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揭示“中国历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

内容简介

本书以长时段、大历史的学术眼光研究中国历代治理体系,除“导言”和“结束语”外,分设“行政与监督”“吏治与用人”“中央与地方”“民本与民生”“思想与文化”“礼治与法治”“基层秩序”“边疆治理”“民族治理”“宗教治理”“环境治理”十一章,每章内容主要包括历史沿革、体系架构、主要特点、经验教训等。为新时代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历史借鉴。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导言
  • 第一章 行政与监督
  • 第一节 中国古代行政监督制度的演变
  • 一 中国古代行政监督制度的形成
  • 二 以台谏为主的中央监督制度及其演变
  • 三 以巡视为主的地方监督制度及其演变
  • 第二节 中国古代行政监督的体系架构
  • 一 历代监督制度中的双向系统
  • 二 历代行政制度中的层级监督与同级监督
  • 三 历代行政监督的律法体系
  • 第三节 中国古代行政监督的特点
  • 一 分权与制衡
  • 二 以轻制重、以贱察贵
  • 三 监督主体任用的规范化
  • 四 监督职权范围广
  • 五 来自君权的主观制约
  • 结语
  • 一 行政监督在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 二 中国古代行政监督的历史局限
  • 三 中国古代行政监督历史的启示
  • 第二章 吏治与用人
  • 第一节 治官镜鉴:“治国之要,吏治为先”
  • 一 立国靠“得人”
  • 二 治国须“用贤”
  • 三 亡国由“官邪”
  • 第二节 选官制度:“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 一 选官标准
  • 二 选官方法
  • 三 选官特点
  • 第三节 任官智慧:“致治之道,在于任官”
  • 一 任官理念
  • 二 任官类型
  • 三 任官条件
  • 结语
  • 第三章 中央与地方
  • 第一节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体制的历史渊源
  • 一 中国古代“内聚型”地缘格局与广阔疆域
  • 二 老子“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
  • 三 孔子建立礼治国家的政治愿望
  • 四 墨子反对弱肉强食的国家观念
  • 五 战国时期儒道学派加强君主权力的政治观念
  • 六 战国时期法家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观念
  • 第二节 中央集权体制的形成与地方治理
  • 一 战国“集权型国家形态”的出现
  • 二 秦汉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
  • 三 中国古代的“天下”观念与广阔疆域
  • 四 先秦时期地方治理的差序观念
  • 五 秦汉以后中国地方治理的差序机制
  • 第三节 中央集权体制与弹性管理机制
  • 一 中央集权体制的核心理念
  • 二 地方行政区划的立意与变化
  • 三 地方官员的选拔与监督
  • 四 地方治理中的“抓大放小”
  • 五 地方治理中法律手段的运用
  • 六 全国交通网络的普遍建设
  • 七 社会救助机制
  • 八 地方士绅力量的充分发挥
  • 结语
  • 第四章 民本与民生
  • 第一节 民本思想的演变及其作用
  • 一 先秦时期民本思想的形成
  • 二 秦汉以后民本思想的发展
  • 三 明清之际的新民本思想
  • 第二节 重农政策与抑制土地兼并
  • 一 重农抑商是历代统治者的基本治国之策
  • 二 抑商政策与官府专卖制度
  • 三 土地私有与秦汉时期的限田措施
  • 四 土地国有与隋唐均田制度
  • 五 土地兼并与唐宋以后限田政策
  • 第三节 轻徭薄赋
  • 一 轻徭薄赋开创王朝初期治世
  • 二 轻徭薄赋开启大唐盛世
  • 三 两税法止大唐颓势
  • 四 一条鞭法使明代社会暂趋稳定
  • 五 摊丁入亩开创康乾盛世
  • 六 历代赋役制度发展的趋向
  • 第四节 救荒救灾与社会保障
  • 一 备荒仓储制度
  • 二 灾害救济制度
  • 三 社会救助措施
  • 四 社会医疗保障制度
  • 结语
  • 第五章 思想与文化
  • 第一节 思想文化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根”和“魂”
  • 一 天人合一为历代治国理政提供宇宙观的支撑
  • 二 人本:历代治国理政的底色
  • 三 大同小康:古代治国理政的动力与理想
  • 四 中道圆融:治国理政的中国艺术
  • 第二节 思想文化与治国理政
  • 一 思想文化与治国之策的选择
  • 二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思想
  • 三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对民族交融的重要作用
  • 四 文化政策促成大唐气象
  • 第三节 历史意义及启示
  • 一 维护国家统一
  • 二 促进民族交融
  • 三 利于社会安定,巩固政治
  • 结语
