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
类型
8.8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5千字
字数
2018-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建筑业自媒体“BIM清流BIMBOX”自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的内容精编。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了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的基础概念知识、国内外发展情况、相关软件的介绍、应用落地的心得以及不断涌入建筑业的新技术与BIM技术的交叉融合。
本书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BIM的基本认知和发展现状;第二章介绍了BIM技术的本质以及对数据、信息的思维方式;第三章理清了BIM技术中的重要基础概念;第四章从软件公司和实践工作者两个角度阐述BIM实施的方向与心得;第五章介绍了VR、装配式、倾斜摄影等技术与BIM技术的关联以及它们如何融通到一起。
作者团队是BIM行业多年的实践者,语言精练,独辟蹊径,时而沉浸讲解,时而冷静分析,能够把高深的技术说得妙趣横生,使读者在轻松的氛围下完成一次认知升级。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介绍
- 序一 写给BIM人
- 序二 不一样的人,生产不一样的内容
- 前言 BIM,请走下神坛
- 第1章 认知:hello,BIM
- BIM学习,从2600万年前的故事说起
- 重新理解BIM这三个字母
- 国外:从2017年NBS报告看BIM发展
- 第一项:英国政府和BIM
- 第二项:BIM的认知与使用情况
- 第三项:BIM的技术成熟度
- 第四项:BIM资源
- 第五项:BIM的实施体验
- 第六项:学校BIM项目案例
- 扩展阅读:英国BIM Level 2
- BIM Level 0
- BIM Level 1
- BIM Level 2
- BIM Level 3
- 国内:从20年政策,窥探BIM未来
- 关于BIM政策的谣传
- 谣传一:上海实施BIM补贴,每平方米20~30元
- 谣传二:住建部发文,采用BIM技术将加分
- 谣传三:掌握BIM,高薪升职在向你招手
- 谣传四:英国已发布BIM强制令,我国将在2020年强制执行
- 第2章 思维:走在知识的前头
- BIM与你的学习焦虑
- BIM的五个公理
- 公理1:BIM可以被任何人用来做任何事。
- 公理2:你在BIM上做的事情,直接为你自己的工作产生利益,否则,你一定是在为别人干活。
- 公理3:BIM取代或提升你当前已经在做的部分工作。
- 公理4:不能脱离软件谈BIM。
- 公理5:BIM在协作中能发挥更大价值。
- 什么才是BIM的基础?
- 荆棘丛生,中国BIM路在何方?
- 人家手里的是BIM,你手里的是BM
- 看待世界的本质:恒星的故事
- 第3章 概念:脚踏实地,方能仰望星空
- 重要的基础知识:数据交换
- 模型的质量控制标准:LOD
- BIM 宣传中的五个热词
- 1.数字化
- 2.参数化
- 3.公共数据环境
- 4.IFC
- 5.全生命周期
- 从国家出台的标准,再看BIM基础知识
- 第4章 实践:游向深水区
- BIM的N个应用场景
- 1.信息整合
- 2.场地分析
- 3.策划和论证
- 4.可视化设计
- 5.协同设计
- 6.性能分析
- 7.工程量统计
- 8.碰撞检查和管线综合
- 9.施工进度的模拟和管理
- 10.施工场地规划
- 11.重点难点施工模拟交底
- 12.数字化制造
- 13.物料跟踪
- 从软件商的视角,看不同阶段的BIM实施
- AutodeskRevit:各个阶段都有它的身影
- Revit的强大协同功能
- 第一种方法,文件链接的方式
- 第二种方法:工作集的方式
- Bentley系列软件:细分行业的强大工具组
- GraphiSoftArchiCAD:专注建筑设计
- 1.号称最快的BIM软件
- 2.如何看待模型中的元素?
- 3.建模时细致的关怀
- 4.BIM到底要不要出图?
- 5.自建模型创建
- 6.多专业协调怎么办?
- Modelo:团队协同与任务管理的大师
- 橄榄山:效率提升的代言人
- 关于正向设计与翻模,与叶雄进的谈话
- 广联达BIM5D:自主开发,面向施工
- 关于云计算、施工和造价,与广联达吕振的一次对话
- 鲁班软件:传统软件的转型与野心
- 真实的工地BIM是什么样的?
- BIM角色
- BIM团队
- BIM协调
- 建章立制
- BIM平台搭建
- 施工过程管理
-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 竣工模型
- BIM从项目走向企业
- 第一步:革新概念,修正BIM的理念。
- 第二步:使用模型,记录数据,封存资料。
- 第三步:强化管理,制定自己的BIM管理体系,全面实行信息化,分析项目利润,为公司级提供企业指标,企业定额。
- 咨询行业的经验分享
- BIM合同条款应该如何签订,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 怎样减少BIM人才的流失,让企业的BIM人员不会总换来换去?
- 现场的工程人员用了BIM技术之后,还需要面对面的开会吗?
- 企业如何才能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来去发展自己的BIM?
- 个人如何才能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来去发展自己的BIM?
- 职业规划上,要做一个BIM实施工程师深耕于项目,还是做一个项目经理?
- 我也说一下我自己的经历和感悟。
- BIM与职业规划
- 设计方向
- 施工方向
- 业主方向
- 造价方向
- 制造商方向
- 培训和咨询方向
- 软件研发方向
- 常用软件清单
- 第5章 眼界:世界的广度,源于认知的宽度
- VR、AR、MR技术
- BIM与装配式:平行发展再彼此融合
- 问题一:建筑业和工业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 问题二:“装配式建筑”有多新潮?
- 问题三:装配式重出江湖,历史问题解决了?
- 问题四:BIM能帮装配式什么忙?
- 技术大融通:从拍照自动建模说起
- 1.“黑科技”背后的简单原理
- 2.用机器追赶人脑
- 3.技术的爆发与融通
- 4.技术的下一步:超越人脑
- 5.总结
- 后记1 冷血的BIM——既非魔术师,也非杀人犯
- 后记2 用一份PPT总结本书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