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91千字
字数
2022-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以国家图书馆藏清稿本《黄小松友朋书札》为底本,进行了解析。
内容简介
《黄小松友朋书札》一书13册,收录了赵魏、武亿、余集等150余位友人致黄易的信札,共计310余通。信札内容以问学、访碑、治印等学术交流为主,间有日常问候之札,内容丰富,书法洒脱,笺纸亮丽,对于研究清代金石学、金石学家文化圈以及书法篆刻艺术等,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为便于学者使用。
本书在彩色影印底本的同时,还附有每一通尺牍的释文,加全式标点,并将制作尺牍所涉人名索引。尺牍释文拟邀请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在读博士生潘妍艳整理。
目录
- 版权信息
- 《清代金石學家尺牘叢刊》序
- 出版説明
- 凡例
- 第一册
- 古歡第一册
- 黄樹穀小傳拓本(張照)
- 彭湘懷致黄庭札之一
- 漢北海相景君碑陰(原闕)
- 彭湘懷致黄庭札之二
- 彭湘懷致梅翁札
- 張方理致黄易札之一
- 經泰致黄庭札
- 何琪致黄易札之一
- 鄭辰致黄易札之一
- 李衍孫致黄易札
- 程師聖致黄易札
- 王鳳儀致黄庭札
- 汪端光致黄易札之一
- 王復致黄易札之一
- 漢北海相景君銘(原闕)
- 鄭辰致黄易札之二
- 周震榮致黄易札之一
- 周震榮致黄易札之二
- 周震榮致黄易札之三
- 周震榮致黄易札之四
- 吴之黼致黄易札之一
- 趙魏致黄易札之一
- 松茂致春暉主人札
- 古歡第二册
- 錢維喬致黄易札
- 陸恭致黄易札
- 周厚轅致黄易札之一
- 周厚轅致黄易札之二
- 李奉翰札
- 馮應榴致黄易札之一
- 馮應榴致黄易札之二
- 閻泰和致黄易札之一
- 王洽致黄易札
- 陸繩致黄易札之一
- 伊秉綬致黄易札之一
- 張復純致黄易札
- 李鼎元致黄易札之一
- 沈默致黄易札
- 歸朝煦致黄易札之一
- 王復致黄易札之二
- 魏成憲致黄易札之一
- 余集致黄易札之一
- 余集致黄易札之二
- 伊秉綬致黄易札之二
- 潘庭筠致黄易札之一
- 蔡共武致黄易札
- 楊元錫致黄易札
- 吴人驥致黄易札之一
- 古歡第三册
- 趙魏致黄易札之二
- 周震榮致黄易札之五
- 東讀畫樓字據
- 劉啓秀致黄易札
- 寧貴致黄易札
- 周震榮致黄易札之六
- 胡德琳致黄易札之一
- 趙魏致黄易札之三
- 陳焯致黄易札之一
- 方鶴皋致黄易札之一
- 周震榮致黄易札之七
- 盧又紳致黄易札之一
- 陳焯致黄易札之二
- 周震榮致黄易札之八
- 潘應椿致黄易札之一
- 潘有爲致黄易札之一
- 儲潤書致黄易札之一
- 方鶴皋致黄易札之二
- 朱琰致黄易札之一
- 朱楓致黄易札
- 《薲洲漁篴譜疏證》字條
- 古歡第四册
- 姚大人箋
- 吕星垣致黄易札
- 趙魏致黄易札之四
- 沈啓震箋
- 陳崇本致黄易札
- 龔孫枝致黄易札
- 張慶源致黄易札
- 魏成憲致黄易札之二
