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看一代人的“自我撕裂”,体会挣扎在学院与民间、拥抱与排斥、历史研究与现实感怀的感受。

内容简介

《记忆北京》一书收录了作者关于北京的文化随笔共计二十五篇。作者身为岭南人,却是最早呼吁建立“北京学”的学者,并在北大开设“北京文化研究”专题课,主持相关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主编“北京读本”,指导北京研究方向的博士和硕士论文,游走于书斋与社会关怀之间,以诸多实际行动为依托,试图借由文人的情怀和底蕴、学者严谨扎实的治学功底,用想象和记忆的碎片来重构一个精神的古都。

目录

  • 版权信息
  • 小引
  • 上编
  • “北京学”
  • “五方杂处”说北京
  • 一、为什么是北京
  • 二、作为旅游手册的北京
  • 三、作为乡邦文献的北京
  • 四、作为历史记忆的北京
  • 五、作为文学想象的北京
  • 六、作为研究方法的北京
  • 图像的北京——在“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发言
  • 想象北京城的前世与今生——答新华社记者刘江问
  • 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序
  • 文学的北京:春夏秋冬
  • 一、关于《北平的春天》
  • 二、关于《故都的秋》
  • 三、《北平的五月》与《未名湖冰》
  • 四、文学与时令
  • 五、答听众问
  • 长向文人供炒栗——作为文学、文化及政治的“饮食”
  • 食疗与乡思
  • 考辨与文章
  • 伤心最是李和儿
  • 桂花栗子重糖炒
  • 中编
  • “北京研究”的可能性
  • 十篇博士论文
  • 五场会议与四轮课程
  • 可为与可不为
  • “北京学”的腾挪空间及发展策略
  • 另一种“双城记”
  • 一、为什么是“双城”
  • 二、不同类型的“双城记”
  • 三、作为一种学术思路的“京津”
  • 作为文化双城的京津
  • 宣南一日游
  • 谁为城市代言
  • 下编
  • 十年一觉
  • “萧瑟昌平路”
  • 学者小说的魅力 ──读《大都》
  • 与《读书》结缘
  • 文史的北京
  • 还是不要“戏说”为好
  • 生于忧患
  • 《人在北京》自序
  • 《北京研究书目》缘起
  • 城市的韵味
  • 大学精神的见证人与守护者——写给大学校园里的“老房子”
  • 《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自序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3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文青旧文

    本书作者也是和唐诺同期的 50 后文青,老实讲都过时了,台湾是文化衰落,妄想将传统国文改成闽南腔调自然不伦不类,为追寻生造的原住民再割裂原乡,变成个怪胎。而本书作者正相反,身为北大中文学院的教授院长,现在是妥妥的学阀掌门。而说到本书都是旧文随笔,和唐诺的文章一样都是过时了,在 AI 时代,任何的空洞的文字技巧和华丽炫技的词藻都没用了,凡人只剩下独家的亲身经历这些信息干货才是值得保留的,其他都可以交给 AI 了,因此文科面临重大的改变时期,中文系可能要学编程了(最少应该学计算机原理和高等数学)。

      2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谢谢

      书挺好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称三联书店) 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 它的前身是邹韬奋、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