生活,生活是学问
  • 与思顺吾日来极感希哲有辞职之必要
  • 1922年
  • 与思顺我不是不想你,却是没有工夫想
  • 与思顺我狠后悔,不该和你说那一套话
  • 1923年
  • 与思顺逢凶化吉,履险如夷,真是徼天之幸
  • 与思顺这回小小飞灾,狠看出弟兄两个勇敢和肫挚的性质
  • 与思成欲汝在院两月中取《论语》《孟子》有益修身之文句,细加玩味
  • 与思成小挫折正是磨练德性之好机会
  • 与思顺吃完后五个人坐汽车兜圈子到马厂一带,把几位小孩子欢喜得了不得
  • 与思顺忠忠、庄庄两个天天撒泼,要我带他们逛北戴河
  • 与思顺此十二日间,游极乐,我们一个个都晒黑了
  • 与思顺我对于你们的婚姻,得意得了不得
  • 1925年
  • 与思顺、思庄思庄远行,我心里着实有点难过
  • 与思顺、思成、思永、思庄忠忠也碰着和我所遭相类的事
  • 与孩子们我的宗教观、人生观的根本在此
  • 与孩子们对岸一大群可爱的孩子们
  • 与孩子们这种子弟之礼,是要常常在意的
  • 与孩子们做成一篇告墓祭文,把我一年多蕴积的哀痛,尽情发露
  • 与孩子们从此之后,你妈妈真音容永绝了
  • 与孩子们这才是我们忠厚家风哩
  • 与思成人之生也,与忧患俱来,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 1926年
  • 与思成着急也无益,只有努力把自己学问学够了,回来创造世界才是
  • 与孩子们思成、徽音总要努力镇摄自己,免令老人耽心才好
  • 与孩子们(思成)毕业后转学建筑工程何如
  • 与思顺几个孙子叫他们尝尝寒素风味,实属有益
  • 与孩子们不可和轻浮的人多亲近
  • 与孩子们做首长的人,劳于用人而逸于治事
  • 与孩子们饮食最要当心,交朋友最当谨慎
  • 与孩子们我狠不愿意全家变成美国风
  • 与孩子们青年为感情冲动,不能节制,乃是自投苦恼的罗网
  • 与思顺小小的病何足以灰我的心
  • 与孩子们现在每日有相当的工作,我越发精神焕发了
  • 与思永我已立刻写信给他(李济),告诉以你的志愿及条件
  • 与孩子们《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印出后寄给你们读
  • 1927年
  • 与孩子们我常感觉我的工作,还不能报答社会上待我的恩惠
  • 与思永关于你回国一年的事情,今天已经和济之仔细商量
  • 与孩子们困难境遇正是磨炼身心最好机会
  • 与思庄不必太苦,反变成寒酸
  • 与孩子们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 与孩子们绝对的消极旁观,非独良心所不许,事势亦不容如此
  • 与孩子们我总是抱着“有一天做一天”主义
  • 与孩子们老守着我那“得做且做”主义,不惟没有烦恼,而且常时兴会淋漓
  • 与思永我替你们学问前途打算的一段历史
  • 与孩子们(节选)我自己常常感觉我要拿自己做青年的人格模范
  • 与思顺能在困苦中求快活,才真是会打算盘
  • 与孩子们悲观是腐蚀人心的最大毒菌
  • 与孩子们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情感的人,对于你们的爱情,十二分热烈
  • 与孩子们像你有我这样一位爹爹,也属人生难逢的幸福
  • 与孩子们你们既不愿意立即结婚,那么总以暂行分住两地为好
  • 与孩子们庄庄学生物学和化学,好极了
  • 与孩子们你们这一辈青年,恐怕要有十来年,或者更长,要挨极艰难困苦的境遇
  • 与孩子们这几天常常在我脑子里转的就是思成们结婚问题
  • 与孩子们因婚礼十有八九是在美举行,所以此次文定礼特别庄严郑重些
  • 与思顺你自己所尽的道德责任,也可以令你精神上常常得无限愉快了
  • 与思成这几天为你行聘礼,我精神上非常愉快
  • 与思顺今年偶然高兴,叫达达们在家读书,真是万幸
  • 1928年
  • 与孩子们思成这回去游欧洲,是你的学问上一部份狠重要的事业
  • 与思成你脚踏到欧陆之后,我盼望你每日有详细日记
  • 与思永你再留学机会万不容失掉,因为你所学还未大成哩
  • 与思成、徽音你们结婚后,我有两件新希望
  • 与思顺你去信关于这些地方,应该责备他(思成),教导他一下
  • 与思成生活太舒服,容易销磨志气
  • 与思成两事比较,似东北前途开展之路更大
  • 与思顺我有极通达、极健强、极伟大的人生观
  • 与思成、徽音能做成一部“审美的”游记,也算是中国空前的著述
  • 与思庄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
  • 附:诗二首
  • 词三首
  • 2 身世、家世与亲人
  • 三十自述
  • 从军日记
  • 哀 启
  • 我之为童子时
  • 悼 启
  • 亡妻李夫人葬毕告墓文
  • 3 家庭讲学、教育文稿
  • 读《孟子》记
  • 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1926年12月在北京学术讲演会及清华学校讲稿
  • 附:论女学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1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育儿育己

