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汇聚了阿德勒精神分析理论的精髓,是个体心理学理论创立初期的作品。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1908年-1920年间阿德勒的心理学研究文章,以及他在心理机构和高校等发表的演讲稿,结合大量的临床案例,分析人们日常社交、婚恋、工作与儿童教育中所遇到的问题,探寻忧郁、强迫、失眠、厌食、叛逆等心理背后的成因,从而系统阐述自卑与补偿、创造性自我、追求优越等个体心理学思想。

个体心理学是实用的心理学,也是积极的心理学,与生活息息相关。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会自卑,但依然可以从自卑中重生出自信,挖掘生命更多可能性。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下一个十年,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心理学?
  • 作者序
  • 中文版译者的话
  • 第一章 个体心理学的假设与结果
  • 第二章 心理上的雌雄同体与男性抗议
  • 第三章 个体心理学实践中新的指导原则
  • 第四章 神经症的个体心理学治疗手段
  • 概况
  • 神经症患者的“计划”
  • 神经症的心理治疗
  • 附录
  • 第五章 对幻觉理论的贡献
  • 第六章 对儿童心理学和神经症的研究
  •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结束语
  • 第七章 三叉神经痛的心理治疗
  • 第八章 距离产生的问题
  • 第九章 女性神经疾病患者的男性心态
  • 第十章 关于治疗中的阻抗
  • 第十一章 梅毒恐怖症
  • 第十二章 神经性失眠
  • 附录:关于睡眠姿势的问题
  • 第十三章 对睡眠障碍的个体心理学分析
  • 第十四章 强迫性神经症
  • 结论
  • 第十五章 强迫性观念对个性化情感的强化作用
  •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十六章 神经性厌食症
  • 第十七章 梦与梦的解析
  • 第十八章 潜意识在神经症中扮演的角色
  • 第十九章 神经症和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谎言与责任
  • 第二十章 忧郁症和偏执狂
  • 一、忧郁症
  • 二、偏执狂
  • 附录
  • 第二十一章 对阿尔弗雷德·贝尔格的《内廷参事艾森哈特》的个体心理学评论
  • 艾森哈特是如何发生改变的?
  • 内廷参事艾森哈特的神秘经历
  • 第二十二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
  • 第二十三章 有关战争神经症的新观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十四章 脊髓发育不良或器官缺陷
  • 第二十五章 个体心理学教育
  • 第二十六章 颓废的儿童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9
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关于个体心理学,阿德勒有这本书可以看看。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641 本 #《个体心理学》️人类的经验和知识似乎都被有意识地排除在他们的研究之外。心理学家也否定了艺术、视觉创造性,以及直觉本身的价值和重要性。当实验心理学家收集并根据实验现象来确定心理反应的类型时(他们更关注心理活动的生理学表现),其他心理学家还在使用传统的或是局部调整的系统来进行表达。通过这一过程,心理学家自然会发现在个体表达中心理活动与生理表现的相互依存和联系,因为这从一开始就隐含在他们对心理学的简略性的态度中。️我们所观察的人如果没有朝着某个目标前进,那么他将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如果他不知道决定他生活轨迹的目标是什么,那么他的整个认识反应系统,连同系统之间的因果联系,都无法让我们确定他接下来要采取什么行动。事实上,他的行动可以与任何精神上的结果相匹配。这种认识上的不足在联想测试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个体身上所有可以被正确理解的行为,必须结合起来,才能构成个体完整的生命计划和最终目标。因此,我们坚持认为,在不考虑倾向、环境和经验的情况下,所有的精神力量都会受到一种指导思想的控制,所有的情感、感受、思维、意愿、行为、梦境以及心理的病理现象等都被一个统一的人生目标所支配。我认为,个体的主观评估比他的倾向、客观经验和所处环境更重要,而且这种评估与现实之间往往有着确切而微妙的关系。️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我们对优越感目标的构想是荒谬的,但它却是组成我们生活的重要部分。正是追求优越这件事,让我们理解了个体间的差异,感受到心灵的平静,收获安全感,并塑造和引导了我们的行为和日常活动,进而促使我们完善自我,不断成长。当然,它也在我们的生活中引入了敌对和斗争的倾向,让我们的情感变得复杂,并且总是让我们和现实产生隔阂,因为它让我们的内心产生了试图超越现实的想法。️如果我们将这种敌对的态度追溯到个体的童年时代,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在孩子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他的自卑感在他与父母乃至整个世界的关系中都有所体现。在孩提时代,孩子的生理器官还不成熟,他无法独立生活,对世界也没有明确的认识,需要依赖更强大的人。在服从他人的过程中,他会时不时地感受到痛苦和自卑。️这种自卑感让他时常感到不安,令他渴望有所行动。他会扮演其他角色,把自己的力量与他人的力量相比较。他会对未来有梦想,也会做好身心准备迎接未来。一个孩子所有潜在的可教育性都取决于未实现梦想的无力感。这样,未来才可能会给他带来补偿的机会。他的冲突态度也会反映在他的自卑感中,被他看成一种补偿,而这种补偿会永久性地清除他当前的不完整感受,让他能够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优于他人的人。️事实表明,每个患者的心理图景(psychical picture)都与其童年早期的真实心理状况相吻合。换句话说,神经疾病的心理基础和症状从童年时期开始就一直没有变过。多年来,个体在童年时期的心理基础上发展出了一个上层建筑。这个上层建筑体现了个体所有的发展趋势、性格特征和个人经历。️在上层建筑中,我特别想强调的是 “情绪残余”(mood residues)这一因素,这一因素可以追溯到个体奋斗进程主线上的一次或多次失败上。这就是神经疾病出现的真正原因。从 “情绪残余” 出现的那一刻起,患者只会思考如何弥补自己的失败,以及如何贪婪地追求无用的胜利。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避免新的失败和命运的考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毕仙僧

      我来过这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跟着阿德勒了解个体心理学

        本书和作者其他书籍相比更难读一些,自己缺乏对病理学的基本常识,在作者对基础病症和心理病症的相互关联分析中暂时还无法完全理解。书读过半时,自己还有一些些悲观和担忧,书中描述的种种心理现象也曾在自己过往回忆中找到踪迹。好在继续坚持看完本书重新思考,人之初进入社会接受这一系列的生存考验,个中滋味才是生活的本来…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博集天卷

        公司成立于2011年,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策划出版了许多在社会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拥有毕淑敏、蔡康永、大冰、郭敬明、高晓松、黄永玉、素黑、桐华、俞敏洪、袁腾飞、张嘉佳、张德芬、张小娴(排名不分先后)等作者以及彼得·巴菲特、马克·李维、威尔·鲍温和《秘密》作者朗达·拜恩等最优秀的作者团队,引领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潮流。中南博集天卷目前在一般竞争领域图书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