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29千字
字数
2020-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生育率低于预期,面临"低生育率陷阱"担忧。
内容简介
在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单独二孩”和2015年五中全会提出的“全面两孩”下的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数分别为1687万、1655万、1786万和1723万。与前几年相比,虽然有所增加,增长幅度低于预期。生育政策调整后的预期生育高峰并没有出现,有学者甚至担忧中国将陷入“低生育率陷阱”。实际生育水平低于政策生育率反映出基于生育意愿的家庭计划已替代国家计划成为影响生育水平的重要变量,而低于预期反映出家庭生育决策中存在众多抑制因素。这种生育政策调整“遇冷”的结论引起了社会和学界对能否促进中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担忧。因此有必要从生育政策与生育水平的国家控制宏观层次和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家庭计划微观层次来探讨政策与生育之间的关系。宏观层次分析包括了时间维度上一孩政策下生育水平的变动规律,二孩政策下生育水平的响应和未来可能的生育行为预测,以及对中国是否会陷入“低生育陷阱”的回答;微观层次分析包括了流动人口和职业女性等特定群体二孩政策下生育行为分析,家庭支持、生育保险等因素对女性生育行为的影响,其中,生育的促进和抑制因素是微观层次关注的重点。最后,在适度生育水平和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生育政策进一步调整的建议。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低生育率理论与生育抑制因素
- 一 低生育率的相关理论
- (一)生育率理论
- (二)生育率转变理论
- (三)低生育率理论
- (四)研究评述
- 二 生育的决策机制
- 三 生育行为的抑制因素分析
- (一)生育抑制直接因素分析
- (二)生育抑制间接因素分析
- 四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生育政策的变迁与影响
- 一 生育政策的变迁
- 二 生育政策对生育水平的影响
- (一)生育政策对生育水平的影响
- (二)生育政策对生育意愿的影响
- 三 生育政策对人口结构的影响
- (一)年龄结构
- (二)性别结构
- (三)家庭结构
- 四 生育政策对人口红利的影响
- 五 适度生育水平与完善生育政策
- (一)适度生育水平的判断标准
- (二)完善生育政策的相关建议
- 六 小结
- 第四章 分歧与共识:生育政策调整前后生育水平研究回顾
- 一 生育政策调整前的生育水平争论
- (一)基础数据的甄别
- (二)争论中的共识
- 二 生育政策调整后生育响应的争论
- (一)单独两孩生育政策调整的评估
- (二)全面两孩生育政策调整的评估
- 三 完善生育政策的相关争论
- 四 小结
- 第五章 生育政策调整下生育行为预测研究的不足与改进
- 一 生育政策调整下二孩生育行为预测研究的回顾
- (一)利用生育意愿来预测二孩生育行为
- (二)利用分年龄生育释放模拟生育模型来预测二孩生育行为
- (三)利用孩次递进比来预测二孩生育行为
- 二 生育政策调整下二孩生育行为预测的不足
- (一)预测目标家庭数量基础数据的不足
- (二)预测生育意愿数据的不足
- (三)用生育意愿预测目标家庭二孩生育行为方法的不足
- 三 生育政策调整下二孩生育行为预测的改进
- (一)预测目标家庭数量数据的改进
- (二)预测目标家庭生育意愿数据的改进
- (三)生育政策调整下二孩生育行为预测方法的改进
- 四 小结
- 第六章 生育水平度量与生育模型
- 一 生育数量的测量
- (一)生育数量测量的思路
- (二)生育数量测量指标对比分析
- 二 相关生育模型
- (一)数学模型
- (二)统计模型
- (三)生育模型研究概况
- 三 小结
- 第七章 生育政策调整前后生育行为分析
- 一 中国人口生育的转变
- 二 生育政策调整前后生育行为分析
- (一)出生人口的变动
