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摘选了朱永新对26卷本《叶圣陶集》部分内容的解读。

内容简介

全书共八章,主要围绕教育的本质、习惯养成、教师成长、素质教育、教学艺术、阅读教育、写作教学、家庭教育等主题来展开,对进一步认识和弘扬叶圣陶思想、促进教育发展、解决教师与父母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言 叶圣陶的教育世界
  • 第一章 教育是我们程途中的一盏灯
  • 导语
  • 教育的目的是做人
  • 教育是一盏灯
  • 教育不是为了考试
  • 读书与就业
  • 何谓教育家?
  • 办教育与种庄稼相仿
  • 两种教育观
  • 萤火虫精神
  • 教育是工具
  • 为什么要办教育?
  • 教育要为全社会而设计
  • 革除传统的教育精神
  •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能自学自励
  • 知识学问不是装饰品
  • 学习不等于读书
  • 教育不可分割
  • 学校宜使儿童多多接触实际事物
  • 学校教育的总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知能
  • 教育要以生活为本位
  • 办教育比种庄稼复杂得多
  • 学校教育的毛病
  • 教育的“轴”和功课的“辐”
  • 一切思维行动贯彻在“信”里
  • 教育在乎一点一滴的实干
  • 四个“有所”
  • 成才不等于进大学
  • 第二章 童心是最灵妙的世界
  • 导语
  • 珍惜孩子的可能性
  • 欲望是人生活动的原动力
  • 兴趣是我们生命所寄托着的
  • 成功的喜悦
  • 儿童的天性注重事实
  • 儿童的心声之一:你们真的爱我吗?
  • 儿童的心声之二:我们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 儿童的心声之三:你们对我们的欢叫和怒骂
  • 儿童的心声之四:你们真的在教育我们吗?
  • 儿童的心声之五:爱我们是你们的责任
  • 让孩子勇往无畏
  • 保护儿童的想象力
  • 童心是最灵妙的世界
  • 儿童是人类的嫩芽和花朵
  • 如何得到真知识?
  • 什么样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儿童成长?
  • 第三章 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
  • 导语
  • 忠诚地叫声“小朋友”
  • 不要站在孩子的对立面
  • 做孩子的榜样
  • 做一个教育的“傻子”
  • 当“孩子王”的乐趣
  • 教育的“收入”与“付出”
  • “自觉”与“外铄”
  • 认定“学生第一”
  • 深切理解少年儿童
  • 教师要自觉觉人
  • 如果我当教师
  • 我希望师范生都为教师
  • 教师的修养
  • 忘记自己是教师
  • 教师必须以身作则
  • 最重要的是“身教”
  • 教育者决不该和学生对立
  • 乐育全新一代人
  • 做学生的学生
  • 尽力取得学生的敬重
  • 教师须经常为学生设想
  • 正面教育
  • 时刻把少年儿童挂在心间
  • 不打顽皮的小朋友
  • 第四章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 导语
  • 养成好习惯
  • 不要养成“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
  • 不要养成妨害他人的习惯
  • 学习不是为了记诵
  •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 自学的人就能够自强不息
  • 习惯养成从最初开始
  • 学生不是空瓶子
  •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 学习不可以速成
  • 养成自己学习的习惯
  • 享受学习的快乐
  • 不为考试而学习
  • 临时抱不住佛脚
  • 学习必须为己
  • 说话训练要日积月累
  • 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 知识只有自己去求
  • 改进教学不应当加重学生的负担
  • 一切以学生为本位
  • 教育界的“报销主义”
  • 养成好的学风
  • 国文教授之方法
  • 提问、指点与畅讲
  • 帮助学生为学
  • 教师之主导作用在“引导”
  • 两点好的教学方法
  • 劝告《中学生》读者
  • 创造不同的教法
  • 第五章 品德教育重在实做,不在于能说会道
  • 导语
  • 培养孩子的人生观
  • 艺术教育要让学生有兴趣
  • 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
  •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 写好汉字是中国人的基本功
  • 如何过暑假
  • 理想是人生的灯塔
  • 德不孤必有邻
  • 道德的贯彻是行动
  • 享受音乐
  • 希望是特有的奖品
  • 如何选择职业之一:有益
  • 如何选择职业之二:胜任
  • 如何选择职业之三:兴趣
  • 如何选择职业之四:理想的实现
  • 如何选择职业之五:共同生活
  • 艺术始于模仿终于独创
  • 文艺是精神的雨露
  • 交朋友的乐趣
  • 最要不得的是冷漠
  • 好思想好品德需要具体的辨认和行动
  • 三个“真能”极为重要
  • “教”“学”“做”要合在一起
  • 学生所要求的是生活经验
  • 记诵的东西要融化在生活里
  • 受教育跟处理生活
  • 德目与实践
  • 改革艺术教育
  • 儿童说话训练的重要性
  • 儿童需要诗的涵养
  • 让儿童真正实践勤于思考
  • 实验的价值是难以计量的
  • 第六章 童书是儿童的精神食粮
  • 导语
  • 在学校必须养成阅读能力
  • 不该禁止孩子看小说
  • 读书忌死读
  • 善读无字书
  • 读书有时候需要“抄书”
  • 读书的三种态度
  • 尽信书不如无书
  • 读书的时间从哪里来?
