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用户推荐指数
历史
类型
8.4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68千字
字数
2013-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历史学家杨奎松以史学家的冷静与同情,重构巨变时代中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
内容简介
对于20世纪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一个最大的历史悲剧就是,他们是最早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一群人,自认为最了解政治大势,最后却在政治场中最不知所措、动辄得咎、受人轻视。
本书讨论的三人,一位是燕京大学哲学教授张东荪,长期浸淫于政治活动之中,1949年后曾官居政务院委员;一位是报人王芸生,擅长政治评论,多年担任《大公报》主笔;一位是清华教授潘光旦,理科出身,对政治外行却一样曾积极想要为中国政治建言。三人在1949年以前都曾经在不同领域有过出色表现,1949年以后却先后遭遇滑铁卢,人生事业从此一蹶不振。
杨奎松教授不满足于像过去一样笼统地发出质问:为什么中国大陆的知识分子当年竟会停止思想,集体转向?因为随着越来越多的私人记录以及各种报刊、档案文献披露出来,他发现,事情并非那样简单。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张东荪“叛国”案再研究
- 一、引言
- 二、“北平和平解放,张先生第一功”?
- 三、中共为何重视张东荪?
- 四、去了西柏坡之后
- 五、寄希望于美国人
- 六、“勾结”美国案发经过
- 七、张东荪案的暴露与坐实
- 八、政治高压下的示弱与屈服
- 九、从“挤牙膏”到“彻底坦白”
- 十、“叛国”案的严重后果
- 十一、对张东荪涉案原因的简单讨论
- 第二章 王芸生与1949年以后的《大公报》
- 一、引言
- 二、天津《大公报》揭旗“革命”
- 三、宣布“投降”的意外收获
- 四、报纸新闻性的初步丧失
- 五、新制度下的艰难挣扎
- 六、冲上阶级斗争第一线
- 七、思想改造再获“解放”
- 八、求助北京的意外收获
- 九、誓以余力办大公的决心
- 十、北迁合并后的内部危机
- 十一、整风运动中坦露心声
- 十二、报社内部的“反右”清洗
- 十三、毛泽东保护下没成右派?
- 十四、亲手埋葬《大公报》
- 第三章 潘光旦的“思想”与“改造”
- 一、引言
- 二、1949年以前的“政治”历史
- (一)罢考风波与加入“大江会”
- (二)优生救国与精英主义
- (三)人权论战中的“外行”
- (四)主编《华年》的涉政言论
- (五)身陷“一二·九”风波
- (六)对学潮态度的转变
- (七)寄希望于中央政府
- (八)自由理想与苏俄阴影
- (九)“一二·一惨案”时的矛盾心理
- (十)李闻案的刺激与影响
- 三、建国后的适应与改变
- (一)新政权区别对待的策略
- (二)“抗拒改造”的典型?
- (三)“愿以教读终老”的无奈
- (四)为了跟上新时代
- 四、说不清的“历史问题”
- (一)“非说不可了”!
- (二)学周恩来做自我检讨
- (三)“承认的就承认,不接受的就坚持”
- (四)不能把进步说太多了
- (五)越抹越黑的检查
- (六)“连盟员的资格都不够”?
- (七)落难之际的师生之情
- (八)“从极落后的深渊中爬出来”
- 五、“跟党走”的尴尬
- (一)为土家族争名而惹祸
- (二)为“罗隆基小集团”陪绑
- (三)费孝通反党活动“发明人”?
- (四)帽子“戴”也容易“摘”也容易
- (五)“改造标兵”奈何命运已定
- 六、结语
- 余论
- 征引文献要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