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研究分析中国新闻传播。

内容简介

传播学在进入中国四十余年的历程中,为新闻传播学科发展提供了理论资源与实践支撑,但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层面依然存在主体性问题、滞后性问题与影响力困境。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纲领,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理论框架,从新文科建设、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行动等多个维度,结合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教育学实践案例分析与行动研究等,探索如何构建面向未来的中国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发展研究,将为中国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突围与实践创新路径。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委会名单
  • 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 基于发展研究的中国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 一、发展与传播:贯穿传播学研究的一条主线
  • 二、问题与突破: 以中国发展实践为导向的中国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思考
  • 三、基于发展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路径:中国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
  • 结语
  • 建构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视野下广播电视学的回顾与展望
  • 引言
  • 一、实践与知识: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中的广播电视学
  • 二、知识体系探索:广播和电视研究的学科化和学术化回顾
  • 三、从广播电视到视听传播:新旧知识的交织与更新
  • 四、自主知识体系探索:广播电视及视听传播研究的知识生产与贡献
  • 结语
  • 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核心与精髓: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思想体系构成及内在逻辑
  • 一、问题的提出及文献回顾
  • 二、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思想体系构成
  • 三、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思想体系内在逻辑
  • 结语
  • 新闻传播理论与历史
  • 从唯物史观到“媒介唯物史观”
  • 一、对唯物史观的“后视”
  • 二、媒介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
  • 三、“媒介唯物史观”在媒介环境学理论中的具象
  • 《解放日报》改版研究的再审视:基于元分析的方法逻辑
  • 引言
  • 一、研究方法
  • 二、元分析一:《解放日报》改版研究的量化可视图谱
  • 四、元分析二:多维视域下《解放日报》改版研究的议题及路径
  • 结语
  • 中国新媒体传播研究30年:知识逻辑与创新取向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中国新媒体传播研究理论批判与创新的知识图景
  • 四、中国新媒体传播研究理论批判与创新考察的反思和展望
  • 《晋察冀画刊》与解放区红色影像风格的形成
  • 一、从画报到画刊——时代背景与出版状况
  • 二、“面向连队”——报道题材的战争取向
  • 三、“战斗英雄”——战士肖像的展示模式
  • 四、“模式照片”——红色影像风格的生成
  • 结语
  • 国际传播
  • 趋同与分野:美英法主流媒体涉华舆论场动态分析
  • 一、理论回顾
  • 二、研究设计
  • 三、研究发现
  • 四、结论与启示
  • 从视觉吸引到情感凝聚:国家形象视角下可爱传播策略分析
  • 一、大熊猫:代表中国国家形象的可爱资源
  • 二、“冰墩墩”:承载冬奥记忆的可爱文化产品
  • 三、“可爱传播”:提升国家形象吸引力的传播策略
  • “他者化”的陷阱:英美主流媒体上的中国崛起(1990—2019)
  • 一、何为“他者化”
  • 二、“被他者”的中国崛起
  • 三、“他者化”是如何发生的
  • 同源·碰撞·弥合:中韩流行文化数字化传播比较研究
  • 一、数字时代流行文化的基本内涵
  • 二、中韩两国文化数字化进程
  • 三、数字文化产品特征比较
  • 四、韩国数字文化发展带给中国的启示
  • 结语
  • 视听传播
  • 时空延伸、样态转型与意象融合:媒介塑造下的舞台艺术网络演播
  • 一、媒介改造下的舞台时空延伸
  • 二、媒介改造下的审美样态转型
  • 三、媒介改造下的艺术意象融合
  • 结论
  • 智能新闻生产的技术逻辑、实务模态和研究进路
  • 一、智能新闻的发展概况与技术逻辑
  • 二、中国智能新闻生产实践的实务模态
  • 三、中国智能新闻研究进路
  • 结语
  • 我国网络视频监管政策的演进表征及作用机理探究
  • 一、网络视频监管政策演进的现实考察
  • 二、技术逻辑视角下网络视频监管政策演进的规律探索
  • 三、网络视频监管主体参与互动的作用机理
  • 结论
  • 塑型·表征·隐喻:世界杯短视频
  • 一、媒介塑型:总台世界杯短视频的媒介语境建构
  • 二、表征空间:总台世界杯短视频的主体内容生产
  • 三、符号隐喻:总台世界杯短视频的文化意义生成
  • 结论
  • 青年视点
  • 新文科背景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素质“冰山模型”构建研究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回溯
  • 三、质性研究
  • 四、量化研究
  • 五、新文科背景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素质冰山模型的构建与启示
  • 结论
  • 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探索新闻传播教育“大思政”育人格局
  • 一、“大思政”育人格局的现实需求
  •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理解“大思政”的理论视角
  • 三、新闻传播教育“大思政”的实践体系探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其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业务上受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导。2004年9月改称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现有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媒体管理、编校译中心等六个编辑部,以及市场中心、出版部、行政与总编办公室、财务部、数字出版部、经营中心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