    每日一书:《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梁启超谈家庭教育》。“我有极通达、极健强、极伟大的人生观,无论处何种境遇,常常是快乐的。人之生也,与忧患俱来,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梁启超梁启超仍然依着自己一贯的修身之道,如是说,如是行,即修身即生活即教育。古人又说 “父子不责善”,孟子说 “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就是说父子之间首先应该注重情感的亲密融洽,如果管教过于严厉就会损害亲情,亲情受损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不祥莫大焉),因此提倡两个父亲互换来教导对方的孩子(易子而教之)。修身的原则是反求诸己,一切境遇皆是心性修养的机会:不以利益得失、甚至生死为虑,对于自己的责任尽心尽力,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事业的成败结果亦无需挂怀。不管外境如何变化,内心保持安定;不管结果怎样,兴会淋漓地做事,能做多少做多少。这种做事的状态,来自人生的态度,“我有极通达、极健强、极伟大的人生观,无论处何种境遇,常常是快乐的”,更来自修身工夫的磨炼,“我关于德性涵养的工夫,自中年来狠经些锻炼,现在越发成熟,近于纯任自然了”。在求智识的时候,不要忘记了我这种做学问的方法,可以为修养的工具;而一面在修养的时候,也不是参禅打坐的空修养,要如王阳明所谓在 “事上磨炼”。事上磨炼,并不是等到出了学校入到社会才能实行,因为学校本来就是一个社会。除方才所说用科学方法作磨炼工具外,如朋友间相处的方法,乃至一切应事接物,何一不是我们用力的机会。(《梁启超修身讲演录・北海谈话记》)所谓完全教育,乃是获得现代国民所应具备的常识,学习的内容包括法学、经济学、比较宪法、财政学、政治学等,其目的并非进行学术研究,而是立足于知其大意和了解大势,故梁请求诸教师 “于纯理方面稍从简略,于应用方面稍加详,能随处针对我国现象立论尤妙”。经典教育。经典是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的核心价值之所在。如果经典能代代相传,那么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命脉就不断。为学 “譬之煎药,须是以大火煮滚,然后以慢火养之”,如此学问乃有所成。所谓 “大火煮”,是指学习的前一阶段要猛烈用功、研习;所谓 “慢火养”,是指后一阶段要优游涵泳、细细体悟。凭吾之力必可令家中无忧饥寒,汝母但专用力教诲汝辈足矣,何必更驰念及此耶?但此后必当戒断(切勿再贪此区区者),不可更为冯妇耳。处忧患最是人生幸事,能使人精神振奋,志气强立。两年来所境较安适,而不知不识之间德业已日退,在我犹然,况于汝辈。今复还我忧患生涯,而心境之愉快,视前此乃不啻天壤,此亦天之所以玉成汝辈也。因念频年佚乐太过,致此形骸习于便安,不堪外境之剧变,此吾学养不足之明证也。人生惟常常受苦乃不觉苦,不致为苦所窘耳。然旬日以来,亦颇劳顿矣。每晚客散后,与汝母杂谈,动至夜分。返津两日,来客稍希,夕间辄与汝母对酌微醺,甚乐也(久不御黄酒,归来开陈酿,至乐,但饮后觉不甚受用,数日后亦拟节之矣)。思成辈皆渐知向学,幼者亦益可爱,家庭中春气盎然,惟汝不在旁,美犹有憾耳。人生之旅历途甚长,所争决不在一年半月,万不可因此着急失望,招精神上之萎葨。汝生平处境太顺,小挫折正磨练德性之好机会。我常说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士大夫救济天下和农夫善治其十亩之田,所成就一样),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梁启超却不因外境而悲观,抱着 “有一天做一天” 主义,“得做且做”,反而兴会淋漓,心情活泼、愉快。梁启超依然强调子女要保持寒素家风,要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磨练人格,要在精神上有一种元气淋漓的气象,如此才有前途事业可言。他认为修养工夫对于立身处世非常重要。梁启超晚年尤其大力弘扬王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现代学校几乎变成了 “智识贩卖所”,而缺乏人格修养的学问,故学生之精神无所寄托。欲救治这一弊病,梁启超认为王阳明的 “知行合一”“致良知” 之教,乃最简捷、最美满、最有效验,甚至可以说是 “唯一的救济法门”,为学界 “独一无二之良药”。使其人而知有万古,有五洲,与夫生人所以相处之道,万国所以强弱之理,则其心也,方忧天下悯众生之不暇,而必无余力以计较于家人妇子事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多生优育,最强老爸; 满门俊秀,为国为民!

      如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子女教育真是“闭眼工程”

        看梁先生给孩子们的信,真是字字句句都是爱,为孩子谋长远,涵养与知识并修。后面的其他内容,让梁先生的形象更丰满了,尤其是最后两篇,读着很有收获。子女教育真是 “闭眼工程” 啊,哪怕一生只做好这一件事就能安心闭眼,但一生若没做好这件事,其他的做了再多再好,恐怕也难安心闭眼吧。若不花心思教育好子女,就算孩子生在康有为家中,也可能是个饭桶。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成立于1956年11月,其前身为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6月改组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78年1月改名为上海古籍出版社。设有七个编辑室、编审室、美编室、出版科、校对科、发行一、二科、宣传信息科及办公室、人事科、行政科、储运部等部门。该社以出版古典文学、历史、哲学、语言、科学技术、医学、军事、工具书、画册、大专教材等古籍的整理和学术研究著作为主,兼及普及传统文化的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