- 周近仁致黄易札
- 申發祥致洪哲燕札
- 潘有爲致黄易札之二
- 沈可培致黄易札
- 李東琪致黄易札之一
- 王增致黄易札之一
- 王淳致黄易札
- 顔崇槼致黄易札之一
- 鮑廷博致黄易札之一
- 盛百二致黄易札之一
- 趙魏致黄易札之五
- 錢坫致黄易札之一
- 潘應椿致黄易札之二
- 周震榮致黄易札之九
- 唐侍陛致黄易札
- 沈啓震致黄易札之一
- 第二册
- 古歡第五册
- 潘有爲致黄易札之三
- 錢坫致黄易札之二
- 萬廷蘭致黄易札
- 潘應椿致黄易札之三
- 潘應椿致陳焯札
- 趙魏致黄易札之六
- 余集致黄易札之三
- 張燕昌致黄易札之一
- 陳焯致黄易札之三
- 張方理致黄易札之二
- 孫擴圖致黄易札
- 鮑廷博致黄易札之二
- ‘乾隆五十一年’札
- ‘太史家藏’殘札
- 張兑和致異老賢甥札
- 張燕昌致黄易札之二
- 潘有爲致黄易札之四
- 潘有爲致黄易札之五
- 潘有爲致黄易札之六
- 趙魏致黄易札之七
- 趙魏致黄易札之八
- 蔣知讓致黄易札
- ‘客秋握手’殘札
- 盛百二致黄易札之二
- 盛百二致黄易札之三
- 盛百二致黄易札之四
- 盛百二致黄易札之五
- 李翰宜、李恩宜致黄易札
- 潘有爲致黄易札之七
- 徐觀海致黄易札之一
- 洪亮吉致黄易札之一
- 明興箋
- 梁履繩致黄易札之一
- 梁履繩致黄易札之二
- 德大宗伯致黄易札
- 古歡第六册
- 何元錫致黄易札之一
- 何元錫致黄易札之二
- 馮集梧致黄易札
- 魏成憲致黄易札之三
- 潘有爲致黄易札之八
- 陸文綗致黄易札
- 金德輿致黄易札之一
- 周震榮致黄易札之十
- 周震榮致黄易札之十一
- 嚴長明致黄易札之一
- 嚴長明致黄易札之二
- 周震榮致黄易札之十二
- 周震榮致黄易札之十三
- ‘兩接手書’札
- 古歡第七册
- 蔡本俊致黄易札之一
- 張塤致黄易札之一
- 沈升嶠致黄易札
- 李東琪致黄易札之二
- 潘有爲致黄易札之九
- 潘有爲致黄易札之十
- 趙魏致黄易札之九
- 宋葆淳致黄易札之一
- 潘有爲致黄易札之十一
- 周震榮致黄易札之十四
- 梅致黄易札
- 徐嘉穀札
- 姚鼐致黄易札
- 翁樹培致黄易札
- 趙魏致黄易札之十
- 趙魏致黄易札之十一
- 錢泳致黄易札之一
- 洪錫豫致黄易札
- 何元錫致黄易札之三
- 王增致黄易札之二
- 儲潤書致黄易札之二
- 古歡第八册
- 何琪致黄易札之二
- 潘庭筠致黄易札之二
- 魏成憲致黄易札之四
- 金德輿致黄易札之二
- 王增致黄易札之三
- 顧禮琥致黄易札
- 慶霖致黄易札之一
- 盧又紳致黄易札之二
- 玉山致黄易札之一
- 徐觀海致黄易札之二
- 汪端光致黄易札之二
- 張燕昌致黄易札之三
- 仇夢巖致黄易札之一
- 趙魏致黄易札之十二
- 李翮致黄易札之一
- 龔烈致黄易札之一
- 洪亮吉致黄易札之二
- 李東琪致黄易札之三
- 儲潤書致黄易札之三
- 徐書受致黄易札
- 汪用成致黄易札之一
- 古歡第九册
- 董元鏡致黄易札
- 潘庭筠致黄易札之三
- 潘庭筠致黄易札之四
- 初彭齡致黄易札
- 沈銘彝致黄易札
- 慶霖致黄易札之二
- 慶霖致黄易札之三
- 錢坫致黄易札之三
- 魏成憲致黄易札之五
- 周震榮致黄易札之十五
