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8.5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10千字
字数
2024-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蔡翔论1980年代社会与文学变迁,提出“两个80年代”。
内容简介
蔡翔通过文学重绘1980年代的社会转折与思想图景,提出“两个80年代”的说法:第一个80年代,围绕社会领域中的改革、启蒙、现代化等观念展开,由“伤痕文学”发端打开了诸多的写作领域,文学以现实主义手法依然拥有饱满的社会政治功能与历史使命。
第二个80年代,源于对第一个80年代的反思与质疑,改革与现代化的发展主旋律既带来勃勃生机也带来问题与危机,在个体意识和内在自我日益凸显的同时,文化与文明问题也成为80年代中期之后的核心思想议题;现代主义悄然崛起,并由此诞生了“纯文学”观念,影响延续至今。
80年代末,新写实小说与王朔作品轮番登场,将80年代初期中国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变成“一地鸡毛”式的庸碌日常,他们以文学的方式消解了一个大时代的理想和价值,从而终结了80年代,开启了90年代。
本书是作者将文学史与社会史和思想史研究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部思想文本。作者认为,1980年代不能成为80年代人的纪念馆,而应该成为历史的图书馆,以供我们反复阅读。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论 “退后一步”与1980年代
- 第一章 小资产阶级是怎样被改写的
- 一 作者和作者背景
- 二 火车和空间
- 三 意象和物象
- 四 人物
- 结语
- 补记一
- 第二章 怎样才能成为小资产阶级
- 一 高加林想要什么(一)
- 二 高加林想要什么(二)
- 三 高加林和土地
- 四 高加林和村庄
- 五 高加林和爱情(一)
- 六 高加林和爱情(二)
- 七 高加林进城
- 八 《平凡的世界》好像不太平凡
- 结语
- 补记二
- 第三章 “小日子”的政治、经济和美学想象
- 一 先从《话说〈芙蓉镇〉》说起
- 二 什么样的日子才算“小日子”
- 三 怎样才能过好“小日子”
- 四 芙蓉镇的“政治世界”
- 五 芙蓉镇的结局
- 补记三
- 第四章 “小日子”和对“小日子”的反思
- 一 黄家沟的木匠铺为什么倒闭
- 二 老木匠
- 三 小木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四 穷人该如何描写
- 五 什么是理
- 六 批评家在说些什么
- 结语
- 补记四
- 第五章 工业化,还是去工业化
- 一 为什么要写工厂
- 二 还是要从《乔厂长上任记》谈起
- 三 新工人怎么管理
- 四 那么科学呢?
- 五 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
- 补记五
- 第六章 反1980年代的1980年代
- 一 释题
- 二 从反思到改革
- 三 例外的作品
- 四 现代派从形式创新开始
- 五 “知青一代”和“寻根文学”的崛起
- 六 先锋的出场
- 七 走向1990年代
- 结语
- 补记六
- 参考书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称三联书店) 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 它的前身是邹韬奋、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