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一份私人的、个体的记录,也是若干百姓家的缩影,是大时代里小人物共同的生活史和心灵史。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么书仪对父母及自己人生经历的回顾。全书分为上下两编,时间跨度为1919年~2000年。

上编写父母从河北丰润县农村移居到唐山、天津、北京,由农入商,再由商务工,克勤克俭、养家糊口、抚养子女的经历,展现了普通百姓在1949年前后几十年间的人生历程、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面貌;

下编写么书仪自己求学、就业、为人妻、为人母的经历,是具体而微的40后一代知识分子的成长史、心灵史。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一
  • 序二
  • 一 父亲叙述的家族和历史
  • 与“双盛永”一生相守的祖父和叔祖父
  • 四十年代
  • 二 母亲叙述的家族和婚姻
  • “门当户对”
  • “客大压店”
  • 外祖父的悲剧
  • 三 小茶叶胡同14号
  • 父亲经历的“镇反”“三反”“五反”运动
  • 我的快乐的童年
  • 四 兵马司胡同52号的前六年
  • 父亲从“做股票”到“做行商”
  • 兄长的命运
  • 父亲的“历史问题”
  • 五 兵马司胡同52号的后十一年
  • 父亲在“生产队”做了装卸工
  • “困难时期”的父亲和母亲
  • 父亲做了“临时工”
  • 父亲和母亲的“文革”经历
  • 父亲和母亲的“自愿上山下乡”
  • 六 父母的北流村十年
  • 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
  • 家庭支柱“老三”和她的命运
  • 我所看到的父亲和母亲的北流村生活
  • 七 回城之后
  • 两年多的“临时工”
  • 十二年的“个体户”
  • 十一年的“老股票”
  • 八 母亲是树
  • 母亲遇事有见识、有担当
  • 让女儿们懂得做人的规矩
  • 母亲的“模范扫盲教师”和“工作情结”
  • 九 父亲的哭泣
  • 无言的泪
  • 喜极而泣
  • 哽咽和满眼的泪
  • 抑制不住无助的泪
  • 十 别离母亲和父亲
  • 母亲给我留下永远的思念和遗憾
  • 父亲一去让我的心“空了”
  • 父亲和母亲的恩惠
  • 后序 献给赐予我生命和知识的父亲与母亲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16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传统中国人

    这是一本写父母的故事,作者 40 后已经属于” 长在红旗下 “的人了,而本书记述的作者父母,是民初那一代普通人,这些民国生人生逢乱世,命运多舛,颠沛流离,母亲生于唐山官宦书香人家,女大三包办下嫁庄户人家,生了九个孩子,存活五个一儿四女,一辈子被迫当家庭妇女;父亲农家子弟,从小做生意,一生大起大落,从 23 岁负债出逃躲债,到 30 岁进京购房置业,有日进斗金的辉煌,更多的是落魄到扫大街拾马粪,到放逐下乡务农,回城当临时工。父亲一生都坚守着作为 “一家之主” 的男人的责任:他觉得他的任务就是养活全家和把儿女培养成人。嫁鸡随鸡的母亲一生都坚信 “学而优则仕”,坚信 “大学毕业” 不仅能够脱贫致富,而且是可以 “改变门风” 的唯一的道路。父亲觉得:离开刘各庄、进入大城市,要从自己开始。母亲觉得:我的儿女都要有体面的工作、女儿们都要自己挣钱,不用依靠丈夫。父亲和母亲两个不同的生活理念,融合成为同一个奋斗目标,那就是:挣钱,把孩子们抚养成人和供孩子们读书。父亲和母亲经常对我们说:“你们好好念书,考上高中我们供到高中,考上大学我们供到大学。” 他们俩在艰难竭蹶之中也常互相鼓励着说:“要苦苦咱们一辈,不让它辈辈苦。” 和祖辈一样,在父亲和母亲的心里,也有一个门第上的翻身的计划,为了实现这个计划,他们从一开始就准备投入自己的一生。他们用了整整四十年(几乎是用全部的有效生命和时间),赴苦勤劳地编织自己的梦想、实践心中的诺言,在中华腾飞之时逝世,成为后辈的垫脚石,随著解放后的现代化,35 和 40 后的一代已经抛弃了传统文化和修养,只有在民初那一代人身上留存做传统中国人从内到外的古朴修养,这种自我牺牲精神,含辛茹苦的坚韧,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绵不绝的精神内核,当然现代人会嘲笑他们的懦弱,不知道计划生育的愚昧,夫妻之间也不会甜言蜜语,他们面对战乱巨变和无辜加身的灾难,不抱怨,为了嗷嗷待铺的孩子们,他们只是卑微的活着,顽强的活著,全书饱含深情,作者在北京生活的地方,距离我家不远,说到文革时的生活也是我的亲身经历,读起来深有感触;作者记录下这些普通人的印迹,是为了抚今追昔,真心感念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强烈推荐。

