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98千字
字数
2023-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美学角度描绘《周易》背后的中华民族文化心理之演进。
内容简介
《周易》乃中国文化之源,其之成为一种“学”,且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影响之大,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文化现象。
本书以美学的原理提取《周易》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并梳理其逻辑结构。作者基于“美学是人学、人文学”的观点,综合考察与分析时代历史与民族文化心理间的交互影响与作用,深入揭示了中华文化由原始的巫性智慧向美学智慧演进过程的内在理路及其特色。
本书作为“王振复美学论著集”的一种,有助于全面认识作者的美学成就。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修订本前言
- 前言
- 第一章 原始易学是巫学
- 第一节 象数“互渗”:原始易学的“阴影”结构
- 第二节 《周易》八卦与河图洛书的文化对应
- 第二章 转换:从巫学智慧到美学智慧
- 第一节 《周易》巫学智慧的基本文化内蕴
- 第二节 “诗性智慧”的历史步伐
- 第三节 “诗性智慧”的心理转机
- 第三章 气:《周易》美学智慧的文化哲学
- 第一节 气:古代中华的“马那”
- 第二节 时间型的哲理沉思
- 第四章 符号美学智慧的源起
- 第一节 符号美蕴的奇风异趣
- 第二节 “符号关系场”——数的对称均衡之美
- 第三节 线之美
- 第五章 意象美学智慧的滥觞
- 第一节 《周易》意象观的内在美学结构
- 第二节 “立象”能否“尽意”
- 第三节 从意象到意境
- 第六章 生命美学智慧的发蒙
- 第一节 生殖崇拜的原始冲动
- 第二节 生命美学智慧的意义层次
- 第三节 生之美论的历史洪流
- 第七章 阴阳美学智慧的建构
- 第一节 阴阳与生
- 第二节 崇天(父)意识与恋土(母)情结
- 第三节 阳刚、阴柔与刚柔相济
- 第八章 中和美学智慧的范型
- 第一节 中华民族主体意识的光辉体现
- 第二节 中和美论的历史辐射
- 第九章 人格美学智慧的超越
- 第一节 从巫到圣:在神与人之际
- 第二节 人格美的比较
- 第三节 圆型人格与方型人格
- 第十章 《周易》美学智慧的文化心灵
- 第一节 原始思维与天人合一
- 第二节 乐观情调与忧患意识
- 第十一章 太极:《周易》美学智慧的终结
- 第一节 回归原点
- 第二节 崇拜与审美的二律背反与合二而一
- 第三节 大圆之美与“冲破太极”
- 后记
- 修订本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成立于1956年11月,其前身为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6月改组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78年1月改名为上海古籍出版社。设有七个编辑室、编审室、美编室、出版科、校对科、发行一、二科、宣传信息科及办公室、人事科、行政科、储运部等部门。该社以出版古典文学、历史、哲学、语言、科学技术、医学、军事、工具书、画册、大专教材等古籍的整理和学术研究著作为主,兼及普及传统文化的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