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著名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关于“鲍莫尔病”的经典之作。

内容简介

“鲍莫尔病”是经济增长的产物,指“停滞部门”的商品和服务的成本必然会随着“进步部门”生产率的提高而大幅上升。

本书从这一概念入手,着重分析了医疗和教育这两个成本不断攀升的经济部门。作者认为,这些部门之所以存在严重的“鲍莫尔病”,是因为其商品和服务包含的劳动成分很难在不降低数量和质量的情况下减少。

经济发展中存在“鲍莫尔病”并非坏事,正如鲍莫尔指出的,生产率的提高,既是导致“鲍莫尔病”的原因,也是疗治“鲍莫尔病”的方法。所以,应对之策最终要落到生产率的提高上,而提高生产率需要持续不断的创新,这正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在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当下,其他部门相对于新经济部门而言都是“停滞部门”,这加剧了“鲍莫尔病”。此时,只有了解“鲍莫尔病”的真正成因,才能开出有效药方,而不是被误导从而压制增长,付出沉重的代价。

目录

  • 版权信息
  • “比较译丛”序
  • 前言
  • 第一部分 并不致命的成本病
  • 第一章 医疗保健成本为什么持续上扬
  • 成本危机
  • 美国医疗保健和教育成本的持续上升
  • 全球比较:医疗保健和教育成本持续上升
  • 附录:实际成本与名义成本
  • 第二章 是什么导致了成本病,它会持续存在吗?
  • 医疗保健成本不断上升的原因:三个常见的误解
  • 成本病是如何起作用的:一个基本解释
  • 更宽泛的解释
  • 这种模式何以持续
  • 并非所有服务业都是停滞的
  • 停滞部门的命运
  • 来自停滞部门的进一步证据
  • 生产率提高、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 第三章 未来已来
  • “自己动手”(DIY)的全面胜利
  • “用过即弃”社会
  • 自动化革命和“自己动手”的激励
  • 生产率的提高与停滞的服务业的存活
  • 第四章 是的,我们负担得起
  • 前所未有的生产率提高:过去、现在和未来
  • 但是,成本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 我们负担得起
  • 为什么我们负担得起这一切:这不是历史偶然
  • 生产率提高会继续加速吗?
  • 增长的另一个来源
  • 结论很乐观,但要附带若干警告
  • 最后几个保留意见
  • 第五章 成本病的阴暗面
  • 更便宜并不一定总是更好
  • 生产率持续提高对环境的影响
  • 控制成本病
  • 第六章 对成本病的常见误解
  • 衡量制造业产出的金融指标与实物指标
  • 成本病与劳动力配置
  • 经质量调整与未经质量调整的生产率指标
  • 成本还是收益:这就是问题所在
  • 选择正确的生产率衡量指标
  • 医疗保健部门的若干质量进步
  • 第七章 成本病与全球健康
  • 医疗经济学第一定律
  • 医疗保健支出上升的驱动因素
  • 对医疗至关重要的经济转型
  • 第二部分 成本病的技术因素
  • 第八章 混合产业与成本病
  • 渐近停滞部门
  • 渐近停滞的研发活动
  • 渐近停滞部门与公共福利
  • 第九章 生产率增速、就业配置以及商用服务的特殊情况
  • 农业领域实际成本的持续下降
  • 对于进步部门,成本病分析揭示了什么
  • 生产率增速和商用服务的特殊情况
  • 并非所有的服务行业都属于停滞部门
  • 如何拓展商用服务业
  • 进步部门的商用服务
  • 通过促进创新提高生产率的商用服务
  • 协同创新的兴起
  • 第三部分 削减医疗保健成本的机会
  • 第十章 医疗保健中的商用服务
  • 用于医疗保健的商用服务:减少错误和提高生产率
  • 用于医疗保健的商用服务:价格与收益
  • 附录:医疗保健领域通过创新和合作获得的多阶段收益
  • 第十一章 是的,我们可以削减医疗保健成本,即便我们不能压低其增长率
  • 对医疗进行更准确的评估
  • 避免有害或不必要的手术和治疗
  • 利用遗传信息指导用药和治疗
  • 鉴别较便宜的治疗方法(包括新疗法和旧疗法)
  • 通过预防医学节约成本
  • 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及相关成本,实现成本节约
  • 通过推进医疗责任制度改革来节约成本
  • 通过改变医学教育来节约成本
  • 通过改变医疗保险惯例来节约成本
  • 第十二章 结论:我们将去往何方? 我们应该怎么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译后记
  • 比较译丛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