      4
      7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每日一书:《寻常百姓家》。寻常百姓的器物、情感、想象,会因时间的淘洗、磨损而改变面貌,但诸如责任、诚实、自尊、羞耻心、努力等的 “人生的道理” 是永恒不变的。事实上,“寻常” 的 “百姓” 的讲述,对 “历史” 什么的其实是无关紧要的。讲述者因这种讲述,使自己的思绪有所落实,有一个安慰自己的相对稳固的居所,这倒是更为要紧的事情。他们用以男子为中心的粗暴方式维持着家庭的安静和稳定:每当后院的两个妯娌吵架的时候,兄弟俩都是同时奔向后院,不问情由地把自己的老婆痛打一顿,然后回到前院继续处理家中的大事。大姑说是:“村子里搞‘土改’的贫下中农都是对双盛永欠钱的人,把咱们家划成逃亡地主,就可以‘打土豪分田地’,不仅以前欠双盛永的债务一笔勾销,而且可以分光房产和浮财。” 看起来刘各庄是穷,这点财产也有人觉得值得一分。兄长从小到大在父母身边娇生惯养,不曾经历过 “群众运动”,他白天挖空心思地交代所有的 “不良思想”、“家庭根源” 和 “社会交往”,晚上就在被子里面抽泣、流泪…… 自命不凡让他 “惹是生非”,生性懦弱又让他遇事 “腾挪乏术”,可怜巴巴的兄长最后得到了 “认罪态度较好”,受到 “记录在案”“不戴帽” 的宽大处理 —— 这是他在人生的道路上受到的第一次刻骨铭心的 “教育”。父亲和母亲的婚姻是那个时代最看好的 “姐弟婚”,给娇贵的儿子娶一个大几岁的媳妇,又是姐姐又是妈 ——“女大三抱金砖” 是一个形象的比喻,也是站在男人一方的看法和叙述。母亲说,哥哥两三岁的时候,街上卖甜瓜,哥哥拿着母亲给的两个大子儿,到街上买了一个大甜瓜。兴致勃勃抱着甜瓜刚一进门,迎面就碰上了父亲,哥哥举起甜瓜结结巴巴讨好地说:“爸爸吃甜瓜!” 父亲接过儿子手里的甜瓜,二话没说就不客气地啊呜啊呜吃起来,哥哥跟在后面,一直看着父亲把甜瓜吃得一干二净之后,才垂头丧气地回到母亲身边。母亲听了儿子的叙述,一边叹气一边又掏出两个大子儿给了含着眼泪的儿子,嘱咐他:“再去买一个吧,这次从后门进来,别让你爸看见。” 这个故事让我觉得:做了父亲的父亲,似乎自己还没有脱掉孩子气,而做了母亲的母亲已经懂得为人之母,那时候,父亲十七岁,母亲二十。“男主外、女主内” 是中国的传统,也是父亲和母亲一生的分工原则,在我的记忆中,父亲终日是在外面奔波,而 “家里” 都是靠母亲维持着生活的运转;我们看惯了父亲每个月把钱交给母亲,母亲主持过日子,处理日常所有的问题,似乎母亲比父亲还有主见,我们有了事情都是找母亲拿主意…… 父亲的泪水包含了多少对女儿的思念和担心,是我在后来的许多日子里一直在猜测着和理解着的 —— 人对于父母的理解需要一生的时间,而如果你是个心里只有自己、自私而且粗心的人,你就会永远也不能理解父母对你的心和曾经有过的付出…… 时至今日,我还经常痛恨自己:回国之后,为什么没有执意让母亲多住几日?为什么没有和她细话家常?为什么自己没有在第二天跟着父亲和母亲一起回家?为什么自己的心思更加关注自己回国之后要处理的事情?母亲和父亲当时一定是有很多话要和我说的……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年轻时其实很少为了自己遇到的困境而落泪,他做行商、做装卸工、烧锅炉、修暖气管道、做和泥的小工、捡马粪、捡槐花、捡马齿菜、最后下乡去锄地…… 都是能屈能伸。他一扣买卖挣过几条金子,一天小工挣过一块二毛钱,一天的工分也挣过三毛三分钱,可是父亲没有过怨天尤人,母亲说过:“你姥姥说你爸爸心路宽,什么时候都是‘小车不倒总往前推。’” 他的一生都是推着这辆小车往前走,他以为生活的意义就是自己的责任,就是 “挣钱” 和 “抚养子女”,为了养活我们供我们上学,他什么苦都能吃,只要能挣到钱他就会不觉得苦,从没有为了自己经受的苦难而流泪。生性坚强的父亲,把一生的泪水都集中到了他的暮年,他的最后的年月活得不舒心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儿子,他的女儿们(包括我自己)也没有做到让他心情好,一说起来都是各有各的理由,谁也没有想到过应该让父亲在人间最后的日子里心情舒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使自己的思绪有所落实

        本书在回顾往事的时候,坚持的是 “不虚美,不隐恶” 的信条,“真实” 是认定的前提,也是最高标准。她确实也是按照她自己对 “美”“恶”“真实” 的理解来处理所写的生活情境的。但事实上,“寻常” 的 “百姓” 的讲述,对 “历史” 什么的其实是无关紧要的。讲述者因这种讲述,使自己的思绪有所落实,有一个安慰自己的相对稳固的居所,这倒是更为要紧的事情。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6条书评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