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探求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在近代的蜕变与新生,中华书局出品。

内容简介

本书以1826—1956年间的文化为研究对象,结合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把中国近代文化史划分为六个阶段,分为九章,重点论述了近代新文化生长和嬗变的轨迹:1826—1894年,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新文化的准备期; 1895—1912年,新文化的草创期; 1912—1927年,新文化的奠基期;1927—1937年,新文化的建设期;1931—1945年,中国文化困厄更生,民族精神空前焕发,新文化的民族性得到加强;1946—1956年,新民主主义由小到大形成了完整的社会文化形态,是为近代文化发展的最后阶段。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言
  • 一、概念界定
  • 二、内容组织
  • 三、学科简史
  • 第一章 传统与求变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兴盛与危机
  • 第二节 19世纪中期儒学的变化
  • 第三节 经世思潮
  • 第四节 “开眼看世界”
  • 小结
  • 第二章 中西体用之间
  • 第一节 “理学复兴”
  • 第二节 传统文化秩序的重建
  • 第三节 中西文化论争与“中体西用”论
  • 第四节 洋务学堂与官派留学
  • 第五节 翻译西书和创办报刊
  • 小结
  • 第三章 戊戌新文化
  • 第一节 甲午战争后中国文化的转变
  • 第二节 今文经学与康有为的变法主张
  • 第三节 戊戌时期新文化的开展
  • 第四节 戊戌维新思潮的高涨
  • 小结
  • 第四章 清末十年的文化变局
  • 第一节 八国联军侵华后中国文化的变动
  • 第二节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士人阶层的分化
  • 第三节 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与新式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
  • 第四节 知识体系的重构
  • 第五节 “国粹”与“欧化”之争
  • 小结
  • 第五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
  • 第一节 民国初年文化观念的更新
  • 第二节 “五四”时期的教育改革
  • 第三节 文学革命与思想启蒙
  • 第四节 新文化运动后期的思潮传播与文化论争
  • 小结
  • 第六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文化建设与文化运动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 第二节 中国现代科学事业的奠基
  • 第三节 左翼文化运动
  • 第四节 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
  • 第五节 新生活运动
  • 第六节 中国本位文化建设运动
  • 小结
  • 第七章 抗战时期的文化
  • 第一节 日本的文化侵略与沦陷区的殖民文化
  • 第二节 国统区的抗战文化
  • 第三节 根据地的抗战文化
  • 小结
  • 第八章 新民主主义文化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文化体系的创立
  •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推行
  • 第四节 新民主主义文化走向胜利
  • 小结
  • 第九章 学术与社会文化
  • 第一节 历史学
  • 第二节 文学艺术
  • 第三节 宗教
  • 第四节 社会文化
  • 小结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