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以生物学为中心,结合了量子理论、宇宙学及神经科学等多门学科的前沿研究,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生命与宇宙的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中,作准备将宇宙万物和生命意识纳入同一框架,以全新的视角和宏大的视野展开叙述,提出了一个诠释宇宙及现实本质的全新宇宙理论:生物中心主义。
生物中心主义并不是对当前科学的否定。恰恰相反,该理论完全接受来自生物学到宇宙学、量子纠缠到意识领域的挑战,并利用这些领域的最新科学研究,去解释为什么生命和意识才是人类理解宇宙的基础。这促使我们对生命、死亡及我们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等观念重新进行思考。
目录
- 版权信息
- 权威推荐
- 作者简介
- 作者简介
- 前言 宇宙与观测者密不可分
- 第1章 宇宙大图景
- 宇宙大爆炸模型
- 酵母菌和艾滋病毒是活的,但它们有意识吗?
- 新奇宇宙模型走入死胡同
- 对宇宙图景更清晰的描绘
- 第2章 探索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
- 现代人的思考并不比古人深刻多少
- 天上“大火球”为何总是东升西落?
- 地球之上的另一个平行的神圣之地
- 东方文明的非二元论宇宙
- 第3章 时间的箭头
- 时间是一种概念,还是一种存在?
- 引力场中的时间扭曲
- 过去和未来是存在的吗?
- 第4章 芝诺的悖论
- 追不上乌龟的阿喀琉斯与飞矢不动
- 时间逆转的现象会发生吗?
- 第5章 “毁掉台球桌”的量子们
- 牛顿:宇宙是一个巨大的机器
- 量子理论引发学术界大地震
- 第6章 离奇的双缝干涉实验
- 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
- 神奇的波粒二象性
- 观察行为为何会改变粒子状态?
- 第7章 奇妙的量子纠缠
- 爱因斯坦憎恶的粒子现象
- 上帝到底有没有掷骰子?
- 第8章 鬼魅般的超距作用
- 纠缠态粒子双缝干涉实验引发的疑问
- 逆因果律:过去或许并未发生过?
- 第9章 宇宙空间并不空
-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证明“以太不存在”
- 充满能量却又“空无一物”的太空
- 卡西米尔效应:无中生有的“真空能量”
- 你为何不能“拥有”虚无
- 第10章 生命:宇宙演化进程中微不足道的注脚
- 静默随机宇宙VS智能宇宙
- 100万只猴子随机敲打键盘能写出《哈姆雷特》吗?
- 数亿分之一的概率:无生命才是宇宙的常态
- 第11章 盲视:感知联结一切
- 基于体验的东方宗教
- “第二层次体验”
- 视觉感知是我们“看到”世界的唯一途径吗?
- 第12章 视觉问题
- 三个不同的视觉世界
- 现实是如何由算法规则构成的?
- 第13章 信息构成现实
- 直接感受与符号: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
- 数字信息与模拟信息
- 神经元形成的“外部世界”
- 第14章 具备意识的机器
- 人工智能会发展出意识吗?
- 形成意识的实体基础
- 一台电脑能感觉到快乐和痛苦吗?
- 第15章 植物的时空意识
- 植物如何进行思考?
- 另一种体验现实的方式
- 第16章 大一统理论
- 宇宙的四种基本力
- 人类逻辑系统之外的微观世界
- 自然与意识的同一性
- 第17章 死亡与存在
- 躯壳死了,“我”就不存在了吗?
- 大脑产生的“存在”感
- 第18章 万物共生
- “自我”是一片虚无,也是整个宇宙
- 由万物构成的相互关联的生命体
- 第19章 未来对生命与意识的探索
- 逐渐进入宏观世界的量子理论
- 生物纠缠态:破解“薛定谔之猫”的谜题
- 全球量子态:生物中心主义的未来
- 附录1 时空构造诞生于思维之中
- 附录2 核心问题快速查找指南
- 译后记 一个全新的宇宙模型
- 共读书单
出版方
中资海派
从出版第一本书至今,中资海派已经走过了20多个春秋。感谢大家一路的携手相伴,见证我们从小到大的历程。 多年来,我们以创建“人与知识的美好链接”为己任,紧跟时代脉络,引领阅读风向,出版的图书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人文科普/政史军事、心理励志/生活两性、家庭教育/少儿出版”四大知识领域,总数达千余种。 中资海派擅长打造系列化作品,力图为读者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策划出版了“数字新经济全渠道增长”系列、地缘政治三部曲、大航海时代三部曲、二战三部曲、“奇迹”系列、“轻疗愈”系列、“iHappy投资者经典”等优质品种,打造了《魔鬼经济学》《优势谈判》《早起的奇迹》《国家兴衰》《美元陷阱》等现象级畅销书,更有《最寒冷的冬天》《中国,被遗忘的盟友》《未来黑科技通史》《躁动的帝国》等获国家奖项,被央视、人民日报等一线媒体报道的作品,获得读者的认可和业界同仁的一致肯定。 中资海派一直秉承趋势、洞察、敏捷、向善的准则,与美、英、德、加、法、意、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出版与传媒机构建立了合作,和国内众多知名企业家、培训机构、媒体保持着良好互动,获得了国内外作者和译者的认可和支持,同国内十余家优秀出版社建立了友好合作的战略联盟,更有国内数十位阅读推广人和数百家经销商成为我们的坚强后盾。 一直以来,我们将在香港金融行业上市公司10年管理经验与出版相结合,带领团队深入研判全球及国内经济趋势、相关产业趋势,在文化产业中寻求创新,未来,我将继续遵循“关联、互动、衍生”的商业生态逻辑,带领中资海派在第二个20年创建新的文化与教育全产业链矩阵,实现内容传播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