- 余集致黄易札之四
- 余集致黄易札之五
- 鄧琰致黄易札
- 金德輿致黄易札之三
- 徐觀海致黄易札之三
- 周震榮致黄易札之十六
- 玉山致黄易札之二
- 周震榮致黄易札之十七
- 第三册
- 古歡第十册
- 趙懷玉致黄易札之一
- 王聘珍致黄易札之一
- 王聘珍致黄易札之二
- 周震榮致黄易札之十八
- 張方理致黄易札之三
- 龔烈致黄易札之二
- 潘應椿致黄易札之四
- 邱學敏致黄易札
- 沈啓震致黄易札之二
- 歸朝煦致黄易札之二
- 余鵬年致黄易札
- 慶霖致黄易札之四
- 錢坫致黄易札之四
- 洪亮吉致黄易札之三
- 趙懷玉致黄易札之二
- 趙懷玉致黄易札之三
- 魏成憲致黄易札之六
- 方維祺致黄易札
- 古歡第十一册
- 袁秉鈞致黄易札
- 徐世鋼致黄易札
- 陸奎致黄易札
- 黄畹致黄易札之一
- 黄畹致黄易札之二
- 胥繩武致黄易札之一
- 胥繩武致黄易札之二
- 胥繩武致黄易札之三
- 胥繩武致黄易札之四
- 儲潤書致黄易札之四
- 儲潤書致黄易札之五
- 陸繩致黄易札之二
- 吴之黼致黄易札之二
- 潘逢元致黄易札
- 朱錫庚致黄易札
- 周震榮致黄易札之十九
- 錢泳致黄易札之二
- 龔烈致黄易札之三
- 何元錫致黄易札之四
- 王聘珍致黄易札之三
- 李翮致黄易札之二
- 朱爾賡額致黄易札
- 李鼎元致黄易札之二
- 閻泰和致黄易札之二
- 鮑廷博致黄易札之三
- 古歡第十二册
- 梁履繩致黄易札之三
- 方維翰致黄易札之一
- 吴人驥致黄易札之二
- 陳豫鍾致黄易札
- 顔崇槼致黄易札之二
- 蘭德滋致黄易札
- 仇夢巖致黄易札之二
- 邵晋涵致黄易札
- 嚴守田致黄易札之一
- 嚴守田致黄易札之二
- 李東琪、李草致黄易札
- 潘有爲致黄易札之十二
- 鄭辰致黄易札之三
- 吴騫致黄易札
- 唐仲冕致黄易札
- 項墉致黄易札
- 巴樹穀致黄易札
- 方維翰致黄易札之二
- 余大觀致黄易札
- 趙懷玉致黄易札之四
- 何錦致黄易札
- 張映璣致黄易札
- 汪用成致黄易札之二
- 查淳致黄易札
- 古歡第十三册
- 趙魏致黄易札之十三
- 周震榮致黄易札之二十
- 鄔玉麟致黄易札
- 王鳳文致黄易札
- 張素箋
- 張兑和札
- 張中致黄易札
- 潘有爲致黄易札之十三
- 宋葆淳致黄易札之二
- 吴璟致黄易札
- 周震榮致黄易札之二十一
- 朱琰致黄易札之二
- 陳燦致黄易札
- 陸費墀箋
- 余集致黄易札之六
- 王復致黄易札之三
- 朱文藻致黄易札
- 潘有爲致黄易札之十四
- 趙魏致黄易札之十四
- 魏嘉穀致黄易札
- 徐堅致黄易札
- 嚴長明致黄易札之三
- 嚴長明致黄易札之四
- 題簽二種
- 周震榮致黄易札之二十二
- 蔡本俊致黄易札之二
- 錢坫致黄易札之五
- 洪亮吉致黄易札之四
- 張塤致潘有爲札
- 潘有爲致黄易札之十五
- 潘庭筠致黄易札之五
- 陳焯致黄易札之四
- 潘有爲致黄易札之十六
- 周震榮致黄易札之二十三
- 朱琰致黄易札之三
- 何琪致黄庭札
- 何琪致陸飛札
- 仇夢巖致黄易札之三
- 胡德琳致黄易札之二
- 書札撰者姓名索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