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8.1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24千字
字数
2022-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门德尔松传记引发的哲学之争推动德国哲学发展。
内容简介
莱辛去世之后,作为莱辛生前好友的门德尔松打算给莱辛作传。基于一个偶然的契机雅可比询问门德尔松是否知道莱辛是一个斯宾诺莎主义者。自诩莱辛好友的门德尔松对此毫不知情,而雅可比的问题激怒了门德尔松。这直接引发了两人的相互辩论。在这本著作中雅可比主要表达了如下观点:莱辛曾经是斯宾诺莎主义者,这主要以雅可比和莱辛的对话为依据;斯宾诺莎哲学实质是无神论,因为每一种论证即间接知识必然导致无神论,若要获得神的知识,只有通过虔敬的信仰才有可能;理性最终导致虚无主义和宿命论。雅可比和门德尔松的争论引起了赫尔德、歌德以及康德等哲学家的关注,最后扩大为德国哲学史上知名的泛神论之争。斯宾诺莎哲学没有像雅可比所希望的那样被摧毁,相反德国哲学界对斯宾诺莎哲学的接受加速了,最终影响了谢林和黑格尔等哲学家。而雅可比提倡的情感哲学则代表德国哲学的另一条线索,即以哈曼-雅可比-施莱尔马赫为主导的线路。两条线索相互反驳、相互影响,最终促成了恢宏的十八、十九世纪德国哲学。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 言
- 论斯宾诺莎的学说
- 序 言
- 先前信件的附录
- 致摩西·门德尔松先生
- 第二版扩展部分(1789)
- 献给杜塞尔多夫的海因里希·申克先生
- 前 言
- 论人的自由
- 第一节 人没有自由
- 第二节 人有自由
- 附 录
- 附 录
- 附录 I
- 1.论原因,就其区别并等同于本原而言一个起作用的、形式的、理念性的原因的同一性
- II.论质料的一般本原;之后将着力论及被视为潜能的质料本原
- III.论被视为基质的质料本原
- IV.论太一
- 附录 II
- 附录 III
- 附录 IV
- 附录V
- 附录VI
- 附录VII
- 附录VIII
- 第三版扩展部分(1819)
- 序 言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