  • 第六章 礼治与法治
  • 第一节 中国式法治:早期中国的治理原型
  • 一 法天为治
  • 二 明德为则
  • 三 以礼为法
  • 四 以刑卫法
  • 五 人治为要
  • 第二节 周秦之际治道的传承、裂变与分化
  • 一 “导德齐礼”为本的“王道”政治文明
  • 二 以法术之治为核心的“霸道”政治思想及其实践
  • 第三节 儒法之竞合与“以礼统法”的定局
  • 一 “以礼统法”的前奏——荀学之尊王贱霸
  • 二 汉改秦制与“以礼统法”
  • 三 “三纲”之确立及其“以礼统法”之精神
  • 结语
  • 第七章 基层秩序
  • 第一节 历代基层行政组织体系嬗变
  • 一 古代乡里制度的发展嬗变
  • 二 基层治理的近代转型
  • 第二节 “皇权不下县”的真相
  • 一 传统基层治理模式相关争议溯源
  • 二 基层治理运作的实况
  • 三 基层控制与失控
  • 第三节 士绅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
  • 一 “士绅”的界定
  • 二 士绅与基层治理
  • 三 士绅制度的近代转型及其没落
  • 第四节 宗族与基层治理
  • 一 宗族制度的历史演变
  • 二 宗族与基层治理
  • 第五节 基层道德教化
  • 一 旌善惩恶,化民成俗
  • 二 兴办教育以施教化
  • 三 以乡约推广教化
  • 结语
  • 第八章 边疆治理
  • 第一节 中国疆域的变迁
  • 一 中国疆域的变迁
  • 二 中国古代疆域的特点
  • 三 近代中国疆域与边界的变动
  • 第二节 中国历代治边思想
  • 一 从“华夷之辨”“华夷一体”到“五族共和”
  • 二 四种治边思想
  • 第三节 边疆军政建置与民族宗教事务治理制度
  • 一 “设官置守”的军政建置制度
  • 二 民族和宗教事务治理制度
  • 第四节 边疆经济与社会发展制度
  • 一 移民实边
  • 二 交通建设
  • 三 兴办教育
  • 四 海疆开发
  • 结语
  • 第九章 民族治理
  •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华夷”与“大一统”
  • 一 大一统的治理目标与“夷夏之防”和“华夷一统”
  • 二 大一统下的“一道同风”与“因俗而治”
  • 三 各民族的紧密联系与大一统的巩固
  • 第二节 地方层面的民族治理:羁縻府州与土司制度
  • 一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层面的民族治理
  • 二 唐宋的羁縻府州
  • 三 元明清时期的土官土司制
  • 四 清代的“藩部”和驻防八旗
  • 五 古代地方层面民族治理体系的连续性
  • 第三节 中央层面的民族治理:政策与中央机构
  • 一 古代民族治理诸政策
  • 二 秦汉唐宋时期民族治理中央层面机构和职官设置的演变
  • 三 从宣政院到理藩院:元明清中央层面的民族治理
  • 四 古代王朝民族治理政策的基本原则及影响
  • 第四节 礼仪文教与民族治理:德化政治中的文化认同
  • 一 “礼分华夷”“怀柔远人”的礼仪制度
  • 二 儒学为核心的文教设置
  • 三 礼仪文教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共通
  • 结语
  • 第十章 宗教治理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宗教治理体系的形成过程
  • 一 中国古代社会的国家宗教
  • 二 儒家宗教观与古代宗教的嬗变
  • 三 汉代之后中国宗教发展大势
  • 四 中国历代宗教治理体系的演化过程
  • 第二节 宗教治理体系及其特点
  • 一 中央集权的国家治理体制及其影响
  • 二 对宗教“敬而远之”的治理理念
  • 三 礼乐教化引导外来宗教中国化
  • 四 多元宗教和谐并存又不一家独大
  • 五 “以教辅政”成为宗教治理的双赢结果
  • 第三节 宗教治理的成功经验
  • 一 政治上保持政教之间的适度张力
  • 二 经济上控制宗教发展的适度规模
  • 三 正确引导宗教成为社会和谐的正能量
  • 四 政府管理和宗教自治相结合
  • 五 高度警惕以宗教为工具的“民变”
  • 六 防范境外宗教干涉引发国家主权危机
  • 七 “因俗而治”“恩威并重”治理民族宗教
  • 第四节 宗教治理的失败教训
  • 一 宗教治理的低效性、负效性
  • 二 对宗教的过度管理
  • 三 迷信权力、滥用暴力
  • 四 个人信仰主导国家宗教政策
  • 五 政治权力缺乏刚性制衡
  • 结语
  • 第十一章 环境治理
  • 第一节 环境治理与“德政”理念生成
  • 一 环境治理与文明国家起源
  • 二 “大禹治水”的环境政治典范意义
  • 三 环境治理作为圣君“德政”的要求和表现
  • 第二节 早熟的山林川泽管理思想与制度
  • 一 经济转型期的资源忧患意识
  • 二 山林川泽资源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
  • 三 管理保护的思想、制度和举措
  • 第三节 两千余年环境治理的成就和缺失
  • 一 秦汉以下人与自然关系演变总趋势
  • 二 山泽管理制度废弛的原因和后果
  • 三 封建晚期生态环境恶化与社会初步觉醒
  • 结语
  • 结束语 中国古代治理体系的主要特点及当代启示
  • 一 中国古代治理体系的主要特点
  • 二 中国古代治国理政实践的当代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