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实体与形式》:研究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Z卷特殊章节

内容简介

《实体与形式——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Z卷研究(Z 10-17)》,是对《形而上学》Z卷后8章的一个专题的研究。Z 10-17在Z卷中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单元,长期以来,不仅围绕这几章的内在主题和统一性学者们普遍存在着争议,而且就它们与前9章的关系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本书不仅将这8章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认为它们处理的是实体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问题这一相对统一的主题,而且还将这一主题进一步明确为实际上是实体与形式的关系问题,亦即,形式在实体整体中的地位问题。

目录

  • 封面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出版说明
  • 前言
  • 引论:Z 10-17的论证主题和论证结构引论
  • 第一部分 Ζ 10-12研究
  • 第一篇 Ζ 10研究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意义
  • 第二章 部分的多种意义和质料部分的被排除
  • 第三章 “形式先于整体”原理的阐明
  • 第二篇 Ζ 11-12研究
  • 第四章 作为形式的实体和作为质形合成物的实体之区别与联系的再阐明(Z 11)
  • 第五章 余论(Z 11,1037a11-1037b7)
  • 第六章 Z 12的插入问题(Z 12[上])
  • 第七章 对定义统一性的形而上学阐明(Z 12[下])
  • 第二部分 Ζ 13-16研究
  • 第一篇 Ζ 13研究
  • 第八章 一些预先的问题的说明和澄清
  • 第九章 “普遍者不是实体”的证明(上)
  • 第十章 “普遍者不是实体”的证明(中)
  • 第十一章 “普遍者不是实体”的证明(下)
  • 第二篇 Ζ 14-16研究
  • 第十二章 柏拉图式的普遍者理念不是实体(Z 14)
  • 第十三章 在本体论上对定义知识的阐明(Z 15)
  • 第十四章 对实体的质料的部分和形式的逻辑的部分的存在论地位的确定(Z 16)
  • 第三部分 Ζ 17研究
  • 引言
  • 第一篇 预备的研究
  • 第十五章 τι'εστιν和τòδιóτι内在一致性的揭示(《后分析篇》第二卷第1~2章)
  • 第十六章 定义知识和证明知识区别与联系的阐明《后分析篇》第二卷第3~7章)
  • 第十七章 “是什么”作为原因的阐明(《后分析篇》第二卷第8~10章)
  • 第二篇 正式的研究
  • 第十八章 将《后分析篇》第二卷第1~10章的理论引入Z 17中的必要性
  • 第十九章 对实体如何作为原因的阐明
  • 附录
  • 附录一 《形而上学》Z 10-17[1]
  • 附录二 《后分析篇》第二卷第1~10章[1]
  • 附录三 柏拉图《巴门尼德篇》(127D-133A)[1]
  • 参考文献
  • 中、希、英主要哲学术语对照表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