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财税法领域的问题与主义分析,探讨税权分配及规制,涉及基本问题与多学科理论。

内容简介

本书从财政危机等现实问题出发,提出了在财税法领域普遍存在的需要着重关注的“两类问题”,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三大主义”。在财税法的制度变迁过程中,上述的问题与主义体现得尤为突出,因而本书又提出了连接问题与主义的“可税性理论”,以期更好地指导具体的制度建设,完善对各类主体的权利配置,完善对各类主体及其行为的规制。为此,本书还着重以在财税法中居于重要地位的税法为例,探讨了税权的具体分配,以及对各类主体及其行为的税法规制问题。本书涉及到了财税法领域最为重要的一些基本问题,涉及到诸多相关学科的理论及具体制度,适合于各类对财税或财税法有兴趣的人士阅读。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二版前言
  • 《疏议》之“疏议”(代序)
  • 第一章 现实问题中的财税法问题
  • 一、引言
  • 二、财政危机中的财税宪政问题
  • 三、具体“税案”中的财税法问题
  • 四、本书所关注的两类财税法问题
  • 第二章 解决财税法问题的相关主义
  • 一、两权分离主义的提出
  • 二、税收法定主义的重申
  • 三、财政联邦主义的引入
  • 第三章 财税法制度变迁中的重要问题
  • 一、财税法制度的稳定性与变易性
  • 二、财税法制度变迁中的普适性问题
  • 三、财税法的制度变迁与私法调整的协调
  • 四、“费改税”:财税法制度的内部协调
  • 第四章 连接问题与主义的“可税性理论”
  • 一、问题与主义的理论连接
  • 二、对可税性理论的一般认识
  • 三、收益的可税性分析
  • 四、税收收入中的可税性问题
  • 五、非税收入及其可税性
  • 第五章 财税法制度中的权利配置与保护
  • 一、对国家税收权利的强调与保护
  • 二、税收优先权的适当定位
  • 三、从退税权看纳税人权利的保护
  • 四、人本理念与纳税人权利
  • 五、政府举债权的配置问题
  • 第六章 税法规制问题的典型探讨
  • 一、对税收逃避行为的规制
  • 二、对欠税行为的税法规制
  • 三、内部交易行为的税法规制
  • 四、对营利性组织的税法规制
  • 五、对非营利性组织的税法规制
  • 六、税法规制的博弈分析
  • 主要参考书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