  • 养成查阅工具书的习惯
  • 如何读书才有效果
  • 童书是儿童的精神粮食
  • 儿童读物不能粗制滥造
  • 养成随时阅读的习惯
  • 读书振奋民众的精神
  • 中学生应该读什么书?
  • 阅读指导应精益求精
  • 读书勿忘人生
  • 儿童应生活在诗的王国
  • 让儿童走近文学欣赏文学
  • 课外阅读需要咬文嚼字
  • 给少年儿童多介绍课外读物
  • 中学生课外读物的商讨
  • 现代中国儿童读物之立场
  • 好作品需要揣摩
  • 给予学生阅读的自由
  • 学童不是“空袋子”
  • 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
  • 读些文学书
  •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 语文教学的目的
  • 语文教学中要把听说读写连起来
  • 讲读课的方法不能一律
  • 给中学生介绍古书
  • 养成阅读能力
  • 精读与略读指导
  • 青年人读小说
  • “死读书”没有用处
  • 课外阅读不能“照单全收”
  • 读书要集中心思
  • 课外阅读要做读书笔记
  • “教师下水”
  • 普遍不读书的严重性
  • 课外读物的作用
  • 善读善写非可求成于一旦
  • 善读与善写相通
  • 教师要做学生精神上的朋友
  • 培养学生独立读书的能力
  • 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 第七章 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
  • 导语
  • 写作就是记录说话
  • 写作要有真实情感
  • 听和说是读和写的基础
  • 作文最可贵的是真诚
  • 写作与生活
  • 作文和做人
  • 团体写作的乐趣
  • 写作是最起码的修养
  • 文学是从生活流淌出来的
  • 遵循法度与创造法度
  • 写最熟悉亲切的事物
  • 练习与成功
  • 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
  •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 养成写作能力
  • 阅读与写作需要生活经验
  • 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
  • 作文必须老实
  • 作文上的求诚实
  • 作文要在平时训练学生抒发情感
  • 所谓好文章
  • 文章必须从生活里产生
  • 写作要“立诚”
  • 学习文艺的根源是生活经验
  • 作自己要作的题目
  • 思想依傍语言
  • 阅读与写作有密切的关系
  • 第八章 父母必须担起教育的责任
  • 导语
  • 父母不要逼孩子
  • 养不教父母过
  • 教育是父母对孩子的深爱
  • 家庭教育会先入为主
  • 母亲是孩子最主要的榜样
  • 不为孩子代劳
  • 希望儿女胜似我
  • 不一定非让孩子进好学校
  • 父母应该是教育专家
  • 做父母应该负教育子女的责任
  • 骂孩子打孩子不对
  • 好的父亲
  • 保育所有的儿童
  • 让孩子做为祖国服务的螺丝钉
  • 相信子女能独立做好事情
  • 家庭教育是基础
  • 家庭教育不可忽视
  • 帮助儿童自由发展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