- (二)总和生育率分析
- (三)分孩次总和生育率分析
- (四)进度效应分析
- 三 受教育程度与女性生育率
- (一)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女性生育率差异
- (二)受教育程度与年龄结构对生育率的交互影响
- (三)女性受教育程度变动趋势对生育率的影响
- 四 小结
- 第八章 生育政策调整对生育率的影响
- 一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 (一)研究思路
- (二)数据来源与甄别
- 二 结果分析
- (一)年龄别生育率变动趋势
- (二)生育率的分解
- (三)分孩次生育模式变动趋势
- 三 小结
- (一)2014年生育率显著升高
- (二)2014年20~24岁一孩生育率显著上升
- (三)2015年二孩生育率低于预期
- (四)年龄结构对生育率变动的影响式微
- 第九章 生育政策调整下“80后”生育意愿分析
- 一 研究综述
- (一)不同代际的理想子女数分析
- (二)不同性别的理想子女数分析
- (三)不同户籍的生育意愿
- (四)生育政策调整下的生育意愿
- (五)基于生育意愿分析生育潜力
- 二 研究设计与样本分析
- 三 结果分析
- (一)“80后”理想子女数分析
- (二)生育政策调整下生育意愿分析
- (三)“80后”的避孕方式分析
- 四 小结
- (一)“80后”理想子女数
- (二)“80后”生育政策调整下再生育意愿
- (三)“80后”的避孕方式
- 第十章 “生”或“不生”:流动人口的生育响应
- 一 数据来源与研究设计
- (一)调查与样本
- (二)分析方法
- (三)研究假设
- (四)变量设置
- 二 结果分析
- (一)传统生育惯习与二孩生育
- (二)经济压力与二孩生育
- (三)女性单位性质与二孩生育
- (四)模型稳定性检验
- 三 小结
- 第十一章 生育困境与选择效应:职业女性的生育响应
- 一 相关研究
- (一)成本与效用的权衡
- (二)工作与家庭的失衡
- (三)个人特征
- 二 研究设计
- (一)选择效应的分析
- (二)倾向值匹配分析方法
- (三)变量的选取
- (四)数据来源
- 三 结果分析
- (一)选择效应的检验
- (二)倾向值匹配的分析结果
- 四 小结
- 第十二章 生育政策调整下未来生育响应预测
- 一 生育政策调整下总和生育率预测
- (一)生育政策调整初期总和生育率预测
- (二)生育政策调整后期总和生育率预测
- 二 总和生育率变动对人口规模和年龄结构的影响
- (一)生育政策调整下出生人口规模变动趋势
- (二)生育政策调整下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变动趋势
- (三)生育政策调整下老年人口规模变动趋势
- (四)生育政策调整下人口老龄化进程变化
- 三 小结
- 第十三章 生育政策调整对中国人口红利的影响
- 一 我国人口红利的形成与发展
- (一)人口转变与人口机会窗口的形成
- (二)人口机会窗口扩大和人口红利收获期
- (三)人口机会窗口收窄和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期
- 二 相关研究回顾
- (一)人口红利的度量
- (二)人口红利期的确定
- (三)人口红利的形成机制
- (四)生育政策与人口红利的关系
- 三 模型构建与参数确定
- (一)数据来源
- (二)人口预测模型
- (三)生育政策调整下生育水平估计
- (四)生育政策调整下其他参数估计
- 四 结果分析
- (一)生育政策调整下少儿抚养比的变动趋势
- (二)生育政策调整下老年抚养比的变动趋势
- (三)生育政策调整下总抚养比的变动趋势
- (四)生育政策调整下人口红利的变动趋势
- 五 小结
- 第十四章 低生育率与鼓励生育的家庭政策
- 一 低生育率国家和地区生育水平变化
- (一)低生育率国家和地区的类别划分
- (二)低生育率国家总体变动趋势
- 二 家庭政策
- (一)家庭政策的发展背景
- (二)家庭政策的理念与理论
- 三 鼓励生育的家庭政策
- (一)鼓励生育政策对生育水平的影响
- (二)鼓励生育的家庭政策评估
- 四 小结
- (一)中国鼓励生育的政策已明显滞后
- (二)中国鼓励生育的家庭政策的构建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